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理解词语。由于孩子们的生活阅历所限,不能体会既倾慕,又不舍的心情,所以我抓住“孤帆”和滚滚长江水,让同学进行设想、想
教材分析:
象,体会感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人教版语文四班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课
教学目标:
文,这个单元要求同学能由课文内容开展想象,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纯真
1.能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的感情。《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在题目已经交代了地点、人物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文大意,说出诗人的心情。
和事项,诗歌的前两句点明人物的关系和送别的时间,用“烟花三月”
教学重点难点:
传神地写出了阳春三月繁花似锦的特色。后两句融情入境,既是写眼前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文大意,说出诗人的心情。
景,也是写心中情。在教学中我抓住“孤”字,抓住滚滚长江水,让同
教学预备:课件
学进行设想,感受的心情。
教学课时:1课时
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四班级同学对诗人李白有肯定的认识,所以在教学中我不作的介绍。
一、诵读古诗
同学已经具有独立识字的技能,能自主朗读诗文。但是由于古今的不同,
〔一〕课题解读
同学对“广陵”“西辞”“下”等词语的认知是朦胧的,所以在教学中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请同学
为了帮助同学领悟诗文大意,我创设情境,结合语境和自身动作,引导
第 1 页 共 5 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
本文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
们伸出右手跟着老师一起写。〔老师板书课题〕2.这首诗是谁写的?〔老师板书:唐李白〕 3.请同学们把题目和整齐地读一读。
4.题目中“之”是什么意思?〔板书,“之”下加“.”〕〔请个别同学说〕5.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请个别同学说〕
6.题目交代了哪些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情〕7.人物是指谁?〔引导同学说出孟浩然和李白〕8.谁再来给我们说一说题目的意思?请把人物说上。〔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去广陵。〕【设计意图:潜伏笔,帮助同学理解诗意,想象情境。】 〔二〕朗读古诗
1.孟浩然去广陵是走水路还是陆路呢?广陵又是什么地方?请大家自由朗读古诗,看看能不能从古诗里面找出答案?〔同学自由朗读,老师板书整首诗〕2.谁来说说你心目中的答案?〔同学回答〕 3.按223的节奏我们一起朗读这首古诗。
设计意图:激趣朗读,让同学在读中提取信息。 〔三〕吟诵古诗
1.刚才我们是用现在的方式去朗读古诗,但读古诗就要读出古诗的韵味来。怎样读?读的时候要“平长仄短”,也就是一二声调的读得长,三四声调的读得短。
2.我来示范一下:故人——西——辞——黄——鹤楼——,下面的同学们和老师一起。
3.师生一起: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4.这叫吟诵。我来当指挥,你们来吟诵。〔同学吟诵古诗〕5.谁来给大家吟诵吟诵这首诗?
【设计意图:激起同学读书的心情和意愿,让读更有意思。】 二、品尝古诗
第 2 页 共 5 页
本文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
〔一〕理解内容
1.出示圖片“黄鹤楼”以及诗句“故人西辞黄鹤楼”,吟诵诗句。 2.“西辞”是什么意思?〔板书:“西辞”下加“.”〕怎样“西辞黄鹤楼”?谁来做做动作帮助大家理解?〔请个别同学示范,全班做动作:面对黄鹤楼作揖告辞〕3.再吟读一下诗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4.请个别同学说一说。
5.“烟花三月下扬州”,“下”是什么意思?〔板书,“下”下加“.”〕〔请个别同学回答〕6.我们都知道孟浩然去扬州走的是水路,这个“下”除了简约理解成为“去”,还可以说是什么而下呢?〔引导同学说出顺水而下〕7.“烟花三月”是 的三月。〔请个别同学说〕8.老伙伴孟浩然面对黄鹤楼与我告辞,在这繁花似锦、花团锦簇、万紫千红、花红柳绿、柳絮如烟的三月顺流而下去扬州。那么繁华的扬州呢,更是一片绚烂春光,李白的心憧憬不?〔同学回答:憧憬〕9.除了憧憬,
还有什么?〔个别同学回答“倾慕”“渴望”……〕10.请怀着憧憬倾慕之情一起来吟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设计意图:利用具身法帮助理解词语,创设情境,帮助同学在详细的情境、语境中理解词语,让同学开展想象。】
11.天下没有不散之筵席,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李白恋恋不舍地把老伙伴孟浩然送上了船,在江边看着远去的小船渐渐消逝在碧空的终点,道:〔同学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课件出示课文插图以及诗句〕12.李白在江边看着老伙伴上了船,老伙伴的小船越来越远了,李白仍在江边〔翘首凝视〕着远处的小船,小船已经消逝在碧空的终点了,李白仍〔伫立〕在江边。哪位同学来给句子填上恰当的词语?〔个别同学回答〕13.老伙伴已经消逝在碧空的终点了,只看见滚滚的长江水,浩浩荡荡地向天涯流去。此时李白的心情正如这滚滚的长江水,久久不能镇静下
第 3 页 共 5 页
本文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
来,正如这浩浩荡荡东去的长江水,追随着老伙伴。〔请个别同学说并引导〕14.带着这恋恋不舍的情,我们再来吟读一下诗句。〔师生一起吟读〕15.我们再回过头来,品一品诗句中的这一个“孤”字,〔板书:“孤”字下加“.”〕是什么意思?仅仅是一只小船吗?它还可以理解成什么呢?〔请个别同学说,并引导同学产生以下理解〕“李白眼中只有这只小船。”“孤写出了孟浩然离去后李白的心情”
16.历史久远,当时的现实是不是只有这么一只帆船,还是由于李白的眼里只剩下这一只帆船,谁知道呢。但是看着好伙伴随着长江水顺流而下,慢慢消逝在碧空的终点,心情必是不舍和感到孤独、失落的,必是如这滚滚长江水,久久不能镇静。这孤帆,这流向天际的长江,既是眼前的景,也是李白心中的情。我们再一次诵读一下这句话:〔老师指示,同学吟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设计意图:反复吟诵诗句,创设情境,抓住关键字眼,想象诗歌
描述的情境,体会的感情。】 三、拓展延伸
望着这孤帆慢慢消逝在碧空终点,望着这流向天际的长江水,李白此时此刻的心情是怎样的呢?他会想些什么呢?请同学写一写。 望着这孤帆慢慢消逝在碧空终点,望着这流向天际的长江水,李白 。
【设计意图:读写结合,体会的感情。】 1.同学写,请个别同学读。
2.让我们带着这恋恋不舍,让我们的心随着这浩浩东去的长江水,最末再来吟诵一次整首诗吧。〔师生吟诵〕四、作业 1.背诵古诗
2.推举诵读《赠孟浩然》 板书设计: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第 4 页 共 5 页
本文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
唐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第 5 页 共 5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