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测量的基本知识
习题一
一、填空题
1、 任何静止的水面在测量中称为 水准面一。
2、 在测量中,地面上的点位用 -坐标---和 高程-来表示。 3、 地面点投影到水平面上,其平面位置用 4、 两点间咼程之差称为
咼差 。
平面直角坐标系 来表示。
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X)
1、 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地球形体,称为地球椭圆体。( 2、
量(或测设)点位的工作。(
X )
测量工作的实质就是测V )
(X ) (X )
(V )
3、 地面点投影到椭球面上时,其平面位置用平面直角坐标来表示。 4、 测量中取任意一水准面作为高程基准面,得出的高程为绝对高程。 5、 无论是测量还是测设都要遵循从整体到局部、从控制到碎部的原则。
6、 不论进行何种测量工作,在实地要测量的基本要素都是距离、角度、
直线的方向、高程。(V )
7、 测量中的坐标轴方向和象限顺序与数学中的坐标轴方向和象限顺序 正好相同。(X )
三、选择题
1、绝对高程是(B )
A、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 B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 C地面点到水平面的铅垂距离, D地面点到任一水准面的铅垂距离。
2 、在测量学中,点的平面位置用平面直角坐标表示,坐标轴方向和象限顺序为
(A )
A、 南北方向为x轴,向北为正;东西方向 y为轴,向东为正;象
限顺序按顺时针计。
B、 南北方向为x轴,向北为正;东西方向 y为轴,向东为正;象
限顺序按逆时针计。
C南北方向为y轴,向北为正;东西方向为 x轴,向东为正;象 限顺序按顺时针计。 D南北方向为y轴,向北为正;东西方向为 x轴,向东为正;象 限顺序按逆时针计。
第二章高程测量
习题二
一、 填空题
1、 用黄海平均海水面作为高程基准面得出的高程称为 _。
2、 十字丝交点和物镜光心的连线称为
视线(视准轴)
。
绝对高程(黄海高程系 统)3、 水准仪上的望远镜是由 物镜 和 目镜 组成。 4、 水准测量时,用十字丝中间的
横丝 读取水准尺的读数。
、外界环境的影响 。
。 。
5、 水准测量中误差的主要来源有仪器误差、观测误差
6、 水准测量成果检核的方法有 测站检核、水准路线检核 7、 DS3水准仪的水准器分为 圆水准器和管水准器 二、 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X)
1、过水准管零点与管内壁在纵向相切的直线称水准管轴。 2、 旋转微倾螺旋可使望远镜连同管水准器作俯仰微量的倾斜, 平。因此这种水准仪称为微倾式水准仪。
(V )
(V )
从而使视线精确整
3、 对于水准支线,应将高程闭合差按相反的符号平均分配在往测和返测所得的高 差值上。(V )
4、 对微倾式水准仪,当水准管气泡符合时,视准轴就处于水平位置。(V ) 5、 微倾式水准仪上的水准器用于指示仪器或视线是否处于水平位置。 6、 水准尺没有扶直,无论向哪一侧倾斜都使读数偏大。
(V )
( V )
7自动安平水准仪是一种不用水准管而能自动获得水平视线的水准仪。
8、用DS微倾式水准仪测高程,在每次读数前都要用微倾螺旋重新使符合气泡符合。 (V )
三、选择题
1、 水准测量中,产生视差的原因是 (A )
A、尺像没有落在十字丝平面上, B尺像不清晰,
C尺像与十字丝相对移动, D 没有准确对准目标。
2、 在DS3微倾式水准仪的使用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A、粗平时,先旋转两个脚螺旋,然后旋转第三个脚螺旋。
B粗平时,旋转两个脚螺旋时必须作相对的转动,即旋转方向应相反。
D )
然后再调节目镜使十字丝 D望远镜照准目标,先旋转调焦螺旋使尺像清晰,
C粗平时,圆水准气泡移动的方向始终和左手大拇指移动的方向一致。
清晰。
72.298m C、72.260m D 、72.206m
3、在“1985国家高程基准”中,以这个基准测定的青岛水准原点高程为: 4、 水准测量中,下列哪项不属于仪器误差(
A、视准轴与水准管轴不平行引起的误差 B调焦引起的误差 C水准尺的误差
D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的影响
5、 水准测量中,下列不属于观测误差的是(
A、 B、 C、
估读水准尺分划的误差 扶水准尺不直的误差 肉眼判断气泡居中的误差
A 72.289m B
(C )
D水准尺下沉的误差
6、 在房建工程水准测量的容许高程闭合差公式
Fh和L的单位分别是:(B )
Fh = 40 L 中,
AFh的单位是 mm , L 的单位是 mm 、B
Fh的单位是 mm , L 的单位是 km 、 C
Fh的单位是 km , L 的单位是 km 、
DFh的单位是 km , L 的单位是 mm 、
四、简答题
