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汉代画像石中的佛教环境生存智慧

2022-12-02 来源:汇智旅游网
2005年11月第29卷第6期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Anhui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November2005Vo.l29No.6

汉代画像石中的佛教环境生存智慧

(南阳师范学院中文系,河南南阳 473061)

摘 要:尽管从汉代墓葬中出土的画像石不是纯粹的佛教绘画,但它蕴涵有丰富的早期佛教存在论生态审美观念。这种审美观念的产生,与当时特殊的文化转型背景有着密切关系。通过汉画像石直观生动的表现,我们在领略早期佛教无情有性、众生平等这一心灵金弦的氤氲热气之外,也可以感受生态灾难警示、命运终极关怀这个醒世木铎的悲壮与厚重。这些作为两千年前墓葬依附物而保留下来的文化遗迹,对于当前克服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汉画像石;佛教;生态文化;民间信仰中图分类号:J31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019(2005)06-0061-07

尽管汉代画像石不是纯粹的佛教绘画,但是它蕴涵有丰富的早期佛教存在论生态思想。面对画像石这一汉代丧葬风俗中的璀璨明珠和艺术瑰宝,我总觉得它的文化价值和学术价值,既不光体现为能够帮助我们挖掘汉代社会背后所隐匿的某些复杂文化征候,也不光体现在能够使我们穿越汉代早期佛教流布发展方面文献资料的匮乏,去直观了解和把握早期佛教对民众生活影响的具体状貌。最为重要的,

乃是这些沉埋地下两千年,躲过无数兵燹战乱洗礼的不言灵石,以特殊言说形式所记录下来的早期佛教存在论生态审美观,给当下在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中渴望/诗意地栖居0、寻求和谐社会的人们所提供的借鉴。为使问题集中,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拟以佛教特征突出的画像石和乍一看不具备佛教特征,但确又与佛像或有佛教标志性图案的画像石同处一墓的画像石为考察对象,其他类别的画像石暂不予涉及。

[1]

从现在所掌握的考古资料来看,汉画像石葬俗的产生发展乃至衰亡几乎与佛教传入中土、两汉经学独特话语方式的形成同步。在这一特定的社会环境中,除名教不张、经学僵化,在恶化着贵族富商集群进身上层的条件之外,社会政治日趋明显的颓势也无时不在冷却着他们参与政治的热情。人们的心间总是笼罩着一股怨愤、悲凉的情绪,精神也经常处于压抑、苦闷状态。在这样的生活场境和社会心态作用下,由不得人们不把佛教的境界当作精神避难所,佛教的到来无疑等于给汉代人孤寂扭曲的心田注入了新鲜血液,佛教所宣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给人们的思想行为以重要影响。据汤用彤在5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汉代佛法之流布6中考证,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博士弟子秦景宪即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5浮屠经6。东汉初年,面对朝野图谶弥漫、皇帝对外戚宗室疑虑加剧并严加防范、视黄老浮屠为异端的险峻局势,楚王英不惜政敌的诋毁与中伤,不仅/学为浮屠,斋戒祭祀0,而且传播

[3](P414)

其术,/图其形象0。后来尽管因此而招致杀身之祸,但其治所彭城由此而成为佛教向黄河上下游辐射的重要策源地也是早为学界所共识的史实。东汉末年,笮融又于彭城建造规模宏大之浮屠祠,/垂

收稿日期:2005-05-20

作者简介:刘克(1964~),男,河南南阳人,南阳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

[2](P171)

61铜九重,下为重楼阁道,可容三千余人,悉课读佛经0,/由此远近前后至者五千余人,每浴佛,多设酒饭,布席于路,经数十里,民人来观及就食且万人,费以巨亿计0。

[4](P1185)

由于有如此雄厚的群众基础作支

撑,浮屠信仰遂脱离早期道教和神仙思想的附庸状态而逐渐走向自立。

[5](P411)

汉代是一个崇尚雕梁画栋的朝代,讲究/屋不呈材,墙不露形0。不仅宫室、庙堂、府第、驿站的梁、柱、壁等处,青缫绮疏,极为华丽,除山水花草外,宗教教义、烈士也往往被图画其中。袁宏5后汉纪6就有明帝因梦佛而图其形象的记载。唐代张彦远著5历代名画记6卷55彦远跋语6中亦有同样述录。汉代人的这种集体表象式的思维方式,反映到墓葬设计上,不仅表现为仿阳宅建筑在墓的内壁描绘

