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如何加强与完善职业指导工作
目前中职学校职业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加强与完善中职学校职业指导工作显得十分必要。在开展职业指导工作中,学校应将职业指导工作纳入学校的常规重要工作当中,着力构建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的科学体系;循序渐进,将职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学生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在职业指导中的主观能动性;规范职业指导工作,着力加强职业指导工作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建立一支学习型的队伍。
中职学校 就业 职业指导
中职学校的职业指导工作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就业方针、政策的重要途径,事关学生职业前途与人生目标的实现。目前,中职生就业形势并不乐观,而中职学校在职业指导工作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加强与完善中职学校职业指导工作显得十分的必要。通过近年来的实践与探索,笔者以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和完善学生的职业指导工作。
一、将职业指导工作纳入学校的重要工作内容。以为导向,着力构建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的科学体系
第一,学校将职业指导工作纳入学校的重要工作内容,以学校实训处为主要负责部门,学校领导亲自挂帅,建立一个职业指导工作的工作机制和工作网络,从组织机构上保证职业指导工作的组织的实施,其中有专业的队伍负责职业指导工作开展。
第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行 订单式 人才培养模式。学校要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打破现行较死板的按专业、学科设置课程的框架,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同时师资力量的调配要紧紧结合订单的需求,多去企业顶岗学习,打造 双师型 教师队伍,真正建立起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学科专业设置模式。
第三,成立职业发展教研室,打造职业指导精品课程。教育部负责人在近年全国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曾指出,要 加快开展就业指导教师培训和认证工作,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把就业指导课列入必修课或必选课,积极开发教材,完善课程体系 。因此就业指导课程要从新生入学开始贯穿于整个中职教育中,同时,积极鼓励广大教师加强职业指导方面的研究和实验,丰富教学方法,通过一系列创新教学方法打造职业指导精品课程。
第四,组建中职学生创业协会和中职学生创业基地。创业协会由学生自发成立,通过联系各界人士,邀请企业来校为学生
做创业指导,举办创业设计大赛,调动学生的创业热情,同时学校可为这些可行性强的创业设想开设一个实现的平台 中职学生创业基地,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有效实现了创业与就业一体化融合。
第五,主动走进企业,加强校企合作。通过组织学生参观人才市场、劳务市场,进行社会,让学生身临其境提前感受应聘的场面;组织学生走进企业,了解职业岗位对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从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个性,品质,激发职业兴趣;组织教师下企业,学习企业的管理模式及生产实际,从而更好地将实际运用到教学,同时邀请企业来校宣讲,让学生提前了解企业的及要求,寻找自身的差距,从而改进其学习方向。
中职学校如何加强与完善职业指导工作(2)
二、职业工作应循序渐进。从学生一入学抓起并且贯穿于学生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第一阶段,引导学生尽快完成从接受义务教育到接受的角色转换,为自己即将开始的职业生涯做好具体而实在的准备。我们应提前帮助学生做好职业启蒙与生涯规划,包括职业与职业理想、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涵义和内容、职业生涯规划书的等,让学生在校期间就有明确的职业目标,了解、了解职业、了解自己。珍惜在校生活。同时挖掘潜能、完善自我、设计未来,主动适应未来从事的职业。
第二阶段是职业指导的关键阶段,学生就业和其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基本取决于这个阶段。一是通过励志教育,进行职业素质的指导。二是注重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帮助学生发现和了解自己的特长和兴趣,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认识自身的不足,了解就业行情,明确社会需求,认清就业形势,调整就业观,熟悉并热爱自己今后所从事的职业。三是开展创业指导教育,以创业带动就业。通过成立创业协会,举办创业设计大赛,邀请创业成功典范来校讲座等方式调动学生的创业热情,转变就业观念,充分利用目前国家给予的多项中职学生创业优惠政策,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鼓励毕业生就业渠道多元化。
第三阶段是职业学校职业指导的完成阶段。针对学生即将离开校园迈人社会这个人生大舞台的实际及其特殊需求,拾遗补缺地进行以就业为重点的教育,向学生宣传就业政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鼓励学生大胆进入新的行业,由就业到创业。
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即将开始的职业生活,让学生既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又能实事求是地面对现实,迈好职业生涯的第一步。此外,通过邀请企业专家进行、面试、礼仪等方面的指导,观摩人才招聘会,开展模拟招聘会,丰富学生的应聘技巧,并为学生选择合适的工作岗位出谋划策,力争让每个学生都及时、顺利就业。
三、规范职业指导工作,着力加强职业指导工作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建立一支学习型的队伍
第一,加大师资培训力度,充分创造培养条件,促进职业指导队伍的建设。对于职业指导工作队伍的培养,学校应高度重视,认真规划,妥善安排,通过外出调研,到企业顶岗学习,参加专业培训,对外交流等形式为职业指导人员的学习深造提供条件,并认真做好职业指导工作者的考核和职称评定工作。
第二,及时工作,加强自身的完善和提高。职业指导工作者要在大量的日常工作实践中,总结开展职业指导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通过讲授就业指导课、开展各种就业指导教育活动,不断扩大知识视野,丰富头脑,提高理论政策水平和业务水平,通过编写教材、教学参考资料和讲义,积极钻研职业和业务,逐步成为一名有较扎实学问,有较高的职业指导水平的职业指导工作者。
第三,与时俱进,在研究探索中不断成长。职业指导工作具有内在的规律性,应围绕社会发展变化的规律和职业指导工作的内容、过程、途径、原则和方法等方面的问题,同时紧跟时代的步伐,以为导向,加强职业指导学科的理论和实践方面探索研究,建立各具特色的职业指导实践体系,不断提高职业指导队伍的整体水平。
相关查阅:毕业范文、计算机毕业、毕业格式、行政管理、毕业
中职学校如何做好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 -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大,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传统注重理论知识传授
