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讲 产业转移
2017版课程标准内容要求 2017级四省市教学内容建议 1.结合资料,说出产业转移的基本含义[综合思以某区域为例,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水平3-4] 维、区域认知] 2.以某两个相关区域为例,说明产业转移对迁出区和迁入区的影响[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
[知 识 体 系 构 建]
[主 干 知 识 整 合]
一、产业转移的基本含义
1.概念:产业转移指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2.分类:可分为区域产业转移(国内的产业转移)和国际产业转移(跨国的产业转移)。
3.目的: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销售市场,追求更高的利润。 二、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1.劳动力因素:劳动力充足、高素质且价格低廉的地区或国家,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2.内部交易成本:发达国家内部交易成本高,发展中国家内部交易成本低,企业由发达国家转移至发展中国家。
3.市场因素:国内市场饱和、政策等的限制,企业就会开辟国际市场。
4.其他因素: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等。 三、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易误辨析] 重工业不会发生产业转移?
提示 资源、产业升级和环境因素影响,重工业产业转移一般是在区域发生产业转移的中期。 四、我国的产业转移
(1)沿海企业向内地转移——因资源、环境问题,为降低生产成本进行的产业转移。 (2)中国台湾产业向大陆转移——为寻求新市场而进行的产业转移。
(3)广东边远地区内部的产业集聚效应(“二次转移”)——为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而进行的产业转移。
考点一 产业转移的规律和影响因素
【例1】 (2018·全国文综Ⅱ)1994年,我国M公司(服装企业)在浙江温州成立,发展过程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1)~(3)题。
(1)1996年,M公司关闭自有生产厂,主要是为了( ) A.提高附加值 C.缩小规模
B.降低人工成本 D.加强合作
(2)M公司依次将研发中心和总部迁入上海,主要是因为上海( ) A.基础设施好 C.销售市场大
B.交通便利 D.信息通达
(3)从发展过程看,M公司一直致力于( ) A.打造自主品牌 C.产品款式多样
B.扩大生产规模 D.增强国际影响
[尝试自解] (1)________ (2)________(3)________
[错因诊断] 第(1)题,易误选B项,认为服装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第(2)题,易误选C项,没有注意到该公司的市场是全国,而非上海。第(3)题,易误选B项,错误认为M公司从温州到上海规模扩大了。
[解题步骤] 第一步,获取信息:图像信息“1994年M公司在浙江温州设厂,1995年有多家生产厂加盟并开设第一家专卖店,1996年该公司关闭了自有生产厂”“1998年研发中心迁入上海,2005年总部迁入上海,2008年销售覆盖全国”。 第二步,思维路径:第(1)题,整个过程在不断减少生产厂直至全部关闭,说明M公司将重心放到了自主设计方面,这种做法能够提高产品附加值。第(2)题,与温州相比,上海为国际化大都市,产业基础雄厚,对外开放程度高,能及时获取相关信息,有利于服装产品研发。第(3)题,由“加盟”“专卖”“研发”等信息可知,M公司一直致力于打造自主品牌。 第三步,筛选答案:(1)A (2)D (3)A
1.产业转移的规律
(1)转移主体:先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和轻工业转移,然后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重工业转移。
积累资金加强基础工业
轻工业提高技术――→重工业提高科技水平――→高科技工业 (初期) (中期) (后期)
(2)转移方向:由发达国家或地区向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转移。
从产业转移的规律分析,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行产业转移主要是因为本国发展制约性增强,发展中国家资源优势明显,为了充分利用发展中国家的资源优势;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消费能力增强,市场需求量增大。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2.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和市场是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三个重要因素。在现实中,国际产业转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于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具体分析如下图所示:
3.中国产业转移路线示意图
(2016·全国文综Ⅱ)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家电企业将组装工厂向其国外转移。下图示意日资家电组装工厂转移目的地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1~2题。
1.影响日资家电组装工厂不断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 A.市场规模 C.原材料成本
B.劳动力成本 D.技术水平
2.20世纪90年代末,越南对日资家电组装工厂的投资吸引力已超过中国,但其日资家电组装工厂数量却远少于中国,主要原因是中国( ) A.市场规模大 C.劳动力素质高
B.技术水平高 D.基础设施水平高
解析 第1题,家电组装是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其不断转移是为了寻找廉价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故选B。第2题,因为中国的人口数量远大于越南,经济发展水平高于越南,所以消费市场规模更大,故选A。 答案 1.B 2.A
考点二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例2】 (2015·浙江文综)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 苏州地处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分布大量的出口型组装制造企业,拥有较为完善的生产配套。在当前社会经济条件变化的背景下,部分企业面临迁移或不迁移的选择。
苏州某组装制造企业研究是否迁往安徽的方案。若迁移,其生产条件有何变化?若不迁移,其需采取什么应对措施?