[6]

壁画,而且还/把死人当活人对待,认为活人需要的,死人也需要0,把阳间能给人心灵带来慰藉的佛教教义刻石为像并作为墓穴的建筑构件镶嵌在墓室的重要位置。汉画像石葬俗是汉代/富者绣墙雕题,中者梓棺梗椁,贫者画荒衣袍,缯囊缇橐0厚葬大潮中溅起的一朵瑰丽浪花。

李荣有说:/根据对各地出土汉墓的形制、墓志铭、画像内容及随葬品的考证分析,墓主除少数为大夫官宦人物之外,一般多为汉代中下层官吏、富商的墓葬。0过以下三个方面体现出来:

佛像佛像是佛门最醒目最直接的标志。1957年乐山麻浩崖墓发现有结跏趺坐、施无畏印、头带项

[9]

光的佛像。结跏趺坐的作用,依据5慧琳音义6之解析,大凡有二:一曰吉祥,一曰降魔。坐时先以右趾押左股,后以左趾押右股,手亦左押右,佛门名之降魔坐;若以左趾押右股,后以右趾押左股,令二足掌仰于二股之上,手亦右押左,安仰跏趺之上,佛门谓之吉祥坐。此类画像石在汉墓中出土较多,例如四川乐山柿子湾崖墓中也发掘到一幅结跏趺坐姿式佛像。除此之外,山东滕州房庄、邹城黄路屯均发掘到刻有僧侣、坐佛的画像石。5守护国界主陀尼经6将施无畏印视作安乐众生之举,如来昔日就是在菩提树下以此坐姿转妙法轮普度众生的。山东沂南北寨汉墓除在八棱擎天柱南北两面顶端刻有立佛图像外,还在柱的中部刻有施无畏印的坐佛像。俞伟超认为,中国向以青铜礼器表达信仰,以石雕表达信仰

[11](P3)

在汉代才真正发达起来。以佛像为伴,在汉代人的冥世意识中,是一种相信佛陀能提行教化、带来安乐、存留清净、佑护族籍观念的流露与写照。

佛门故事用图画的形式表现佛教故事在佛门具有悠久的传统。据文献记载,公元前3世纪古印度巴尔胡特和桑志大塔上即已出现佛教故事画。佛教故事画以内容丰富、情节生动、直观易懂、生活气息浓郁等特点而受到僧俗大众的欢迎,是佛门宣传佛教教义的有效工具。汉画像石中佛教故事较为多见。例如,象为菩萨前身、佛门神兽之一,是佛家恶来善往教化的象征。关于象的故事,佛典描述甚多。除见于5杂宝藏经6和5大庄严论经卷6外,还见于三国时5六度集经6。一朵莲花引起妻妾之争,妾负气而死后转生美女报复,结果遭天遣。象王面对伤害自己牙齿的猎人不仅不予还击,而且还以德报怨,告知他逃避众象报复的方法,最后自己被活活疼死。南阳英庄出土被命名为/猎象0的画像石上,大象长鼻上翘,一人持利钩正欲从象身后套取象牙。六牙白象更为象中之宝。东汉时所译5修行本起经6谓/色白绀目,七肢平跱,力过百象。髦尾贯珠,既鲜且洁,口有六牙,牙七宝色。若王乘时,一日之中周遍天下,朝往暮返,不劳不疲;若行渡水,水不动摇,足亦不濡。0东汉5杂譬喻经6亦云:/身有六牙,生二万象。0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5普矅经6卷一中亦有/形象姝好,威神巍巍0的记载。徐州洪楼、嘉祥吕村、滕县宏道院等地都已出土有六牙白象的画像石。又如,维摩诘与文殊菩萨对坐说法的故事,不仅见于青平安县

[12]

汉代画像砖,而且还见于徐州十里铺的汉代画像石。除此之外,与佛籍有关的虎王本生、鹦鹉本生、兔王本生、尧舜禅让等故事在汉画像石中也多有表现。

动物在佛家眼里,僧众和动物代表着器世间的一切有情无情众生,是佛陀化导三千世界的重要对象。动物题材是汉画像石表现的重要内容,画面上出现的动物无论凶恶温顺、丑陋亮丽,都蕴涵有特定的佛教教义。龙率性天真,慈悲为怀,/唯默忍为安0,是菩萨行忍的象征。龙在汉画像石中多以载人飞行的形式出现。南阳/羽人#龙衔鱼0

