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学与道家道教之关系
2021-07-22
来源:汇智旅游网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29卷 第5期 双月刊 2013年9月出版 宋明理学与道家道教之关系 任健 (南京大学哲学系,江苏南京210046) 摘要:宋明儒在对隋唐佛道兴盛、儒学衰微之因做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吸收了道家道教的心性论、本 体论、生成论、修养论并将之融入儒学,使儒学更加精致和完满,促进了儒学复兴并重拾思想主导地位。与此 相反,道家道教之地位却日益旁落,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得不做出理论调适,从宋明理学之性善论、修身论、 伦理观、治世观等吸取养分,对道家道教产生了深远影响。其结果是道教走出山林,走向民间,更具普适性, 但也因此渐失本真,渐趋衰微。总而言之,宋明理学与道家道教既为维护各自的道脉和学统而对抗斗争,又 为发展自身理论而相互融摄,表现为互融互摄、相资为用的特点,但殊途而同归,共同推动了中国哲学和文 化的发展。 关键词:宋明理学;道家;道教;相资为用 中图分类号:B244.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359(2013)05—0009—06 宋明时期,儒释道三教相互融摄,呈现出以儒 儒观和儒道合一观。 学为本位的三教合一态势。在儒道交融过程中,一 一是儒表道里观。持此观者认为宋明理学吸 方面,宋明儒在心性论、本体论、生成论、修养论 取了道家道教的精髓,其内容属道家道教,仅其外 等方面融摄道家道教 想,构建了系统的儒学 表现为儒学。最具代表陛者是胡适,他说:“理学挂 思想义理,使中国哲学更为精致和完满。另一方 着儒家的招牌,其实是禅宗、道家、道教、儒教的混 面,由于宋明理学的思想主导地位,道家道教为 合产品。其先天太极等,是道教的分子;又谈心说 了生存和发展,又从宋明理学中汲取养分。由此形 性,是佛教留下的问题;也信灾异感应,是汉朝儒 成了宋明理学与道家道教之间互融互摄、相资为 教的遗迹。但其中的主要观念却是古来道家自然 用的关系。 一哲学里的天道观念,又叫作‘天理’观念,故名为道 ①道教自东汉张道陵创立,奉老子为教主,尊《道德经》为 经典,故极具道家性质。魏晋南北朝以后,随着炼丹术盛 行,道教得到极大发展,称“仙道”、“仙家”者居多,道家 、宋明理学与道家道教关系之总体定位 研究宋明理学与道家道教之关系,首先须对 二者之关系予以总体定位,此乃探讨本论题的理 论前提。学界对此多有讨论,概而言之,有五种观 点:儒表道里观、儒主道辅观、内外皆道观、内外皆 收稿日期:2013—06—05 道教逐渐融为一家,唐以后直到清代,道教内外人士既 称“道教”,又称“道家”,实则无严格的区别,二者同宗同 脉,道家是道教的哲学支柱,道教是道家的宗教形式。 作者简介:任健(1980一),男,贵州遵义人,贵阳学院马列部副教授,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XZJ021) 9 任健 学,又称理学”Ⅲ 。 系之定位可谓见仁见智,但宋明理学吸收和融摄 二是儒主道辅观。持此论者认为儒家虽吸取 了道家道教思想却是共识。客观地说,宋明儒的确 了二教思想,但其主筋骨仍是先秦儒家的。以张岱 从道家道教吸取了合理养分,但更多是以先秦儒 年、张立文为代表,“宋明理学接受了佛、老的一些 尤其孔孟之思想义理为根基,故其儒之为儒的本 影响,这是事实。理学家在建立本体论之时,参照 质没有变。虽然宋明儒大多有出入释道、遍读教典 了佛、老的学说,有所择取、有所批判。在历史上, 之经历,在了解对方思想的基础上援其入儒,推动 不同学派,交光互影,这是思想发展的规律,无足 了儒学的创新和发展,构筑了既异于二家又超越 怪者。但理学的中心思想确实来自先秦儒家,这更 二家的新儒学体系,但他们在吸收过程中,总是以 是必须承认的,无足怪者”【21。 三是内外皆道观。此观认为理学的总体架构 与内核、骨与肉皆是道家的。以陈鼓应、冯达文、吴 重庆为代表。如陈鼓应认为理学“从理论系统的建 构到哲学思想的内核,都未脱老庄的窠臼”,“宋明 理学的哲学本体论架构就是道家(或假道于道 教),宋明理学的‘内圣学’所标示的精神境界、所 开创的途径,也来源于道家。