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社区教育发展模式研究
作者:蒋晓红
来源:《广西教育·B版》2018年第07期
【摘 要】本文针对社区教育发展中政府主导作用发挥不够、社区及居民主人翁意识不强、教育资源缺乏有效整合、社会组织辐射作用疲软、企业主动合作意识欠缺等问题,提出构建政府、各部委办局、社区、学校、社会组织、企业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社区教育发展模式,通过政府主导、强化社区和居民主人翁意识、社校结合、发挥社会组织辐射作用、社企合作等措施,推动社区教育发展。
【关键词】社区教育 多元主体 共同参与 发展模式 有效治理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7B-0071-03
社区教育是在一定区域内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开展旨在提高社区成员的素质和生活质量,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它的直接受众是社区居民,最终受众是整个社会,是关乎民生和社会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活动。为使社区教育真正走进社区、贴近居民生活,切实提高社区教育质量和居民生活质量,构建学习型社会,应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有效发挥社区教育共同体中各多元主体的作用,探索新时代社区教育的发展模式。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当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政府会开始关注除了义务教育和正规高等教育外的社区教育活动,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客观需要。通过这种主要基于成人的学历和非学历性质的继续教育,切实提高居民的整体素质,增进社会和谐,实现居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这是一个国家实现高度自治、社会治理达到较高境界的充分表现。 社区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终身学习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推手。其发展关乎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成效,关乎居民的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关乎社会的安定和谐。社区教育也被称为是“最接地气”的教育,与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休戚相关,能为广大居民普遍认同和接受。但社区教育并不简单等同于“社区”+“教育”,需要社区内各种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需要社区教育共同体中政府、各部委办局、社区、学校、社会组织、企业等多元主体的共融共建,最终实现共治共享。 二、社区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我国的社区教育相比北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起步较晚,发展较为滞后,经过社区教育工作者近 30 年的努力,特别是近几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存在着认识不足、实施不力,主体不明、权责不清,各自为营、单打独斗的局面,严重制约着社区教育的发展。 (一)政府主导作用发挥不够。近年来,随着我国对社区教育的日益重视,政府的主导地位已经确立,但部分地区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对社区教育不够重视,导致各地社区教育发展很不均衡。这种“自上而下”的社区教育管理模式,一是缺少相关法律和政策支持,制度和经费保障欠缺,管控部门不明,监管体系缺乏,导致社区教育起步难、发展更难。课题组在广西桂林、柳州、河池、百色、北海等地调研时发现,虽然多地政府文件有每年 1 元/人或 0.5 元/人的社区教育专项经费,但很少兑现或从未兑现,各地目前基本是自筹资金开展社区教育,前景很不乐观。二是相关体制机制不完善,缺少对社区教育进行组织架构、整合、激励的实际举措,在与各部委办局、乡(镇)政府、街道、居(村)委协调社区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因各单位主要职能和工作重心不同,条块分割现象明显,导致各家自扫门前雪,各办各的社区教育。所以多年来政府主导地位虽然明确,但其顶层设计的统领、协调、桥梁、监管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彰显。
(二)社区、居民主人翁意识不强。社区教育虽然有赖于各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但大部分工作主要在社区执行。因受人员编制有限、理论研究不够、师资力量欠缺、活动场地和经费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广大社区教育专兼职工作者,面对发展要求和格局不断提高的社区教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同时因缺乏系统、规范的指导和培训,自身业务素质和能力有待更新和加强,对于新时代如何有效开展社区教育心存疑惑,没有方向,很多时候只是被动地等和观望。 目前参与社区教育的群体主要是老年人和家庭妇女,有劳动能力的青壮年很少参加。主要原因是居民对社区教育缺乏了解,对其性质和职能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其服务对象是留守在家人员,以帮助他们丰富生活和提高生活技能,而对年轻人的职业发展和再就业能力提升没有什么帮助,所以很少关注,这导致社区居民“自下而上”的自我管理社区教育的主人翁意识没有得到充分激发。