1、 微倾式水准仪应满足哪些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哪一条件? (1) 圆水准器轴应平行于仪器的竖轴; (2) 十字丝的横丝应垂直于仪器的竖轴; (3) 水准管轴应平行于视准轴。
其中最重要的是第三条。
2、 水准测量时,前视和后视的距离相等可以消除的误差。 (1) 视准轴和水准管轴不平行引起的误差; (2) 调焦引起的误差;
(3) 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的影响。 3、 产生视差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消除视差? 产生视差的原因是尺像没有落在十字丝平面上。
消除视差的方法:把眼睛稍作上下移动,如果尺像和十字丝有相对的移动,即读 数有改变,表示有视差存在。消除视差的方法是一面旋转调焦螺旋一面仔细观察,直 到不再出现尺像和十字丝有相对移动为止,即尺像和十字丝在同一个平面上。
五、计算题
1、调整下表中等外附合水准测量观测成果,并计算各点高程。 测 段 测点 测站数 实测咼差m BMI A 改正数mm 改正后咼差 m 高程m 36.345 39.136 备注 1 12 +2.785 0.006 +2.791 2 B 3 18 —4.369 0.009 -4.360 34.776 14 BM2 +2.980 0.007 +2.987 37.763 44 1.396 0.022 + 1.418 fh = E h-( H终一H起)=1.396- (37.763-36.345 ) =-0.022 m
Fh = 12 i n = 12 44 = 80( mm )
fh v Fh,测量合格,可以将闭合差分配。
v
i
ni
-0.022 X
in
-0.022 44 -0.022 44
并填入相应的表格。 高程计算:
H=36.345+2.79仁39.136m H=39.136-4.360=34.776m 将各点高程填入相应的表格。
44
二
:
12
二
18 0.009m 14 =0.007m
2、调整下表中等外闭合水准测量观测成果,并计算各点高程。 测段 测点 测站数 BM A 2 B 3 C 4 实测高差 改正数 改正后高差 高程 备 注 1 10 + 1.224 0.005 +1.229 44.364 45.593 6 —2.423 0.003 -2.420 43.173 12 —2.741 0.006 -2.735 40.438 8 BM +3.922 0.004 +3.926 44.364 36 -0.018 +0.018 0 fh=E h=-0.018m
Fh = 12 n =
fh v
12
、36 = 72( mm )
i
in ni
第三章角度测量
习题三
fh v Fh,测量合格,可以将闭合差分配。
一、填空题
1、 角度可分为 水平角 2、 经纬仪安置工作有 3、 水平角的观测方法有
禾口 竖直角 。 对中 、 整平 两项。 测回法 、方向观测法 。
外界条件的影响 4、 影响角度测量误差的因素有仪器误差、观测误差、 5、 竖盘顺时针增加注字刻划的经纬仪,视线水平时盘左竖盘读数应
为90 °,盘右竖盘读数应为
270 °
盘左 。
6、 经纬仪中竖盘在望远镜视线方向的左侧时我们称之为
二、 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X)
1、 经纬仪对中后,用管水准器使经纬仪精确整平后, 不需要检查光学对中器是否
偏移。(X )
2、 用经纬仪照准目标时,尽可能照准目标的上部。
(X )
3、 用经纬仪照准目标为提高照准精度, 对细的目标,使目标平分双丝;对粗的目
标,使单丝平分目标像。(V )
4、 经纬仪的观测误差主要有测站偏心、目标偏心、照准误差及读数误差。
(V )
三、 选择题
1、竖直角是(B )
A、地面上任意两直线间的夹角, B同一竖直面内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 C、 地面上两直线在水平面上投影所夹的角度,
D、 直线与基本方向的夹角。 2、经纬仪整平的目的,是使(
A、仪器的竖轴 C照准部的水准管轴 3、水平角是指 ( C )
A D
)处于铅垂位置 、仪器的横轴 、视线
B
A、地面上任意两直线间的夹角,
B、 在同一竖直面内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
C、 从空间一点出发的两个方向在水平面上投影所夹的角度, D直线与基本方向的夹角。
4、测量水平角,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D )
A、 所测的角度只有两个方向时,用测回法测水平角。
B、 用测回法测水平角,可根据测角精度的要求,测多个测回取平均值。 C、 在一个测站上需观测多个方向时,用方向观测法测水平角。 D用方向观测法测水平角,不需要归零。
四、简答题
1、一测回测竖直角的观测方法。 ( 1)在测站上安置经纬仪,对中,整平。 (2)上半测回,用盘左照准目标,读取竖盘读数
L;
R;
( 3)下半测回,倒转望远镜,用盘右照准目标,读取竖盘读数 可根据需要测量多个测回。
2、用盘左盘右观测同一目标,计算时取盘左盘右的平均值可以抵消哪些误差?
