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选题问题与策略

2020-09-07 来源:汇智旅游网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选题问题与策略

摘要:选择和确定综合实践活动课题是开展实践活动的第一步。“万事开头难”,学生对于课题的选择和确定面临种种问题,本文从课题选择的原则谈谈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选题;问题;策略

在我国的小学教育中,长期以来过分强调和要求学生记忆和掌握书本上的知识,教学方式以教师的“满堂灌”为主,这种教学模式严重的制约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发展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了改变过去教育中的存在的弊端和不足,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正式课程被纳入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年6月7日),综合实践活动在全国各省市试行并逐步推广。

一、综合实践课程概述

1、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通过文献研究、社会调查、科学实验、数据分析、撰写报告等,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并在这个过程中习得科学研究的方法。

2、课程目的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包括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四部分内容。开设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

-1

积累和丰富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3、研究内容

①人与自然。如环境保护、生态建设、能源利用、农作物改良、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资源保护与开放利用、天文地理研究等。

②人与社会。如社会关系研究、企业发展研究、社区管理、人群心理、人口研究、城市规划、交通建设、法制建设、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发展、宗教研究、贸易与市场研究、乡土文化与民俗文化研究、历史遗迹研究、名人思想与文化研究、传统道德研究、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研究、东西方文化比较研究、民间文学、艺术研究、影视文化研究、大众传媒研究等。

③人与自我。如小学生生理与心理问题研究、小学生行为方式研究、学生社团研究、学生群体关系研究、学生消费研究、学校制度与学生成长研究、班级制度与文化研究、社会适应研究等。

4、研究步骤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一般可以分为下面六个阶段和步骤:

确定课题——制定计划——搜集资料——整理分析——交流评价——自我反思

①确定课题。综合实践活动的课题可由学生自己提出,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起始阶段也可以由学校提供研究课题让学生选择。研究的课题最好是来自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对学生自身、家庭、学校以及所在地区具有实际意义、可行性的。

-2

②制定计划。课题确定后,研究小组就应着手制定具体、可行、有效的研究计划,明确研究目标、研究时间和地点、资料搜集的方法和工具等,同时还要明确小组的内部分工。

③搜集资料。根据计划,各成员履行各自职责,通过图书馆活动、上网查询、参观访问、实地考察、实验操作等多种渠道广泛搜集资料,并做好记录。

④整理分析。在这一阶段,学生要整理、分析所搜集到的资料,不断验证自己对研究问题的假设,并综述资料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认识和见解。

⑤交流评价。学生可以通过研究论文、模型作品、实物成果、主题演讲、小品表演、辩论赛等多种方式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并把成果的分享过程看作发现自我、欣赏他人,提高自身的过程。

⑥自我反思。交流展示后,教师要组织学生通过研讨、写作等方式反思自己的研究历程,综合评价学生的研究活动,并为下一步的研究活动做好准备。

二、课题选择中存在的问题

“良好的开端便是成功的一半”,因此,选择和确定一个适当的课题就成为关键性的一步。选择的课题如果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或者来自于生活实际,那么,他们就有信心、有兴趣,而且也能够做出很好的研究成果。相反,课题选择脱离学生自己生活实际,盲目追求“大”和“新”,好高骛远而且缺乏研究条件的支持,使课题难以进行,甚至半途而废,结果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挫伤自己的自信心和研究热情。综合实践活动过程就变成了单纯地收集资料,抄袭现有成果,草草了事。比如让农村的学生去研究“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这个课题显然不是很合适;同样,让城市的学生去研究“农药与农业”可能也会

-3

遇到许多困难。因此,选题必须要科学、深思熟虑。

三、课题选择的原则和策略

1、科学性原则——以科学理论和科学事实为根据

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之初有一小组提出了这样一个课题《陀螺仪》。题目的科学性和意义无庸质疑,但要研究陀螺仪的专业性知识太难,理论性太强,超出了小学生所能达到的高度的,而且即使能研究,他们也仅仅是从相关书本上摘抄一些句段,查找一些资料,拼凑一些理论,其研究的实际意义不大,甚至会造成学生好高鹜远的心态,形成不良影响,因此不适宜研究。后来经指导老师与小组成员讨论修改为《玩陀螺》后,均感觉比前面的课题可操作性强。

2、问题性原则——由“问题”引出“课题”