(三)教育资源缺乏有效整合。社区教育活动在时间上有其特有优势,可视居民需求灵活安排,白天夜晚均可,但由于受场地和师资等因素的制约,导致受众对象数量有限,教学形式和手段单一,教育实施效果有限。而辖区内的各类学校丰富的教育资源在晚上、周末、寒暑假一年共 5 个月左右的时间基本闲置;因受互联网时代的影响,信息化教学技术和手段已成为学校教学的主旋律,慕课、微课、模块化教学、情景化教学对老师们来说已是轻车熟路,这与社区教育场地不足和教学形式、手段单一形成鲜明对比。社区教育的更好发展急需与辖区内各类学校进行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以达到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四)社会组织辐射作用疲软。在各类群众性组织、公益组织、慈善组织、志愿者等社会组织中,蕴藏着丰富的社区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可有效提升居民整体素质,为社区教育锦上添花。但因缺乏政府的统领作用和积极引导,政府对其管理基本停留在零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无序状态,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激励机制,导致各社会组织满足于现状,对未来发展缺乏规划和思考;各社会组织之间缺少沟通和交流,只是在小范围内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大家各自为营、自娱自乐,对社会的积极影响和辐射作用局限于原始状态。
(五)企业主动合作意识欠缺。目前我国企业和社区教育之间的合作很少,基本处于认识或初级阶段。企业作为经济社会中最活跃、最具有创新能力的主体,以追求经济效益作为自身发展的根本,部分中小企业更在乎眼前的既得利益,而忽略长线投资的回报。多年来,企业很少与社区教育有业务往来,相互之间缺乏基本的交流,对双方可以合作的切入点和可能带来的利益缺乏必要的认知;企业看不到与社区教育合作会对自身发展和增加收益有帮助,自然主动性不够;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偏低,出于经济因素的考虑,很少会在教育事业上投资。所以一直以来,我国企业很少主动提出和社区教育合作,即便是社区教育主动找上门来也鲜有机会。 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社区教育发展模式
(一)顶层引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政府作为社区教育发展的统领和主导,担负着引导、协调、监督和评价的职能。社区教育发展的成效,关键在于政府主体作用的发挥。在社会治理背景下,构建以政府为主导,各部委办局、学校、社会组织、社区居民和企业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社区教育共同治理模式,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客观需要。各级政府应制定并完善相关法律和政策文件,为社区教育提供政策依据和经费保障,明确社区教育的具体管控部门,让各多元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法律化、制度化,民主化、透明化;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和激励机制,搭建各多元主体交流、合作多维平台,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种社会资源,确保社区教育活动顺利、有效开展;加大社会宣传力度,提高居民对社区教育的知晓率、认可率和参与率,积极营造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和谐治理环境。日本和美国政府为鼓励企业积极参与社区教育,出台了相关法律和政策,而且政府始终主导着社区与企业的合作,担当起两者沟通合作的桥梁,实现了社企密切合作、多方共赢,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二)责任担当,强化社区、居民主人翁意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指出: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加快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基本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这些都体现出我国对社区教育的高度重视和所赋予的使命。社区作为社区教育的主要执行主体,应充分意识到自己在社区教育中的主人翁地位,努力克服困难,主动探寻社区教育发展路径。立足社区实际,结合社区经济、文化、产业特点,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主动与辖区内的企事业单位、学校和社会组织取得联系,集思广益、开阔视野、共同谋划,尝试开展多方位、深层次合作,为构建学习型、共享型社会演绎好自己的主人翁角色。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是新时代对公民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公民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提高生活质量的实际需要。