可以抵消视线不垂直于横轴的误差; 横轴不垂直于竖轴的误差; 照准部偏心差; 竖盘指标差。
3、经纬仪应满足哪些理想关系 ? (1) 、照准部的水准管轴应垂直于竖轴 (2) 、圆水准器轴应平行于竖轴 ( 3)、十字丝竖丝应垂直于横轴 (4)、视线应垂直于横轴
(5 )、横轴应垂直于竖轴
(6)、光学对中器的视线应与竖轴的旋 转中心重合
(7 )、视线水平时竖盘读数应为 90 °或270 °
五、计算题
1、根据下表的记录计算水平角值和平均角值
测站 测点 A 盘位 左 水平度盘读数 85° 30' 12〃 140 ° 42' 16〃 水平角值 55° 12' 04〃 平均角值 O B B 右 314 ° 25' 54〃 259 ° 13' 36〃 55° 12' 18〃 55° 12' 11〃
A A
2、根据下表的记录计算竖直角与竖盘指标差。注:竖盘按顺时针方向注字
测站 O 测点 A 盘位 左 右 竖盘读数 97° 16' 30〃 竖直角 -7 ° 16' 30〃 平均竖直角 -7 ° 16' 39〃 指标差 -9 〃 262 ° 43' 12〃 -7 ° 16' 48〃 第四章距离测量
习题四
一、填空题
1、 水平距离的测量方法有 钢尺量距、视距测量_、 光电测距仪测距 2、 地面上两点间的连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长度称
距离 。
3、精密丈量所得的长度应加上 尺长改正、倾斜改正、温度改正等三项改正。
4、 测距时,发光管发出的高频波,经过调制器改变其振幅,形成的测距信号称 调制波 。 5、 在距离测量中,一般丈量读数要求读至
厘米
。
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X)
1、 误差的绝对值与观测值之比称为相对误差。( V ) 2、 经纬仪整平的目的是使视线水平。(
X )
3、 精密丈量是指要求精度高,读数至毫米的量距。 (V )
(X )
4、 钢尺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尺长改正数不会发生变化,是一个定值。
三、选择题
1、 水平距离是(C )
A、两点间的连线的长度,
B两点间的连线,在任一平面上投影的长度,
C两点间的连线,沿铅垂方向在水平面上投影的长度, D两点间的连线,在水准面上投影的长度。 2、 在钢尺量距中,下列能使距离量短的误差有:
A、 钢尺不水平的误差 B、 定线误差 C、 风的影响
D钢尺的实际长度大于钢尺的名义长度
3、 用光电测距仪测量距离 ,成果计算时要加改正,下列改正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B )
A、加常数及乘常数改正 B、温度改正 C、气象改正 D、倾斜改正。 4、 在尺长方程式 lt = I。* = l '
(D )
l°(t _'t。)中,=-1 表示:(
)
A、钢尺在标准温度toC时的尺长改正数 B钢尺在温度tC时的尺长改正数
C钢尺在温度(t — to)C时的尺长改正数 D钢尺在温度20 C时的尺长改正数
5、 在钢尺精密丈量中, 量得的长度应加上改正, 下面哪一项改正由于丈量时已采
用可不予考虑其影响:(D ) A、尺长改正
四、简答题
B 、温度改正 C、倾斜改正 D 、拉力改正
1、试述相位式光电测距仪测距的基本原理。
相位式光电测距仪是依据光波在待测距离上往返传播的时间, 在A点上安置的测距仪发射测距的调制光波,经 距仪在经过时间后接收,两点的距离为
来求两点间的距离。
B点上的反光镜反射后,又被测
D=1/2ct,c为光速。
五、计算题
1、有一钢尺长 30m,尺长方程式为 30+0.005+1.25 X 10-5 X 30X( t-20 °C),某一尺段 的外业丈量成果为,1= 27.683m,温度t=12°C,高差h=-0.94m,计算各项改正及尺段 全长。
也 I
尺长改正
0.005 I
30
27.683 = 0.0046m
l
d
Io
温度改正
It「 I(t-to ) = 1.25 10'
倾斜改正
27.683 (12 - 20) = -0.0028m
0.0160m
h 2I
2 2
(-0.94) 2 27.683
尺段全长 d=l+ △ l d + △ |t+ △ l h=27.683+0.0046-0.0028-0.0160=27.669m
第五章直线定向 习题五
一、填空题
1、 确定直线方向的方法有 方位角、 象限角 。
2、 由基本方向的北端起,顺时针方向量到直线的水平角,称为该直线的 方位角 。
3、 我国规定全国统一使用东八区的标准时,即东经 北京时间。
