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小马过河》教学反思
《小马过河》是一篇童话故事,运用拟人手法塑造了老马与小马等几个动物的鲜明形象,内容生动有趣,语言活泼,浅显易懂,告诉我们: 别人说的是不是对的,要动脑筋思考,并亲自试一试,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本课教学主要是通过“设疑激趣——品读——表演——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 感悟到课文所蕴含的道理,同时还注意透过教学渗入德育及安全教育,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具体如下:
一、 设疑激趣、 故事引入。
通过问题引起学习兴趣: ⑴小马为什么要过河 ?⑵小马是怎样过河的 ?遇到了什么困难 ?他先问都问了谁 ?⑶小马过了几次河 ?它最后过河了吗 ?带着这四个问题在观看《小马过河》故事后,通过快速的阅读课文、 思考,再以自主、 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
二、 创设情境的角色扮演,指导朗读对话,体会句号、 问号、 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从演中悟,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
本文对话很精彩,尤其是对话的提示语充分展现了人物的心理变化和性格特点。文章老马、 小马、 老牛和松鼠4个角色说话语气符合自己的身份,由于对话内容不同,说话的语气也富有变化,同时,这4个角色的身形与不同,因此,我根据老马、 小马、 老牛、 松鼠的体型,在班上选了身高较高的同学老牛和老马,一般高的同学扮演小马,较小个的同学扮演松鼠这4个小动物,还让一名同学读旁白部分。
表演时重点指导学生在动物们的对话中领会到句号、 问号、 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再根据对话的提示语,体会到这些动物们的心理变化和性格特点,读好语气,感受到动物们
的内心世界,表演时适当地加以动作表演,展现出生动的画面。
表演后,讨论交流: 为什么老牛说河水很浅,刚没过小腿,能过河;小松鼠却说: 河水很深!还淹死过他的伙伴呢!不能过河。为什么同样的一条河,老牛说很浅,松鼠说很深,它俩中是不是有一个在撒谎呢 ?
经过刚才的角色表演,同学们很快就自己比较出了,扮演老牛的同学长得高,扮演小松鼠的同学长得矮,所以,面对同样的一条河水,不同高度的小动物就有了两种不一样的深浅。所以明白了老牛和小松鼠谁也没撒谎。对比老牛,小马的高度较矮一些,对比小松鼠就会较高很多,所以,河水对于小马来说是不深也不浅。
三、 教学中注意做好德育渗透与安全教育。
重点抓住老马对小马说的: “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河水是深是浅,你去试一试就知道了。”这两句话,在指导学生感悟文本的同时,还渗透了德育和安全教育,通过设疑: “同学们: 为什么老马不陪小马一起过河呢 ?是老马不爱小马吗 ?”经过刚刚的角色扮演,再加上结合一年级时学的课文《自己去吧》一文,学生很快就答道: “因为,老马想锻炼小马,让它学会自己做事,能够自力。”同学们经过讨论,体会到: 老马教小马的话是有前提的,是老马知道河水是不会对小马有危险的,所以才让小马自己去试一试。从而懂得老马让小马学会独立做事,也是老马对小马的爱。由此引伸到: 父母放手是要我们自己学会独立,这自我独立的路上虽然没有父母在身边,但他们肯定是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里,默默地为我们担忧着,所以说在我们自己学会自立的路上是包含着父母亲对我们的深情的爱;——另外,根据老马让小马自己去试河水的深浅,还教会学生不论做什么事做要注意安全: 懂得并不是什么事都要试一试,凡事都是要在吸取经验、 动脑思考后,做出正确的判断之后再决定要不要去试一试,不可以盲目去尝试。
纵观《小马过河》一课的教学,我从问题设疑到故事激趣引入,在指导学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根据文中4种动物的特点指导学生们分角色朗读、 表演课文的形式进行教学,再通过亲身表演,结合生活实际讨论后悟到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别人说的是不是对的,要动脑筋思考,并亲自试一试,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理解课文时趋向生活化、 易于理解;再透过适时渗透的德育与安全教育,培养学生养成动脑思考的习惯,具有正确的情感和自我保护意识,寓教于情于趣,使教学收到不错的效果,实现了立德树人的目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