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2024-06-03
来源:汇智旅游网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王安逸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特有的“清、静、悲凉”之 师:为何选“破屋”? 生l:与标题中的“故”相契合,有“旧”的意思, 感,理解作者在文中表现出的对故都之秋的眷恋、热 爱之情,培养学生知人论世分析文章的技巧。 2.学习文章景与情和谐统一的艺术手法。 3.反复诵读,培养朗读感悟、品味语言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选取最能体现内心情感的景物表达情 感的艺术手法,感受作者丰富复杂的情感内涵。 教学方法 诵读、品味、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人 秋,是一个丰收的季节,也是四季中意蕴最丰富 的季节。古往今来,无数的文人墨客把自己的满心欢 喜、一腔愁绪寄诸秋色:“悲哉,秋之为气也”的伤感;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昂扬;“长风 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的畅快;“天凉好个 秋”的无奈,等等。可以说,秋载得动所有人的任何情 感!那么,郁达夫笔下的秋又寄托了他怎样的情感 呢?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关于作者及其创作背景已布置同学们课前结合 相关练习进行预习,这里不再赘述。 二、整体感知 1.作者选取了故都秋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可 以概括为哪几幅画面? 生速读文章3-11节后交流: 景物有:驯鸽、牵牛花、槐树落蕊…… 画面有:秋晨庭院图、秋槐落蕊图、秋蝉残鸣图、 秋雨话凉图、秋果奇景图(板书) 2.这些景物的整体特征是怎样的? 生:清、静、悲凉(文眼)(板书) 三、画面赏析 几幅画面是怎样体现故都秋“清、静、悲凉”的特 征的?(主要采用朗读、品析相结合的方法) 1.秋晨庭院图 生:“驯鸽的飞声”写出了城市的宁静,还有作者 内心的安宁。“细数”两字传达出了作者悠闲的情趣, “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写出了环境的清静。 1O2 “故”还有“深深眷念”之意,如故乡、故人等,暗含文 化底蕴。 生2:“破屋”更有沧桑感,与故都的整体氛围相 契合。作者所写破屋不仅仅是一处破屋,它是一处寄 托了故都数千年历史兴衰沉浮的沧桑意蕴的所在。 师:作者选“破屋”感受到的是带有历史与文化 沉重感的美的体验。其实,这样的审美取向是很多文 人,或者说文化人所共有的追求,就如同余秋雨先生 在《文化苦旅》的自序中写的那样:“我发现自己特别 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较深脚印的 所在……大地默默无言,只要来一两个有悟性的文 人一站立,它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也就能哗的一声 奔泻而出…”这些文化触觉敏感的人们往往能够发 现一片自然风景背后深沉的文化意味,从而完成审 美的一次超越。故都平凡的秋景也因郁达夫审美情 趣的超越显得不平凡而更加动人了。 思考:赏花为何不求鲜艳,反是蓝色白色为佳? 陪衬的草为何不求茂盛嫩绿,反要疏疏落落,尖细且 长? 讨论明确:蓝、白色为冷色调,突出悲凉特征。衰 弱的秋草一如故都当下的命运,本文写于1934年, 此时的故都,已然不是当年的皇城,留下的衰败与沧 桑的感触正似那风中摇曳的细弱秋草,给人以悲凉 感。 配乐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节,再次感受故都清、 静、悲凉的特征。 2.秋槐落蕊图 师:“秋槐落蕊图”体现北国之秋怎样的特点? 生:宁静、清闲。 讨论:作者为什么着意写落蕊的凋落景象呢? 师:一大片一大片“铺得满地”的落蕊,写出了一 种生命的凋零。此情此景可否让我们想起一个 人——《红楼梦》里的黛玉,想到其《葬花吟》里“花谢 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感伤,在这里,郁达 夫见落蕊也心生悲凉。可谓是“虽世殊事异。所以兴 怀,其致一也。”生命的绽放固然美丽,但能看到生命 的凋零也是一种领悟。而作者感情深处对生命衰亡 教材教汝- 的感伤,必须靠一颗敏感的心去细查,去深味。从这 他是极喜欢这种清、静、悲凉的氛围和意境的。 