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3年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2021-01-02 来源:汇智旅游网


2023年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班级开展了“沐浴书香放飞心灵”的活动。 1. 2022年4月23日是第27个世界读书日,

(1) 【读书动员】班级举行了读书周的动员会,请你根据下面三位老师的发言,把主持人的总结补充完整。

主持人:各位同学,本周六为“世界读书日”,我们的读书周活动开始了。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三位老师与大家交流,让我们更全面、深入地了解读书活动。

老师一:中学生应该注重积累,尽量广泛阅读,不只是读部编版教材推荐的十二本名著,自主阅读推荐的书目也应该涉猎,特别是名著,是永不过时的经典,我们要多读。读的时候要特别去积累书里的文化。

老师二:“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我在这里借培根的一段话送给你们: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需咀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

老师三:广泛阅读,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完善知识体系、传承优秀文化、汲取生命养分,学会综合运用学科知识,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获得真正的成长。 主持人:刚才三位老师分别从读书的内容、① ______ 、② ______ 三方面介绍了读书活动,让我们对读书活动的内涵有了一定的了解。谢谢各位老师!

(2) 【读书意义】林子同学找到了三幅关于读书的漫画,请你仿照示例,任选一幅,写一句揭示漫画主题的话语。

示例:不读书,行万里路也只是邮差!

我选择 ______ ,漫画主题是: ______

第1页,共15页

(3) 【读书推荐】下面是李丽同学为当代作家路遥《平凡的世界》(八下选读名著)写的推荐词,请在我们初中必读的12部名著中,选择你喜欢的任一作品的人物或作者为主语,仿写一段100字以内的推荐词。

推荐词:孙少平,内心饥饿,你用书本充当自己生命的粮食;人生艰难,你用知识铺成人生的坦途。你博览群书,不卑不亢,你是一个平凡的人,却永不甘于所谓的平凡,抓往苦难垫在脚下,让生命一览众山小。 我的推荐词: ______

2. 阅读下列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秋韵 宗璞

京华秋色,最先想到的总是香山红叶。曾记得满山如火如荼的壮观,在太阳下,那红色似乎在跳动,像火焰一样。二三友人,骑着小驴,笑语与得得蹄声相和,循着弯曲小道,在山里穿行。秋的丰富和幽静调和得匀匀的,向每个毛孔渗进来。如果走的是双清这一边,一段山路后,上几个陡台阶,眼前会出现大片金黄,那是几棵大树,现在想来,也是银杏罢。满树茂密的叶子都黄透了,从树梢披散到地,黄得那样滋润,好像把秋天的丰收集聚在那里了。让人觉得,这才是秋天的基调。

今年秋到香山,人也到香山。满路车辆与行人,如同电影散场。只好改道万安山,去寻秋意。山麓有一片黄栌,不甚茂密。法海寺废墟前石阶两旁,有两片暗红,也很寥落。乱草丛中,断石横卧,枯树枝头,露出灰蓝的天和不甚明亮的太阳。这似乎很有秋天的萧索气象了。然而,这不是我要寻找的秋的韵致。

这一天,秋已深了,披着斜风细雨,照例走到临湖轩下小湖旁,忽然觉得这景色这般奇妙,似乎我从未到过这里。小湖南面有一座小山,山与湖之间是一排高大的银杏树。几天不见,竟变成一座金黄屏障,遮住了山,映进了水,扇形叶子落了一地,铺满了绕湖的小径,似乎这金黄屏障向四周渗透,无限地扩大了。 循路走去,湖东侧一片鲜红跳进眼帘。这样耀眼的红叶!不是黄栌,黄栌的红较暗;不是枫树,枫叶的红较深。这红叶着了雨,远看鲜亮极了,近看时,是对称的长形叶子。地下也有不少,成了薄薄的一层红毯。在小片鲜红和高大的金屏障之间,还有深浅不同的绿,深浅不同的褐、棕等丰富的颜色环抱着澄明的秋水。冷冷的几滴秋雨,更给整个景色添了几分朦胧,似乎除了眼前这一切,还有别的蕴藏。绚烂多彩而肃穆庄严,似朦胧而实清明,我要寻找的秋韵,原来便在这里。

(原文有删节)

(1) 下面句子的朗读重音标注,最不恰当的一项 ______ A.最先想到的总是香山红叶。 ..