[尝试自解] [错因诊断] ①生产条件易漏答要点,如配套设施方面;②措施方面漏答生产的自动化。
[解题步骤] 第一步,获取信息:材料信息“苏州经济发达地区”,“拥有较为完善的生产配套”;问题信息“组装制造企业”;图像信息“图例”“安徽地理位置”。
第二步,思维路径:讨论企业是否外迁要综合考虑影响企业成本和利润的各方面要素,辩证分析并提出合理方案。
第三步,写出答案:变化:生产成本降低;配套不完善;运输成本上升。措施:提高自动化生产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1.产业转移影响的分析思路
一是要从产业转出区和产业转入区两个角度回答,二是要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回答,三是从产业转移对产业结构调整、生产分工、区域环境、就业等方面分析产业转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回答问题时要注意表述的规范性,抓住核心。 2.产业转移的影响的答题术语
(1)对迁出区的影响:有利于集中区域内生产要素发展新的主导产业;有利于开发产业价值较高的产业或产业发展阶段;环境得到改善;不利的是有可能会增加失业人口。
(2)对迁入区的影响:有利于加快工业化进程,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不利的是易带来环境污染;产业始终处于低附加值的加工等环节。
3.(2015·天津文综)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为实现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河北省作为我国钢铁产量最多的省份,规划将部分钢铁企业向沿海临港地区转移,并实施企业合并和技术改造。
结合上图和文字材料分析,这种调整为什么能促进河北省钢铁工业发展,改善京津冀地区的大气环境?请各答一条。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钢铁工业的发展,即产业的升级和结构的调整。分析时,可依据德国鲁尔传统工业区的整治措施。
答案 能优化钢铁工业布局(能促进钢铁产业升级;能促进产品升级换代);利于集中防治污染(减少了污染源)。
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1.广东省政府提出了“腾笼换鸟”的决策,“腾笼换鸟”就是把珠三角的某些产业转移到粤东、粤西和粤北,腾出空间来,再引进和发展其他产业。
(1)“凤凰涅槃”引进和发展的产业具有什么特点?
(2)“腾笼换鸟”对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产生的有利影响有哪些?
答案 (1)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企业,需要的劳动力少,技术含量高,占地面积小,产品利润高等。
(2)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市场繁荣;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工业化进程,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下图示意我国不同时期产业转移。据此完成1~2题。
1.改革开放初期,海外产业向我国转移的地区是( ) A.珠江三角洲 C.中西部地区
B.长江三角洲 D.环渤海经济区
2.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共同优势是( ) A.矿产资源丰富 C.能源供应充足
B.水陆交通便利 D.重型产业主导
解析 第1题,中国开放政策首先从东南沿海地区起步,所以,改革开放初期,海外产业向我国转移的地区是珠江三角洲。第2题,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共同优势是二者均位于江河入海口处,水陆交通便利。共同劣势是缺乏矿产、能源。长江三角洲发展综合性产业,珠江三角洲轻工业发达。 答案 1.A 2.B
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2.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广东省将深圳市划为优化开发区域,将汕尾市和英德市划为重点开发区域。深圳市计划转出化学、造纸等行业的部分企业,汕尾市和英德市为承接深圳市转出企业的备选地。
(1)深圳市为什么要转出部分企业?
