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综述

2023-08-04 来源:汇智旅游网


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综述

本文就我国学者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基本问题、战略选择、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等几个方面的观点加以综述,以便于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标签]高等教育 国际化

本文拟就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研究状况加以综述。

一、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涵义的界定

由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涵义涉及面较广,人们对此的理解不尽相同。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所给予的解释各不相同,但也有许多共识存在。总体来看,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一般有两种理解。一是理解为一种结果。所谓“国际化了的高等教育”,应当是一个先进的、开放的、充满活力的体系,是人们为适应今天的竞争、迎接明天的挑战而孜孜以求的、近乎理想的大学教育模式。二是理解为一种趋势和过程。它是相对于传统的封闭的教育体系而言的,它注意的不单是“国际化”实现的程度,而是更强调实现“国际化”的过程。如邴正认为,教育国际化是指在教育思想、模式、内容以及课程,教材、教师、学生等诸方面国际间交流的趋势。而张应强在此问题上的观点较全面。他从文化的角度出发,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深刻涵义,是为未来社会培养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和全球责任意识,尊重别国文化和他人权利,热爱和平、热爱自然的人才。可以说,国际化的高等教育是一种提倡国际理解和世界团结的教育。他试图把“过程”和“结果”结合起来。另有研究者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思想、知识、技能诸方面的教育,培养出了解本国和世界,在国际上具有竞争能力的人才”。

针对新一轮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浪潮已汹涌而至,而至今人们对它的科学内涵的认识还各说杂陈、未见统一的状况,王冀生专门撰文论述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科学内涵。他认为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四点:本土化和国际化是一个双向发展的过程;高等教育国际化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核心是现代大学正在逐步走向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并不是指要完全与国际接轨,既要更好地为实现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服务,又要注意切实保护本国、本民族的利益。

陈学飞总结了中外各种不同的界定,认为有四种界定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角度或方法。一种是活动方法,这种方法是从各种各样的具体活动出发来描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这些活动主要包括课程的改革、人员的国际交流、技术援助、合作研究等方面。一种是能力方法,这种方法是从培养发展学生、教师和其他雇员新的技能、态度和知识的角度来界定国际化的,它侧重的是人而不是学术或组织管理方面的问题。一种是精神气质方法,这种方法侧重的是那些注重和支持跨文化的、国际的观点,以及首创性地形成与发展国际的精神气质的文化氛围。一种是过程方法,这种方法把国际化看作是将国际化的维度或观念融入到高等学校的各主要功能之中的过程。过程的方法是目前得到较广泛认可的界定国际化的一种方法。上述四种不同的角度和方法并非相互排斥,而是互有交叉或补充,这有助于

扩展人们的视野,加深人们对高等教育国际化涵义的理解。

二、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构成要素的研究

高等教育国际化涉及到高等教育的各个方面,包含着极为广泛的内容。我国学者顾明远等把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要素概括为“人员要素、财物要素、信息要素和结构要素”。人员要素的国际化指的是各类教育主体在国际范围内的流动。其中,学生、教师和学者的国际交流是其主要组成部分。财物要素的国际化主要包括教育经费的来源和分配的国际化,以及教学与科研设施的国际化。信息要素的国际化包括教育观念、教育目标、课程内容以及教育知识等的国际化。另外,随着教育国际化程度的提高,教育领域的国际规范条例也将增多。结构要素的国际化包括课程学习的学分制度、外国问题研究机构和国际合作与交流机构等。它们是教育国际化的基本保障。

据笔者拥有的资料来看,最近陈学飞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要素做了系统的概括。他把高等教育国际化构成要素归纳为六个方面:国际化的教育观念、国际化的培养目标、国际化的课程、人员的国际交流、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一些教育资源的国际共享等。尤其需要说明的是,有些研究者选择高等教育国际化诸要素中的一个要素进行深入研究,这意味着国内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研究又深入了一步。在这方面,有代表性的研究有:李延成撰文专门探讨了高等教育课程的国际化问题。在其文章中,除了介绍课程国际化的基本概念和实践探索外,他还对我国高校课程国际化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评论。余新则对国际理解教育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他主要分析了国际理解教育发展的社会背景、发展的主要阶段以及发展动向等问题。

三、关于高等学校第四职能的研究

随着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的深入,有些研究者提出了高等学校的第四职能说。有代表性的观点是陈昌贵的“国际合作”职能说和唐玉光的”国际化”职能说。