第2页,共15页

B.好像把秋天的丰收集聚在那里了。 .C.让人觉得,这才是秋天的基调。 .D.充满了大彻大悟的味道。 ....

(2) 有人说本文划线句中“跳”字用得很好,请你从修辞和情感两个方面来谈谈其表达效果。

(3) 选文第二自然段末尾写到“这不是我要寻找的秋的韵致”,所以有人认为文不对题,应该删去,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

3. 根据提示默写。

(1) 鸟下绿芜秦苑夕, ______ 。(许浑《咸阳城东楼》) (2) ______ ,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3) 倚东风, ______ 。(秦观《行香子》)

(4) 爱上层楼, ______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5) 《商山早行》中触景生情,把景物描写与梦境自然地联系起来,以抒发诗人思乡怀亲之情的诗句是: ______ , ______ 。

(6) 《岳阳楼记》中表达了诗人崇高的政治情怀的诗句是: ______ , ______ 。

4.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正走处,忽见是个小妖儿,担着黄旗,背着文书,敲着锣儿,急走如飞而来。行者笑道:“原来是这厮打锣。他不知送的是甚么书信,等我听他一听。”好大圣,摇身一变,变做个猛虫儿,轻轻的飞在他书包之上。只听得那妖精敲着锣,绪绪聒聒的自念自诵道:“我家大王,忒也心毒。三年前到朱紫国强夺了金圣皇后,一向无缘,未得身,只苦了要来的宫女顶缸。两个来弄杀了,四个来也弄杀了。前年要了,去年又要今年又要;今年还要,却撞个对头来了。那个要宫女的先锋被个甚么孙行者打败了,不发宫女。我大王因此发怒,要与他国争持,教我去下甚么战书。这一去,那国王不战则可,战必不利。我大王使烟火飞沙,那国王君臣百姓等,莫想一个得活。那时我等占了他的城池,大王称帝,我等称臣,——虽然也有个大小官爵,只是天理难容也!”

(1) 选段中的小妖儿是 (名字) ,大王是 (名字)。《西游记》的作者是 朝的 。

(2) 你认为选段中的小妖儿有什么特点?请结合选段分析。

5. 阅读下面的两篇短文,完成小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曹刿论战(节选)

第3页,共15页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1) 下列句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______ A.五十弦翻塞i)外声 (sà.B.马作的(dí)卢飞快 .C.弓如霹雳弦n)惊 (xiá.D.赢得生前身(shēn)后名) .

n)焉 又何间(jià.未能远谋(muò) .小惠(huì)未遍 .忠之属(shǔ)也 .

(2) 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______ A.八百里分麾下炙 .B.必以信 .C.战则请从 .D.何以战 .

①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翻译: ______ ,不能够深谋远虑。 ②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4) 两篇选文中主人公的“担当精神”分别体现在哪里?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分析。

必以分人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以德报怨 .

(3) 完成下列语句的翻译。

6.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ㅤㅤ读书是丰富的,是快乐的:有知识探索的快乐,有思想进步的快乐,有生活趣味的快乐。这样的快乐,是读书人代代相传的精神享受。

ㅤㅤ一个热爱阅读的人,心中必有“诗和远方”。阅读,为你打开一扇大门,吸引你探寻斑斓的世界;阅读,为你带来一道阶梯,帮助你攀登知识的殿堂;阅读,为你插上一双翅膀,带领你翱翔自由的天空;阅读,为你点亮一盏明灯,指引你迈向辉煌的未来…… ㅤㅤ阅读以上材料,你有哪些认识和感悟?请任选题作文。

(1)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主立意,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文章。

(2)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中的三个关键词“知识探索”“思想进步”“生活趣味”展开讨论。你对哪个关键词感触最深?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3)以“向往那些有书的日子”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第4页,共15页

要求:

①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②不少于500字;

