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从后殖民理论角度分析《鲁滨逊漂流记》解读

2021-01-08 来源:汇智旅游网


《翻译批评与赏析》课程 湖北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论文

题目:

从殖民主义理论角度赏析《鲁滨逊漂流记》

的中译本

姓 名: 周函 学 号: 201521010112 班 级: 15英语专升本 任课教师: 李晓云 时 间: 2015-2016学年第2学期

学习态 结构字语言内总 度与规数 容 分 范要求 20% 20% 60%

摘要

《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一部长篇小说作品,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因出海遭遇灾难,先被海盗攻击,再到种植园,最后漂流到无人小岛,并坚持在岛上生活,最后回到原来所生活的社会的故事。表面上看这部小说是描写冒险以及开拓进取的精神的荒岛文学,但实际上里面涉及了大量殖民做法和思想。这篇论文主要是从后殖民角度去分析鲁滨逊的殖民动机、条件以及殖民形象和文化殖民等。

关键词:鲁滨逊;殖民思想;文化

I

Abstract

Robinson Crusoe is a long story written by a British writer, Daniel Defoe. The story is about the main character Robinson who set out to sea but suffer a disaster. When he continues his travel, he is captured by a Turkish rover and sold into slavery. And then he escapes to Brazil and becomes a sugar-planter. At a time he floats down to an uninhabited island and insists living in island for many years. Finally he return his original life and social. On the face of it, the story belongs to island literature that descript a sprit of adventure and explore. In fact, many post-colonism manners and ideas involved in the story. My thesis analysis the colonial motive, condition, image and cultural colonization of Robinson basic on post-colonism view.

Key words: Robinson; colonial idea; culture

II

目录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ii 1. 引言………………………………………………………......................................1 2. 文献综述…………………………………………………....................................1 2.1 《鲁宾逊漂流记》的研究现状…………………………………….......1 3. 后殖民主义理论简介………............................................................2 4. 后殖民主义理论在《鲁宾逊漂流记》翻译中的应用……………...3 4.1鲁滨逊的殖民活动....................................................................3 4.1.1鲁滨逊的殖民动机和条件.................................................3 4.1.2鲁滨逊的殖民形象.............................................................4 4.1.3 文化殖民............................................................................4 4.2翻译方法....................................................................................4 5. 结论.................................................................................................4

参考文献…………………………………………….……..................................4

1. 引言

《鲁滨逊漂流记》是笛福在亚历山大塞尔扣克的真实经历基础上改编而成的。塞尔扣克又叫赛尔里格,他曾经被困在智利近海的一个小岛上单独生活了五年。塞尔扣克回到英国后,杂志曾为他写过一篇报道。笛福就是从中借鉴然后创作出了《鲁滨逊漂流记》。

2. 文献综述

17世纪中叶,在一个英国老人的家庭中。克鲁索希望儿子鲁滨逊以后学习法律,但鲁滨逊坚持要当一名海员。在鲁滨逊19岁那年,他不顾父母的劝阻,毅然扬帆出海。故事就此拉开了序幕。

鲁滨逊刚准备远航便遇上了一场可怕的风暴,他本来打算放弃,但最终对大海的向往还是让他选择了继续航行。鲁滨逊接受了一位老船长的建议踏上了去圭亚那的旅程。但在半路上被土耳其海盗抓住,还被卖为奴隶。历经磨难之后,他逃到了巴西,成了一个甘蔗种植园主。后来因为不甘平凡他又踏上了去往非洲的旅程。这一次改变了鲁滨逊后来的遭遇,故事也进入了重要部分。

暴风雨又来了,船在一座荒岛上触礁搁浅,全船只有鲁滨逊一个人幸免于难。鲁滨逊利用个人的生存知识和技能很好地生存了下来,并且将岛屿视为自己的财产。就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鲁滨逊目击了一次食人族“享用”俘虏的场面并且救下了一名俘虏。因为那天是星期五,鲁滨逊便为野人取名为“星期五”。在星期五的帮助下,鲁滨逊又营救了一些俘虏并且帮助一位被船员抛弃的舰长夺回了船只。作为感谢,舰长将鲁滨逊和星期五带回了英国。后来因为想念小岛生活,鲁滨逊再次造访小岛,但却早到印第安人的袭击,星期五也被杀死了。再后来,鲁滨逊老了,但是他仍然热爱冒险,并且游历了中国、西伯利亚和其他一些遥远的国家。最后乘坐“天使长号”回到家乡。

2.1 《鲁宾逊漂流记》的研究现状

多年来,研究《鲁滨逊漂流记》的学者实在是太多,论点归纳为三点。一是从新教因

1

素角度出发。笛福本身就是一名激进的非国教主义分子,他具有清教徒狂热的改革激情。在他的作品里随处可见他对宗教教义的阐释。从这方面看鲁滨逊就是他自己的化身。二是从道德及艺术手法批评角度出发。从不同的侧面讨论笛福的艺术手法及美学价值。三就是从后殖民主义批评角度分析《鲁》中的殖民主义表现。蹇昌槐在《<鲁宾逊漂流记>与父权帝国》中认为笛福是将荒岛变成了一个父权帝国,而鲁滨逊则是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是资本主义的化身。这种将自己神化或者说夸大力量的一种行为其本质是一种种族自恋情节。后期的生番族的野蛮以及对非美中国的妖魔化也说明了这点。

