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我区生猪养殖发展趋势
生猪养殖可操作性强,见效快,是广大农户增收致富的一条好路子。但是近年来,生猪产业几经起伏,始终在“多了多,少了少”的周期性怪圈中波动,广大养猪场户特别是规模较小的散户更是如航行于大海中的一叶扁舟,效益时好时坏,甚至不仅没有赚到钱,反而被猪“咬”一口,折了本。现在猪价不断上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区生猪养殖业将发生四大变化:
1.散户养殖向规模化养殖发展。
按照发展经验,在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人民消费需求不断提高的过程中,生猪养殖和猪肉产品加工业将会涌现出一大批规模大、质量优的企业,并且这些企业主要在兼并重组过程中出现。虽然我区养猪业不会像美国那样由排名第一的企业(Smithfield Foods Inc.)控制全国猪肉加工所需生猪数量的52%,但是我区中小养殖户可以采取“抱团”成立养殖合作社、养殖股份公司或“公司+农户”的模式共同抵御市场风险。同时双汇、雨润、金锣等国内龙头企业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启动并加快鲁中地区养猪业兼并重组的步伐。
同时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和人们对畜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千家万户的分散饲养已经难以适应,而标准化规模养殖既可增加经济效益,增强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又可以提高生猪质量。另外生猪养殖只有达到一定规模,才能实现服务指导、科技应用、疫病防控、产品销售、质量控制等的系列化、专业化、标准化,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也更有话语权。
总之,有规模才有效益,有规模才有市场,发展生猪规模养殖已是大势所趋。
2.生猪养殖向节粮型、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生态化、特色化发展。
节粮型。生猪价格上涨因素中上游饲料上涨是重要的因素。畜牧业的高度发展必然会导致“人畜争粮”,同时畜牧业发展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也会大力发展节粮型畜牧业。
科学化。养猪业是 “微利”产业。要想取得好效益既要抓住市场机遇,更要讲求科学化。要向技术要效益,向良种要效益,向管理要效益,只有做到“多措并举”,发展养猪才有“钱途”。
标准化,规范化。“猪流感”、“瘦肉精”的发生加重了消费者对目前食品安全的担忧。生猪产业要想健康发展就必须进一步标准化、规范化,同时要加强养殖、加工、运输监管特别是养殖环节的监管,坚决从源头打击不法行为。建立行业“黑名单”,健全行业退出机制。
生态化。生猪养殖中最头痛的是猪排泄物,尤其在农村,畜禽污染较为普遍,养殖污染已成环境“痛点”。现在我区部分养殖合作社、大型规模养殖场实行粪便“零排放”模式。采取“7天堆肥”、发酵等措施,制成“生物有机肥料”后销售给了有关的单位企业和种植户。减少了养猪对环境、水源、空气的污染。喝酶水、睡发酵床等“零排放”养殖模式变弊为利,值得养殖户借鉴推广。
特色化。消费者的需求引领着生猪养殖的方向,高层次追求原生态、绿色消费习惯催生了特色养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养殖野猪、香猪、黑猪和土猪,特色养殖不仅可以丰富消费市场,也可以避开生猪市场竞争,增加养殖收益。
3.生猪产业合作化、无缝化。
生猪产业链从育种、饲养、养殖、屠宰、加工到流通分销和终端销售,在规模、资金、专业程度有限的条件下,更多的企业采取合作形式。它有利于生猪养殖和加工销售企业提高
工作效率、提高管理水平、塑造品牌、赢得消费者信赖。同时越来越受重视的食品安全要求猪肉市场将实行严格实施产品追溯制度。猪肉产品追溯技术将在几年内大范围推广,最终趋向普及。可以预见未来生猪产业合作将是“无缝化”的合作,也将受到“无缝化”监管。
4.生猪市场继续升温,后期上涨幅度有限,价格短时间内不会大幅下降。
现在全区能繁母猪减少,仔猪价格奇高(皇城6月23日出售25千克仔猪售价820元)。养殖户担心市场风险补栏积极性不高。况且重新养殖能繁母猪需要至少8个月的时间配种,4个月的时间怀胎, 6个月的时间猪仔育肥上市,这段时间为18个月。同时受4、5月全国大范围春旱及6月份南方省市遭遇汛情的影响,生猪供应大环境趋紧。短时间内我区生猪价格仍将保持在高位运行,适当的回调有可能,但是不会调得很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