③不得泄露个人相关信息,凡涉及真实地名、校名、人名,请用xx代替; ④不得抄袭试卷中的材料及他人作品。

第5页,共15页

答案和解析

1.【答案】【小题1】读书的方法,读书的目标

【小题2】①,看见书籍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小题3】保尔,你是一个自觉、无私的革命战士,总是把党跟祖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那血与火的战争年代,你与父兄们一起驰骋疆场,为保卫苏维埃政权,同外国武装干涉者和白匪军浴血奋战。在那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的艰难岁月里,你又以全部热情投入到祖国建设中来,你是甘愿奉献、无惧牺牲、久经考验、如钢铁一般的革命者! 【解析】(1)①读书的方法 ②读书的目标

(2)①示例:看见书籍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或:②以书为伴,孤独也是一种享受。③书籍,当代真正的大学)

(3)保尔,你是一个自觉、无私的革命战士,总是把党跟祖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那血与火的战争年代,你与父兄们一起驰骋疆场,为保卫苏维埃政权,同外国武装干涉者和白匪军浴血奋战。在那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的艰难岁月里,你又以全部热情投入到祖国建设中来,你是甘愿奉献、无惧牺牲、久经考验、如钢铁一般的革命者! (1)本题考查文段内容的理解。

由“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可知,这里是说读书不能总是向作者发难,但是作者说的也不能全信,也不能只为了寻章摘句而读,而是要在阅读中自己多多思考、细细品味。“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需咀嚼消化。”则是说书有很多种,针对不同的书籍,要有不同的阅读方法。所以第二位老师介绍的是读书的方法。

由“广泛阅读,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完善知识体系、传承优秀文化、汲取生命养分,学会综合运用学科知识,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获得真正的成长。”可知,阅读要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完善知识体系、传承优秀文化、汲取生命养分”为目的,让学生学会“综合运用学科知识,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获得真正的成长”。所以第三位老师介绍的是读书的目标。

(2)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漫画分析寓意并表达的能力。

题目要求任选一幅漫画写一句话来揭示漫画主题,让这幅漫画寓意更活灵活现。 分析漫画①,可见画面中的“书”字如同一块面包,在这块面包的上部和下部都有人在啃咬。这幅漫画可以启示我们:我们对书籍的渴求就如同饥肠辘辘的人对面包的渴求。 分析漫画②,可见画面中有一个人在路上走着,他的手中握着一卷书,他的背包中也是书。这段前行的路,虽然没有好友陪伴,但有书籍作伴,路途也不孤独。可得启示:追梦的路上,

第6页,共15页

书籍作伴也是一种享受。

分析漫画③,可见画面中由一道名为“XX大学”的校门,撑起这道校门的左柱和右柱都是一本本的书籍,这可以启示我们:书籍才是当代真正的大学之本。 (3)本题考查推荐语的拟写。

由题目要求可知,我们可在初中必读的12部名著中,任选一部作品中的人物或作者为主语,仿写一段100字以内的推荐词。注意使用第二人称,结合人物的重要事迹或精神品质来写。 示例一:保尔,你是一个自觉、无私的革命战士,总是把党跟祖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那血与火的战争年代,你与父兄们一起驰骋疆场,为保卫苏维埃政权,同外国武装干涉者和白匪军浴血奋战。在那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的艰难岁月里,你又以全部热情投入到祖国建设中来,你是甘愿奉献、无惧牺牲、久经考验、如钢铁一般的革命者!

示例二:您以博大精深的思想和卓越的艺术在中国现代思想史和文学史上建起一座丰碑。你有力地抨击封建制度的黑暗与罪恶,暴露国民性的弱点与病根,深刻反映了中国向现代化迈进道路中,广阔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精神面貌,您就是令我们敬佩不已的鲁迅先生! 综合读写题给出一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2.【答案】【小题1】B

【小题2】 【小题3】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阅读重音的把握。要求学生通过反复读体会。 A.恰当,“总是”为修饰词语,是结构重音;

B.不恰当,“在”只是一个介词,没有实际意义,不必重读; C.恰当,“这”代指前面的内容,为强调重音; D.恰当,“大彻大悟”为修饰词语,是结构重音。 故选:B。