段文字中,我们看到作者拥有一颗纤细敏感的心。同 学们,咱们平日是否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去留心观 察,用心体悟呢? 请一名学生有感情地进行配乐朗读。 3.秋蝉残鸣图 师:作者为什么突出蝉声的“残”字呢? 时间关系,“秋果奇景图”请同学们课下自主赏 析。 四、情感探讨 1.作者对如此清、静、悠闲有韵味的故都秋景寄 予了怎样的情感?从哪里可以感受到作者的这种情 感?指名学生从文中选读。(略) 2.探究:喜欢故都秋的清、静、悠闲,容易理解, 暂,有句话这样形容蝉的生命历程:“四年地下黑暗 而作者为什么喜欢它的悲凉呢?(结合文中相关内容 生:表达“伤感”情绪,蝉在阳光下生命极其短 的苦工,换来阳光下一个月的鸣唱。”生命最后的鸣 唱,往往引发人们迟暮之感,是悲秋的表现。 师:蝉,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常常被赋予特殊的 色彩。“一闻愁意结,再闻乡心起。”在白居易的诗中, 蝉是化不去的乡愁。“寒蝉凄切,对长亭晚。”在柳永 的词中,蝉成了依依不舍的伤感的化身。“露重飞难 进,风多响易沉。”在骆宾王那里,蝉成了自己高洁的 象征。在本文中,郁达夫赋予了蝉悲凉的色彩。无处 不在而又时断时续的蝉声,带给人的是生命将终的 悲凉与愁苦。 4.秋雨话凉图 师:找找本部分哪些语句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 情? 生:“……比南方下得奇……”,“这念错的歧韵, 倒来得正好”。 师:请找一下“韵”,文章里说的歧韵,怎样理解? 请从平仄角度比较一下。 讨论明确:“一阵秋雨一阵凉”与“一层秋雨一层 凉”两句,其中“层”字是平声,显得平和,更符合都市 闲人缓慢悠闲的声调,带有京腔京味,而“阵”字则显 得急促。所以第二句效果更好! 分角色朗读话凉部分的对话,注意“天”卷舌, “了”调子高长。 师:那么,都市闲人只是在话“天凉”吗?在都市 闲人的悠闲里是否也包含着几许落寞与惆怅?原因 是什么? 生:又是一个萧瑟的秋天来了,预示着时间和生 命的流逝,不得不有所感叹啊! 师:都市闲人的叹天凉正好与作者心境的清、 静、悲凉相契合,没有名姓的都市闲人是故都一道特 有的风景线。皇城根里有很多旗人,清朝灭亡以后, 当时的政府养着这些王室遗民,他们的日常生活离 不开遛鸟、古玩、字画,有着很深的艺术修养和高雅 的生活情趣,其中对生活的领悟是别的城市的人所 不能达到的。而郁达夫先生在茫茫人海中能够听得 到他们的微叹,听得到他们对时间流逝的惋惜,这充 分反映出他极高的文人趣味。从小受到古诗词熏陶 的作者,认为这平平仄仄的歧韵“来得正好”,正说明 与补充资料进行分析) 投影相关资料: 1.郁达夫三岁丧父,十七岁便随长兄~起赴日本 留学,在异国生活的十年,是他饱受屈辱和歧视的十 年。这种坎坷的经历,形成其抑郁善感的性格。1930 年,他参加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常受到白色恐怖的 威胁。1922—1934年间,辗转于上海、杭州、北京,居无 定所,饱尝漂泊之苦。 2.在文艺观和审美观方面,郁达夫提倡“静”的文 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的遁世文学。 3.本文写于1934年,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 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元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 的愁苦与哀痛。因此,作者描写的心中的“悲凉”已不 仅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和民族命 运的感悟。 4.文章第12节,古今中外的文人学士,对于秋, 总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这是一种 文人传统。 综上,喜欢悲凉的原因是:个人遭际、创作理念、 家国情怀、文人传统。(板书) 有感情地齐读最后一段,读出作者绵绵的情思, 深深的眷恋。 五、小结 本节课重点带着大家赏析了北国秋景的几幅画 面,学习作者如何寓情于景,从而把握景与情之间的 关系。 六、作业 1.分析总结本文中作者在写景状物时运用的主 要艺术手法。 2.完成练笔:《故乡的秋》。 附板书设计: 秋晨庭院图、秋槐落蕊图、秋蝉残鸣图、秋雨话 凉图、秋果奇景图 清、静、悲凉(文眼) 个人遭际、创作理念、家国情怀、文人传统 王安逸,教师,现居安徽寿县。 1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