课题研究不是让学生去理解或记忆某些知识,形成特定的技能,而是呈现一个需要学习、需要探究的问题。众所周知,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色宜人、金桂飘香。根据这一点,有同学提出要研究《秋天》,经分析,该课题太宽泛,不好操作,经小组成员查了相关资料得知秋天的气温冷暖变化较大,之后将原先的课题缩小范围改成《秋天的气候特点》。后又经老师分析,感觉该课题如果只从气候的角度去研究,没有具体的研究价值,充其量是查查网上的一些资料然后整理归纳,意义不大,最后修改为《秋天的气候特点对动植物的影响》。课题确定,同学激发了兴趣,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效果十分显著。

3、综合性原则——学科融合的创新

-4

与课题有关的课程最好有主导课程和相关课程,体现课题的综合性。例如,同学们提出的《我们的牙齿》研究课题,就是以科学为主导课程,以卫生为相关课程的综合性课题。该课题从科学(牙齿的结构)、卫生(保护牙齿的方法)的角度研究了我们最容易忽视的牙齿健康问题,通过调查和访谈了解同学们采用正确保护牙齿方法后的感受。在课题研究结束后同学们感觉到不但温习和拓展了课本上所学的知识,同时从实践和调查中学会了如何走访、如何记录、如何与陌生人融洽相处等课本上所学不到的知识,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4、实践性原则——结合学校及其周边的实际情况

选题要联系学生生活、生产、现代科技中的实际问题,课题内容的选择应注意联系科技、社会、学生自身发展的实际,这样的课题有意义,学生也有兴趣,有条件做好。

如当前小学生存在乱花钱现象,有小组同学提出以零花钱为主题的课题《聚焦我们的零花钱》,也有同学根据学校门口有摆地摊儿的现象提出《治理校门小地摊儿》的研究,有同学根据小学学生带手机的现象提出《小学生带手机的利和弊》等等课题,这些课题都结合了学校及周边的实际情况,操作性强,也具有现实意义。

5、可行性原则——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从大处着眼”是指课题来源范围要大,涉猎面要广,既可以是从生活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从应用性、实践性强的方面或微观的,具体的方面来选题;也可以是从理论文献中选择,利用网络、文献、文摘类杂志,汇编性的书籍来查寻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和归纳。“从小处着手”则是指选择课题时,应注意完成课题的可行性,既要注意客观条件,如必需的设备,器材,材料,时间等,又要注意参与研究同学的能力、特长、水平、知识、兴趣等,不要选择那些“大而空”的课题。如在指导选择课题时,我们发现有的小组选择了

-5

《陀螺仪》这个课题,教师认为范围过大,过于空泛,建议他们修改,经教师和同学们共同商讨后确定课题为《玩陀螺》,范围大大的缩小了,也更切合实际了。

6、个性化原则——兴趣是一切动力的源泉

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身生活与社会实践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学生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因此,课题选择时要考虑学生个体在兴趣、知识结构、能力上的差异,让不同的学生去选择不同难度的课题。比如在广告满天飞的今天,同学们既感受到了精雕细凿的广告带来的艺术享受,也体会到一些粗制滥造的广告给人们带来的危害,提出了《广告的利与弊》;有一个小组注意到在广大青少年特别是小学生中存在一批以崇拜歌星、影星为荣的“追星一族”,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面对这一现状,他们提出了《假如我是小明星》的研究课题。在同学中作了广泛地调查,对痴迷于名星、大腕的学生的心理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帮助那些同学走出误区,树立健康的审美情趣,重现往日充满朝气、蓬勃向上的精神气质。再比如《流行语的文化》、《班级成绩排名榜》、《电子游戏的“好处”》、《饮食与健康》等这些课题的选择均来源于生活,来源于身边,来源于社会,而且切实可行,都不失为很好的研究课题。还有一小组对小学生日益增长的月生活费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小学生如何安排这些生活费?安排得是否合理?不合理的在哪些地方?会对学生产主哪些不良影响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小学生日常生活消费的调查》。类似的课题还有很多:《磁卡是如何制成的》、《浅谈漫画书》、《小学生最喜爱的玩具》等。

参考文献

[1] 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现状与问题(基础教育课程,2006)

-6

[2] 构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吉林教育,2006)

[3] 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主体性及其实现(基础教育研究,2000)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