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过对“饮食俗语”的分类以及表达手法上区别于其他俗语的表达方式,对“饮食俗语”在日常生活中广泛的应用作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饮食俗语”;分类;表达方式
中图分类号:h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5-00-02 一、引言
“民以食为天”,自古以来,老百姓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就是饮食。中国的美食声名远扬,在世界各地享有盛誉,许多人都对中国食谱以及中国菜的色、香、味、形赞不绝口。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现代汉语中的很多方面都有所体现,其中最重要的方面莫过于俗语。“俗语”,如果追溯其成词时间,可从刘向的《说苑》算起,据今已有两千多年的时间。但其明确定义最早见于《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第一版):“俗语,也叫‘俗话’、‘俗言’。流行于民间的通俗语句,带有一定的方言性。指谚语、俚语及口头上常用的成语等。”《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出版社,2002年增补版)中的俗语词条解释为:“通俗并广泛流传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的生活经验和愿望,也叫‘俗话’。”著名语言学家温端政认为,俗语具有群众性、鲜明的口语性和通俗性、相对的定型性三个特征,他在《中国俗语大辞典?前言》中对俗语下的定义是:“俗语是群众所创造的,
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结构相对定型的通俗而简练的语句。” 由上述可知,俗语是口语的东西,与老百姓日常生活贴得比较近,饮食作为中国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重头戏,在俗语中有很多体现是十分正常的甚至可以说必然的。在这里我们姑且将这些在描述上与饮食方面有关的俗语称为“饮食俗语”。由于饮食俗语数量众多,使用频率也很高,是现代日常语言交际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有必要对它们进行深入的研究。 二、饮食俗语的类别
首先,饮食俗语可以分为本无其物类和本有其物类。
(一)本无其物类,也就是说俗语中的事物是现实中不存在的,如“后悔药”、“闭门羹”、“定心丸”、“迷魂汤”、“忘情水”等。这些事物都只是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之中,之所以能够在群众口语中流传并且相对定型,我们认为是因为这些说法简洁精练、生动形象,且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明晰易懂。由于这些原因,这些俗语才能够代替“想回到事情还未发生前”、“被他人拒绝”、“使安下心来”、“使人神魂颠倒”、“忘记逝去的感情”而存在、流传和定型。 本无其物类饮食俗语在整个饮食俗语家族里只占很小的一部分,绝大多数饮食俗语还是属于本有其物类的。接下来,我们将重点分析本有其物类饮食俗语。
(二)本有其物类,也就是说俗语中的事物是现实中确实存在的。本有其物类又可以分为器具类和食物类。 1、器具类
器具类,即与饮食有关的器皿工具,如锅碗盆瓢、刀叉壶罐等。与饮食器具有关的俗语很多,如:“铁饭碗”、“抢饭碗”、“背黑锅”、“连锅端”、“饭瓢过河”、“破罐子破摔”、“钝刀子割肉”、“竹筒倒豆子”、“茶壶里煮饺子”、“蜜罐里长大的”、“锅开着等下米”、“破蒸笼,不盛气”、“哪壶不开提哪壶”、“谁家锅底没有黑”、“竹篮打水一场空”、“满瓶不动半瓶摇”、“打破沙锅问到底”、““马勺免不了碰锅沿”、“摸摸筷子就算入席”、“吃着碗里,看着锅里”、“打碎的盘子敲烂的碗”、“不图锅巴吃、不在锅边转”、“正锅配好灶,歪锅配蹩灶”等。
器具类饮食俗语数量很多,其中与锅有关的特别多。所以我们可以以锅为例,分析一下器具类饮食俗语的成词根源。锅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最不可缺少的器具,因其用途和外形颜色,在俗语中常常用以比喻“富足”、“根本”、“错误”等。由对“锅”的分析可以看出,器具类饮食俗语的形成,主要与饮食器具的用途和外形有关。饮食器具充斥人们的视听,在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用饮食器具俗语来代替原来的说法,意义浅显,生动诙谐。 2、食物类
食物类俗语数量众多,根据食物的种类又可以分为主食类、蔬菜瓜果类和鱼肉禽蛋类。
(1)主食类,如:“冷汤面”、“炒冷饭”、“吃大锅饭”、“好饭不怕晚”、“冷手抓热馒头”、“陈芝麻烂谷子”、“茶不思、饭不想”、“隔夜馊粥——要不得”、“包子有肉不在褶上”、“不蒸馒头也要蒸口气”
等。