(2)本题考查对词语的赏析。“跳”字本义是以脚蹬地,使身体往上或向前的动作。划线句子“循路走去,湖东侧一片鲜红跳进眼帘”中的“跳”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一片鲜红”是指湖东侧红叶颜色的鲜红耀眼,运用一个“跳”字,境界全出,生动形象地写出红叶的活泼可爱,富有情趣,作者在小湖旁突然看到如此鲜红耀眼的红叶,表达出万分惊喜之情。

(3)本题考查对文章结构的把握。首先回答不能删除。然后说明理由。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分析。文章主要讲述了作者在秋天寻找秋韵的事情。第②段作者先到香山和法海寺寻找秋的

第7页,共15页

韵致,结合“今年秋到香山,人也到香山。满路车辆与行人,如同电影散场。只好改道万安山,去寻秋意。山麓有一片黄栌,不甚茂密。法海寺废墟前石阶两旁,有两片暗红,也很寥落。乱草丛中,断石横卧,枯树枝头,露出灰蓝的天和不甚明亮的太阳”的分析,他认为香山人满为患,万安山法海寺虽有秋天的萧索气象,但“这不是我要寻找的秋的韵致”,让读者自然会产生疑问:作者想要寻的秋韵到底在哪呢?这种“吊胃口”的写法就增加了文章的波澜,使文章曲折有致。香山太嘈杂拥挤,万安山法海寺太寥落萧索;结合“这样耀眼的红叶!不是黄栌,黄栌的红较暗;不是枫树,枫叶的红较深。这红叶着了雨,远看鲜亮极了,近看时,是对称的长形叶子。地下也有不少,成了薄薄的一层红毯。在小片鲜红和高大的金屏障之间,还有深浅不同的绿,深浅不同的褐、棕等丰富的颜色环抱着澄明的秋水。冷冷的几滴秋雨,更给整个景色添了几分朦胧,似乎除了眼前这一切,还有别的蕴藏。绚烂多彩而肃穆庄严,似朦胧而实清明”可知,这都与小湖旁奇妙的秋色形成对比,突出了作者对小湖旁秋色的喜爱,表现了作者心中真正的“秋韵”。所以“这不是我要寻找的秋的韵致”是不应该删去。 答案: (1)B

(2)修辞:“跳”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表现了红叶颜色的鲜红耀眼,富有情趣。情感:表达了作者突然看到红叶时的欣喜之情。

(3)不能删除。一方面增加了文章的波澜,使文章曲折有致,另一方面以香山的嘈杂、万安山的寥落和萧索与小湖旁的秋色作对比,突出作者对后者的喜爱。

文章主要讲述了作者在秋天寻找秋韵的事情。作者撷取了三次到山中寻找秋韵的画面,感受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由“让人觉得,这 才是秋天的基调”到“然而,这不是我要寻找的秋的韵致”再到“我要寻找的秋韵,原来便在这里”。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赏析语句的方法:

①抓关键词语。很多重点句的含义,往往是通过一、二个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等关键词语传递出来的。抓住句中关键词语去深入理解句子,是常用的可取的一种赏析句子的方法

②抓修辞手法。修辞手法的运用,能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形象、生动、传神。修辞常见的有八种(即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它们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起到的作用各不相同。

③抓句式特点。常见的句式特点有:长短句结合、句子对仗工整、双重否定句。排比句、反问句、倒装句等。

④抓表现手法。表现手法是作家在创作中为塑造艺术形象,表达审美情感时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手段,如衬托、对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联想、想象、象征等。

第8页,共15页

⑤抓结构作用。一个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有承上启下、前后呼应、总结上文或总结全文等。我们应该抓住总领句、过渡句、总结句分析其在结构上的作用。

⑥抓思想内容。准确把握内容及思想情感每个句子本身都可提炼出一定的内容,也有的饱含作者的某种思想情感。在赏析句子的答案中,内容及思想情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3.【答案】【小题1】蝉鸣黄叶汉宫秋

【小题2】蓬山此去无多路 【小题3】豪兴徜徉 【小题4】为赋新词强说愁 【小题5】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小题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解析】答案: (1)蝉鸣黄叶汉宫秋 (2)蓬山此去无多路

