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以来陆游《老学庵笔记》研究综述
2021-01-09
来源:汇智旅游网
第16卷第2期 2014年6月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Min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V01.16 No.2 June 2014 doi:10.39696.issn.1673-4823.2014.02.017 2 1世纪以来陆游《老学庵笔记》研究综述 邹 书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州350007)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关于陆游《老学庵笔记》的研究整体上呈逐渐纵深拓展的趋势,这些研究主要涉及到语 词文字、文学价值、史学价值、文化风俗、文本内涵及校勘考证等几个方面。然而,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视角和内容依然 很多。 关键词:陆游;《老学庵笔记》;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12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4823(2014)02—0065—04 笔记是一种以随笔、杂录形式记录零星琐碎之 见闻杂感的文体统称,形式不拘一格、长短不一,内 容则十分零散博杂,文学艺术、天文地理、风土民情、 逸闻轶事、经史子集、典章制度、神仙鬼怪、医药养生 等,几乎无所不有、无所不包。罗根泽《笔记文评杂 录》称其为:“垃圾箱式的著作,无所不装,因亦无所 勘考证等多方面。有鉴于此,本文试对2l世纪以来 陆游《老学庵笔记》的研究状况做一番概要式论述。 一、有关文献价值的研究 《老学庵笔记》作为一本笔记体著作,内容博杂, 涉及的范围、生活面也很广,其内容包括文学艺术、 历史地理、现实政治、典章制度、人文风俗、医药卫 不有。固然大半是破布碎纸,但珠玑珍宝,亦散见其 中。”[tl中国笔记文发展历史渊源流长.大抵萌芽于先 生、人物传记等多方面,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因此, 关于该笔记的价值内涵,一些学者开展了很多有意 义的研究。 (一)语言学价值研究 秦两汉,蔚然大盛于两宋。如今,宋代笔记已经成为 研究宋代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的重要材料。 陆游的《老学庵笔记》作为宋代笔记文的佼佼者,其 书言简意深,语出平淡自然,同时具备真实、杂散等 特点,是陆游晚年蛰居家乡山阴时所作,是陆游对自 己所历所见所闻之事的记载,内容丰富多彩、包罗万 唐七元的《试论<老学庵笔记>的语言学价值》【5l、 《试论<老学庵笔记>的方言学价值》[61和王敏红的《论 (老学庵笔记)在语言学上的价值》[7】首先指出陆游 《老学庵笔记》记载保存了大量的语言学资料,然后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语音、语法、词汇、方言四个 角度出发全面分析总结了笔记中的语言学资料.从 象,具有重要的价值。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最 早评述此书,“生识前辈,年登耄期,所记所闻,殊可 观也”[21。四库馆臣云:“轶闻旧典,往往足备考证。”嘲 而充分反映《老学庵笔记》的语言学价值,为汉语语 音史、方言学史、词汇史和文化史的研究提供了很多 参考。 (二)文化风俗价值研究 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云:“其杂述掌故,问考旧文 俱为谨严。”I4】然而,长期以来,《老学庵笔记》并没有 得到学者的足够重视,只在一些著述中有零散的介 绍性材料,缺乏有深度的研究性文字。直到进入21 《老学庵笔记》一书包罗了乡土民情、饮食服饰、 医药养生、书法绘画、典章制度、宗教信仰等多方面 的文化风俗内容。花志红的《<老学庵笔记>中的蜀地 世纪,人们才开始广泛关注并进行深入研究,内容涉 及到语词文字、文献价值、文化风俗、文本内涵及校 【收稿日期12014—03—05 【作者简介]邹书(1987一),男,湖南娄底人,在读硕士,主要从事唐宋散文研究。 65 情怀》f8】和阮怡的《<老学庵笔记>中的蜀地民风》[9J两 文对陆游《老学庵笔记》中有关蜀地的记载内容进行 了例举分析。相比较而言,前文除了例举笔记中所记 载的宋代蜀中之风土民情外,还对其中记载的蜀地 古迹、蜀地故交进行了分析例举。但即使这样,它也 还只是例举了笔记中蜀地文化风俗的一部分,而没 有对蜀地以外的文化风俗做出一番有广泛性、有纵 深度的研究。