(2)从环境承载力和运输条件角度考虑,深圳市转出企业应转至何地?并说明理由。
答案 (1)土地、劳动力等资源短缺;环境污染较重等。(2)汕尾市。化工、造纸工业污染性较强,且运输量较大;汕尾市相对于英德市环境承载力较大;水运条件较好。
近年来,福建省积极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和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发展,在沿海地区建设了产业转移工业园,成为我国产业转移最活跃的区域之一。读图回答3~4题。
3.随着产业转移,可能会对福建产生的影响包括( )
①有利于福建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②有利于福建生态环境的改善 ③有利于改善
福建劳动力的就业状况 ④有利于福建产业结构的升级 A.①②③ C.②③④
B.①②④ D.①③④
4.平潭综合实验区积极承接台湾产业转移,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打造低碳经济岛。以下不适合产业转移的部门有( ) A.电子信息 C.清洁能源
B.海洋生物 D.石油化工
解析 第3题,注意理解题意,福建在沿海地区建设了产业转移工业园,所以该地区应该是产业转移的迁入地;由图可知随着部分产业由广东、浙江、台湾等迁入该地区,有利于改善福建劳动力的就业状况,城市人口比重增加,有利于福建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同时有利于福建产业结构的升级;但是工业数量增多,生态环境的压力增大,不利于福建生态环境的改善,故选项D符合题意。第4题,由于平潭综合实验区是建设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低碳经济岛,电子信息、海洋生物属于高新技术类产业,清洁能源符合低碳经济要求,都可以进入;石油化工属于利用常规能源的化学企业,污染较大,不适合进入该基地;故选项D符合题意。 答案 3.D 4.D
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2016·海南地理)某中德合资大型汽车企业总部设在吉林省长春市,从1991年成立至今,已形成长春、成都、佛山、青岛等生产基地。长春基地原来生产高中低档各种车型,现主要保留高档车型的生产,中低档车型的生产大部分转移到其他基地。据此完成1~3题。
1.长春基地高档车型的合理市场定位是( ) A.吉林省市场 C.全国市场
B.东北市场 D.欧洲市场
2.与保留生产中低档车型相比,长春基地保留生产高档车型可以( ) A.减少运输成本 C.获取更多利润
B.降低生产成本 D.扩大市场占有率
3.该汽车企业在成都等地建生产基地的主要目的是( )
A.利用当地的廉价劳动力 C.利用当地的交通优势
B.抢占当地的消费市场 D.借助当地的科技优势
解析 第1题,从材料信息汽车企业“总部设在长春市”“已形成长春、成都、佛山、青岛等生产基地”,说明长春基地高档车型的市场并不止吉林省或者东北,应为全国市场。相比欧洲,长春在高档车型生产中并不占优势,所以市场定位为欧洲市场不合理。故选C。第2题,根据产业转移的规律看,一般产品附加值较小的产业转移到其他地区。长春基地保留生产高档车型对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影响不大,保留附加值较大的能达到追求更高利润的目的,但对扩大市场占有率起的作用不大。故选C。第3题,相比长春基地,其他汽车生产基地由于建设历史比较短并不具备科技优势。成都基地位于我国内陆,相比长春基地,不具备交通优势。佛山基地,经济较发达,劳动力成本较高。综合各大基地区位和“产业转移目的是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扩大消费市场,追求更高的利润”这一规律判断,该汽车企业在其他地区建生产基地的主要目的是占领当地市场。故选B。 答案 1.C 2.C 3.B
欧洲传统工业呈“香蕉带”分布。随着欧盟东扩和制造业生产向东转移,这一工业带演变成了“金足球”形状。下图为欧洲经济空间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
4.促使欧洲制造业生产向东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 A.人才向东流动 C.降低生产成本
5.制造业转移后,“香蕉带”会( ) A.增加劳动力需求 C.向东迁移研发中心
B.改善区域环境质量 D.制约制造业发展 B.寻求完善的配套设施 D.受高科技产业的吸引
解析 第4题,制造业向东迁移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降低成本。第5题,制造业迁
移后,会被高端产业所取代,从而有利于环境质量的改善。 答案 4.C 5.B
(2019·安徽马鞍山二模)产业梯度主要指由于国家或地区间的资源要素禀赋、经济、技术、产业分工差异而在产业结构水平上形成的阶梯状差距。下图为中国区域间产业转移梯度模式。据此完成6~8题。
6.甲、乙、丙、丁代表的产业要素分别是( ) A.能源、劳动力、资本、技术 C.技术、资本、劳动力、能源
B.劳动力、资本、能源、技术 D.资本、能源、劳动力、技术
7.目前中国东部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进行梯度转移中最常见的类型是( ) A.能源密集型 C.资本密集型
B.劳动力密集型 D.技术密集型
8.除图示因素外,直接的产业转移更多地依赖于中介。下列因素中,中介作用最小的是( ) A.家乡投资 C.娱乐设施
B.人际关系 D.政府合作