[13](P26)

[10](P24)

[8](P41)

[7](P34)

他们墓中画像石的佛学意蕴,主要通

一石上,龙不仅以尾拉仙人奋力前行,而且口中还衔一鱼,

另外二鱼也将进入。鹿本为菩萨前身,具舍生赴死的慈悲之性,因佛曾在鹿野苑初转四谛法轮,故而鹿一直在佛门象征转法轮,代表着转法轮的三昧耶形。南阳不仅有/神鹿0画像石,而且还有/鹿车0画像62石。龟善占,亦为菩萨前身,从者可得济免难,各地多有/仙人乘龟0画像石。马、猴、鸡、猪、狮、虎、鱼等均在/菩萨昔所住处0/修声闻慈0,因此都有佛性,自然成为画像石内容表现的主角。除阎浮提中动物之外,三足鸟、九尾狐等神性动物也常在汉画像石中出现,使汉画艺术更具超凡脱俗之意味。

古人不计靡费地去雕刻佛像、佛门故事和神兽,其目的不在供人参观,更不在邀人喝彩,而是要深埋地下。这些深埋地下的画像石在古人心目中很崇高很神圣,因为/在古人眼中,墓葬画像不单纯是一幅幅画像,每一个画像都有一个与其对应的阴间实物,每一幅像都能给死者的身后生活带来一种利益0。这种利益,最重要的,就如5虚空目分#净目品五6所揭示的,乃为/他方诸菩萨等常应恭敬此佛世界0。器世间的草木虫鱼无论美丑凶善,无论有情无情,在墓中要么/安住修慈0,要么教化同类,都在尽力地演说着无上菩提之道。这意在说明:此土功德深厚。拥有功德深厚之土乃古代上至帝王下至平民最大心愿之一。它展现了一种人生幸福的文化模式,有着浓郁的民间文化色彩。

[6]

汉画像石产生于西汉中期至东汉末期,在这样一个历史时期中,由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0文化政治的推行,官吏的选拔、察举和征辟等,都要严格遵循儒家的道德标准,以致于仕进的路径趋于单一。同时,西汉后期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交织的历史使东汉统治者怵目惊心,豪强地主的强大势力也是东汉统治者心中一块久抹不去的心病。在历史教训和现实需求的共同作用下,光武、明、章等帝都致力于中央集权的完备和封建专制统治的强化,不仅对众多功臣大肆实施封侯封地,但在政治上却不给以实职实权,并剥夺他们的兵权,而且不许干预政事,不让他们蓄养羽翼。在地方政权方面,光武帝大肆并县和废除内郡地方兵力,使吏职减去了十分之九。这样,虽然得以维护了统治,但因此而导致的入仕途径单一及宦海险恶的冲击波,不能不使贵族士大夫对于仕途和世事产生一些别样的认识。再加之早期原始农业文明所形成的人与自然之间那种紧密关系,当拥有政治参与的忧惧体验之后,人们往往容易跨越认识论而以存在论的视角来思考人与周围的关系。早期佛教从生存角度对于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所作的呼唤和阐释,因给世人领略宇宙人生带来了新思路、新理念和新空间而成为人性嬗变神龛上一柱弥合心灵创痛的香烛。

缘起说是佛教自然观的哲学基础,世间的一切存在均由种种条件和合而成。/种种条件0即为因缘。万有凭因缘而生,故而他们不仅在世间相互依存,无法脱离集群而独立存在,而且无论大小,是否有情,都拥有佛性。因缘的缘集、缘生、缘灭、缘起直接导致了宇宙万有的生育与阒灭。佛教从如此辽阔的视角来考量和概括宇宙万有的诞育发展及其演化趋势,包含着深刻的古典存在论生态意识,对于汉代人设计制作画像石时穿越肤浅的认识论思维模式,从生态存在论审美观念的基础上表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共生共存关系奠定了理论基础。