此外,薛芳芸的《宋人笔记中饮食养生 史料研究》㈣、胡艳红的《百种宋人笔记所见饮食文 化史料辑考》【1l1,彭榕华的《宋人笔记医学史料探 考》【l2】、白素菊的《<老学庵笔记>中健身拜》[13J、曲如 意等的《宋代史料笔记中医药学资料的特点及价 值》『14】,宫云维的《宋人笔记与宋代科举制度研究》【l5】、 彭波的《从宋人笔记看北宋士人风貌》『16],杜文和张 宁的《对<老学庵笔记>记载耀州青瓷的新思考》M、 邓昶的《宋代笔记设计史料研究》[18】等几篇文章,零 碎地谈及到了《老学庵笔记》中饮食文化、医学养生、 典章制度、士人风貌、工艺美术五个方面的内容。虽 然不够系统集中,但对我们研究历代笔记的多方面 价值内涵还是具有较大参考价值。 (三)史学和文学价值研究 王昊的《<老学庵笔记>的史料价值》指出:“陆游 治学谨严,谙熟朝廷故实、人物出处,所记多系亲历、 亲见、亲闻之事,故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与一般林 下闲谈不同,堪称宋人笔记中的上乘之作。”㈣并进 一步例举指实《老学庵笔记》中记载的曾几、秦桧、曲 端、王安石等事足与正史相参正,或可补正史之未 备,纠补正史之阙谬。涉及的如“毫州所织轻纱”、“郑 白二渠”、“耀州青瓷器”、“临邛瓦棺”、“蜀食井盐”等 宋代文化史内容,也都富有史料价值。王文荣的《论< 老学庵笔记>的史学与文学价值》首先指出《老学庵 笔记》记载的材料具备“来源丰富而记载客观”、“所 载内容时空广泛而又相对集中”、“记录形式多样而 生动”三大特点网,使得该书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与 文学价值。然后进一步分析得出史学价值主要包括 政治史、文化史、学术史三个方面的价值.文学价值 主要包括陆游对诗歌的赏析与理解、陆游的诗学精 神与诗歌理论倾向以及对当时士人及官吏形象的勾 勒塑造等两个大的方面。倪海权的《陆游文研究》第 五章从史料价值、学术价值和文学价值三个角度论 66 述了《老学庵笔记》的多重价值[2ol。阮怡的《论诗愿下 涪翁拜亦作江西社里人——由<老学庵笔记>之诗话 论陆游与江西诗派》指出:“陆游晚年所作《老学庵笔 记》一书保存了大量论诗的材料,体现了陆游晚年的 诗学见解及其与江西诗派在诗学理论上的关系。从 中可知.陆游从未脱离江西诗派,一生高度赞同江西 诗派的换骨论、法度论、悟人论,并对江西诗派理论 既有继承亦有批判改进。江西诗风对陆游的影响贯 穿一生。”【21又J《<老学庵笔记>中诗话的文献价值探 微》指出:“《老学庵笔记》一书中大量引用宋人诗歌, 有些诗句赖《老学庵笔记》一书得以幸存……《老学 庵笔记》所存部分诗句可补《全宋诗》之缺。另外陆游 在《老学庵笔记》中对不少诗句进行考证,亦可为诗 歌笺注提供重要参考。” 阮怡的这两篇文章对《老 学庵笔记》中的诗话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值得后 来学者借鉴和思考。此外,还有关于笔记中记载的某 一人物形象的研究,特别是秦桧、王安石。李强的 《从<老学庵笔记>看陆游对秦桧的评价》一文借助 《老学庵笔记》记载的文献资料研究了陆游对秦桧的 态度。认为这些内容记载或显或暗都渗透着作者对 秦桧的强烈憎恨感,但认为秦桧当政时期仍能和政 府保持一致[231。白振奎《陆游<老学庵笔记>中的秦桧 家族群像》指出陆游《老学庵笔记》以轶闻趣事的形 式,以灵活多样的笔法、幽默生动的语言“记载了当 时仁人志士的抗金活动,描画了权相秦桧祸国殃民 的丑行及其家族成员(儿子、孙女、妻族)为非作歹的 斑斑劣迹,前后多达十七条,构成了一组‘秦桧家族群 像’。这组群像表达了陆游的爱憎,传达了百姓的呼 声,同时又在客观上向后人昭示了权奸危害作恶的 各种伎俩,有很高的文学和史料价值” 。任树民《从 宋人笔记看王安石的人格》认为《老学庵笔记》中说 出“王荆公目睛如龙”,是因为陆游乃“南宋疾呼抗战 并为主和派深恶痛绝的爱国壮士,对王安石变法图 强的凌云壮志深加敬佩,遂在笔记中记录了王安石 的体貌气魄,以示缅怀之情”闭。从整体来看,《老学庵 笔记》中的文学和史学价值研究可以说是近年来该 笔记研究的重中之重。 二、语词文字的考释与研究 《老学庵笔记》中涉及到了不少方言文字、音韵 训诂、语法修辞等方面的内容。因此,近年来,关于这 些方面的研究也出现了不少学术成果。 吴敏的《<老学庵笔记>词汇研究》从语言词汇学 的角度分析《老学庵笔记》中的词汇[26】,着重描述分 析了新词新义的概貌及产生途径,并对其中的成语、 谚语、惯用语、俗语词进行了分类讨论,颇具开创性。 王恩建的《<老学庵笔记>词语补释三则》捃取了《老 学庵笔记》中释义不见于权威字典、辞书,虽见于字 典、辞书而释解不够准确三个词语“不了事”、“芒”、 “承受”加以训释[271。范春媛的《<老学庵笔记>之训诂 资料》从词汇训诂的角度人手,对陆游笔记中考辨字 形字音,解释古语方言俗语等诸多方面的材料进行 了列举例证,并辅以简略的论述 。以上这些研究为 读者更加准确地理解《老学庵笔记》的文本内涵做出 了十分有益的实践,同时也为挖掘笔记文的语言学 价值、推进汉语史的研究作出了贡献。 