程朱理学的道心与人 心、天理与人欲的背离,也是受道家的影响”_31。 四是内外皆儒观。此论认为新儒学虽吸收了 道家道教的思想,但其儒学之根本性质未变,因而 不是儒道家,也不是新道家,更不是佛家。现代新 儒家如冯友兰、牟宗三持此论。冯氏认为儒家和道 家是“彼此不同的两极,但又是同一轴杆的两极”, 他把宋明时期的道学家称之为“新儒家”,并认为 新儒家“试图使儒家更加接近道家”,“但二家在本 质上是不同的,宋明理学家当属儒家”r41卯。牟宗三 说:“宋儒把儒家原有的真精神提炼出来,而成为 一种纯粹的‘内圣’之教(或称成德之教),而这并 非宋儒无中生有,原始儒家早有此意,不过未彰显 罢了。” 五是儒道合一观。认为宋明理学是在消化、吸 收、融合儒释道三家思想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综 合的理论体系。持此论者较多,如钱穆、任继愈等, 认为“理学家兼采道释有关人生原则方面,还本儒 学,加以吸收和扬弃,遂使孔子思想焕发出一新体 貌、新精神,超然于道释两家之上,而又获一新综 合”[6Jm。“宋以后,儒教形成自己的庞大体系,以釜 底抽薪的方式从内部吸收了二教的修炼方法,如 静坐、养身、明心、见性等,这是孔孟未讲的新内 容,儒教从佛道那里补充了新内容”[716。 综观上述五种定位,由于所采取的视角、所坚 持的立场之不同以及各自的护教意识,对二者关 10 自己的思想为本位,否定、排斥甚至鞭挞异己之 学。在释道兴盛、儒学衰微甚至面临生存挑战的背 景下,宋明理学家以先秦儒学为根基融摄佛道之 玄思入儒,重振了儒学辉煌。因此,从本质上讲,宋 明理学之所以被称为“新儒学”,其“新”之根本在 于其吸收了二教精髓并予以创新,改造了隋唐儒 学之旧貌,重构了新的儒学思想体系。但其主体架 构和内核没有变,其血其肉仍属儒学命脉,故其既 非佛也非道。 二、道家道教对宋明理学之影响 尽管学界对二者关系之界定视角各异、意见 不一,但认为宋明理学吸收了道家道教思想却是 不争之事实。换言之,道家道教对宋明理学的形成 和发展产生了影响。那么,怎样影响?影响何在?总 而言之,主要体现在心性论、本体论、功夫论、生成 论等方面。 (一)对心性论之影响 道家道教在心性论上对宋明理学产生了很大 影响。宋明儒尤其心学家认为心之本然昭明灵觉, 但受私欲杂染而渐失其明,故应革除私欲以复其 本然,即“存理去欲”。程朱理学认为人生而具有仁 义礼智的自觉意识,因而在本质上是无为无欲的; 陆王心学认为本心澄明,良知良能不假外求,这在 很大程度受到道家道教自然无为、清心寡欲影响。 蒙文通说:“儒家心性之论,亦以兼取道家而益 精。”[8]2'56蒙先生所说儒家实指宋明理学家。贾顺先 判定宋明理学心性论是以儒家心性伦理为本位, 吸取道家、玄学的自然人性论,借鉴佛教心性本体 论的思辨哲学形式,并结合时代发展需要,进行创 造性的理论思维活动,从而大大发展了传统儒学 心性论。l 9I方东美认为宋代心性论从人的精神生命 出发,寻求精神生命的源与流,这种心性是内在的 宋明理学与道家道教之关系 道德心性,宋儒天人合一的心性学在形成中受到 教的“收摄保聚”,“生息、止息”,“生机、杀机”等 佛道二家的影响。㈣ 道教用语,王龙溪更是援引道教“调息法”建构了 一套系统的“调息法”,其修养功夫受道教影响显 宋明儒面对“儒门淡薄,收拾不住”的危局,痛 而易见。(二)对本体论之影响 定思痛,对儒家思想义理及结构做了深刻省思,认 识到隋唐儒学衰微之因在于思辨性不及佛道,故 (四)对生成论之影响 对宇宙生成问题的探讨是宋明理学的重要论 应批判吸收二家之合理养分尤其本体论思想以充 题,周、邵、张、朱尤为典型。一般认为,理学的生成 实儒学,宋明儒大多有遍览道家道教经典,甚至不 惜出入道观的经历,既而从中发掘本体论思想。如 周敦颐的本体论思想是追随了魏伯阳一系的道教 徒,张载具有老子般的道家色彩,程颢具有庄子般 的道家和大乘佛家色彩,象山、阳明在心本体上受 道家尤其道教的影响。I1l1249-250张君劢认为宋儒在 吸收道家本体思维的基础上建构了哲学本体,他 举例论证了二程、张载、朱熹、王守仁等人受到道 家道教思想的影响。ll2】∞ 孙以楷指出,周敦颐儒 化了道教《先天太极图》和陈抟的《无极图》,其“无 极而太极”源于老子的无形而有物、有无相生的思 想。朱熹“存天理、灭人欲”这一命题的形成也得力 于道家“归根日静”思想。