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国传统习俗与现代生活

2021-08-07 来源:汇智旅游网
東華三院李嘉誠中學

通識教育科 單元三 現代中國 主題2:中華文化與現代生活 中國傳統習俗與現代生活

姓名:______________( ) 班別:F. 4______ 一、中國傳統習俗的定義

1. 2. 3.

遠古祖先約定俗成、世代相傳的風尚、禮節、禁忌和習慣 是傳統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具體表現在節日、曆法、婚喪儀式及生活習慣當中

4. 對人們的物質生活及精神生活產生持久的影響

二、中國傳統習俗的特點

a. b. c. 特質 (1)民族性 多沿襲中原漢族的傳統習俗,與農業活動關係密切 源遠流長,起源複雜多樣,蘊含豐富的中國文化內涵

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部分富有民族色彩,不同民族或地區之間存在明顯的差異

例子 漢 族人送禮一般是鮮花果品,但藏族人就以「哈達」作為禮品。 陝北的農民每逢重大節日,如新年,村鄰之間會以扭秧歌互相訪拜,比歌賽舞。(2)地方性 在南方地區,則喜歡以舞獅、舞龍來表達傳統節慶的熱鬧氣氛。 早在漢朝時,農曆新年已是中國最盛大的傳統佳節,除夕夜吃年夜飯、逛花市等。(3)延續性 這些農曆年的傳統習俗,仍然延續至今。 (4)和諧性 (5)集體性 (6)宗教性 民 眾拜土地,傳遞了人希望與自然和諧共處的願望。 如 雲南傣族潑水節的潑水活動、結婚喜慶、喪葬禮儀等。 很 多民間信仰都源於此特質,例如天后誕、太平清醮、盂蘭節、關帝、魯班等。

三. 傳統習俗所體現的文化底蘊

(a) 孝親敬祖 (b) 重家庭、集體 (c) 重禮、講人倫

(d) 重和諧 (人與人、人與自然)

四、傳統中國習俗在現代社會中面對的挑戰

1.

迷信 vs 科學 a. b.

2.

形式主義 vs 實用主義 a. b.

c.

古人對傳統習俗又畏又敬,導致他們盲目遵循表面的形式

現代社會講求實際需要或經濟效益,不少傳統習俗被視為陳規陋習而遭摒棄 例子:如「三書六禮」等,在現代眼光來看,不實用,也過於繁瑣,所以很多

c.

古人用傳說、讖言、鬼神之說來解釋自然現象

隨著科學的發展,迷信的說法被否定,使其失去存在的依據而被淘汰 例子:燒香化寶

傳統形式禮儀,已經消失。 3.

保守性 vs 潮流性

a. 古人較追求穩定、因循守舊 b. 現代人追趕潮流、追新求變

c. 認為遵循傳統習俗是封建、迷信、落後、阻礙社會發展 d. 例子:

4. 精神生活 vs 物質生活

a.

現代人多重視物質生活的滿足

b. 傳統習俗被認為無助於經濟發展或物慾滿足而被淡忘 c.

5. 群體性 vs 個體性

a.

過往傳統社會重視集體利益。 例子:

b. 在外來不同文化的影響下,人們開始重視自我價值及個人發展,人與人之間的

關係日漸疏離 c.

以群體生活或和睦人際關係為基礎的傳統習俗隨之被淘汰

d. 例子:

6.

階級/地位 vs 平等 a. b.

古時中國重視階級觀念,尊卑有別

現代中國鼓吹平等,不受階級限制,令富有階級性的傳統習俗被視為陳腐陋習而被摒棄

c. 例子:

五、影響傳統中國習俗在現代社會延續的因素

1.

商業和市場價值 a.

部分傳統習俗被商家發掘出商業及市場價值,為商人帶來商機,故這些習俗經

改造後得以延續下去。

b.

結果:

 促進商品經濟發展

 為傳統習俗提供了良好的物質基礎,有助人們接觸、了解傳統習俗 c.