缘起是宇宙万有与人类最根本的存在,是万事万物诞育发展的总根源,5大正新修大藏经6卷2中说:/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0除缘起外,世间万般皆空,凡人眼中所见世界是现象世界,各种事物所体现的外部形态和联系,都属于浅表层面的在场的存在者,具有虚幻失真无常无我之质性,是/空0。5摩诃止观6卷一对/空0作了这样的解释:/云何即空,并从缘生,缘生即无主,无主即空。0宇宙万有乃因缘和合之聚合体,一物既是自身,同时又含有他物,此中有彼,彼中有此,都没有自性,现象为假有,本体则是真空。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汉画像石显在主题之一,便是以现象世界的/无主0在场和存在去探索它背后的/人空0和/法空0。南阳、徐州等地汉画像石墓出土的大量人、龙、虎、狮、象、马等共处的画像石和虎躯人首、龙(蛇)躯人首画像石都无不提示了/缘起0世间众生相依相存的道理。人兽共居一处共合一体是说事物没有自性,生命个体没有实在的本质存在,是人空;兽躯人首是说一切事物不具实体,是法空。汉画石对于佛教/法空0、/人空0观念的阐扬,对于现今反对人类中心论,消除生态危机,创建人类/审美的生存0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5三藏法数6指出:/正由业力,感报此身,故名正报;既有能依正身,即有所依之土,故国土亦名报也。0在佛家看来,天地同根,万物一体,法界同融,万物皆有佛性,因此在对待生命与环境的关系上主张

63[14](P1041)

/依正不二0,将生命与环境视作不可分割之有机整体。作为其中的生命体,既不可自傲于他物,更不可自傲于自然。/徒手搏兽0是画像石中的重要题材,内容繁富,形制厚重,既有搏牛、搏马,又有搏狮、搏虎等。这类画像石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人类在自然生命面前/依正不二0的态度:人与凶猛野兽间的关系不因人类的进化而强调人类自身的优越感和在自然中的中心地位,更不因狩猎工具性能的改良而自持自傲。在进入汉代以后,这种徒手搏兽场景虽然于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已很少发生,但是在墓葬石刻中仍然大量出现,不能不反映出当时人们在现实层面和想象层面不着意凭借外力征服自然界生灵的态度。这是人与万物相互依存的基本前提。

[11]

在汉画像石图像中,动物图像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俞伟超主编的5中国画像石全集6七卷共收录

[15]

图版3604幅,动物图像就占到2151幅。顾森编的5中国汉画图典6共收录图版2745幅,动物图像也占到1424幅。通过这些浩繁的动物图画,特别是通过古人对于动物与人、动物与神、动物与动物关系的处理和表现,可以使我们领略蕴涵其间的那种众生平等的思想情愫,那种/因道同在0命题下的生存平等和智慧平等。

在佛家看来,器世间的人与动物虽然在外表上存在着差别,但从本质上讲它们都具有共同的本质和价值。一些动物可能面目狰狞性情凶残,如虎、狮、狼等,一些动物也可能体态娇好性情温驯,如龙、凤、猿、蛇等,但它们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实体,本质上的无常无我和自性本空使它们在本性智慧层面平起平坐,没有优劣轩轾之分。佛教的众生平等观念使汉代人成功穿越人类中心主义而乐意在画像石中心悦神怡地与各种怪禽异兽和谐共处,见不出存有层面和世俗层面相应的恐惧和厌恶。在升天画像石中,充当架起天地和神人之间桥梁工具的神禽异兽,不仅有龙、凤、鹿、虎,而且还有天马和仙鹤。龙图腾崇拜,原本早在汉代前就已出现,但是到了汉代,受佛教影响具有了驾乘升天的意蕴。这一观念反映到汉画像石上,便有了南阳、徐州、嘉祥等地的/乘龙图0和/乘龙升天图0等画像石的出现。虎乃百兽之王,具有御凶食肉之性。但在佛门眼里,虎是最能助人抵达彼岸的吉兽,/驾龙骑虎,周游天下,为神人

[16]

使0,在南阳出土的/虎车0画像石上,人乘坐于车中,风驰电掣般向彼岸飞去。这些图像无不从佛的角度肯定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平等关系。