ll3 蔡方鹿等也认为道教 “以图解《易》”的传统对宋代理学影响极大。二程 和朱熹吸收了道家、道教以道为宇宙本体、“道生 万物”的思想来完善儒家的本体论。㈣ (三)对修养论之影响 宋明儒重视心性修养,他们把儒学修养论和 道家道教修养论相结合,推动儒学修养论向纵深 发展。如周敦颐把无欲虚静作为立圣之道的修养 前提,通过守静、无欲,达到人极,这是对道教修养 方法的吸取,体现了儒家道德修养的目的,程朱沿 着周敦颐的路线,把道教的主静改为儒家的居敬, 程颐提倡“定性”,朱熹讲“惩忿窒欲”,都是对道教 “守静去欲”说的吸取ll51 。林继平从主静、主敬和 主一三个方面分析了理学受老庄工夫论影响。他 认为,理学的本体工夫思想是上通老庄的途径,是 沟通理学与道家之间的渠道。【l71宋明理学家吸取 了道教清静无为和主静的特色,提倡居敬、主静, 通过习静修养而存天理去人欲。把无欲、虚静作为 立圣之道的修养前提,通过守静、无欲,达到人极。 这是对道教修养方法的吸取,体现了儒家道德修 养的目的。116] 这在心学家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如王阳明的高足王龙溪和罗念庵在论学时用道 论模式无一例外地源自道家。丁原明以朱熹为代 表,认为朱熹“无极而太极”一阴阳之气一天地一 五行一万物的宇宙生成模式是援用和“克隆”了 《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和《淮 南子》“道始于虚霸,虚霸生宇宙,宇宙生气。…… 天地之袭精为阴阳,阴阳之专精为四时,四时之散 精为万物”的宇宙生成模式”【 。道教学者将九宫、 四季与五方、八卦,以及早期的道教元气论结合在 一起,并采用象数学的形式,以“生数”、“成数”相 配以说明万物的生成,这种思想及与之有关的“先 天图”影响了两宋理学宇宙生成论,从而奠定了宋 儒宇宙生成学说的基础。[181赵宗诚认为道教的宇 宙生成说及性命修养论,对宋明理学有不可忽视 的影响。[191 综上可见,道家道教在心性论、本体论、修养 论和生成论等方面对宋明理学产生影响已成学界 共识,宋明儒对道家道教的吸纳和创新体现了其 学术的开放性和兼容性。众所周知,宋明理学主要 围绕理气、心性、格物、致知、主敬、涵养、已发未 发、道心人心、天理人欲、天命之性、气质之性等范 畴而展开,这些范畴实际上皆直接或间接来源于 先秦儒家经典文献。宋明儒虽受道家道教影响,但 为维护儒家道统,却对之持拒斥态度甚至视之为 异端。这就决定了其对道家道教的态度:一方面合 理地吸纳其精华以丰富和完善儒家思想义理,一 方面又出于护教立场力辟之。为创新儒家思想,他 们甚至不惜出入佛老,博览二家经典,张载读《中 庸》意犹未尽而专研佛道,程颢出入佛老几十年, 朱熹赴试只带《文慧语录》,陆九渊遍读佛老经书, 王守仁出入佛老二十余载。宋明儒还常出入寺庙 道观,与名僧道士交游,讲经论道。但在道统意识 上却严守道脉,始终以儒自居,力排佛老,虽对道 家道教做了消化吸收但并非全盘接受。宋明儒在 本体论、修养论、生成论和心性论等方面虽对道家 任健 道教有所汲取,但更多是以孔孟伦理礼法解读道 内丹派南宗、北宗均突出了三教合一这一时代趋 家道教,从先秦儒家典籍中为儒学的理论创新寻 势,并影响了道教其他门派,使道教思想日益深 求合法性和合理性依据,从《诗》、《书》、《礼》、 人人心,从而对三教的融合起了积极的推动作 《乐》、《易》、《春秋》、《论语》、《孟子》、《大学》、《中 用。”… 刘国梁总结了宋明理学对道家道教的发 (一)以道教本体论阐扬理学。 庸》等经典中寻根。如周敦颐借助《易传》做《太极 展产生了四点作用:二) 图说》,用图式和文字说明的方式,提纲挈领地对 如俞谈援引邵雍《观物吟》作《黄帝阴符经注》;(宇宙的生发过程做了概括。宋明儒对《易传》、《论 坚持天理人欲对立。如清代李涵虚所倡“先天道 语》、《孟子》等先秦儒家经典极为重视,甚至单独 从《礼记》中抽出《大学》和《中庸》并将之纳人“四 书”,并以此作选拔人才的教材。朱熹I 终前还在 修订《大学章句》,王守仁依《大学》而作《大学问》 并以之为教典、以孟子的良知良能为学术旨归,由 此可见宋明儒对先秦儒家经典的重视程度之一 斑。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在疏解、诠释儒学义理时, 以儒家话语比附二教理论,对佛道有所吸取,但更 多地从先秦儒家典籍寻找根据,以此为基础对道 家道教之理论精华予以改造和创新以完善理学, 使儒学的思想义理更加精致和圆融,把儒学推向 一个新的高度。 