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TCL的国际化战略浅析

2021-05-09 来源:汇智旅游网
TCL的国际化战略浅析

辛敏英  王达斌  苏永怡  李伟坚  许雄武  广东工业大学  510006

摘  要文章以TCL集团的国际化战略为研究对象,对TCL集团的内部战略环境和外部战略环境进行分析,指出了TCL集团的国际化战略的得失原因,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关键词国际化战略;环境分析法;措施1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的出现,特别是技术的飞速发展,目前全球许多行业的竞争正发生着本质的变化,在如此新的竞争格局中,传统的管理理验已无法给公司带来竞争力,而且全球性竞争要求企业投资额非常大,一旦失败后果将会非常严重。因此,发展和实施战略就显得特别重要。在这个大背景下,中国的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上成为强有力的竞争者,就必须成为一个有国际竞争力的全球性调配资源的跨国公司。到2005年,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如火如荼:联想、TCL、中海油、中石油、海尔等已经迈出了第一步,但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中国企业的管理、资源、制度、创新以及系统整合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尤以TCL尴尬的欧洲市场的国际化过程而让人深思。

2 TCL的国际化战略

2.1 TCL的国际化战略过程

TCL的国际化战略始于1998年。1998年TCL进军东南亚彩电市场,到2002年市场份额超过12%;到2003年,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到16%,仅次于索尼,把松下、三星、LG甩在后面。2004年上半年,TCL在菲律宾彩电市场份额已达 10.35%,成为与索尼、三星齐名的国际品牌。40%以上。在部分市场,TCL彩电销量已经稳居当地第一,成为菲律宾、斯里兰卡、印尼、孟加拉等地受人尊敬的国际品牌。

从2002年始,TCL开始由亚洲国家投向欧洲、美洲。欧洲作为一个统一的

经济联盟体,被称为和美国、中国并列的全球三大最完整的彩电市场。占据这个市场意义重大,但是欧盟市场一向以门槛高著称。上世纪90年代,中国企业生产的彩电因为相互竞价而遭欧盟反倾销制裁。到2003年初,欧盟开始松动制裁,开给中国40万台彩电的配额,但是,区区40万台配额对年产能达到8000万台的中国实在微不足道。2002年TCL成功收购施耐德,使TCL巧妙地绕过了欧盟对中国家电企业的反倾销壁垒,为中国家电企为中国家电企业重返欧洲市场提供了经典范例。随后不久,TCL又以相似的手法收购了美国GO-VIDEO公司。2004年7月29日,TCL与汤姆逊合资组建TTE,TTE的成立,意味着TCL实现了由“局部国际化”到“全面国际化”的蝶变。2004年9月TCL与阿尔卡物组成合营公司。

2.2 TCL国际化过程的外部环境分析在TCL国际化过程中,进军东南亚市场可以说是成功,但在面临成熟的欧洲市场时,TCL所面临的却是一个竞争非常激烈、复杂的外部环境,主要有:社会文化因素、法律/政策因素、技术环境因素、产品的差异化、替代品的威胁、激烈的竞争对手等等。

2.2.1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社会文化环境是指企业所处的社会结构、社会风俗和习惯、人们的信仰和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生活方式、文化传统、人口规模与地理分布等因素的形成和变化。欧洲的文化、人们的价值取向、浪费观念等跟我们国家是有很大差别的,在异国的土壤融合不同的文化是件不易的事,事实也证明TCL与汤姆逊的合资公司所面临的问题跟此是有很大关系的。在专家看来,国际化的本质是懂得“国际消费者”背后独特的国家文化,独特的阶层结构以及消费习惯。这才是支撑企业赢利的源泉,也是企业事例的源泉。TTE之所以巨损,文化的整合也是主要问题之一。

2.2.2 法律/政策环境分析

法律/政策环境是指那些制约和影响企业的政治要素和法律系统及其运行状态的影响要素。主要包括所在地政权的性质和政权的稳定性、立法依据和立法体系的完备情况、所在地是否加入政治聪明及政治聪明有有关条款,同时还包括劳工法等。法国工会组织力量强大,当企业出现问题之后,不能随意裁减员工,工人和社会利益是放在第一位的,股东利益是最末位的,这是企业面临困境减负的主要方式之一。现在TCL在法国背负着很重的包袱就是员工的处置,重组时它不得不选择一次性全部再成立新的公司,并返聘部分自己需要的员工。

2.2.3 技术环境因素

技术环境因素包括所有参与创造新知识以及将新转化为新的产出、产品、流程和材料的组织机构及行为。技术进步以新产品、新流程和新材料的源源不断出现为标志从不同的深度和广度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很有必要迅速而彻底地研究技术环境因素。TCL在并购汤姆逊时,自认为可以利用它的技术研发,却没有很好地了解消费者的真正需求,导致在彩电行业从CRT到平板快速升级时,汤姆逊基于CRT技术建立的产业模式完全不能适应这种转变,最终酿造了TCL在2006年的整体巨损。

2.3 TCL国际化过程的内部环境分析企业内部环境主要包括资源、能力以及核心竞争力。资源包括有形的生产设备、工厂、财务资源、组织资源、技术资源等,无形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创新资源、声誉资源等。能力是指企业分配资源的效率,它通过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的不断融合而产生,在不断重复和实践中变得越来越有价值。企业内部环境分析目的在于掌握企业历史和目前的状况,明确企业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它有助于企业制定有针对性的战略,有效地利用自身资源,发挥企业的优势;同时避免企业的劣势,或采取积极的态度改进企业劣势。扬长避短,更有助于百战不殆。我们主要从TCL的营销、管理、品牌研发能力方面