(3)豪兴徜徉(注意“徜徉”的书写) (4)为赋新词强说愁 (5)因思杜陵梦 凫雁满回塘 (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4.【答案】【小题1】有来有去,赛太岁,明,吴承恩

【小题2】略

【解析】(1)本题对名著人物和常识的把握。根据情节,可以判断出:小妖儿是有来有去,大王是赛太岁。《西游记》的作者是明朝的吴承恩。

(2)本题考查对名著人物的把握。根据“我家大王,忒也心毒。三年前到朱紫国强夺了金圣皇后,一向无缘,未得身,只苦了要来的宫女顶缸。两个来弄杀了,四个来也弄杀了。前年要了,去年又要今年又要;今年还要,却撞个对头来了。那个要宫女的先锋被个甚么孙行

第9页,共15页

者打败了,不发宫女。我大王因此发怒,要与他国争持,教我去下甚么战书。这一去,那国王不战则可,战必不利。我大王使烟火飞沙,那国王君臣百姓等,莫想一个得活。那时我等占了他的城池,大王称帝,我等称臣,——虽然也有个大小官爵,只是天理难容也”,可以判断出:小妖儿有是非观,心存善念,有良知。 答案:

(1)有来有去 赛太岁 明 吴承恩

(2)根据小妖儿的自言自语,可以判断出:小妖儿有是非观,心存善念,有良知。 《西游记》写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遇到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

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5.【答案】【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当权者目光短浅 【小题4】

【解析】(1)本题考查对字音的辨析。 ACD.正确;

B.有误“的卢”的“的”应读“dìu”; ”,“未能远谋”的“谋”应读“mó故选:B。

(2)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 A.分:都是“分给”的意思; B.信:实情/诚信; C.从:跟随/由; D.以:凭、靠/用; 故选:A。

(3)本题考查文言翻译。

①重点词:肉食者,吃肉的人,这里指当权者;鄙,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句意:当权者目光短浅。

②重点词:信,信用;孚,使信服;福,赐福,保佑。句意: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神灵是不会保佑你的。

(4)本题考查古诗文内容理解与分析。整体把握每篇选文的内容,选择能体现主人公“担当精神”的具体内容,用自己的话简要流畅阐释即可。

第10页,共15页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辛弃疾寄好友陈亮(陈同甫)的一首词,词中回顾了他当年在山东和耿京一起领导义军抗击金兵的情形,描绘了义军雄壮的军容和英勇战斗的场面,“了却君王天下事”,指完成恢复中原的大业。“赢得生前身后名”一句说:我要博得生前和死后的英名。也就是说,他这一生要为抗金复国建立功业。这表现了作者奋发有为的积极思想。抒发了作者想要杀敌报国,建功立业却已年老体迈的壮志未酬的思想感情。体现了主人公的“担当精神”。

《曹刿论战》,曹刿不是贵族,不是士大夫,只是一介草民。军国大事本来与他毫无关系,他也毫无责任。但在大军压境,鲁国当权者鄙陋寡见、尸位素餐的情况下,他毅然挺身而出担当大任,请见国君,献计献策,体现了他为国为民,心系国家的“担当精神”。 答案: (1)B (2)A

(3)①当权者目光短浅

②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神灵是不会保佑你的。

(4)示例:甲文中主人公即使年龄大了,仍然时刻想着要上前线杀敌报国,建功立业,这体现了他的担当精神;乙文中主人公曹刿作为普通百姓,在国家有难、当权者目光短浅时,却主动以主人翁的态度,勇敢站出来,为国分忧解难,这体现了他的担当精神。 参考译文: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恍惚间又回到了当年,各个军营里接连不断地响起号角声。把酒食分给部下享用,让乐器奏起雄壮的军乐鼓舞士气。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战马像的卢马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我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一梦醒来,可惜已是白发人! 《曹刿论战》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鲁庄公接见自己。他的同乡说:“打仗的事当权者自会谋划,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安身的东西,不敢独自享有,一定把它分给别人。”曹刿回答说:“这些小恩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鲁庄公说:“祭祀神灵的牛、羊、玉帛之类的用品,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按照承诺的去做。”曹刿说:“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神灵是不会保佑你的。”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曹刿回答说:“这才是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

