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壳利用现状综述
摘要从三个方面综述了稻壳的利用现状,即稻壳的水解、稻壳中硅的开发利用和稻壳的热解,并指出稻壳应用最具前景的领域为生物质能源和混凝土活性掺合料。
关键词稻壳;稻壳灰;水解;热解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种植国家,据农业部的统计,2005年我国稻谷产量18 059万吨,稻壳通常占稻谷的20%,照此计算,稻壳3 600多万吨,稻壳资源十分丰富。然而,稻壳表面坚硬,硅含量高,不易被细菌分解,且堆积密度小,废弃破坏环境,成为米业企业的包袱,稻壳的开发利用意义重大。稻壳的主要组成是纤维素类、木质素类和硅类,品种及产地不同,其组成有所差别,大致组成为:粗纤维35.5%~45%(缩聚戊糖16%~22%)、木质素21%~26%、灰分11.4%~22%、二氧化硅10%~21%[1]。根据稻壳的化学组成,可将它的利用分为三大类:利用它的纤维素类物质,采用水解的方法生产如糠醛、木糖、乙酰丙酸等化工产品;利用它的硅资源生产如泡花碱、白炭黑、二氧化硅等含硅化合物;利用它的碳、氢元素,通过热解(气化、燃烧等)获得能源。本文就稻壳的上述三个利用方向作一个简要阐述。
1稻壳的水解
1.1稻壳生产木糖
稻壳中的缩聚戊糖包括半纤维素和果胶多糖,其中五碳糖有木聚糖、木葡聚糖、阿拉伯聚糖、阿拉伯半乳聚糖等。
在比较缓和的水解条件下,缩聚戊糖水解生成木糖:结晶木糖粉末呈白色,甜度相当于蔗糖的67%。
木糖催化加氢生成木糖醇:结晶木糖醇粉末为斜光体,呈白色,熔点91~ 93.5℃,在20℃水中的溶解度为14.4%,甜度与蔗糖相当。木糖醇是不发酵物质,它不像木糖、蔗糖经发酵变成酵母,且不被大部分细菌分解,可以防止龋牙。因此,木糖醇是生产口香糖的最好原料之一。
1.2稻壳生产糠醛
糠醛迄今为止仍无法合成,是只能用农作物秸秆生产的一种重要有机化工原料。生产糠醛的主要原料是多缩戊糖含量高的玉米芯、甘蔗渣、稻壳等农作物秸秆。
稻壳经深度水解获得糠醛,稻壳在稀酸液中,在加热加压条件下,缩聚戊糖先水解成戊糖,戊糖进一步脱水生成糠醛。
由于稻壳中缩聚戊糖半纤维素和果胶多糖组成的多样性,在较剧烈的水解条件下制备糠醛的同时,副产物也非常复杂,其中比较有经济价值的主要有醋酸、丙酮、甲醇等。
糠醛是一种重要有机化工原料,经加工可以合成得到一系列化工产品,如经催化加氢制备糠醇。
吕秀阳[2]在他的《稻壳资源化新工艺》一文中提出了稻壳连续近临界水水解新工艺,优化的连续近临界水水解工艺条件为:压力25MPa,温度320℃,停留时间36s,可将80%的碳源转化为水溶性物质,多聚糖和单糖的收率在40%以上。近临界水水解的优点:
水解速度快,近临界水的水解速度是以酸为催化剂的酸水解速度的10~100倍;无污染,无废水处理;近临界水不仅可以分解纤维素、半纤维素,同时也能分解木素和SiO2,把稻壳中的硅变成水溶性硅化合物。
如上所述,和传统的酸催化水解相比,近临界水在水解速度、稻壳的分解强度或者说水解能力上都要好得多,污染小,通过对水解液的分离处理,可以得到包括硅化合物在内的多种产物,提高了稻壳的综合利用水平。该工艺的致命弱点是产生近临界水需要高温高压条件,对设备的要求高,投资大。目前该工艺还只停留在小型试验阶段,要实现工业化还有待做深入的研究。
2稻壳中硅的开发利用
稻壳中约含10%~21% SiO2,且是无定型结构,而自然界中绝大多数SiO2 都呈结晶态存在,水稻将土壤中稀少的无定型SiO2富集于稻壳中,它是一种很有价值的资源。
2.1低温稻壳灰
在600℃以下将稻壳焚烧,所得低温稻壳灰90%以上是SiO2,并且仍保持无定型SiO2状态不变,以约50 纳米级直径的颗粒为基本粒子,松散粘聚并形成大量纳米尺度孔隙。低温稻壳灰比表面积大,有超高的火山灰活性,对混凝土有超强的增强改性作用,在混凝土中掺入10%低温稻壳灰,就可提高混凝土抗压强度10MPa以上[3],这个结果是非常诱人的。该项技术的关键是焚烧温度的控制,温度超过600℃,SiO2由无定型状态变成了结晶状态,所得的稻壳灰失活,目前还只能在小容量焚烧炉中制备这种活性纳米SiO2低温稻壳灰材料。
