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泓
来源:《中学语文(学生版)》2021年第03期
摘 要 高中语文“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是必修课程中的七个任务群之一,其课程价值在于增强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教学中应摒弃“灌输”,强化“体验”,落实“适应社会、指向生活、学以致用”,即实现深度教学。但在具体的实践中,一些教师的视角和策略主要落在“学以致用”上,而对“适应”两个字存在着认知性的忽略。笔者认为,深度教学在“学以致用”之外,更应达到“教以能学,学以能学”的目标。 关键词 高中语文;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深度教学
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规定,“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实用性语文,包括实用性文本的阅读与理解,日常生活需要的口头与书面的表达交流”。这一学习任务群,虽然只有1学分,18课时,但从语文的工具性上看,它能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更切合学生的生活和工作需要。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放在课程论视域中考察,它兼顾了语文的实用性和生活化,弥补了以往语文课程实用功利内容的缺失,改变了语文课程内容的结构性失衡。
在“深度教学”视域下审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教学,我们的教学思路尚需拓展,教学策略亟待完善。要深入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提升,通过架构次序活动与学习支架,促使其內在思维不断发展。否则,教学质效就会浮于表面,无法落实深度学习的目标。 一、目标与内涵
深度教学是教师把握课程本质,将知识、思想、思维、方法、价值观等进行整合,使学生综合且全面地掌握、理解以及迁移运用。从学生学习上说,深度教学是指学生相对独立地达成批判、创造、体验、迁移的能力。其学习行为是构建,而不仅是对知识技能的简单认知和接收。深度教学可以简单理解为,教师通过对学生体验、思维的唤醒,使学生自主完成构建并具有发展和适应性。也就是遵从“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避免灌输,提倡生成。 从理论上看,深度教学似乎“高不可攀”,但其实只需把任务完全落实即可。就“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来说,就是达到“适应社会、指向生活、学以致用”这三个目标。
假设这样一个场景:学生参加工作后需要写一份述职报告。而在高中时,教师只按课本中“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中的内容,教会其识别和撰写新闻、演讲稿、书信等文体,而述
职报告这种具体的总结性的文体并没有教过(这也可以理解,从社会应用的复杂多样性上说,教学中不可能穷举所有的实用文)。怎么办呢?这位学生就需要找一些已有的述职报告阅读,然后归纳出规则、要素、章法、格式等,并完成任务——这就是“适应社会、指向生活”的能力。
而当下没有完全实现深度教学的原因,就是教师把教当成了学,从而使学生仅掌握了所教内容,而不具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通过“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达成深度教学,需要落实两个任务:一是知识技能,即让学生掌握教材中(也包括尽可能多的拓展)实用文体的阅读与表达;二是实践素养,即独立解读、批判、归纳和迁移的能力——这是下面所要展开研究的内容。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指向实用性语文的理解与表达(口头的和书面的),旨在提高学生在社会上与他人交流的水平,增强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课标指出“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1)社会交往类内容:在社会调查与研究过程中学习。(2)新闻传媒类内容:在分析与研究当代社会传媒的过程中学习。(3)知识性读物类内容:自主选择一部介绍最新科技成果的科普作品或流行的社会科学通俗作品阅读研习。教学方法主要“以社会情境中的学生探究性学习活动为主,合理安排阅读、调查、讨论、写作、口语交际等活动”。在整个“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实施过程中,要贯穿“阅读”与“交流”。 二、创意与实施
美国学者索耶认为:“知识并非是学习者头脑中静态的智力结构,而是一个包括人、工具、环境中的其他人以及运用知识的活动在内的认知过程。”通过“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来实现深度教学,应以学生的学为途径——教师避免灌输、少教多引,学生高度自主,探究思考,从而在过程中达到有深度的适应社会的实用性能力构建。下面所探讨的,是三个达成深度教学的具体策略。 1.方式: 群文阅读