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

第11页,共15页

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译出原文造句的特点。

6.【答案】

读书,看见更开阔的世界

最近,电视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受到好评,节目聚焦中华优秀文化典籍中的经典名篇,以对话的形式营造了“故事讲述场”,让传统典籍更加可亲可感。典籍是文化传承的载体,蕴藏其中的家国情怀和奋斗激情,给人思想启迪和精神动力。通过一本书,在时间上思接千载,在空间上视通万里。这其实揭示出了读书的另一层意义,即超越一个人的现实处境,让我们看见更开阔的世界。

书本虽小,但就像一个时空容器,“黄鸟于飞,集于灌木”的美丽意象、“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宏大场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深沉思考……古今中外都可尽收其中。人们翻开书籍,就如同打开了一个辽阔的精神世界。

无论是坐在写字楼的隔间,还是挤上早晚高峰的地铁,在日常生活之外,人们还向往着诗和远方。书籍就好比是想象力的翅膀,让人们得以去俯瞰山川大地,去对视日月星辰。 通过阅读,人们往往能体验更开阔的人生境界。当职业发展遇到一时挫折,可以从那些伟大人物传记里受到“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激励;当工作生活面临一时困境,可以从各类书籍中获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启迪。通过读书,人的精神变得更加丰盈,心胸和视野变得更加宽广。

因此可以说,读书提供了一个跳出来看待事物发展的宽广视野,一个从全周期认识事物的完整视角。这是一个重要的方法论。我们工作生活在当下,但如果我们仅凭当下来认识当下,则可能会产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偏差。因此,我们需要通过书籍打开一种上下五千年、纵横几万里的视野,从更长的历史周期获得完整而全面的认识,读书可以让人从一世来看一时、从全局来看一隅,从更多维度、更长周期来把握过去、当下和未来。

读书本身就是一件开阔的事情。顺境时读书,它会赋予你奋进的力量和清醒的思考;逆境时读书,它能带给你更多慷慨与辽阔。世界读书日是一次阅读的提醒,从这里,我们既能向外看见更开阔的世界,更能向内看见一颗与世界同样宽广的强大内心。

愿君多涉猎,此物最风雅

各位同学:

大家好,今天我们交流一下关于读书的感受吧。

书籍是人类数百年来无数聪明才智的载体,它记录着人类记几十年的知识教训。随着社会发展,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书卷也日益繁多。当我们面对如排山倒海般袭来的“书山书海”,不禁会想,我们为什么读书?

第12页,共15页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为生存,为了考学,拼命地读书,有人甚至说书籍是生计的敲门砖,有了事业即可不要书。对于这一观点,我不敢苟同,正如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物理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使人善辩。”读书之妙,妙不可言,愿君多涉猎,此物最风雅。

读书让人获得知识。我们从小到大所读的教科书目的也在于此。它让人获得丰富的知识,获得渊博的学识,也让人们得到学位和工作。这一层的读书只是为了生活和学识。不可否认,知识的获得也十分重要,毕竟“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嘛?

读书让人提高修养。阅读一本好书,正如同一位知识渊博的学者谈话,“他”的语言无不闪烁智慧的火花,无不传达着高尚的修养。从一本书中学到的修养,提高的品格,远比在生活磨砺中体会得深刻,体会得彻底。正如林语堂所说的:如果读者获得书中的“味”,他便会在谈吐中把这种风味表现出来;如果他的谈吐中有了风味,他在写作中免不了会表现出风味来。看此间潜移默化的“味”,不正是在读书中体味的素养吗?