4、 国际上还规定经度为 0°的地方平时作为世界统一的时间,称为世界 ________ 或 格林尼治时间 。
5、 直线与基本方向构成的锐角称为直线的
象限角 。
反方向。
120°的地方平时,又称为_
6、 在直线定向中,在直线终点量得该直线的方向称直线的
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X)
1、 自由旋转的磁针静止下来所指的方向为真子午线方向。 2、 以观测者为中心,半径无限大的假想圆球称为天球。 3、 世界时是零时区的标准时,世界时与北京时间相差 4、 象限角的角值和方位角的角值都是自
(X )
(V )
8h。(V )
0°〜360°o ( X )
5、 采用象限角时,象限的顺序按逆时针方向排列, 象限角由基本方向的指北端或
指南端开始向东或向西计量。 (X )
三、选择题
A、真子午线方向 C、磁子午线方向
B 、本初子午线方向 D 、坐标纵轴方向
R和方位角A的关系为:(D
1、下列哪项不能作为直线定向的基本方向: (B )
正反象限角的关 R=A B、R=180°— A C、R=A-180° D、R=360° — A
3、直线定向中,采用象限角时, 若以坐
标纵轴系是:(A )
B 、角值不
C角值改变,象限相反 D 、
角值改
4、 下列哪项不属于地形图上的三北方向: (C )
A、磁子午线方向 B、真子午线方向 D
、坐标纵轴方向
(D )
C 、本初子午线方向
A、角值不变,象限相反
5、 在直线定向中,象限角的角值在下列哪个范围:
A 0° 〜360° B、 0 °〜180° C、0°〜270° D、0° 〜90°
6、同一地点的磁子午线方向与真子午线方向的夹角为
( B )
A、子午线收敛角 B、磁偏角 C、磁方位角 D、真方位角
第六章测量误差理论
习题六
一、填空题
1、 测量误差按其性质可分为
系统误差、偶然误差
最或然值 2、 观测值的最可靠值是最接近真值的值称为
3、 观测值的最或然值 x与观测值Li之差称为
4、
_10〃,每一个角的中误差
是土 7 〃。
5 、用钢尺丈量一条直线,其长度为
误差为1/7500
。
最或然值误差 。
两等精度观测的角度之和的中误差为+
150m中误差为土 20mm相对
6、一测回一个方向的中误差为土 6 〃,一测回角值的中误差为+ 8.4
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X)
1、 在相同观测条件下,对某一量进行一系列观测,若误差的大小和符号保持不变, 或按一定的规律变化,这种误差称为偶然误差。
(X )
2、 误差的绝对值与观测值之比称为相对误差。(V ) 3、 观测值与其真值的差称为观测值的真误差。(V ) 4、 中误差、容许误差、闭合差都是绝对误差。(
V )
5、 当对一个观测量进行同精度多次观测后, 则观测值的算术平均值就是观测量的
最或然值。(V )
6、 中误差、容许误差、相对误差在测量中都可以作为评定精度的标准。 (V ) 三、选择题
1、 用钢尺丈量两条直线,第一条长 1500m第二条长300m中误差均为+20mm
问哪一条的精度高(A )
A、第一条精度高, B、第二条精度高。
C 、两条直线的精度相同。
2、 在三角形ABC中,测出/ A和/ B,计算出/ C。已知/ A的中误差为兰4〃,/ B
的中误差为+3〃,/ C的中误差为(C ) A、+3 〃 B 、+4 〃 C 、+5 〃
D 、+7 〃
3、 一段直线丈量四次,其平均值的中误差为+10cm,若要使其精度提高一倍,问
还需要丈量多少次(C ) A、 4次 B 、 5、用经纬仪测两个角,/
8次 C 、12次 D
、16 次
A=10° 20.5 ' / B=81° 30.5 '中误差均为
C
)
± 0.2 ',问哪个角精度高(
A.、第一个角精度高 B、第二个角精度高 C、两个角的精度相同 6、 观测值L和真值X的差称为观测值的(D )
A、最或然误差
B 、中误差 C 、相对误差 D
、真误差
M关系为:(C )
7、 一组观测值的中误差 m和它的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
D=S.COS
a
m
A M = m B 、
m —
M M :——m
Qn C 、n
D
、M = -------------Jn -1
&在误差理论中,公式
m = 一 1 ---- 中的△表示观测值的: (C
)
V n
A、最或然误差
B
、中误差
C
、真误差
D
、容许误差
四、简答题
1、偶然误差的特性。
(1) 在一定的观测条件下, 偶然误差的绝对值不会超过一定的限值, 即超过一定 限值的误差,出现的概率为零;
