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5浙江高考卷作文“文品与人品”审题指导及优秀范文

2021-04-09 来源:汇智旅游网
2015浙江高考卷作文“文品与人品”审题指导

及优秀范文

原题呈现

(2015浙江,26,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性情褊急则为文局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金代元好问《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高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注意] ①题目自拟,观点自定。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探究的是文品与人品的辩证关系。前面一则材料侧重于从审美角度谈人与文的关系,强调的是品味,突出的是人的性格对文风的影响;后面一则材料更侧重于从道德层面讨论文与人的关系,强调的是品质。但并不是说,谈人文一致要从审美角度看,谈人文不一致就要从道德层面看,而是这两者都可以从审美要素或道德要素讨论。作文材料其实把作文的观点都阐明了,或赞成文如其人,或认为文未必如人,或赞成辩证地看。任何一种观点,只要是讨论人品与文品(这里的“文品”,可以理解为一部艺术作品所具备的美学品味和道德品质特征,而非字典意义上的文品)的关系,围绕着这三种观点展开讨论,都算切题。

这道作文题虽然主要针对人与文展开讨论,但因为材料中提到了“艺术家”这一概念,所以,这个“文”的外延可以扩大到艺术作品这样的大概念,或者说,是人类的精神文化产品。如果考生谈论绘画、音乐、舞蹈和影视作品,都可将其认定为切题。

[优秀范文]

殊途同归

青瓷缸中浅浅水影,养的是水仙清丽;污泥塘里深深沼洼,养的是白莲洁净。倘若人品是哺育艺术的土壤,为何白莲见不到泥土色,闻不到土腥气?性情急躁固然可从字里行间略窥几许,而人品一说,实难揣测。然而我们欣赏艺术,并非一定要读作者生平,只要骨子里渴望开出一朵好花,艺术与人品,不过是殊途同归。

法国大革命时,艺术的种子似乎满战场撒播。犹记得铿锵的《马赛曲》响彻巴黎,《自由引导人民》的画作举起战旗。然而法国国歌作者鲁热,不过是个上尉。甚至在战争的后期抵触革命,像个懦夫一样度过余生;画家德拉克洛瓦倒是“浪漫主义的狮子”,自信勇敢,连素描的笔触都不愿收敛。作品的格调趣味惊人地一致,可性情人品确实是云泥之别,可见艺术,从不是人品忠实的镜子。然而我想,作品之所以得以流传,必有其唯一的评判标准。肥沃的黑土、美丽的红壤乃至贫瘠的黄泥,因为一致的追求,都能生长出哺育人性的大麦、稻谷与青稞。

作品的格调趣味未必与人品一致,却一定与内心的追求吻合。国家危亡之时,懦夫鲁热的笔下也流淌出了“前进!前进!”这般的字眼,而在浩瀚的宇宙真理面前,好与人计较、抬杠的牛顿才是俯首在真理海边拾贝的孩子;文字的殿堂前,口吃敏感的毛姆滔滔不绝、语带机锋;书法的恣意中,好顺手偷人字画的米芾潇洒挥毫,尽显大家之风。

因为追求了共同的自由、真理与美,作品才被称为艺术,而追求,从来不由人品决定。忠实于内心的艺术家当然可以字如其人,言为心声,而被生活的苟且压弯了腰,被人性的阴暗绊住了脚,却依然追求着正直与光明,不正是艺术最强烈痛苦的诗意吗?

北大教授孔庆东近日发微博称莫言常说的家境没落、常日饥寒全是谎言,还附图一张,上头的小莫言穿着棉袄,虎头虎脑,很是可爱。所以我们该要求艺术家什么呢?村上春树说:“我们日复一日真诚地制造虚构。”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人品很难达到一致,但我们可以在虚构中做到真诚。那是一颗热忱的为人类共同的光明挣扎的心。莫言的村庄充满了人性的残酷与温暖。既然有所收获,便不必苛责作者的童年充满谎言。诚如不必劝凡·高戒酒,让鲁迅戒烟,要知道他们都是脚踩在了污泥之中,而把手伸向满天星辰的人啊!我们自己都是这般口是心非,便只顾欣赏艺术,何苦纠缠于多变的人品?

艺术家一生都在难以实现的格调与人品的一致中挣扎,而他们因为同样高尚的追求觅得一致的归途。

我虽然知道这条路难找也难走,但也不愿南辕北辙。我希望由追求引路,让我的文字、我的人品携手并肩,一同前行。

那是不同人品,一致而永恒的归途。 [点评]

①视角独特。考生选取第三方视角巧立观点,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显示了不同一般的见识。他没有表面地论证“文如其人”或“文异其人”,而是提出“我们欣赏艺术,并非一定要读作者生平,只要骨子里渴望开出一朵好花,艺术与人品,

不过是殊途同归”“作品的格调趣味未必与人品一致,却一定与内心的追求吻合”等观点,新颖大胆而启人深思。

②文章语言非常精练,非常流畅,显示了很好的语言驾驭能力。 ③文章内容丰富,素材运用恰当,说服力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