读书让人开阔视野。人生活的范围有限,他只能同身边人的交谈,他的认识是肤浅的,他的学识是简陋的。但当他打开一本书,时间,空间便再不能限制于他,他可以坐在家中看到世界各地,品味古今中外;他可以体会古战场上“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的宏大;可以体会大草原上“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勃勃生机;可以体会黄昏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思乡之忧;可以体会“白日放歌需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的欢喜。在书中人可以翱翔于智慧的天空,他的视野也不会只存在于一县、一市、一省、一国而是整个宇宙。这也许是读书所换来的乐趣吧。

读书让人明白事理。韩愈曾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我想最大的疑虑也莫过于不明事理吧?读书里的名人,也许刚好可以找到答案,看世界名人的为人处事,从中可以学到许多方法,对于明白事理,应是非常重要的吧。

在书籍中品味知识的博大精神,在书籍中培养修养的文雅得体,在书籍中开拓视野看大千世界,在书籍中学做人处事的方法道理。这也许是读书的真正目的吧。

向往那些有书的日子

在我已度过的十五个春秋雨雪中,书籍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不管是学习生活,亦或是回老家过年,耳机里流淌着舒缓音乐的时候,手中定有一本书,在每个无聊、寂寞之时点染着我灰白色的心情。

如同周杰伦在《青花瓷》中所唱:“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儿时与书第一次相遇,就被一个个动人美好的童话所惊艳到了。此后,在每个待在楼上,听着楼下人们喧闹声的夜晚,我的书中都有一本书,伴我走进香甜的梦里。 生活中有许多烦恼,小心翼翼按揉进心房,生怕别人笑着说不值一提长久的积累下来,就成了甜蜜又疲惫的负担。所幸,与书相识,我在书中分担烦恼,我在《孤独的小狼》中学会坚强;在《我的天才女友》中对友谊有了新的理解和祝愿;在《意林》和树洞先生吐露心

第13页,共15页

事。一点一滴的感动,一丝一缕的醒悟,都是与书籍在一起的时光对我的美好馈赠。 作为朋友,我们亲密无间,作为老师,它同样给了我很多生活给不了的东西。“世界如此美好,你却如此暴躁,不好不好“让我在愤怒时平复心情;“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让我明白,我在芸芸众生中虽不起眼,但也要活出自己的快乐;“每下一场雪,都是一个如泣如诉的故事“让我耐着性子,在雪花柔柔落下的时候倾听今日的悲伤与欢喜。而在国学经典中,修身、做人、孝亲、担责、立志……一句句圣贤人们的名言让我在不知所措的时候走向正确的前方。

那些被书籍充盈的日子是我永生向往的。在我人生的前十五年,我与书籍作伴,也希望在未来,仍和书籍在一起。

【解析】(1)这是一篇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关键词“有知识探索的快乐”“有思想进步的快乐”“有生活趣味的快乐”“为你打开一扇大门”“为你带来一道阶梯……”都是在告诉我们读书的好处。我们可以围绕读书的意义和作用来写一篇文章,来交流读书的好处。可通过典型的事例来表现在学习、生活中读书获得的快乐。注意把事例写具体、写生动。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