三、宋明理学对道家道教的影响 以上从心性论,本体论、修养论、生成论等方 面讨论了道家道教对宋明理学的影响。而对宋明 理学是否对道家道教产生影响之论题,学界讨论 相对较少。实际上,通过对宋明道教学者思想的研 析可以发现,宋明理学对道家道教在心性理论、修 养方法等方面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宋明理学心性 论对道教哲学特别是性命双修的内丹学产生了持 久影响,全真教等金元以后的道教著作无不深受 理学的影响。孙以楷指出:理学在许多方面启发了 道教的理论思维,全真道的性修之功在修持上多 强调儒家伦理纲常。如白玉蟾模仿周敦颐《太极图 说》撰写《无极图说》,成为南宗的修炼方法。王重 阳多引儒家六经为证据,率其徒演法会也多倡明 正心诚意、少私寡欲为要,要求众徒以此修证,白 玉蟾吸收朱熹的“道心”、“人心”、“天命之性”、“气 质之性”的人性论和修养方法,构造出自己的一套 性命理论。【20】卿希泰说:“北宋著名道士张伯端正 是在吸收宋儒有关伦理、性命之学、心性之学的情 况下,初步完成了道教外丹术向内丹术的转变。他 融三教为一体,主j长JI生命双修、先命后性。以后的 12 心”将天理人欲置于对立;(三)借理学论修炼。如俞 谈《易外别传》依次以形、神、气为人的首心腹;(四) 发扬理学的治国保民观。如王守道仿效张载《西 铭》云:“圣人者为天地赞化育,为生民正性命,为 往圣启玄学,为万世开太平” 1。王煜指出:太谷学 派主导思想仍渊源于宋学,事实上该派祖师周太 谷兼尊先秦儒和宋明儒,张积中特崇王学;刘慈荪 错在否定林兆恩与太谷学派的关系;黄崖教、三一 教与四川的刘门教同倡三教合一且倾向王守仁心 学。『21】孔令宏分析了道教学者受程朱理学影响,认 为道教学者“几乎达到了专业哲学家的水平,对道 的阐释变得完全成熟了,道的圆融程度提高了, 道教理论达到了顶峰。不过,从思想层面来说,这 一时期的三教融合,实质上变成了儒学为主,佛、 道为辅。道教在基本理论、法事仪节、修养方法等 方面的很多东西已难以说清楚哪是儒家的、哪是 释的或道的,要指出三教在细微之处的互相吸收, 将变得颇为琐碎和困难。与此相联系,道教的特色 淡化了,道教的衰败也就随之而开始了。【 140s “受宋明理学的影响,儒家的性善论被大部分道 教学者接受,内丹心性修炼的思想与伦理思想相 结合,从而使内丹术与伦理之术有了嫁接融合的 基础”[ 。 事实确如所言,宋明理学对道家道教产生的 影响是明显的,这是儒道学者相互借鉴、吸收、转 化与互融互摄的结果。与宋明理学逐步占据思想 统治地位相反,道教的地位却日益旁落甚至生存 维艰,因而不得不依傍儒学并做调适,故宋明理学 反过来又对道家道教产生影响。以理学和心学的 集大成者朱熹和王守仁为例。全真道南宗五祖白 玉蟾的内丹心性思想受朱熹心性理气观影响很 深,如其说:“道心者,气之祖;气者,形之根。形是 气之宅,神者形之具。神即性也,气即命也”(《修真 十书.上清集》)直接来自朱熹;元末明初全真道道士 宋明理学与道家道教之关系 王道渊用朱熹的“体用一源,显微无间”论证性命 又彼此融合,道教在自我改造过程中积极调适,逐 双修说,他说:“性应物时,命乃为体,性乃为用;命 步消减与儒家之隔阂,甚至与儒家站在一起,视外 运化时,性乃为体,命乃为用。体用一源,显微无 来佛教为异端;隋唐时实行多元文化宽容政策,儒 问,方可谓之道。缺一不可行也。”(《道藏・还真集》卷 释道相互融合,共同发展,形成三教鼎立之格局; 中)。再看王阳明,其心学也对道土产生了影响,如 宋明时期,由于宋明儒的努力,儒学复归主导地 其用儒家人伦物理感化僧道并使之返俗,随着阳 位,儒释道三教表现为以儒为主,佛道为辅的三教 明心学的崛起和兴盛,道教学者直接或问接地援 合一态势。 引阳明心学理论,阳明高足王畿、罗洪先、聂豹、王 艮等皆与道士过从甚密,在交往过程中谈经论道, 互通有无,从对方吸取思想养料。道教学者也不例 外,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净明道士胡东洲为了借助 阳明学的声势和影响力推广道教,不惜牺牲其道 士身份投入王畿门下,其目的和意图不言而喻。除 此,阳明心学提倡“满街都是圣人”,主张圣凡平 等,肯定人的主体精神,注重对普通民众的教化, 使心学理论更加贴合民众,更易融人生活。