(2) 绝对值较小的误差比绝对值较大的误差出现的概率大; (3) 绝对值相等的正误差和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同; (4)
偶然误差的理论平均值为零。
1、在斜坡上丈量距离,测得斜距 测得倾斜角a =15°34',中误差
s=148.60m,中误差 m=+0.02m, 叶=+1',计算水平距离及中误差。
=156.30 X cos15
34' =150.57m
五、计算题
D
2 2
m 2 D
s
[a
■
D
:S
cos 二 cos1534 = 0.9633 =「■ D
s sin - -156.3 sin1534 =-41.945 cot
mD
土」
(0.9633 f 0.022
汉
=( — 41.945 f
汉
〔__6^0.023m
D =150.57 0.023m
丫
2、对一段距离同等精度丈量四次,其结果为
246.535m , 246.548m , 246.520m ,
246.529m,计算这段距离的算术平均值,算术平均值中误差及其相对误差。
次序 1 2 3 4 观测值L (m) 246.535 246.548 246.520 246.529 v(mm) -2 -15 +13 +4 0 vv(mm) 4 225 169 16 414
刀 算术平均值x=246.543m
nvv
中误差哙1= ;4 (41)=
相对误差=0.0059/246.533=1/41700
i 414 a
5.9mm
第七章控制测量
习题七
一、填空题
1、 相邻两导线点坐标之差称
坐标增量
。
坐标正算。
2、 已知边长和坐标方位角求坐标增量的计算称为
3、 已知两点坐标求边长和方位角的计算称为 —坐标反算 _______ 。 4、 平面控制测量方法主要有 导线测量、三角测量、三边测量。
5、 闭合导线测量中,实际观测所得的内角总和不等于其理论总和,其相差的数
值称为闭合导线的
角度闭合差
。
6、 解析交会法有 前方交会、侧方交会、 后方交会、距离交会 。 7、 高程控制测量的主要方法有 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
8高程控制测量的任务,是在测区内布设一批高程控制点,这些控制点称为 水准点 。 9、在小区域内布设平面控制网,在测区中最高一级的控制称为
低一级即直接用于测图的控制称为
图根控制 。
首级控制,最
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X)
1、导线计算的目的是算出各导线点的坐标,并检验导线测量的精度是
否符合要求。(V )
2、 支导线由于没有检核条件,故只能用于图根控制。
(V )
3、 闭合导线的纵横坐标增量代数和,理论上应该等于终点和始点已知坐标之差。
(x )
4、 附合导线的纵横坐标增量代数和,理论上都应该等于零。 (X )
5、 观测导线右角时,附合导线和闭合导线角度闭合差的分配原则都是将角度闭合
差以相反的符号平均分配到各个右角。
(X )
三、选择题
1、闭合导线角度闭合差的调整是
(A )
A、将角度闭合差按相反符号平均分配到各个角上, B将角度闭合差按相同符号平均分配到各个角上,
C将角度闭合差按相反符号按比例分配到各个角上, D将角度闭合差按相同符号按比例分配到各个角上。
2、导线坐标增量的调整是 (C )
A、将坐标增量闭合差取相反的符号,平均分配到各边的坐标增 量中去; B将坐标增量闭合差取相同的符号,平均分配到各边的坐标增量中去; C将坐标增量闭合差取相反的符号,
去;
D将增量闭合差取相同的符号,按边长的比例分配到各边的坐标增量中去。 3、计算坐标方位角,己知 a AB=85° 06',
3右=45 °, a BC= ( C
按边长的比例分配到各边的坐标增量中
)
A、 130° 06' B 、 40° 06' C 、 220° 06' D 、 311° 06' A、导线测量
B
、视距测量
C
、三角测量 B )
D 、三边测量。
4、下列哪项不是平面控制测量的主要方法(
5、在导线坐标增量闭合差计算中,公式
A、导线全长闭合差
B
K f 1中,K表示:(B
Z d T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D、导线相对闭合差
C、相对闭合差
四、简答题
1、何谓闭合导线的角度闭合差?角度闭合差如何调整?
在闭合导线测量中,由于角度观测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含有误差,所以实际观测所 得的内角总和不可能等于闭合导线多边形内角总和理论值,其相差的数值称为闭合导 线的角度闭合差。
2、 何谓前方交会法?