对统编教材的处理不应当再像以往教材那样单篇成课,而应当以主题、内容或写法聚合,打破文体限制,以单篇加多篇的方式组合成教学资源,彰显 “群文组元”性质。 无论是从实用阅读还是从实用交流上说,社会生活中阅读与交流的方式之多,是学生在课堂上不可能完全接触得到的。教材只是给学生提供了最常见的一些文体和样本而已,无论是种类的量、还是样本的量都远不能使学生真正对相关知识进行系统理解把握。比如,必修下册第五单元,《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在马克思幕前的讲话》《谏逐客书》《与妻书》,仅四篇文章,而且还包括了演讲、谏书、书信三种文体,每种文体的样本少得可怜。我们很希望学生能“举一反三”,但实际是,学生不太可能通过一篇文章的阅读和学习就掌握一
种文体的解读和创作。特别是在让学生独立探究学习时,教师不直接进行讲授,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归纳文体的属性、特征、规则和元素等,显然,一个样本实在不足以支撑。
所以,在组织学生进行独立探究学习时,教师可以指导其进行围绕主题、项目的群文阅读,大量接触同类样本,增加感性积累,从而有条件去进行深度解析、归纳和批判,进而逐步培养媒介素养。
在进行新闻传媒类专题教学时,可设计以下的群文阅读活动:阅读反映新冠疫情战役的一组网络新闻作品:《致敬!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新时代工信先锋》《在磨难中砥砺复兴力量——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伟大斗争启示录》《破解武汉新冠肺炎疫情收治危局》《疫情与变化的世界——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十点观察与思考》《同舟共济战“疫”记——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纪实》《美国新冠确诊超707万例 美媒:疫情严峻态势超预期》《美国最新研究:特朗普是新冠疫情虚假信息的最大推动者!》。让学生重返现场,感受中国战“疫”历程的惊心动魄和可歌可泣,思考并梳理是哪些因素使我们有身临其境之感,梳理新闻评论与一般议论文写作的异同点,比较并探究网络新闻作品与纸媒作品在信息获取、呈现与表达上的异同点。还可以引导学生总结一周内的国际新冠疫情战役新闻事件并撰写有针对性的新闻短评。值得注意的是,在媒介融合的时代,教师既要引导学生进行传统媒体写作,又要引导学生大胆尝试新媒体写作。
在教学《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在马克思幕前的讲话》两篇演讲时,可以建议学生从网上找更多的演讲稿进行阅读与鉴赏,记录下自己喜欢的演讲稿,摘录自己最喜欢的精彩段落,并且把喜欢的理由和疑惑之处写出来。而且,既要读经典范本——如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说》、陈寅恪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1932年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胡适在北大毕业典礼上的演讲等,也要读网络上的一些“无名”讲稿(比如高中学生的国旗下演讲、企业员工的竞职演讲等)——虽然这些演讲稿可能质量不高,问题很多。然而也恰恰是因为其存在问题,能在内容要求、语言表达上为学生提供批评和比对的样本。老师说“这篇演讲写得好”,好在哪呢?一对照,就清楚了,无须教师多作解释。 这些基于大量样本的辨析,是深度学习的基本途径。 2.策略:问题导向
虽然高中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已远高于初中生,但有一个问题是他们解决不了的,就是在“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单元中进行独立的探究学习时,应探究什么内容,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标,以高中生的社会经验和素养发展水平来说,很难独立准确把握。在阅读和探究的时候,就很可能会出现一些绕弯路的现象——虽然在自主学习中绕一些弯路,也是培养学生素养发展的一种途径,但有时候绕的弯子太大,就太消耗时间精力。甚至有些学生的探究方向完全脱离了轨道,“到树上去抓鱼”。最终不能完成探究学习,知识和素养两个方面的目标都踏空了,显然达不到深度学习。
对此,教师可采用问题导学的方法来解决。即根据学习目标、方向,向学生抛出一个或一组问题,让学生沿着问题的方向去探究,自然就不会脱离目标、偏离方向,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深度教学有效的表象之一。
在阅读《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及链接拓展材料后,教师可抛出以下几个问题:这则新闻强烈的情感冲击力是如何形成的呢?这一作品本身的价值在哪儿?社会价值又在哪儿?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我们该如何面对人道主义灾难,实现心灵的救赎?