的中职学校教学模式培养出的人才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如何培养出实践与理论知识并重的中职生是摆在中职学校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
【关键词】经验;创新;实践 一、发达国家现代学徒制的经验和优点
学徒制是一种传统的职业教育形式,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类社会开始由工业社会走向信息社会。传统的学徒制已不能适应信息社会形态下生产力发展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在吸收传统学徒制的优点并融合现代学校职业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创造了“现代学徒制”。现代学徒制实行交替式的培训和学习,学生一般用三分之二的时间在企业接受培训,约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将职业学校中的理论学习与企业中的实践锻炼相结合,主要突出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学徒期间享受学徒工资,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实训内容和培训内容,培训结束后经考试合格授予国家承认的职业资格。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第一,使学生在上学期间就可以得到上岗前的良好锻炼,提前掌握职业技能,提高职业素养,学生的就业前景比较明朗,大部分学徒工毕业后能被原企业录用。第二,实训内容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制订,适应企业的需要,突出对学徒工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第三,学生在接受培训期间无需交纳学费,还享受学徒工资。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经济独立性。
二、实践性教学的创新
第一,进行专业改革,突出实践教学。过去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学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技能训练的时间较短且安排不合理,培养出的人才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近几年在社会调研的基础上学校对各专业的教学计划进行调整,根据企业对技能
型人才的要求确定了专业学生的培养的基本技能目标,围绕所确定的目标设置课程模块。在学校课程设置中,有用人单位专业人才参与专业课程设置,开发适合企业实际工作需要的项目课程,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开发出校本课程。明确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工学交替的方式,加大技能训练的课时量。在校的前两年以理论教学为主,定期到企业实训教学,最后一年进行顶岗实习,实践教学的时间要占总学时的二分之一以上,通过双元途径实现校企共育人才。
第二,实践环节实行多样化。中职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可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措施激发其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觉学习。学校通过加强校内实训条件建设等方式,保障学生在校期间的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中,要注重项目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加大实习产品与实际产品的结合力度,实践中产生的效益能更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训内容注重循序渐进,让学生有成就感。人的认知过程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复杂的实训让学生很难掌握,会使学生失败过多而容易产生放弃的念头。在实践教学中要把握好“度”,既不能让学生太容易做到而产生自满的情绪,又不能因困难太大丧失信心。另外,还要尽可能多地开设综合实践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实习兴趣。
三、实行分层次教学
中职生的学习基础差异很大,部分中职生在中学时学习习惯好成绩优异,更多的学生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成绩处于中下水平。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程度和兴趣的差异性,按学生的能力进行分组教学,每组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让每组都能完成各自的目标后再尝试完成其他组的目标,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有所收获。
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条件
在实行学校和企业双重培养的教学模式中,企业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对在校生进行培养,而毕业后学生是否愿意到校企合作企业就业,企业对学校教学的投入是否会只有投入没有产出,是很多企业顾虑的问题。企业出于担心“为他人做嫁衣”的心态,往往只是让学生从事低端的工作,不让学生接触技术性的工作。如何打消企业的顾虑是学校要思考的问题。学校采取加强校企文化建设的方式可以增加校企合作的成功度。校企文化是企业文化与学校文化相互磨合而形成的一种兼具企业管理和学校教育双层文化背景的融合,校企文化建设是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趋势。学校专门开辟空间建立校企文化长廊,宣扬企业文化,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感觉到合作企业的文化气息,使学生提早适应企业环境。学校根据企业的需要定向培养学生,开设以企业名字命名的班级,班级学生毕业后只要愿意都可以到企业就职,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对企业的认可。
学校站在决策层进行的统一规划,在有关政策、法规的约束下与企业建立学徒工组织机构,制定合理的资金管理、奖励机制。组织机构成员由校领导、企业领导、专业教师组成。学校负责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校企共同保证学徒制教学模式的实施。为了明确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的权利和义务,要签订好学徒协议,明确各自的职责。为了更好地保障学徒制教学过程顺利进行,学校制定表彰奖励机制,奖励资金的来源主要来自企业。部分合作企业在中职学校设立了以企业名字命名的奖学金,学业良好的学生能获得企业提供的奖学金。这样就加深了学生对企业的了解,毕业后更加倾向于到企业就业,对企业的忠诚度更高,实现了校企共赢。
五、行业协会指导
我国的行业协会是介于政府、企业之间,商品生产业与经营者之间,并为其服务、咨询、沟通、监督、公正、自律、协调的社会中介组织。我国的行业协会还很不发达。我认为有效开展学徒制,行业协会必须发挥作用,拓宽其职能,使其能够参与到校企合作的各个层面。新型行业协会,既可以承担对企业相应的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调动企业参加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又可以建立由各类专家参加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参与职校的办学模式革新。在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开发等方面发挥指导性作用。再则,行业协会作为无权无利的第三方主持各方的合作,可以更大程度地发挥管理和监督的职责,可以保证校企合作快速有序地进行,切实推动现代学徒制的实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