解析 第6题,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东部地区经济发达,科学技术水平高,应该是技术;东部集中,中部地区较少,西部没有,西部地区资金缺乏,东部地区相对资金充足,说明是资本;东中部集中,西部少,最有可能的是劳动力;东部少,中西部多,东部能源相对较少,代表的产业要素是能源,选择C。第7题,东部地区劳动力的工资较高,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优势降低,中西部地区劳动力的工资较低,目前中国东部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进行梯度转移中最常见的类型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第8题,家乡投资和人际关系受亲情和友情影响大,中介作用较大;通过政府的招商引资或者政府合作可以导致产业转移;娱乐设施一般是当地根据自己的条件进行建设,受中介影响最小。选择C。 答案 6.C 7.B 8.C
(2018·安徽百校联考)目前,上海市正计划用3~5年时间把四万余家石油、化工、纺织、电子电器、能源等企业转移出沪(下图)。此次上海产业转移将向江西倾斜,重点是九江。据此完成9~10题。
9.九江成为此次上海产业转移重点地区的主要因素是( ) A.油气等资源丰富,降低运费 C.科研力量雄厚,技术支持度高
B.市场广阔,降低交易费用 D.有一定产业基础,劳动力丰富
10.此次上海—九江产业转移带来的影响主要是( ) A.放慢上海市工业化和城市化速度 C.导致上海市长期性就业率下降
B.上海城市功能转型、产业升级加快 D.压制了九江市的工业化发展
解析 第9题,随着经济的发展,上海市资源、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向我国中西部转移,目的是利用中西部丰富的资源和廉价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江西油气资源欠缺,科研力量不足;欠发达地区产业协作、政企协作等能力差,交易费用较高。第10题,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对移出区来说,有利于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速度,虽短期导致就业率下降,但从长期看随经济加快发展会提高就业率;对产业移入区来说,缩短了产业升级和调整时间,促进了工业化发展。 答案 9.D 10.B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我国东部地区进行产业升级,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进行产业转移。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鞋厂某品牌旅游鞋产销流程示意图。
(1)分析该品牌旅游鞋厂家产业转移对我国中西部产业承接区的影响。(6分) (2)简述该鞋厂当前生产特点,并提出今后的发展策略。(6分)
解析 第(1)题,分析图形信息,将该鞋厂的两种产品销售途径作比较,总结存在问题。并结合试题文字材料,可以看出该企业将出现向我国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的特点。该鞋厂当前以代工产品为主,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市场,产品利润较低。今后需提高产品质量,加强科技研发,加强品牌建立,将生产厂区向劳动力丰富、廉价的区域转移。第(2)题,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可以从经济、社会、生态等角度加以分析。促进我国中西部地区工业化进程,当地居民就业机会增加,收入水平提高;外出务工人员减少;当地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加快,城镇规模扩大,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区域生态环境受到影响。
答案 (1)促进我国中西部地区工业化进程,增加当地居民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收入;减少外出务工人口数量;加快当地农村人口向城镇就地转移,扩大城镇规模,提高城镇化水平;影响区域生态环境。
(2)特点:产品为劳动密集型,以代工产品为主;多属于贴牌生产,自主品牌的市场认可度低;属于产品生产环节中的加工环节,附加值低,产品利润小,位于价值链低端。策略:加强科技研发和产品设计;加强营销和树立品牌意识;做好品牌的维护和管理;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将生产厂区向劳动力丰富、廉价的区域转移。(答到3点即可)
12.(2018·大教育联盟一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草原皮都——乌兰察布市是内蒙古规模较大的皮草加工基地,抓住北京疏解非首都职能的机会,积极承接北京服装皮草部分的产业转移,在众多的竞争城市中,脱颖而出。下图为乌兰察布市位置示意图。
(1)分析乌兰察布市承接北京服装皮草部分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8分) (2)预测承接北京产业转移对乌兰察布市的积极影响。(6分)
解析 第(1)题,从图中看乌兰察布市位于内蒙古,是草原牧区,皮革原料丰富;由材料“乌兰察布市是内蒙古规模较大的皮草加工基地”可知,该地皮革加工历史悠久,技术成熟,皮革加工工业基础好;从图中看距离京津、蒙古、俄罗斯等市场近,交通便利;该地经济不如北京发达,劳动力廉价,土地租金低;西部开发的政策优势等。第(2)题,产业转移可促进乌兰察布市经济发展,促进畜牧业和皮草加工工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加快城市化进程等。