受此影 响,道教也主张走出山林、走向民间,使玄虚的理 论更加贴近民众,这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道教世 俗化和民间化。 四、结语:相资为用,殊途同归 儒道自产生之日起便表现为相互融摄、相资 为用的特点,宋明儒道表现得尤为突出。孔子与老 子的问答开启了儒道交融之先河,主要体现于《论 语》、《道德经》中,在《庄子》、《易传》、《孟子》、《大 学》、《中庸》中也有所体现。黄老之学的兴起和道 教的生发对儒家政治和伦理思想也多有融摄。如 《太平经》、《老子想尔注》和《周易参同契》等道教 创教之经典也对儒家伦理思想有所吸收。《太平 经》日:“父慈、母爱、子孝、妻顺、兄良、弟恭,邻里 悉思乐为善,无复阴贼好窃相灾害。有人尽思乐忠 顺孝,欲思上及中贤大贤,故民不知复为凶恶,家 家人人,自敕自治,故可无刑罚而治也。”张道陵 《老子想尔注》云:“道用时,家家孝慈”,“道用时, 臣忠子孝,国则易治。”[2314o8西汉刘安主持撰写的 《淮南子》、《泰族tJII))篇日:“民无廉耻,不可治也; 非修礼义,廉耻不立;民不知礼义,法弗能正也;非 崇善废丑,不向礼义。无法不可以为治也,不知礼 义不可以行法”。此与儒家强调人伦秩序、礼义廉 耻如出一辙。南北朝时期,儒、释、道三教相互斗争 总之,宋明儒吸收了道家道教之精髓,用以创 新和发展儒学,既丰富了儒学本体论、心性论,又 发展了修养功夫论,使儒学更加精致完满。但贯穿 宋明理学的思想主旨仍未脱离先秦儒学伦理礼 法,如主张积极人世、经世济用、仁民爱物、推己及 人、注重人伦物理、强调孝悌忠信、尊崇礼义廉耻 等。宋明儒毕其精力于从《论语》、《孟子》中挖掘儒 学自身的心性论,从《中庸》和《易传》中发掘儒家 本体论、功夫论和生成论,强调内圣,践行外王,努 力从思想层面重构儒学思想义理。由于宋明儒的 调适,儒学逐步恢复思想统治地位,佛道二家却逐 渐失去隋唐之辉煌,为了生存和发展,二教须对自 身思想加以调适,于是博览儒家经典,对儒家义理 范畴加以借鉴、吸收和融摄,使道教走出山林,走 向民间。由于儒道思想的互融互摄,产生了三方面 的效果:第一,宋明儒把儒家伦理和道家道教的思 辨哲学充分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儒学的思辨水 平,充实了儒学思想体系,使宋明理学较之原始儒 学更加精致和圆融,推动了儒家思想的发展。第 二,由于宋明理学更趋完善,其思想主导地位更加 稳固,而居于旁支的释道二家不得不借以生存和 发展,故必须对自身思想体系做出调适和改造,从 而在很大程度上渐失本真,这在晚明表现得尤为 明显。第三,宋明理学与道家道教的融摄互动,一 方面互相对抗、互相斗争,一方面又互相吸收、互 相融合,在发展过程中,极力维护各自的道脉和学 统,但“和而不同”,殊途同归,这是文化多元、思想 兼容的大势所趋。所以,宋明理学与道家道教之间 是互融互摄、相资为用的关系,虽然各自皆有强烈 的护教意识,其融摄的方式和途径有异,但在调适 和转化的过程中,皆促进了各自理论更加圆融和 完满,共同推动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和中国文化的 进步。 13 参考文献: 艺术出版社,2012. 【13】孙以楷.朱熹与《太极图说》【J1.孑L子研究,1992(3). [15】熊铁基,等.中国老学史[^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 【16】林继平.老庄思想与禅宗[J】.清华大学学报,2002(3). 究,2002(2). 14】蔡方鹿,黄海德.道教与宋代理学IJI.学术月刊,1988(7). [1】胡适.几个反理学的思想家【M]//胡适讲国学.北京:文化 【[2】张岱年.论理学的基本性质[JJ.中国哲学史,198 1(8). 研究,1995(2). [4】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7】丁原明.朱熹理学对道家、道教思想的援用【JJ.孔子研 【3】陈鼓应.道家在先秦哲学史上的主干地位[J】.中国文化 【1【18]刘国梁,等.试论道教对宋代理学宇宙生成论的影响 『J1.世界宗教研究,1987(4). [19]赵宗诚.论道教哲学对宋明理学的影响『J1.中国哲学 史,1992(2). [5】牟宗三.宋明儒学的问题与发展【M].