如图,A、B为已知坐标的控制点,P为待求点。在A、B两点用经纬仪测量了两个 角a、根据A B两点的坐标和a、B角,通过计算可得出待求点 P的坐标。
3、 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
视线长度不超过100米,每一测站上,按下列顺序进行观测:
1•后视水准尺的黑面,读下丝、上丝和中丝读数 2•后视水准尺的红面,读中丝读数⑷;
3•前视水准尺的黑面,读下丝、上丝和中丝读数⑸、⑹、⑺; 4、 前视水准尺的红面,读中丝读数⑻。
⑴、⑵、⑶;
五、计算题
1、闭合导线12341的已知数据及观测数据列入下表,
调整角度闭合差并计算坐标方位角。
占 八、、 号 观测角[右角] 改正数 调整后右角 坐标方位角 备注 1 2 107° 48' 30〃 +13〃 107° 48' 43〃 124 59' 43〃 197 ° 11' 00〃 3 73° 00' 20〃 +13〃 73° 00' 33〃 304° 10' 27〃 4 89° 33' 50〃 +12〃 89° 34' 02〃 34 ° 36' 25〃 1 2 89° 36' 30〃 +12〃 89° 36' 42〃 124° 59' 43〃 360° 00' 00〃
359° 59' 10〃 +50〃 2、附合导线BA12CD勺已知数据及观点数据列入下表,
调整角度闭合差并计算坐标方位角及其象限角。
占 八、、 号 右角观测值 改正数 调整后右角 坐标方位角 象限角 南西 83° 39' 34〃 B A 102° 29' 16〃 -8 ” 102 ° 29' 16〃 263 ° 39' 34〃 341 ° 10' 26〃 1 190 ° 12' 12〃 -8 ” 190 ° 12' 12〃 330 ° 58' 22〃 2 180 ° 47' 48〃 -8 ” 180 ° 47' 48〃 330° 10' 42〃 C 北西 18° 49' 34〃 北西 29° 01' 38〃 北西 29° 49' 18〃 北东 70° 58' 06〃 79° 12' 44〃 -8 ” 79° 12' 44〃 70° 58' 06〃 D 552 ° 42' 00〃 -32 〃 552 ° 41' 28〃
2
1
A
3、根据支导线 Mab的已知数据,计算坐标增量和点的坐标。
点号 M a 边名 Ma 边长 156.81 坐标方位角 125° 16' 00〃 △ X -90.54 △ Y 128.03 X 500.00 Y 500.00 409.46 ab 196.94 628.03 234 ° 36' 00〃 -114.08 -160.53 295.38 467.50 b 4、三角高程路线上 AB边的水平距离为767.458m,由A观测B时
a A=+2° 02' 47〃,i A=1.605m, v B=1.707m,由 B观测 A时, a B=— 2° 03' 02〃, i B=1.645m, VA=1.504m,计算该边的高差。
hAB =Dtg : A iA -VB =767.458 tg2 02 47 1.605 -1.707 = ; 27.32m
h
BA 二
Dtg i -v =767.458 tg(-2 03 02 ) 1.645-1.504 工「27.34m
B
B
A
1 1
h = (h—h)二(27.32 27.34)= ; 27.33m
2 2
AB
AB
BA
第八章 地形图的内容及其应用
习题八
一、填空题
1、 地球表面,自然形成或人工建成的有明显轮廓的物体称为 2、 地面的高低变化和起伏形状称为 地貌 。 3、 相邻两等咼线咼程之差称为 4、 等高线密集表示地面的坡度
咼差 ____ 。 陡 ,等高线稀疏表示地面的坡度
均匀 __________ 。
、 地物 。
缓______ ,间隔相等的等高线表示地面的坡度
5、 测定碎部点平面位置的基本方法有
角度交会法、 距离交会法 。
极坐标法、直角坐标法 6、 地形测绘常用的方法有 经纬仪测绘法、经纬仪和小平板联合法、大平板法。
1
7、在视距测量公式 h= Klsin2 a中,K= 100
。
2
8在地形图上量得 A点的高程 H=85.33m, B点的高程HB=61.87m,两点间的水平
距离CAE=156.40m,两点间的地面坡度 i= -0.15
。
9、在地形图上量得 A点的高程 H=48.66m,B点的高程 f=55.95m,两点间的水平
距离CAE=121.50m,两点间的地面坡度 i= 0.06
。
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X)
1、 地形图上1.0伽长所代表的实际长度称为比例尺的精度。
(X )
2、 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其高程必相等, 但高程相等的点不一定在同一条等高线
上。