2. 社會變遷

a. 社會急速現代化和 城市化 ,生活模式不停改變,令部分習俗遭淘汰,或

部分傳統習俗能夠被簡化或改進,適應新時代的需要而得以延續 b. 例子:

3. 社教化及道德價值

a. 部分傳統習俗能制約和影響著人們的思想及行為 b. 帶有社教化的作用 c. 例子:

4. 身份認同

a. 共同的傳統習俗令人們產生一種巨大的凝聚力 b. 有功加強對自己的身份的認同 c. 例子:

例子:

5. 文化價值

a. 傳統習俗具有深厚的文化價值

b. 現代中國社會視傳統習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認識及傳承傳統習俗是炎黃子

孫的責任 c. 例子:

6. 心理因素

a. 傳統習俗為人們提供表達內心情感的機會 b. 能寄托人們對生活的期盼或心願 c. 例子

7. 政府的支持

a. 政府政策

 例如:將傳統節日納入法定假日

 例如:要求各界組織具廣泛性及代表性的節慶活動 b. 成效:

 讓民眾有更多時間及機會接觸傳統節日的風俗  恢復被遺忘的傳統風俗 c. 例子

五、傳統中國習俗在現代社會的重要性

1. 文化資本的累積

「文化資本」指人們在社會中通過教育和成長環境所獲取的物質消費、鑑賞能

a.

力,及文化品味等「知識」和「技能」。

b. 傳統習俗背後的一套價值觀,如貴人倫、重孝道的倫理道德價值,是中國寶貴的文化資本。

2. 文化和文物保育

a. b.

傳統習俗屬於「非物質文化遺產」 重視傳統習俗有助保育文化及歷史文物 例子︰山東曲

孔廟每逢孔誕 (農曆8月27日)都辦「祭孔活動」,承儒家敬

c.

祖、尚祭祀的精神,又有助孔廟作為歷史文物保存下去。(1994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3. 文化的多元性與多樣性

a.

一個民族的文化本具有多元性與多樣性的特質,同時亦包容其他外來的文化元

素,建構成一個「多元文化社會」。

b.

例子︰中國的祭祀習俗結合了儒家、佛教、道教等文化元素;現代社會六引入

西方宗教的形式 (如默哀)。

4. 身份的認同

a.

身份認同建基於人們對自身文化的認同

傳統習俗有助中國人了解中華文化,培養共同的特質與文化,藉以建立身份認

b.

同,增加對民族的歸屬感。

c.

例子︰美國芝加哥唐人街在春節舉行慶節活動,以維繫及建立「中國人」的身

份認同、凝聚及團結海外華人。

d.

「集體回憶」指屬於社會群體共同建構、分享和

傳承的「記憶」。

e. 傳統習俗有助建構共同的文化與歷史的集體回憶,達至身份認同的效果。

f.

「本土教育」指通過本土文化特質、歷史源流的

教育,藉以加強人們對本土的身份認同和凝聚力。

g.

傳統習俗是一種本土教育和社區歷史教材,從人們共同經歷過的習俗儀式、習

慣,體現文化內涵,加強本土意識。

h.

有助社區關係的協調、凝聚與鞏固

i. 例子︰舞火龍可增加大坑居民對社區的凝聚力

5. 社教化

a.

孝道、親情、慎終追遠等道德規範及價值觀通過沿襲傳統習俗而融入民眾生

活,從而在家庭生活、人際關係及社會生活中發揮社教化作用。

b.

例子︰清明節、重陽節上山掃墓祭祖的傳統,將中國人重視孝道、慎終追遠的

道德價值承傳。

6. 文化產業的開發

a. b.

「文化產業」指具有文化內涵的經濟活動,即是把文化元素商品化、產業化。 文化產業的例子︰旅遊業、傳統服飾製造業、傳統食品製作業

在全球化的潮流下,各個均發展旅遊業,將傳統習俗包裝成別具特色的文化產

c.

業,將可吸引各地旅客遊覽。

d. 例子︰雲南省的「彜族文化生態旅遊村」、長洲太平清醮的搶包山、飄色等習俗吸引遊客,更有各類「節日的副產品」。

7. 為地方化/本國化在面對全球化的衝擊時發揮中和或平衡的作用

a.

全球化使西方思想影響著各地的本土文化,亦帶來「文化融和」

b. 西方消費主義亦令人民過度着重物質生活及縱情享樂,造成個人心靈空虛。 d. 傳統習俗的價值能發揮中和、平衡的作用。  例如將重陽節定為「敬老節」,鼓勵人們敬老。

8. 創造性轉化

e. 要。

f. 「創造性轉化」指保留傳統文化對社會有價值的部分,並加以創新。

傳統習俗可以創造性轉化,以適應現代社會的需

g. 例子︰現代婚禮揉合中、西方的形式,有擇吉日、

過大禮、拜翁姑等傳統儀式,也有伴郎、伴娘、訂婚戒指、花球等西方元素。 h.

例子︰現代社會提倡兩性平等,過去纏足的習俗已

取消,女性可在外工作,而中國「相夫教子」提醒妻子在外工作時,亦需教育下一代及支持丈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