(2)可看作是话题作文。材料中的三个关键词都是在告诉我们读书的作用和意义的,读书可以丰富知识,可以带来快乐,列出了三方面的快乐:有知识探索的快乐,有思想进步的快乐,有生活趣味的快乐。让从三个关键词“知识探索”“思想进步”“生活趣味”中,任选一个,写出自己的感受和思考。“知识探索”。读书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量。多读一些好书,能让我们了解许多科学知识、生活常识,比如:飞机为什么能飞上天?云为什么会走?流星雨是怎么回事?人为什么感觉不出地球在转动?为什么烧开水时会有气泡?等等,在读书的过程中,探索这些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增长知识,我是快乐的。“思想进步”。读书可以消除愚昧无知,改变思想,只有不断读书学习,吸取新鲜知识,思想、才学、智慧,才会永不枯竭,永不陈旧,永远充满活力和生机。读书能改变一个人的品德,提升一个人的思想,铸造一个人的灵魂。“生活趣味”。读书可以丰富人生的生活,能够充实人生,陶冶情操,使人的精神生活不再单调、不再无聊,不再乏味。在这个多彩的社会,唯有读书才能丰富人生的内心世界,便自己的内心更加强大。生活中有了书的存在,才更有趣味。读文学,升华我们的情感;读哲学,引发我们的睿智;读历史,观照我们的现实;读天文,读地理,读科技,我们便会认识整个世界,看清脚下的位置,应该向哪里走去……当我们都捧起书来,阅读经典,丰富人生,你就会发现阅读充实了我们的生活。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一位高尚的人在谈话。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些都在告诉我们读书让生活更充实!如选定“知识探索”,可以确立这样的观点:如“让我们一起享受探索知识的快乐”“有探索才会有发明和创造”“坚持不懈,才能赢得探索的成功”“勇敢是探索的前提和保证”等。如选择“思想进步”,可以确立这样的观点:“不思考,阻碍思想进步”“懒惰是思想进步的大敌”“思想进步,社会才会发展”等;如选择“生活趣味”,可以确立这样的观点:“阅读是有情趣的,快乐的”“合作的生活真有趣”“平凡的生活有情趣”“探索的生活有趣味”等。这三个话题都需要引入鲜活的事例,充分展开,加以论述,让人们对所论述的话题有所认识。写成发言稿的形式,注意发言稿的格式,第一行正中写发言稿的题目;第二行顶格写称呼;第三行空两格开始写正文;正文结束后,单独一段写“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文章行文结构上可以层层深入,也可以采用总分总的形式,注意语言的运用,要富有激情,感情要真挚充沛,要具有感染力。用情感打动观众,引起观众情感上的共鸣。 (3)这是一篇材料型的命题作文。要求学生快速抓住题目和材料中的重点词语加以分析,因为只有读懂了重点词语的含义,才能准确地把握命题人的意图,从而明确写作方向。写作时要注意题目“向往那些有书的日子”中的“书”指的是具体的书本,要选择符合传统审美观的、对人的心灵和思想有裨益的书籍或某篇文章,而不是内容空洞趣味低级庸俗的快餐书籍。比如,古典名著,引导“我”走入诗情画意,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每一部名著,都是一

第14页,共15页

个可以倾心交往的朋友。所写文章不能局限于对“书”的简单介绍,不要写成读书笔记。“书”是我们成长路上最宝贵的财富,所以该题重在与“向往”的联系,读书的过程,即是不断提升自己的过程。与书这位朋友一起行走于人生的道路上,从书中汲取生命的营养,这是不可偏离的写作方向。要体现“书”的意义和价值,切忌千人一面,拾他人牙慧,所以在写作上要有层次,不断深入,有自己独特的思考。文体一定要写成记叙文,写作过程中需要突出自身中所获得的感悟和思考书与“我”的事,既要展现书的内容,也要体现自己的故事。可以采用剪接法,即裁剪生活中的故事和书中的故事,做到前后连贯,首尾呼应,主题一致,引起读者阅读兴趣,扣人心弦,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感情真挚,给人以真实感和真诚感,杜绝矫揉造作和无病呻吟。可选小标题形式,罗列不同的书在成长过程中给我们带来的不同的感悟,简单明了,让人一目了然;亦可是书信体,感谢某一本书给自己成长路上的心灵慰藉,直接的情感表达,易打动读者;还可以是对话体,将自己的迷茫与书中经典话语罗列,一问一答,更形象地说明书是自己的“向往”。具体写作时,可以叙写自己在阅读某些文学作品时的经历,将书籍内容和自身成长经历结合,写出从中得到的人生体验和感悟;与书对话,增进生命的素养书,是人类智慧的化身。也可以站在朋友的视角上,安排与书中人物或作者的对话,从对话中获得深刻的人感悟。可以选择思想性强的作品,挖掘其中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身上的精神品质,并以此来鼓励自己去努力,去追求。

(1)本题是关于“读书”的主题阅读。第一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与辨析,第二题考查论证思路,第三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2)文章发言稿格式正确,题目富有诗意,引人入胜。文中引用高尔基和培根的名言引出论述的中心“读书之妙,妙不可言,愿君多涉猎,此物最风雅”。四个并列段落,四个分论点,论证思路更清晰。文末紧扣问题“我们为什么读书”进行总结,前后照应。

(3)这篇文章写出了自己有书的日子的美好,并寄寓了自己美好的向往。文章摘取了几个生活的片段,“儿时与书第一次相遇”“生活中遇到烦恼之时”“不知所措之时”等。写出了自己与与书不和分割的默契,希望在未来,仍和书籍在一起。文章结构严谨,文笔流畅,是一篇好文章。

第15页,共15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