智慧方面的平等体现在众生都有体悟自己和他人的智慧。在汉画像石中,这种平等智慧不仅表现在人和食肉猛兽在与弱小动物相处时都会自动收敛与生俱来的杀灭之性,而且还都拥有大慈大悲泛爱众生的情怀。动物之间(人亦是特定意义上的动物)理应相互/与乐0(慈)和/拔苦0(悲),以便同入涅槃之境,获得彻底解脱。慈悲乃佛法中第一大法,5大智度论6说:/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0在汉画像石中,除上文提到的人兽禽共处同乐的内容外,人与各种动物在一起竞技娱众的图案也较多见。如1954年山东沂南北寨村出土的乐舞百戏画像石,50余人与禽兽同台演出,龙、凤、豹、鱼等动物多达10余种。演出形式除飞丸跳剑、都卢寻橦、掷倒、根挂、腹旋、高索外,还有戏马、戏龙、戏凤、戏豹、戏鱼等,其场面之热烈祥和,规模之宏大壮观,即使人间亦为少见,是人、兽同场竞技/与乐0的典型例证。如此规格、如此内容之画像石,亦可见于南阳麒麟岗西汉乐舞百戏画像石和成都羊子山东汉乐舞百戏画像石。这种构图表达了古人予众生以快乐的愿望。智慧平等理念使佛教的慈悲心肠在坚持将平安生存当作最高利益的同时,更看重对于他人他物遇到困难给予必要的帮助。当这种帮助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不惜牺牲自己利益。5菩萨投身饴饿虎起塔因缘经6中就曾以乾越陀国太子栴檀摩提投身饲虎来觉证佛教的慈悲义理。舍身饲虎佛教故事不仅在佛经中有着充分的表现,在汉画像石中也有着广泛的刻画。例如江苏连云港孔望山摩崖造像中,就有一人卧于虎口供其啖食的画像。南阳、陕北、四川等地的画像石中也不乏其例。

汉画像石所表现出来的无情有性自然观和众生平等生命观,意在说明,人与自然万物同道同造共在,相互依持,彼此互动,永远处于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中,它们各有存在的价值。惟有尊重他们生存的权利,使每一因子各得其所,和平共处,方才是一幅理想的生态社会图景。

对生态灾难的警示、对人类命运终极意义的重视和对个人群体灵性存在的强调是早期佛教通过汉64画像石体现出来的又一重要内容。

汉代社会倡行畋猎,上自皇室,下至贵族豪右,无不把挟弓牵犬视为一种高雅的生活享受。据5汉书#贾谊传6载,文帝宁可/不猎猛敌0,/不搏反寇0,也要/选其贤者使为常侍诸吏,与之驰驱射猎,一

[17](P2335)

日再三出0。汉武帝时,为免却皇帝入山驰射鹿豕狐兔和手格熊罴道远之苦,乃于阿城以南,盩厔以东,宜春以西,/提封顷亩,及其贾直,欲除以为上林苑0。离0,仍大举射猎。

[17](P2241)

[17](P2411)

[17](P2547)

汉元帝无视/关东困极,人民流

汉成帝时特设射熊馆,专置民众畋猎所获以供自己玩娱,并命民/不得收

敛0。桓帝校猎更是无节,面对/田野空、朝廷空、仓库空0的三空大患和/兵戒未戢,四方离散0的严峻局面,不是/焦心毁颜,坐以待旦0,而是/扬旗曜武0,醉心于舆马猎兽之观。在/前秋多雨,民始种麦,今失其劝种之时0,又强令民众行/驱禽除路之役0。恤民之意被狩猎之欢夺尽。上有所好下必甚之,在皇室畋猎之风的影响下,贵族士大夫对此的爱好,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张衡5归田赋6中这样写道:/于是仲春令月,时和气清。原隰郁茂,白草滋荣。王睢鼓翼,仓庚哀鸣;交颈颉顽,关关嘤嘤。于焉逍遇,聊以娱情。尔乃龙吟方泽,虎啸山丘。仰飞纤缴,俯钓长流。,,极般游之至乐,虽日夕而忘劬。0马融在与友人书中也不乏/在竹间放狗逐麋0的描绘。在汉代画像石中,这种畋猎内容更是不胜枚举。例如,邓县长冢店出土的/畋猎0画像石上,一射猎者右膝跪地,左手握弓,右手拽弦,敛气屏息地迎射奔鹿。另一牵犬者在捕捉飞奔的兔子。5论语#述而6云:/弋不射宿。0在南阳英庄出土的/弋射0图上,天上有飞行的大雁,地上有两位弋射手,一人已获一雁提在手中,另一人单腿跪地,所发带细线之短矢已射中一雁。至于骑射、围猎的画像内容,场面更大,对于生灵的摧残更烈。如登封少室阙上的射鹿图,鹿被两名凶蛮的射手围在中间,尽管鹿颈已中箭,但前后射手仍在不停地挽弓发射,鹿于仓皇奔躲中回首凄哀地看着行将灭杀自己性命的猎手。畋猎之风的漫漶,给政事和民事都带来了极大危害。面对皇室贵族穷奢极侈所带来的民生困厄和生态破坏,除贾谊上疏提出/夫射猎之娱,与安危之机孰急0的质问和扬雄作5长杨赋6对成帝沉湎畋猎提出严厉批评之外,汉画像石也表现出了强烈的否定态度。