社区居民应与时俱进,主动跟上时代发展步伐,立足自身发展和美好生活需要,借助身边的社区教育平台,为己所用,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素质,担任好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角色,充分履职尽责。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三)社校结合,实现教育资源最大化利用。鉴于社区教育场地和师资等方面不足,而辖区内学校充足的教育资源却有闲置浪费的现实情况。政府应发挥教育行政部门的作用,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鼓励学校与社区联合成立社区教育学院和社区教育学校,促进各级各类教育资源横向沟通、纵向衔接,构建社区教育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立体网络,给居民提供更多学习和选择机会,满足居民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
南宁市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由南宁市教育局牵头,在推进社区教育方面尝试“社校结合”,取得了一定成效。截至 2016 年底,南宁市有关社区已与辖区内相关学校联合成立了 1 个社区教育学院,7 所市级、21 所街道社区教育学校。依托这些学院、学校开发了《南宁市社区教育课程目录库》,包括养生保健、职业技能培训、基础文化教育、文体艺术、疾病防治、家庭教育等 10 大类别,共开设了 216 门贴近居民生活、满足居民需求的培训课程,深得社区居民的喜爱。目前社区教育已逐步走进南宁市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市民们充分享受着参加社区教育所带来的乐趣和实惠。
(四)多措并举,发挥社会组织辐射作用。近年来,一些自发性社会组织在社区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倡导积极健康、向上向善,弘扬正能量,有效提升了居民生活质量和品位,如广场舞、歌舞队、太极拳、爱心屋、帮帮团等群众娱乐、健身、公益、慈善组织。在社会治理背景下,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这些社会组织中所蕴藏的社会资源和产生的社会影响力,并全力打造“1+1>2”的效果:充分挖掘现有社会组织资源,构建共同参与的社区教育网络体系;建立社会组织之间、社会组织与社区教育其他参与主体之间的沟通交流机制,为他们搭建学习交流平台,不断提升各社会组织内涵;建立和完善相关管理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社会组织的积极性,鼓励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结合各社会组织特点和地方特色组建和培育一批“品牌”社会组织。如南宁市西乡塘区秀湖社区的“乐茵足球”积极倡导全民运动,桂林市辰山社区的“物语文化”、柳州市的“鱼峰歌圩”大力传承、弘扬中华传统和民族文化,在广西已是家喻户晓,在全国也是小有名气。
(五)社企合作,创新社区教育发展模式。社区教育和企业属于不同系统,其培养目标、价值取向、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都不尽相同,但推动社区教育与企业有效合作对于企业发展、技术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对社区教育发展、居民和地方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企业在关注短期收益的同时,也应关注长期投资能够带来的回报。在人力资源上投入不足,对员工的培养培训不及时,对与社区教育的合作重视不够,都会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普通学校教育培养的人才往往与企业需求脱节,需经培训才能上岗,对企业发展不利,而社区教育则可以立足企业生产,在人才培养上实现量身定做。因此,企业应主动寻求与社区教育的合作,并在合作中占据主导地位:与社区商定进行人才订单培养,主动为社区教育提供实习实训场所,使培养的人才无缝对接企业生产,培训完成便能顺利上岗;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利用社区学校丰富的教育资源对员工进行定期培训和产品技术研发,不断提升员工职业素养和企业产品开发能力,为企业的稳定、创新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技术保障;利用社区教育的天然优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势,大力宣传企业和推广企业产品,不断提升企业知名度和生产效益。通过不断尝试与社区教育的有效合作,实现企业、社区、居民、学校、地方经济、政府等多方共赢。 【参考文献】
[1]娄眉卿.社会治理视域下社区教育管理研究[J].教育评论,2015(9)
[2]姚宏伟.国外社区教育发展模式及其借鉴[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4(2) [3]李昱辉.日本社区学校的形成、特征与问题[J].外国教育研究,2017(11) [4]孙 平.参与式发展:社区教育发展的新视点[J].高教探索,2014(3)
[5]王梦云,杨苗苗.美国、日本社区教育与企业结合模式分析[J].职教论坛,2016(33) 【作者简介】蒋晓红(1971— ),女,湖南常德人,南宁市职业教育中心教研员,高级讲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社区教育发展与研究。 (责编 刘 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