答案 (1)地处草原牧区,皮革原料丰富;皮革加工历史悠久,技术成熟;具有规模较大的皮革加工工业;距离京津、蒙古、俄罗斯等市场近;交通便利;劳动力廉价;土地租金低;西部开发的政策优势。(任答5点)
(2)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促进畜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加速城镇化进程。 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产业梯度是指一个区域内不同地区产业之间存在一定梯度。产业梯度≥1表明该产业为本区域明显优势产业,竞争力强;产业梯度≤0.5表明该产业为本区域不具备竞争优势产业,需转移或淘汰。下图为2008年北京和河北部分工业的产业梯度优势比较图。
(1)简析图中部分行业需转出北京的原因。(6分)
(2)分析上述转移产业可能给河北地区产生的影响。(4分)
(3)“研发中心+生产基地”经营模式已成为京冀合作发展的总体思路,试述这种模式的区位优势。(4分)
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产业梯度≤0.5表明该产业为本区域不具备竞争优势产业,需转移或淘汰。根据图中产业梯度≤0.5的产业类型分析,转移的产业或污染严重,或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劳动力成本高,科技含量低。或资源密集,能源消耗量大。第(2)题,上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转移到河北,给河北劳动力增加就业机会,有利于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行业竞争力。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促进观念和管理方式的更新。同时会带来环境污染,以及生态环境的破坏。第(3)题,北京科技先进,适合作为研发中心。河北劳动力丰富、资源丰富、土地地价低,适合作为生产基地。具有“研发中心+生产基地”经营模式优势。
答案 (1)污染严重;劳动力成本高;科技含量低;资源密集。
(2)增加就业机会;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行业竞争力;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促进观念和管理方式的更新;带来环境污染。
(3)北京科技先进;河北劳动力丰富、资源丰富、土地地价低。如何学好高中
地理?
一、字头记忆法
【释义】即从同类地理知识中分别提取字头,编成简短话语进行记忆,这种字头法,简化知识,利于增强记忆。 二、综合法
【释义】认识地理特点的过程,绝大多数情况下,要在分析要素特征和各部分联系的基础上加以综合。
三、用地图学地理法
【做法】首先,要利用好教师在课堂上展示的挂图。教师指图讲课时,学生一定要注意看图,不要自己看书,或是做别的事情。教师指图讲课,事先是经过充分备课的。他会把图中的知识直接指给学生,避免学生费时间走弯路地自己去查找。
四、谐音记忆法
【释义】即把枯燥的数据换成有趣的文字加以记忆。 五、识图记忆法
【释义】即通过看图、填图、用图来记忆地理知识。首先要掌握地图知识技巧,如辨方向、量算距离、识别地势高低、熟悉主要图例、了解经纬网等,练好看图的基本功。 六、简化地图法
【释义】简化地图法是根据学习的需要,把地图作简化处理,删去大量繁杂的图例,只保留有关知识的信息的方法。通过简化图的构思设计,达到突出重点、有利记忆和反映动态、易于理解的目的,并更深刻地揭示地理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规律。
七、归类记忆法
【释义】纷乱的无条理的事物是不容易记忆的。我们把事物做一点理顺和归类,记忆起来就比较方便。如山脉、河流、岛屿、湖泊等分别归类在一起,再进行记忆就比较容易。 八、比较法
【释义】它用于对同类地理事物或具有相似特点的地理事物问,进行异同比较。比较总是根据一定目的,按确定标准作比较,常用形式是列表。
比较法对理清知识很有帮助,例如学了七大洲的地形特点之后,可按海拔、地形起伏、地形种类和分布立项作比较。 比较法一般要同其他方法相结合,才能揭示事物的特征、规律和联系。例如要认识我国东部河流汛期自南向北的变化规律,用比较法易理解。
地理知识内容十分丰富,实践性强,应用性广,学习时要紧密结合、密切联系周围的事物和现象、当地和国家的经济发展、国内外的时事热点等,让学习更贴近生活实际,更为鲜活有趣。还要尽可能地走进大自然、走入社会,亲身感受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和现象,将书本、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能力在野外观察和社会活动中得到应用,培养观察分析、活学活用、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实践创新的能力。
最后我想在说一个问题,有的同学们觉得地理特别抽象和生活没太大关系,我想说,生活之中处处有地理,时时有地理,例如阴晴冷暖,昼夜更替,日长日短,抽洗脸池子按钮的旋转,冬夏季节影子长短等等,都有地理的影子,因此地理就在我们生活中,它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学好地理其实真的不难,大家一起努力加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