在以往的汉画像石研究中,论者针对石上所刻之射猎内容只单纯地将它们定义为山野情趣的娱乐形式,是汉代狩猎风习的再现。这些论说虽然不无道理,一部分畋猎画像石也确实反映了世人的这种精神追求,但它的失误也是明显的)))未曾将畋猎类画像石与同一墓葬中的其他画像石放置在一起实施文化通观从而发现它的宗教涵义,特别是那些与佛教特征明显的画像(如佛像)同处一墓的狩猎画像石。如果只是简单地认为它们是表达墓主世俗生活方面的情趣或愿望,那么画像石这一文化现象所折射的佛教属性和不杀生戒律就没有办法梳理和归纳。因为畋猎的实质就是杀生,而杀生则是犯佛门五百五十戒之首的杀戒,它违悖慈悲情怀,破坏佛门正行、威仪,乖离沙门清净之法。这对于早期佛教而言,无论如何都是不可思议的。

应该肯定,古人在刻画建造画像石墓时,由于生产力的限制,其石的采集、设计、雕刻等程序,不仅费力费时,而且也颇费钱财。因此,它的每一幅画面,包括每一幅画面的每一细部,刻什么和如何刻,应该都是极为慎重和富有寓意的。大量的搏杀动物飞禽的画面自然也不例外。将狩猎图像与佛教标志性图像并置于墓室之中,定然会有其深刻的佛学内涵。其实,与佛相连的狩猎画像石所表现的是佛学戒律方面的不律仪,此类内容的画像石即佛门常说的不律义变相。

不律仪,既指佛徒生于不律义家依其家法行杀生等恶法时所生起的无表色,亦指生于余家为求活命操杀生等恶业时誓心所生起的无表色。凡操刃为业、涂炭生灵、伤天害理、身口不净之人,佛门称为不律义者。此类人乃佛门大敌,佛教典籍常以猎兽之人作喻,且多与佛教四大恶魔(蕴魔、烦恼魔、死魔、天魔)并举。汉代人将不律义者搏杀生灵之妨善止善行为与佛像、佛图并置,其目的就是倡行佛门扬善祛恶的思想,同时也是对汉代狩猎风气的抨击。/杀生凶弊,极恶饮血,害意着恶,无有慈心于诸众生乃至

[14](P705)

蜫虫。彼受此业,作具足已,身坏命终,必至恶处,生地狱中,来生人间,寿命极短。0如果世人/离杀断杀,弃舍刀杖,有惭有愧,有慈悲心,饶益一切乃至蜫虫,彼受此业。作具足已,身坏命终,必升善处,生于天中。来生人间,寿命极长。0

[14](P705)

汉画像石所具有的这种/受法现乐当来受苦报0的警策和暗示

65效用,可以说与后世佛门的戒律画大体相当,是对破坏生态者的震慑和警告。

古人除以佛教不律义变相的形式对破坏生态的行为进行警戒外,还通过画像石刻来表达自己对于佛教生态理想的认知,形象地表现了佛教的生态观。例如,佛教认为无苦有乐的佛门净土是完整有序的。在汉画像石所表现的内容中,动物的题材最多,且不说其中的飞禽走兽基本上与佛教的瑞禽神兽一致,就是各种动物在画面中的位置和行走方向也都表现出明显的秩序性。据汪小洋考证,动物的行动方向基本上都是自右向左的。画面若有层次之分,那么上层表现天空,中间表现人世,下层则表现地下世界。另外,画像石中所刻画的图案一般都是完整的,不论场面大小,层次多少,构图都是完整的,局部的图像极为少见。又如,佛教认为极乐世界充满了鲜花和水。在5称佛净土佛摄受经6中,不仅/极乐世界,净佛土中,处处皆有七妙宝地,八功德水弥漫其中0,而且/是诸池中,常有种种杂色莲花0。汉代人在雕刻画像石时因受艺术水平和技术手段的限制,不便于表现无形无态的水,于是以鱼代水的刻画手法在汉画像石中可谓屡见不鲜。莲花在佛教教义中表示佛的诞生,是圣洁的象征,吉祥天、观音菩萨、晋贤菩萨等总是与莲花为伴。莲花图像在汉画像石墓中的广泛存在,除其民俗意义上的瑞祥之处,佛教色彩也是明显的。再如,佛教认为极乐世界拥有优美的音乐,生存着奇妙多样的鸟类。画像石可以说是鸟类的天国和乐器的渊薮。鹅、雁、鹭、鸿、凤等应有尽有,笛、筝、箫、鼓、笳、竽、埙、铙、钟等琳琅满目。域外新颖别致的乐器也随着两汉文化交流而频频在画像石中亮相。例如山东嘉祥武氏墓画像石上雕刻的胡笳和南阳东郊墓画像石上雕刻的竖箜篌等。画像石中鼓吹演奏阵容十分整齐。如南阳石桥1972年出土的鼓吹乐画像石上,乐伎5人,2人立虎座建鼓两侧,双手执桴,且击且舞,1人于旁吹笙,其余2人执排箫吹奏。南阳市郊出土的纯伎乐演奏画像石上,演奏人员已多达7人。金石丝竹,美妙动听。天竺国俗,甚重文制,其宫商体韵,以入弦为善。/见佛之仪,以歌叹为贵0。

