作者:仝允正
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2020年第01期
禹州市地处中原腹地,山水相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禹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自古就有“夏都”“药都”“钧都”之称。禹州市总面积1472 km2,全市共有26个乡镇(办),常住人口121.36万人。 一、发展现状
禹州市中药材资源丰富,动物药材、植物药材、矿物药材达1084种,丹参、金银花等名贵道地药材达45种,其中,禹白芷、禹南星、禹白附、禹粮石、会全虫、会春花、禹密二花等药材被载入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自改革开放以来,禹州市中药材种植、生产、加工、经营等有了较大发展。1985年3月,中断35年的“小禹州”药材交流会在禹州召开;1996年9月,经国家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禹州市成为全国17家中药材专业市场之一,也是河南省唯一的国家定点药材专业市场;2003年6月,全市被评为全国十佳中药材专业批发市场;2004年全市获得全国17家专业市场唯一一家中药饮片特许经营资格;2006年10月28日和2007年4月9日,禹白芷、禹南星、禹白附、豫西丹参4个药材品种分别取得国家原产地地理标志认证,在全国县级名列前茅;2007年11月,禹州市中药材种植被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河南日报社评选为“河南十大中药材种植基地”。 (一)中药材种植
目前,禹州市建成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基地25个,种植品种47个,主要形成了以西部丘陵山区为重点的0.53万hm2杜仲种植基地和0.67万hm2的木瓜、山茱萸、连翘等木本药材种植区域。禹白芷、禹南星、禹白附标准化种植面积分别达到166.67 hm2、100 hm2和3.33 hm2。全市形成了以浅井镇、苌庄乡、无梁镇、花石镇为中心的0.23万hm2禹密二花种植基地;以古城镇、郭连乡、山货乡为中心的200 hm2禹白芷种植基地;以无梁镇、郭连乡为重点的33.33 hm2何首乌种植区域;以褚河镇为重点的33.33 hm2夏枯草种植区域;以朱阁镇为重点的100 hm2生姜种植区域,以顺店镇为重点的200 hm2柴胡种植区域,以文殊镇、朱阁镇、范坡镇、张得镇、方山镇、花石鎮、苌庄乡为重点的0.09万hm2迷迭香种植区域和文殊镇的万亩银杏种植基地。与此同时,全市还积极探索“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中药材基地建设产业化经营模式,采用“企业+药材种植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打造“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二)中药材生产
目前,全市已注册的中医药生产、加工企业33家,从业人员4000多人,每年实现中药材就地转化15万t,年产值达20亿元。 (三)中药材贸易
目前,北京同仁堂、北京久源堂药业、广州白云山制药、桂林三金制药、辅仁药业、香港药王制药等知名企业和650多家药行入住禹州市中药材市场,固定从业人员达2万人,市场经营品种2600多个,年交易额在20亿元以上。
河南华中药业物流有限公司是由大禹名都药业有限公司、郑州永大置业有限公司、河南瑞鑫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兴建,占地面积26.67 hm2,建筑面积15万hm2,项目总投资3.8亿元,主要建设有仓库设施、电子交易大厅、会展中心、综合办公楼、职工宿舍楼及生活配套设施等。目前,药业物流已经投入运营,其他项目正在有序推进。 二、发展规划 (一)基地建设
禹州市有2.67万hm2的中药材种植面积,建成10个133.33 hm2以上的连片种植区域、3个666.67万hm2以上规模的专业药材园和15个133.33~333.33 hm2的专业药园;对天然野生药材区域进行保护性开发;依托现有的生产企业,引进1~3个高新产业项目,形成生产加工基地;依托物流配送中心,建立专业运输基地;依托中医药文化研究院及针灸、正骨、推拿、中医世家和民间祖传秘方等,建立门类齐全的药材专业研究基地。 (二)特色药业保护
禹州市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医药品牌300多个,涵盖的用途也非常广,对道地药材、名贵药材、珍品培育、新品引种、妙方收集等加大申请保护和发掘力度,确保禹州中医药得到传承和发扬光大。
(三)中医药文化建设
目前,全市投资8000万元的怀帮会馆、十三帮会馆的大殿、戏楼、影壁、厢房等恢复修建项目正在实施当中。以上项目的建设,对丰富和展示禹州千年药都的发展历史,研究探索传统工艺和高新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继承和发扬,实现禹州中医药产业的跳跃式发展,将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总之,禹州市紧密结合中医药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工作,向全市5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倾斜,鼓励中医药企业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工作,创新探索“企业+”精准扶贫模式,带动全市贫困
村中药材产业的深度开发,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助推精准扶贫工作取得实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