上海:上海古籍出 版社,2009. [6】钱穆.孑L子与论语[M】.台北:联经出版社,1965. [7】任继愈.中国道教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8]蒙文通.蒙文通文集:第l卷[M】.成都:巴蜀书社,1995. 学报,1982(4). 【20]孙以楷.道教与中国哲学:宋代卷【M】.北京:人民出版 社,2004. 21】王煜.宋明理学与道教【JJ.中华文化论坛,1995(2). 【9]贾顺先.儒释道的融合和宋明理学的产生『JI.四川大学 【【22】孔令宏.宋明道教思想研究[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 社,2002. 【10】方东美.中国哲学的精神及其发展【M】.兰州:中州古籍 出版社,2009. 【23】王明.太平经合校[MI.北京:中华书局,1979. 【1 1】卿希泰.道教与中国文化【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 [12】张君劢.新儒家思想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2006. 责任编校邓乐群 Reviews and Discussion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eo—Confucianism and Taoism REN Jian (Philosophy Department of 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 210046,China) Abstract:Neo—Confucianism is constructed by the Neo—Confucians after their deep reflection to the declination of Confucianism’status in Sui and Tang dynasty on the basis of absorption to the ontology theory,,generative theory, cultivation theory,Kungfu theory from Taoism and the integration of them into ConfucianismConfucianism more delicate and perfect and revived its dominant role.On the contrary,which has made the status of Taoism began to decline,SO the scholars had to adjust their theories and absorb nutrition from Confucianism such as the theoy orf original goodness of human nature,mora]character cultivation as well as the society administer theory,SO as to get accord with the Confucianism’s dominant position in order to survive and develop.Therefore.a kind of inter—absorption and blending relationship has been formed between Neo—Confucianism and Taoism.However,it has made the Taoism more secularized to accustom the masses and lost its primordial features gradually. Key words:idealist philosophy of the Song and Ming Dynasties;Taoists;Taoism;inter—absorption and blending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