[19](P588)

[18]

竺法兰这位第一个来华传教

的释门弟子,就曾以/大梵音叹佛功德0。安息国太子安清高僧汉灵帝年间去庐山途中向亭庙神/梵

[20](P6)

语数番,赞呗数契0。(中国原本在新石器时代和夏商时代即已兴起歌舞酬神习俗,佛教的这一好尚与国俗相合,是它得到国人尊崇的重要原因之一)5佛说大乘智印经6云:/如来所有说法声,世间众音莫能比,琵琶笙笛及角贝,箜篌鼓瑟妙歌唱,桴击犍椎及铙钹,如果诸乐共振作,命命频伽及鹦鹉,如是众鸟皆和鸣,佛发微妙柔软音,众音相共莫能比。0在佛教看来,净土是菩萨善行的果极,它的获得有赖于众生修养的提升,即所谓心净则佛土净。将禽鸟和乐器歌舞刻于墓室,即表达一种昼夜六时恒共集会、出和雅声、消灭烦恼理想,也体现出佛教重视人间净土,改善人类行为的努力。汉画像石为人类勾勒出了人与无量无边妙乐和种种奇妙可爱杂色众鸟共存共生的美好图景,以虔诚笃信超越自我世俗哲学,表达出对于无限、永恒、绝对净土的倾慕和向往。

佛教还预见到生态危机的到来,指出:/三界无安,尤如火宅。0由于三界乃至大千世界充满污秽淫欲,因而生态难逃崩毁厄运,人类所处阎浮提亦只能是暂时存在状态。人要告别这充满苦难的婆娑世界,抵达涅槃界,实现人生彻底解脱,除遵守佛教八正道和六度外,还要坚持戒、定、慧三学。通过八道、六度和三学,使众生皆获解脱而进入人心净众生净环境净的涅槃境界。然而,由于人类无明,本心本性为烦恼覆盖,沉溺欲望泥淖不能自拔,所以尽管苦苦挣扎却终究不得解脱。对于这种尴尬,佛门常以

¹

/二牛共轭0作喻。佛教认为,六根与六境之间原本不存在联系,是欲和贪将二者捆绑在一起的。5大正新修大藏经6第二卷中说这种状况/犹如彼二牛,一黑一白,共同一轭,共相牵引,不得相远。此众生类亦复如是,为此贪欲使无明使所缠结,不得相离0。二牛共轭图像在汉画像石中较多,表达了时人挣扎于苦海不得解脱的思想。5菩萨处胎经6卷五指出:/犹如二牛共一轭,若黑牛前,白牛后,则种不成就,若白牛前黑牛后,种亦不成就;非黑牛前白牛后,非白牛前黑牛后,则种成就。神足道果亦复如是。0山东嘉祥出土的二牛共轭画像石中,二牛不仅并列前行,而且还形象地刻画一人在后施种。此处共轭喻妙法,牛喻顿机,施种喻佛,人若解法则成正觉。佛门认为凡夫之人多受苦恼之因在于不能善守五根,因此强调制心制根。5佛垂般涅槃略说教戒经6说:/五根贼祸殃及累世,为害甚重,不可不慎。是故智者制而不随,持之如贼,不令纵逸。0往往用牧牛、牵牛象征此种功夫。在南阳英庄出土的画像石