三、文本校勘与考订 继1979年李剑雄、刘德权点校的中华书局本出 版之后,青岛出版社和三秦出版社又分别于2002 年、2003年出版了王欣点评的《老学庵笔记》和杨立 英校注的《老学庵笔记》。另有王斌的《<老学庵笔记> 校读献疑》[29】和钟振振《陆游<老学庵笔记>校读小 札))[7]两文针对1979年版中华书局点校本《老学庵笔 记》中的部分失校或错讹之处,胪列了数条并加以校 正。这些新的点校版本和校读小札,为以后文本的再 整理、再出版和学者的进一步研究工作提供了某些 参考。 四、综合性研究 关于陆游《老学庵笔记》的整体观照,直到目前 为止.有三篇硕士学位论文进行研究,然而这三者的 研究视角是有一定区别的。且总起来看,这都属于一 种偏重性的研究,并没有平等地审视《老学庵笔记》 中所包含的一切内容。只是相比前人之研究,他们三 者毕竟摆出了一种宏观观照的姿态,力图在前人单 向度的研究基础上。得出一个比较有综合价值的学 术成果。阮怡的《<老学庵笔ii2>研究》从成书时间考 证、诗话、文献价值、文体特色以及校勘和纠谬五个 维度进行综合系统地分析探讨,认为《老学庵笔记》 成书于1192年至1194年冬;笔记中保存的诗论材 料可以帮助理解陆游的文学思想,同时具有辑轶、诗 歌注释的作用;笔记中记载的宋代人物事迹、典章制 度可以补史之缺漏,民俗风情有助于文化史研究:作 为一部笔记体散文具有记录历史的真实性、内容的 丰富性、形式的灵活性等三大特点;部分记载失于考 证 。黄海霞的《<老学庵笔ii2>研究》在前人研究的 基础上,考察了笔记的文学、文化风俗、人物传记、社 会史实、诗论等方面的内容,较为真实细致地勾勒出 了作品的全貌,肯定了作品的文学价值和史料文献 价值,并具体论述了该笔记对后世典籍和近代学者 的积极影响【 】。郭彦龙的《<老学庵笔记>研究》分三 章对《老学庵笔记》进行研究,重点论述该笔记的名 字由来、写作时间和版本源流;对《老学庵笔记》所录 条目内容从异事灵验、风俗世情、逸闻轶事、典章制 度、诗话文艺及考证纠谬补遗等方面进行分类研究; 对《老学庵笔记》的史料、文献价值和不足进行探究。 该文的研究视角有不少新颖之处.值得后来学者学 习和借鉴【32】。除了以上三篇专题性、综合性研究外, 赵永平的《陆游散文研究》专辟一章《陆游笔记散 文——<老学庵笔ii2>研究》对《老学庵笔记》的思想 内容、题材类型和知识构架进行概说,并讨论笔记中 叙事类内容所展现出来的艺术特色[331。此外在一些 近年来出版的文学史、散文小说史、笔记文史、笔记 小说史、文言小说史和宋代笔记研究专著专作中也有 陆游《老学庵笔记》的相关介绍性或研究性的文字。 综上所述,21世纪以来,学界对于陆游《老学庵 笔记》的研究,相比以前,无论是研究的纵深度还是 全面性都有了大幅度的发展和提升。然而,从整体 看。目前的研究还略显单薄。首先,关于《老学庵笔 记》文本内涵的研究,视角过于狭窄,主要集中在诗 论、人物事迹、风土民情等几个方面,对余下的多方 面内容往往一笔带过甚或予以直接忽略,缺乏一种 全面的、专题性的、有深度的系统研究。其次,关于 《老学庵笔记》与陆游思想之间的联系研究,目前只 有朱珍珍的《从<老学庵笔记>看陆游消极思想》一文 指出该笔记呈现出陆游笃信命理的消极迷信思想, 同时分析了产生这种思想的三种原因:社会时代、家 学传承、自身遭遇的无奈.34J。其实笔记作为一种随笔 杂录性文体.往往能反映创作主体的真情实感和思 想文化观念。因此,此方面的研究还有进一步研究的 必要。再次,《老学庵笔记》作为一种宽泛意义上的散 文作品,关于该笔记的文体特征、艺术价值、传播与 67 接受以及散文史定位等多方面的内容,还有极大的 研究空间。最后,如何在研究方法上开拓创新也是研 究者们所要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学,2005. 【17]杜文,张宁.对《老学庵笔记》记载耀州青瓷的新思考[J]_ 文博,2007(6):11-15. 【18]邓昶.宋代笔记设计史料研究[D].株洲:湖南工业大 学.2012. fl9】王吴.《老学庵笔记》的史料价值[M]//中国陆游研究会. 陆游与越中山水.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罗根泽.罗根泽古典文学论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社.1985:519. [20】倪海权.陆游文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2. [2】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336. 【21】阮怡.论诗愿下涪翁拜亦作江西社里人:由《老学庵笔 [3永珞,纪昀.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二一[M].上 3】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628. 