-271-创新体系建设中国科技信息2008年第3期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Feb.2008作出分析

2.3.1 管理体制

TCL拥有精干高效的管理团队和相对成型的管理体制,但方式却是中国式的,同时缺乏国际管理经验,仍不能与在长期市场竞争中陶冶出来的跨国公司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水平相比肩。

2.3.2 营销网络

TCL用了十多年时间、花了十多亿资金建立起了庞大的国内营销网络,年销售额达130亿元,但国外的营销网点却非常少,只在越南、印度等少数几个国家有布点,在欧盟、北美等几乎是空白。国外销售额2000年为5.14亿元,仅占21%,市场布局如此失衡,将成为TCL和其他国内家电业与国外公司竞争的重大缺陷。

2.3.3 品牌价值

TCL已是国内名牌,品牌价值106亿元(12.8亿美元),得到了中国消费者的广泛认同。但与那些跨国公司相比,如IBM(电脑,527.5亿美元),诺基亚(通信设备,350.4亿美元)、索尼(家电,150.1亿美元)等,TCL还远远不是一个国际著名品牌。

2.3.4 研发能力

TCL是依靠成本战略制胜的国有企业,当在全球化市场搏击时,产品结构严重落后。研发能力不强、技术上的创新落后就成为它亏损的致命弱点。

时,一定要把握好三个原则:第一,要力争控股。控股能体现企业意志,保证品牌生存权和发展权。第二,要选择合适的对象。什么样的对象才合适呢?具备较强的技术实力和较大的行业影响力,这样的企业才具有发展潜力。第三,要充分认同和尊重我方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参考文献[1] 战略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2] 万荷.TCL的战略失误 [J].中小企业科技.2007(04):14-15[3] 刘阳.当前企业并购的战略动机及启示 [J].江苏商论.2003(12):95-96[4] 谭雅.TCL国际化:以退为进.当代经理人.2006(12):30-31作者简介辛敏英:女,汉族,在职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高教、教学管理。上接第270页初步形成住宅产业化的推进机制、保障机制和市场机制。2、以住宅性能评定指标体系为指导,加强住宅性能认定工作。住宅性能认定工作以在我国逐步开展,还有许多基础性工作需要深入。通过开展这项工作,按照住宅性能评定指标体系,对住宅适用性能、安全性能、耐久性能、环境性能和经济性能进行分析,并作出综合评价,从而对住宅品质进行检验。在住宅性能评定指标体系中,把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保等方面的要求以定性或定量的方式标明,要把住宅性能认定与开发企业的品牌挂钩,激发开发企业对所开发的住宅区进行住宅性能认定的积极性。3、研究制订推进节能省地住宅的创新机制。综合运用财政、税务、投资、信贷、价格、收费、土地等经济调控手段,逐步构建资源节约型住宅产业结构和住宅消费结构。一方面鼓励开发商建3 结论和对策

2000年,TCL实现主营业务收110.78亿元;2001年是127.69亿元;2002年221.17亿元;2003年实现销售收入393亿元,净利润16.31亿元;2004年实现销售收入553亿元,净利润7.6亿元;到了2005年,TCL共实现销售收入493亿元,亏损21.9亿元;2006年上半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5.76亿元,亏损7.38。

从以上的财务数字我们可以看出:随着TCL的国际化脚步的加快,TCL的亏损不断加大。这在我们前面对它的内外部环境的分析中也是可以看出的。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没有经过严格的市场研究和调查、没有具备统领国际大企业的管理能力、没有对国际化企业并购后所面临的风险进行仔细的评估,没有真正“整合资源、发挥协同效应”,那么即便“走出去”了,其代价也是惨重的。

TCL经验证明,在与跨国资本合作

造、人民群众购买节能省地型住宅,另一方面,对不执行相关标准的责任人进行处罚,以市场化的方式来推进节能省地型住宅的发展。

4、大力推进节能省地住宅的技术进步,通过先进和适用的技术实现住宅产业的提升。建立评估认证体系,促进节能省地住宅的发展。一是把节能省地型住宅的研究工作纳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为研究开发相关的技术及产品提供保障;二是大力抓好节能省地型住宅示范工程,以示范效应来带动节能省地型住宅的发展;三是建立节能省地住宅的评估认证制度,引导其健康发展。

5、加强国际合作。继续拓展合作领域,并把合作重点放在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的制定、技术及产业合作、能力建设和示范工程等方面,在节能省地型住宅、开发使用可再生能源、使用新型墙体材料、发展可持续住宅、引进先进施工工艺及技术等方面缩小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实现我国节能省地型住宅的跨越式发展。

6、认真总结经验,逐步建立和完善规范引导节能省地住宅发展的法规体系。目前,应充分利用现有的行政许可手段,如施工图设计审查、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备案等依法推进节能省地住宅的发展。

总之,住宅产业是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领域,要通过住宅产业现代化的途径,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为实现住宅开发建设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为小康社会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1]、杨子江.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10)[2]、曾伟.浅谈住宅建设节地问题[J].建筑与规划理论.2006,(4).[3]、孙克放.节能省地型住宅全方位发展[J].城市开发.2005,(2).[4]、秉文.“节能省地型”住宅建设10法[J].上海住宅.2005,(3)-27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