面对新世纪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对高等学校提出的新要求,陈昌贵教授认为,国际合作应当成为21世纪高等学校的第四职能。这也是高等学校在世界各国经济和科技日趋国际化的历史潮流中应当和能够扮演的角色。高等学校开展国际合作并非是一种单向输出,它在促进社会经济、科技国际化发展的同时,自身也有一个国际化问题。也就是说,高等学校通过国际合作,将促使自身步人国际化的轨道。陈昌贵教授进一步指出,所谓国际合作,是指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它主要包括师生互换、学位等值、学者互访、国际联合办学、国际合作研究、参加和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国际间教育资源的互补和援助等。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出现了国际化、全球化、一体化的趋势。在全球化进程中,唐玉光认为,“大学是现代社会的轴心机构”。大学在发挥原有职能的基础上,需要关注全球化的进程。依高等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而言,它将担起新的使命,即通过国际间的文化交流、科技合作担当起增

进理解、促进和平、共同发展的使命。所以唐玉光提出“国际化应是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的新职能”。同时,他进一步界定了大学国际化职能的目标、内容和途径。他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目标是最终在全球建立起一种“和平文化”,即各种文化、意识形态和信仰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相互接受的精神,从而促进人类和平、共同发展。而大学国际化的途径除了“国际合作”以外,还应包括“国际理解教育”。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将成为实施大学教育国际化职能的一个重要途径。

在一些研究者提出高等学校“第四职能”说的同时,也有研究者持反对态度,认为高等学校任何新职能的产生和发展都非一蹴而就的,应该谨慎谈及“第四职能”。有代表性的观点是沈广斌对高等学校“国际合作”职能说的质疑。沈广斌认为,国际合作是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潮流下高等学校的必然选择;国际合作不能作为高等学校的第四职能。因为“国际合作”与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职能之间只是一种手段、途径与任务、组织的关系,绝不能等量齐观、混为一谈。从认识、理论、实践三个方面加以具体考察,高等学校“国际合作职能”说也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理论上的乏力、实践上的缺失。故沈广斌认为,国际合作是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潮流下高等学校所必须重视的重要方向,但国际合作很长一段时期内不可能、或许根本不可能成为高等学校的第四职能。

四、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民族化关系的研究

在论及适应国际化发展趋势,我国高等教育应采取的对策时,许多学者都强调了国际化与民族化相结合的问题。尹宗利撰文分析了中国教育国际化的必然性,认为中国对这一趋势应采取的对策是高科技与高情感的统一、社会化与个性化的统一和民族性与全球性的统一。张人杰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中的缺陷主要表现在:因为强调的是单方面的适应,故而容易忽视教育上的互补互接,甚至有可能导致教育领域中民族性与地方性的削弱或丧失。他指出:“过分的强调高等教育国际化,实际上是将高等教育引上全盘西化的老路。”

在论述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民族化的关系上,史贵全的观点较有代表性。他认为,“国际化与民族化相结合,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民族化对一个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的现代化都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及现实的必要性,二者之间必然存在着内在的联系。首先,这种联系表现为二者的相互依存性。一方面,国际化现象的存在是民族化的观念和实践产生与发展的前提。如果隔绝国际交流而在封闭状态下发展高等教育,那就根本不存在所谓民族化问题。另一方面,民族化作为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相交融的一种整合机制,是国际化现象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其次,国际化与民族化两种现象“是互为补充和互相支持的”。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只有走国际化与民族化相结合之路,才能推动高等教育不断向现代化演进。

另外,刘振天和杨雅文在此问题上的观点值得关注。他们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民族化是存在并统一于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一对矛盾范畴,是不断生成着的两股力量和两大趋向。而国际化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实质和主流,民族化则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现实基础与表现形式。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内容是国际的,形式是民族的。在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民族化的两大力量中,国际化是更为活跃和

能动的因素,民族化则是相对稳定和被动的部分。当今中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最为迫切的任务就是扩大并加快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而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本质上是高等教育的西方化。这只是就社会发展主流而言,并不意味着西方的一切(特别是腐朽的东西)都届于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范畴。同时这一命题也不是永恒不变的,命题成立的前提是由西方社会在世界知识体系中的中心地位决定的。