3、 比例尺的分母愈大,则图形表现得愈大愈清楚,称大比例尺。 4、 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指的是制作比例尺时的精确度。(
(V )
(X )
X )
三、选择题
1、 1 : 50000比例尺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是(
A、 0.5m B 、
1.0m C 、 5.0m D 、
C )
1.5m 。
2、 在同一幅地形图上(B )
A、高程相等的点必在同一条等高线上, B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其高程必相等, C各等高线间的平距都相等,
D所有的等高线都在图内形成闭合曲线。 3、 视距测量中,视线水平时,视距测量公式
A. i — V,
B. V — i , C. KL+i
h= ( A )
— V, D. KL — i+V
4、 地形图的比例尺用分子为的分数形式表示。则( D )
A、 分母大,比例尺大,表示地形详细 B、 分母小,比例尺小,表示地形概略 C、分母大,比例尺小,表示地形详细 D、分母小,比例尺大,表示地形详细 5、 1 : 500的比例尺,我们称之为:(A )
A、 大比例尺
B 、小比例尺
C 、中比例尺 D 、特大比例尺
B )
6、 在等高线的分类中,高程为五倍基本等高距的等高线是(
A 基本等高线
B 、加粗等高线 C 、半距等高线 D
辅助等高线
1
7、在视距公式h = KI sin2〉 i -v中,i是指:(C )
2
A 上、下丝读数差
C仪器高
D
B 、十字丝中丝在尺上读数
、上丝读数
8下列哪项不属于地形测绘常用的方法有( A )
A、直角坐标法 B C、大平板仪法
D
、经纬仪测绘法
、经纬仪和小平板仪联合法。
四、简答题
1、视距测量中,对一个碎部点进行观测的步骤。
旋转照准部,照准待测碎部点上的标尺,先读出水平度盘读数。然后读出上、中、下 三丝读数,最后读竖直度盘读数,并记录以上观测数值。最后用视距测量计算公式计 算。
五、计算题
1、根据下表的记录数据,计算水平距离及高程。
注: 测站A,仪器高i=1.45m,测站高程 H=74.50m,竖盘为顺时针注字。
占 视距读数 八、、 号 1 中丝读数 v 1.30 1.60 竖盘读数 96° 35' 82° 46' 竖直角 a 咼差h -10.78 17.96 水平距 离d 94.74 142.70 高程 H 63.72 92.46 l 0.96 1.45 -6 ° 35' 7 ° 14' 2 2、在地形图上量得 A点的坐标 X=85.3m Y A=22.6m 高程 H=103.4m,
B 点的坐标 XB=75.5m Y B=88.9m 根据AB的数据完成下列计算: a. b. c.
计算AB两点的距离; 计算AB直线的坐标方位角; 计算AB连线的坡度。
高程 H=53.2m。
DAB = ( 75.5 - 85.3 )2 —y
R AB = arctg arc
ex
AB
(88.9 - 22.6 )2 = 67.02m 88.9 一 22.6 75.5 - 85.3
81 35 31 (第 n 象限)
二佃0 81 35 31 —98 24 29
i
h -50.2
D 67.02
h =H B -H =53.2 -103.4 - -50.2m
A
0.749
第九章基本的测设工作
习题九
一、填空题
1、 从已有的控制点用一个角度和一段距离测设点的平面位置的方法称为
法
2、 铁路平面曲线有两种形式,即 3、 建筑物变形的表现形式,主要为
圆曲线 、 缓和曲线 水平位移 、 垂直位移、 。
极坐标 倾斜 。 沉降观测 。
4、 建筑物受各种因素影响,多数会呈下沉现象,对它的观测称为 5、 圆曲线的主点有 直圆点 、 曲中点 、 圆直点 。
6、 在两个测站上分别安置接收机, 同步观测相同的卫星, 以确定两点间相对位置
的定位方法称为
相对定位 。
这项工
7、 在各种工程施工中,把图纸上设计好的建筑物的位置在实地标定出来,
作称
施工放样 。
二、 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X)
1、 按设计位置把点位标定到实地的工作称为测量。
(X )
(V )
2、 以卫星为已知点,用距离进行后方交会定点的方法称为单点定位。
三、 选择题
1、测设点的平面位置时,当待定点与控制点间不能量距,则只能用 (C )测设。
A、极坐标法 B、直角坐标法 C、角度交会法 D 、距离交会法
2、下列点中哪一个不是圆曲线的主点( A )
A、JD 点
B、ZY 点
C、QZ 点
D、YZ 点
四、简答题
1、在圆曲线测设中,分别以 ZY YZ为测站说明什么是正拨与反拨? 正拨:曲线ZY—— QZ为顺时针转,偏角值与度盘读数增加方向一致,为正拨。 反拨:曲线YZ—— QZ为逆时
2、绘图说明用极坐标法测设点的平面位置的步骤。
针转,偏角值与度盘读数减少方向一致,为反拨。