(2)蔬菜瓜果类,如:“姜是老的辣”、“黄瓜菜都凉了”、“拔出萝卜带出泥”、“捡了芝麻,丢了西瓜”、“青菜萝卜一锅煮”、“剥葱剥蒜别剥人”、“烂透了的老倭瓜”、“刀切豆腐两面光”、“吃柿子拣软的捏”、“豆腐好吃浆难磨”、“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甜瓜儿嘴,苦瓜儿心”、“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马尾串豆腐——别提了”、“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吃了橘子就忘了洞庭山”等。 (3)鱼肉禽蛋类:“炒鱿鱼”、“煮熟的鸭子”、“黄鼠狼给鸡拜年”、“癞蛤蟆想吃天鹅肉”、“逮雀儿也得舍一把米”等。
比较以上三类食物俗语可以看出,蔬菜瓜果类食物俗语的数量最多,主食类次之,鱼肉禽蛋类最少。由于蔬菜瓜果类食物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且种类繁多,所以在俗语中的反映也比较多。主食虽然不可或缺,但自古以来中国人主食品种比较单调,因此主食类食物俗语的数量不及蔬菜瓜果类食物俗语。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相比主食类和蔬菜瓜果类,鱼肉禽蛋类的俗语最少,且大部分与人类的食用没有关系,如“黄鼠狼给鸡拜年”、“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等。与人类的食用有关系的、较直白的俗语,如“炒鱿鱼”、“煮熟的鸭子”等,可谓极少。我们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自古以来老百姓接触鱼肉禽蛋类食物的频率远远不如蔬菜瓜果类,例如《曹刿论战》中称为官者为“肉食者”;其次,鱼肉禽蛋类食物的种类不及蔬菜瓜果类食物繁多;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中国人善良的天性决定了相
对比较残忍血腥的鱼肉禽蛋类食物俗语不可能广泛流传,因此存活下来的几率比较小。
三、饮食俗语和其他俗语表达意义上的异同
对于俗语的定义,前文已有论述(见正文第一段),在此不作重复。俗语来自民众来自生活,对人情世态描绘深刻,比喻恰当,论理透彻,在语言风格上言简意赅,生动幽默。俗语中的大部分都是反映一定的思想、哲理或经验的结晶,具有较强的训诫性。如:“单面锣打不响”、“解铃还需系铃人”、“开弓没有回头箭”、“黄忠人老刀不老”、“一锹挖不出井来”、“靠山山崩,靠水水流”、“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等。
与其他俗语一样,饮食俗语中也有很多对思想、哲理和经验的总结。如:“姜是老的辣”、“竹篮打水一场空”、“谁家锅底没有黑”、“马勺免不了碰锅沿”、“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等。
但是,相比其他俗语中大部分俗语都是对思想、哲理和经验的总结,饮食俗语更着重于且大部分都是对人情世态中的行为现象的描绘,而且基本上都是对不好的行为现象的描绘,如:“破罐子破摔”、“钝刀子割肉”、“蜜罐里长大的”、“破蒸笼,不盛气”、“刀切豆腐两面光”、“青菜萝卜一锅煮”、“哪壶不开提哪壶”、“满瓶不动半瓶摇”、“烂透了的老倭瓜”、“吃柿子拣软的捏”、“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吃着碗里,看着锅里”、“打碎的盘子敲烂的碗”、“吃了橘子就忘了洞庭山”等等。从可以搜集到的众多饮
食俗语中来看,对人情世态中好的行为现象的描绘非常之少,如:“甜瓜儿嘴,苦瓜儿心”等。而且这类描绘好的行为现象的饮食俗语并不常用,可以说几乎没有。其他俗语中也有对人情世态中的行为现象的描绘,但是相对对思想、哲理和经验的总结,对行为现象的描绘较少,且对好现象的描绘和对坏现象的描绘的数量没有像在饮食俗语中那么明显的差距。这从众多的俗语辞书中可以找到根据。
饮食俗语之所以会更着重于对人情世态中的行为现象的描绘,而不像其他俗语那样更着重于对思想、哲理和经验的总结,我们认为是因为:首先,饮食毕竟是大众生活中最通俗常见的东西,用于总结思想、哲理和经验恐怕显得不匹配不合适;其次还有值得重视的一点,古代老百姓中,与饮食打交道较多的是地位较低的家庭妇女,而在社会上活动较多、见识较广、有总结思想哲理的能力的是地位较高的男性,因此饮食和对思想、哲理和经验的总结在古代中国没有很好的切合点。
饮食俗语是俗语中数量众多的一支,在日常交际中使用频率很高,是现代日常语言交际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国饮食文化反映在语言中的最重要的方面。饮食俗语众多,是汉语较为独特的语言现象。因此,对饮食俗语进行深入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对俗语进行系统研究也只是近几十年的事,所以在饮食俗语的研究方面还有非常大的空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