3. 后殖民主义理论简介

后殖民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末在西方文学界和文学理论界异军突起,从边缘走向中心的最新理论思潮之一。作为一种新的理论批评话语,后殖民理论一改传统的语言学基础研究方法,它是建立在解构主义、阐释学、多远系统理论、描写主义、目的论和新历史主义基础上将后殖民主义理论运用到实际研究中。它首次强调了翻译实际中一直都存在着的权利关系,揭示了强弱文化发展不平衡的事实。后殖民主义是一种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文化批判色彩的学术思潮,它主要是分析殖民主义文化遗产。

4. 后殖民主义理论在《鲁宾逊漂流记》中的应用

4.1鲁滨逊的殖民活动 4.1.1鲁滨逊的殖民动机

在故事的开篇,鲁滨逊的父亲苦口婆心地劝鲁滨逊留在家乡过平静安定的生活。刚开始,鲁滨逊深受感动并且决定安心留在家里。“可是,天哪!只过了几天,我就把自己的决心丢掉九霄云外去了。”“我说,我已经十八岁了,无论去当学徒,或是去做律师的助手都太晚了。而且,我绝对相信,即使自己去当学徒或做助手,也必定不等满师就会从师傅那里逃出来去航海了。”从这个中译本里可以看出原作者在开始就将鲁滨逊塑造成一个海外殖民者、贸易开发者以及资本积累者。译文很好地将鲁滨逊的不安分,或者说冒险和探索精神翻译出来,也正是由于这些因素,鲁滨逊才选择离家出走。而鲁滨逊的离家远航并不只是心血来潮,而是英国远航非洲进行奴隶贸易的重现,是与社会契合的。而鲁滨逊之所以能够在荒岛上构建他的帝国,则得益于他的求生知识技能。鲁滨逊的那些求生知识技

2

能则是在几次航行和巴西庄园生活中学习到的。最最重要的是“其次,我想要弄到的是弹药和枪械。大舱里本来有两只很好的鸟枪和两只手枪;我先把它们拿到手里,又拿了几只装火药的角筒,一小包子弹和两把上了锈的旧剑。”武器和火药,科技发展的产物,也是鲁滨逊殖民的一个重要的条件。而火枪,却也正是英国进行殖民的工具。

4.1.2鲁滨逊的殖民形象

克鲁索查看沉船这一整章都是在描写鲁滨逊想尽办法并且制定策略拿走船上一切他需要的物品,并且他将这些物品按需要分门别类。最后设法返回岛上。“三件事鼓励着我。第一,海面平静;第二,潮水正在上涨,正在向岸上冲;第三,虽然只有一点风,却是向岸上吹的。”为了生活下去,鲁滨逊凭借着非常坚定的意志逐步改善了自己的生存条件。一旦打定主意,大风、大雨、地震都不能改变他的决心和计划。鲁滨逊的这种不屈不挠,开拓进取的精神正是一个殖民者所需要具备的。

4.1.3文化殖民

鲁滨逊在食人族手里解救了一个野人,他取名为“星期五”。随后鲁滨逊将星期五打造成一个完美的仆人,慢慢蚕食星期五自己的各种文化。“末了,他走到我的眼前,再跪下去,吻着地面,把头贴在地上,把我的一只脚放在他的头上,看样子仿佛在宣誓终身做我的奴隶。”译文很好地将鲁滨逊的殖民者的心理翻译出来。鲁滨逊先是武力制服星期五,然后教导星期五英语还有劳动意义,在星期五学会英语后,便全盘否定星期五自己的信仰并让其信奉基督教。一步一步地将星期五改造并帮助他构建荒岛帝国。

4.2翻译方法

殖民者和被殖民者之间的文化和话语权是不一样的,要想翻译的符合本土特色又不失殖民色彩,这不仅仅说只单纯的归化或者异化就可以做到的。霍米巴巴的做法就非常不错,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巴巴在结构主义批评中常运用的是一种戏拟的手法,抛弃了批评家们一贯严肃的风格,采用了一种杂合手法。也就是异质文化之间的商讨和杂交性。

3

5. 结论

自1719年《鲁滨逊漂流记》问世以来,评论家们对此推崇备注。因为他反映了资本家们勇于冒险和开拓进取的精神。但在如今,从殖民主义角度看待《鲁滨逊漂流记》,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殖民者心理,这有助于我们翻译这种带有殖民主义色彩的作品。

参考文献:

[1]戴鸿武.后殖民主义与英国的后殖民主义小说[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 [2]邹宏,王福娟.《鲁滨逊漂流记》的后殖民主义解读[J].电影文学,2014,(3):98-99.

[3]徐晓琴.一部欧洲殖民实践的帝国叙事文本——后殖民批评视野中的‘鲁滨逊漂流记’[J].名作欣赏.2008.(10).

[4]Daniel Defoe. Robinson Crusoe [M].Zhuhai: Zhuhai Press,2004. [5]Said, Edward W. Cultural and Imperialism[M].New York:Knopf,1993.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