¹

[14](P1011)

以牛为喻原本在佛陀游化之前就是婆罗门教和其他沙门说法中重要的方便示化法之一,佛徒也常以牛自比。

66上,一人左手紧挽缰绳,右手执鞭,目不转睛地盯视着牛,牛在牧牛人身后不得不亦步亦趋地前行。在南阳方城出土的两块画像石上,分别刻有胡人手举利刃阉牛的图像,也应该是通过给牛去势的手段来表现从驰骋尘境达到/露地安眠意自如0的寓意。此外,画像石中还有许多搏牛的内容,也都是佛教由制心到控六根以免滑入外境的比喻。

牛图案是清舍门楣上常用的装饰,画像石中的牛也多刻在墓室的门楣之上。在南阳方城县出土的一扇墓门上,将一卧牛与白虎刻绘于同一画面中,虎为佛门神兽,牛为佛陀自喻,白虎卧牛横陈于墓门之上,其心清性纯的况味已是不辨自明。

佛教将器世间孕育灾难和悲剧的根源引向心根,这就使人在面对命运悲剧时不光只有苦悲和无奈,同时还会产生深深的反省与自责。佛教的这种反省自责精神在汉代画像石中以民间信仰的形式得到了保留。今天当我们面对世界范围的生态恶化形势时理应从汉画像石所彰显的自负情绪和反省意识中受到启发,不能把解决问题的全部办法都只寄托在科学技术的发达上,应重视佛教的八正、六度和三学,更多一点自责和反省。汉画像石是中国宗教美术的滥觞,它所体达的对生物多样性的肯定态度及人与万物平等、不能妄自尊大的生命理念,反映了生态的本质。它的克己制欲思想和在解释人类生存目的和意义上的经验与方式,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和生态学意义,如果对之进行科学的改造,在维护社会生态平衡方面,将会帮助主流文化取得更大的效用。参考文献:

[1]海德格尔.荷尔德林诗的阐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王充.论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3]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86. [4]陈寿.三国志:五[M].中华书局,1982.

[5]张衡.西京赋[A].

全汉赋[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6]陈江风.汉画像反映墓主生前生活说辨析[J].南都学坛,2002,(2). [7]桓宽.盐铁论#散不足[M].北京:中华书局,1992. [8]李荣有.汉画像的音乐学研究[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1.[9]李复华,陶鸣宽.东汉岩墓内的一尊石刻佛像[J].文物参考资料,1957,(6).

[10]闻宥.四川汉代画像选集[M].上

[12]温玉成.公元1世

海:群联出版社,1955. [11]俞伟超.中国汉画像石集(1)[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0. 社,1988. [14]高楠顺次郎.大正新修大藏经[M].东京:大正一切经刊行会,1924-1934.

纪至3世纪中国的仙佛模式[J].敦煌研究,1999,(1). [13]南阳汉画馆.南阳汉代画像石刻[M].上海:上海美术出版

[15]顾森.中国汉画图典

[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1997. [16]尚秉和.焦氏易林注[M].北京:中国书店,1990. [17]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18]王小洋.江苏汉画像石动物图像的宗教意识思考[J].江苏大学学报,2002,(4). [19]王昆吾,何剑平.汉文佛经中的音乐史料[M].成都:巴蜀书社,2002. [20]释惠皎.高僧传[M].北京:中华书局,1992.

TheStoneReliefsofHanDynasty:VisualImagesofAesthetic

ConceptionsofExistenceofEarlyBuddhism

LIUKe

Abstract:ThoughthestonereliefsexcavatedfromthetombsofHandynastyarenotpureBuddhistpaint2

ings,theycontainecologica,laestheticconceptionsofexistenceofearlyBuddhism,whichhademergedoutoftheparticularbackgroundofculturaltransformationatthattime.Throughthevividandvisualimagesofthestonereliefs,wecannotonlyhaveatasteofearlyBuddhisms'beliefinselfwithoutsentimentsandinequalityofalllivingthings,butalsosensetheprofundityandsolemnityofthetopics)))thewarningofecologicaldis2astersandtheultimatecareabouthumandestiny.Theseculturalremainspreservedasappendagestothetombs2000yearsagoareverysignificantinoureffortstosolvetheincreasinglyseriousecologicalcrises.

Keywords:stonereliefsofHanDynasty;Buddhism;ecologicalculture;folkbelief

责任编校:木 子

6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