2.2含硅化合物
稻壳灰中90%以上是SiO2,稻壳灰与烧碱反应制泡花碱(水玻璃)。稻壳灰与硫酸铵反应制备白炭黑。碳化硅是一种强共价结合陶瓷,具有高强度、高硬度、高导热及优良的耐腐蚀性能,稻壳与酸煮沸,除去金属氧化物,再经干燥、高温分解和合成,得到碳化硅。稻壳制高纯SiO2,高纯SiO2是精细陶瓷、光导纤维和太阳能电池等工业的基础材料,SiO2也是生产橡胶的辅助剂。
3稻壳的热解
能源短缺是全球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随着石油、煤炭等矿石能源资源的消耗并最终枯竭,寻找可替代能源成为各国优先发展的战略。我国人均石油、煤炭资源拥有量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石油对外依赖度高,能源短缺日渐明显。生物质能是指除化石燃料外所有来自于动植物并能再生的物质,生物质能源资源包括农作物秸秆、薪柴、木材加工剩余物、植物油料、植物纤维和淀粉、人畜粪便等。目前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都把研发高效、清洁、安全的生物质能源技术列入国家科学技术优先发展目标,投入大量的财力、人力。
稻壳在我国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其着火性能较好,且不含硫和重金属,燃烧时对环境的污染比煤要小得多。稻壳的可燃成分在70%以上,其热值为12.5 ~14.6 MJ/kg[4],大约是煤的1/2。因此,稻壳用于能源无疑是稻壳最具前景的应用领域。
3.1燃料棒(块)
稻壳的堆积密度小,一般为100~140kg/m3,表面坚硬,极大地限制了它的利用。加入粘接剂或助燃剂,通过压缩成型制成燃料棒(块),能大大地提高其燃烧效率,降低运
输及贮存成本,方便使用。该技术简单实用,易于推广,是解决稻壳利用的一条有效途径,在我国广大地区得到应用。
3.2稻壳发电
以稻壳为原料发电在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技术进步迅速,目前许多粮食加工企业利用稻壳发电,经济效益显著。黑龙江北大荒垦区已建成我国最大、具有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稻壳发电机群。2001年建成首座装机容量1 000kw稻壳发电厂,5a来,累计投资6 000万元,共建成9座总装机容量6 000kw的稻壳发电集群,年创经济效益180多万元。浙江、安徽、四川等省都建成了稻壳发电厂。
稻壳发电在我国主要采用稻壳煤气发电技术,此工艺由煤气发生炉、脱焦和发电机组成,稻壳在煤气发生炉中气化转化为可燃气体(煤气),经水洗脱焦油后,进入发电机组转变成电力。2~3kg稻壳可产生电能1kw·h,成本约0.30元。稻壳发电另一个特点是,和火电及水电相比,投资较小,通常只有火电或水电的1/3~1/2。
稻壳煤气发电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是:煤气水洗脱焦油产生的焦油的回收及废水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产气的均衡性;产生的大量炭化稻壳的利用(炭化稻壳目前主要应用于钢铁企业的铁水保温)。
4结语
把稻壳利用好不仅能降低污染、静化环境,而且还能创造经济效益、节约资源、造福人类。稻壳的利用途径和方法还有许多,如稻壳加工生产活性炭、电池石墨炭材料、稻壳板材等。笔者认为,稻壳应用最具前景的领域为生物质能源和混凝土活性掺合料。用稻壳
发电,技术成熟、经济效益显著、环境污染小、消化资源能力大;低温稻壳灰具有纳米特性,对混凝土有显著的增强改性效果,前景诱人,这种纳米材料在其他方面的应用有待研究。攻克焚烧温控技术难关、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定将为稻壳的应用开辟出崭新的道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