五、关于国际合作办学的研究

伴随着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广泛拓展,合作办学在高等教育国际化中异军突起,发展迅速。这是因为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认为,高等教育也是一种产业和商品,也可以“出口”。发达国家借此解决其学额过剩问题,弥补经费不足,同时宣扬其教育制度、文化和价值观;发展中国家则认为这是借鉴发达国家办学经验,促进本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捷径,既可节省派送大量学生出国所耗费的外汇,又可因学生身在本国而少受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这样,两方面均态度积极、乐此不疲,发展前景似乎十分广阔。在此问题上,韩延明教授总结了目前国际合作办学的形式,认为存在以下四种形式:一是发展中国家积极寻求与发达国家的机构或大学合作办学;二是发达国家的大学之间合作办学;三是发达国家的著名大学设立海外分校;四是与海外院校或其它教学、科研机构建立校际姊妹关系,互换学生、互派教师与专家到对方学校。

我国的国际合作办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我国高校与国外的教育机构合作在我国境内办学;其二是我国高校努力开拓国际教育市场,在海外设立教育机构。这也是我国高校应对加入WTO后迎接挑战的主要策略。为了合作办学的有序发展,有学者提出建议:国家应尽快建立和健全有关法规、政策;慎选合作对象与专业,扩大中外合作办学的领域和规模;充分利用外国资金、师资、教材以及先进的管理经验,为我国培养各类合格人才服务;要严格合作办学的质量控制和管理,防止国外质量低劣的教育机构进入我国市场。同时,应当鼓励有条件的学校走出国门与外国同行合作办学,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此外,我国学者还提出,我国高校在开拓国际市场时应合理定位,在华人、华侨聚居的国家和地区开拓高等教育市场,将是目前我国高校开拓教育市场的主要目标。还应迅速发展并科学管理我国远程教育,尤其是网络教育,将远程教育作为吸引外国学生的一个重要窗口来建设。

六、关于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选择的研究

面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选择什么样的策略,有效地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已成为我国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虽然由于分析的视角不同,不同的学者提出的策略稍有不同,但相当一部分学者都是围绕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涵义及其构成要素来展开的。在此方面有代表性的分析是刘根东和韩延明的文章。刘根东认为,面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应采取以下策略:(一)更新观念,充分认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二)确立面向世界的培养目标;(三)设置国际化的课程;(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五)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而韩延明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走向与对策主要体现在:增设国际教育课程;扩大人才相互交流;加强科研多边合作;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培养国际人的素质;

各国相互承认学历;推行国际合作办学等。

王培根、陶沙在《发展我国高校的“国际特征”》一文中提出,发展我国高校的“国际特征”,推进国际化的战略选择是:(一)因地、因校制宜,分层次提高。(二)以“引进”促“提高”,可通过高等教育市场对外开放,以引资、引人、引智来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三)先“通戏法”再“做戏法”。我国刚加入WTO,需要培养一批精通WTO游戏规则的人才,使我国能在国际游戏规则许可范围内,创造性地运用游戏规则,学会“做游戏”,并力争参与修改、制订新的游戏规则。(四)有选择地扩大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在采用开门“引进来”战略的同时,必须加大“走出去”进行教育服务贸易的力度。(五)促进人力回归。(六)采用名牌、特色战略加入国际评比行列。

而王一兵则是以国际机构专家的身份来分析的。他指出,中国应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策略应包括以下几方面:(一)合作办学;(二)选择重点地区;(三)有选择地参与地区和国际上政府或非政府组织的交流活动,善于利用国际资源;(四)加强几项基础建设;(五)培养骨干等。

综合以上所述,可以说国内对高等教育国际化问题的研究取得了颇丰的成果。从内涵的确定、国外的经验、面临的问题到对策的研究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尤其是有些学者对国际教育课程、世界一流大学标准等问题的探讨,虽然还不够完善,但却意味着国内对高等教育的研究更深入了一步。但这些研究还是比较抽象的,是认识论层面上的,很少对实践课题进行研究,因而缺乏具体的研究方法,其结果也没有形成可操作的建议。比如,目前国内对国际合作办学的研究就需要进一步深挖,国内对这一问题进行专门探讨的文献还不多。

另外,国内对高等教育国际化这一问题的研究领域还不够广泛,比如,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国家间的不平等现象及主要表现有哪些?采取什么策略才能够减少不平等现象,才能够由不平等逐步走向平等?世界上的发达国家与主要的发展小国家推行高等教育国际化有哪些经验与教训?教育国际化与国家发展的关系如何?国际化时代我国教育发展的模式应该是什么样的?等等。这些问题的研究还有待深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