记》之诗话论陆游与江西诗派[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 科学版,2012(12):89—95. [4】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20O0:684. [22]阮怡.《老学庵笔记》中诗话的文献价值探微[J].图书情 报研究,2012(3):54—57. 【5】唐七元.试论《老学庵笔记》的语言学价值[J]_齐齐哈尔 大学学报,2012(3):23—26. 【23】李强.从《老学庵笔记》看陆游对秦桧的评价[J].华夏文 化,2003(1):58—59. [6]唐七元.试论《老学庵笔记》的方言学价值[J]_南阳师范 学院学报,2012(8):36—39. [7】中国陆游研究会.陆游与鉴湖[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1:238—267. [24】白振奎.陆游《老学庵笔记》中的秦桧家族群像[J].古典 文学知识,2008(31:109—1 16. [25】任树民.从宋人笔记看王安石的人格[J].抚州师专学 报,2001(1):1_4. [8花志红.《老学庵笔记》中的蜀地情怀[J].山花,2011(8]14): 131-132. [26】吴敏.《老学庵笔记》词汇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 2006. [99]阮怡.《老学庵笔记》中的蜀地民风[J]_文史杂志,2013 (4):72-74. [27]王恩建.《老学庵笔记》词语补释三则[Jj'哈尔滨学院学 报,2008(9):102—105. [10】薛芳芸.宋人笔记中饮食养生史料研究[J].医学与社 会。2012(111:32—34. 【11】胡艳红.百种宋人笔记所见饮食文化史料辑考[D].上 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12】彭榕华.宋人笔记医学史料探考[JJ.福建中医药,2008 f1):58-59. [28]范春媛.《老学庵笔记》之训诂资料[J].南京晓庄学院学 报,2008(5):69—72. 【29】徐峻.书品:2008年第5辑[M]I/SE斌.《老学庵笔记》校 读献疑.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8. 【30]阮怡.《老学庵笔记》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 2010. [13】白素菊.《老学庵笔记》中健身拜[N].中国中医药报, 2009-01—14(8). 【31]黄海霞.《老学庵笔记》研究[D].青岛:济南大学,2010. 【32]郭彦龙.《老学庵笔记》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2. [33]赵永平.陆游散文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1. [34]朱珍珍.从《老学庵笔记》看陆游消极思想[J].文学教 育:下.2012(111:30—31. [14】曲如意,刘庆字,孙文钟.宋代史料笔记中医药学资料的 特点及价值[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5):23—25. 【15】宫云维.宋人笔记与宋代科举制度研究[J]_齐鲁学刊, 2001(6):89—95. 责任编辑:董东明 [1 6】彭波.从宋人笔记看北宋士人风貌[D].成都:四川大 Reviews Oil Lu You S Note of Lao Xue An since the 21st century ZOU Shu (College of Liberal Arts,Fujian Nomal University,Fuzhou,350007,China) Abstract:Since the 21st century,the research on Note o厂Lao Xue A n is featured bv the tedency of gradual development in depth.These studies mainly relate to words,textliterary value, ,historical value, cuhural tradition,textual connotation and textual criticism.perspectives and contents are still worthy of further study. However. more Key words:Lu You;Note ofLao Xue A ;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