在让学生学习必修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组科普、人文类文章时,教师可抛出以下几个问题:人文科普类文章也不一定都是科学普及,也有些文章是在阐述科学思想或方法,本单元的四篇文章,哪一篇是阐述科学理念方法的?哪一篇是知识信息普及的?这几篇文章分别用了什么结构和技法来说明问题?你觉得说明文应遵循什么写作原则?如果是你,会怎样使说明文既吸引人又严谨?让学生在阅读中解决这几个问题,就能高效地达到本单元的学习目标。 3.前提:任务情境
高中生即将成年,思维能力也与成年人没有太大差距,但他们一直在校园中生活,还没有真正参与社会实践,这可能是影响其“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深度学习的最大阻力。也就是他们在进行指向生活实践的实用性学习时,缺少生活经验的支撑。不知道实际的生产生活中到底需要掌握哪些应用文体,到底应该掌握哪些能力。这样一来,即便是他们非常努力地在训练自己的实践能力,但因为缺少真正的需求性经验,难免会在自主学习中落入“纸上谈兵”的窠臼,这当然就与深度教学目标有了差距。比如赵括,他在学习中不能说没有针对战争需要研究兵法,但因为一直没有跟随父亲到战场实地历练,显然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与实际相差太远。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方式当然是带学生到企业单位、生活中去实习——但显然,高中不是大学,在条件、环境上不太可能常态满足这种教学活动的组织。因而,需要寻求一种接近于实际的深度教学方式,即为学生构建一个任务情境,让学生在完成虚拟任务的过程中去进行需求性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所生成的能力,最接近社会需求,最宜于培养学生适应能力。
在研习新闻传媒类文本时,教授学生如何针对不同的情境拟定采访提纲。在优秀校友回访母校时,笔者时常提供机会让学生对他们进行采访,并在采访后引导学生反思采访提纲是否具有针对性,总结交流的技巧。
学习必修下册第五单元(即前文提到过的演讲、书信的单元)时,笔者为学生设计了这样一个任务情境: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毛病、问题,有的无伤大雅,但有的就影响学习发展或与同学间的人际关系。试想,你是一位学生会成员,有责任帮助同学进步。但怎样使他人接受你的建议呢?你又应采用哪种方式呢?请同学们在学习这个单元的内容后,选择演讲、谏书、书信等方式中的一种,完成对某个同学或班集体的某种引导或规劝,完成你的使命。这样一来,学生在阅读中就会边读边想:同学有哪些需要指导其改正的问题呢?用哪种形式(文体)比较合适?——既能说明道理,又不會引起反感,还能使之行动起来……自己根据
任务需求,从课文和拓展学习资料中去找解决方案。完成了任务,也就切实掌握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的能力,落实了深度教学。
通过对2020年各高校强基计划招生简章的解读,我们发现36所高校的校测中全部包含面试环节,部分高校甚至只有面试没有笔试,所以面试的重要性仅次于高考。执教“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之社会交往类内容时,可以以高校招生面试为抓手,从“面试的应对之学会倾听”这一内容着手,可以引导学生梳理强基计划面试的特点: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进行面试,并全程录音录像;重视综合素质评价材料;部分高校对面试提出了特殊要求,如中国海洋大学,综合面试可能会考察考生的外语应用能力,值得考生关注。并模拟演练五种可能出现的形式:一个面试官与一个考生的交流、多个面试官与一个考生的交流、多个面试官与多个考生的交流、辩论形式的交流、小组形式的交流,解码“倾听”与“我们”。以矫正的互动形式使学生明白,面试需要仔细倾听、简洁回答、突出重点、尊重对方、友好沟通。这些任务尝试,无疑为学生适应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反思与期待
所谓深度教学,其实就是有质、有效地落实相应的教学目标。就高中语文“实用性阅读与交流”这个任务群的教学来说,精心设计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新闻言语实践活动中建构知识,形成适应未来学习和工作的语文核心素养,完成“适应社会、指向生活、学以致用”三个目标,即可称为落实了深度教学。但在实际操作中,教师还是需要注意一些问题——不仅应使学生能学以致用,更应关注对其指向生活、适应社会所需思想、能力、素养的培养,应达到“教以能学,学以能学”的目标,即使学生具有自学及自我发展能力——必须首先理解和明确什么是这个教学内容的深度教学,才可能达到预期。 [作者通联:福建南平市建瓯第一中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