A、B、1点坐标已知,可以计算出角 B和A1两点间的距离 D。测设时把经纬仪安置在 A点,以AB为已知方向测设角度 B得A1方向,然后沿此方向用钢尺或测距仪测设水 平距离D得出点1,并进行检核。
3、圆曲线主点的测设步骤。
在交点上安置经纬仪, 瞄准直线1方向上的一个转点, 在视线方向上量取切线长得 点,瞄准直线2方向上的一个转点, 量切线长得YZ点,把视线转至到内角平分线上量 取外矢距,用盘左盘右分中得 QZ并在主点上打方木桩,上面钉小钉表示点位。
ZY
4、变形观测的主要目的。
随着大型建筑设备的出现,因边形而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多,这种变形总是由量变到 质变而造成事故的,因而及时对建筑物进行变形观测,随时监视变形的发展变化,在 未造成损失之前,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并且还可以检验设计的合理性,为提高设计质 量提供科学的依据。
5、简述相对定位。
在两个测站上分别安置接收机同步观测相同的卫星,以确定两点间相对位置的定位方 法称为相对定位。
五、综合题
1、己知控制点 A B的坐标为:XA=24.15m
y
A
=11.42m
XB=41.05m y
B
=98.27m
y
P
待定点P的坐标为:xp=74.68m =30.16m
R
= arctg :
98.27-11.42 二 arc yB41.05-24.15
A
二 78 59 19 (第一象限)
AB
从A、B两点用角度交会法测设 P点,计算测设数据,叙述测设步骤。
AB
X
= R AB = 78 59 19
74.68
RAP 二 arctg yAP 二 arc 30.16 -11.42 二 20 20 54 (第一象 限) △XAP -24.15
=
-::AP = R AP 20 20 54
R
‘■-'A = AB I AP — 58 38 25
BP
\"唤瓷訂arc鬻晋知”和第四象限)
= 360 -RBP 二 296 16 42
AB
180 = 78 59 19
-=BA 二
180 = 258 59 19
37 17 23
3 A, 3 B角,则通过
测设步骤:在 A、B两控制点上各安置一台经纬仪,分别测设 两方向的交点就得出 P点。
2、己知控制点 A B的坐标为: X=24.15m Y
A
=11.42m
XB=41 05m Y
B
=98.27m
Y
P
待定点P的坐标为: Xp=74.68m =30.16m
从A点用极坐标法测设 P点,计算测设数据,叙述测设步骤。 解:
RAB = arctg
AB
yAB
= arc
98.27-11.42
41.05-24.15
= 78 59 19 (第一象限) AX
© ,
-冲、
AB
二 RAB =78 59 19
△y
AP
30.16 -11.42
RAP 二 arctg — 二 arc
XAP 74.68 -24.15
:AP 二 RAP 二 20 20 54
‘‘-'A -,AB _ AP 二 58 38 25
20 20 54 (第一象限)
DAP 二(74.68 -24.15 )
2
(30.16 -11.42 )
2
= 53.89m
3 A,然后沿此方向用
步骤:在A点上安置经纬仪,以 AB方向为已知方向逆时针拨角 钢尺量距53.89m,得P点。
3、某圆曲线转向角 a=18° 36' 30〃,R=400m ZY点里程为 DK3+220.68,
a. 计算圆曲线要素;
b. 计算置镜于ZY点用偏角法测设前半个曲线的资料
数,计算至QZ点〕。 c. 叙述测设步骤。 曲线要素计算:
〔要求里程为20m的整倍
«
T = R tan 400 tg
2 2 L = R
180
18 36 30
65.53m
129.91m
a
E = R (sec— -1) = 5.33m
2
0
主点里程计算:
ZY DK3 220.68
DK3 285.64 :QZ
YZ DK3 350.60
偏角计算资
料:
里程 ZY 3+220.68 3+240.00 3+260.00 3+280.00 QZ 3+285.64 间距m 0 19.32 20.00 20.00 5.64 曲线长m 0 19.32 39.32 59.32 64.96 偏角 0° 00' 00〃 备注 置镜点 1° 23' 0T 2° 48' 58〃 4° 14' 55〃 4° 39' 08〃 检核 测设步骤:
在交点置镜, 照准第一切线方向量 65.53m 得 ZY 点,照准第二切线方向量 65.53m 得 YZ点,并拨角(90° - a 12 ) =80° 41' 45〃 ,量 5.33m 得 QZ点。
置镜于ZY点,照准JD,度盘盘左对准 0° 00' 00〃,拨1 ° 23' 01〃,自ZY点 沿视线方向量19.32m得1点,拨2° 48' 58〃,由1点量20m与视线相交得2点,依 次测至QZ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