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功率》是在学生学完了功的定义计算公式单位之后,又接触的一个新物理量,它以对功的一个延伸与拓展.本节内容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教学多样化等基本理念。采用比较法自然的引出功率的概念及功率的计算公式和单位,并列举从生活和生产劳动的实际需要出发的实例,让学生感到物理知识的实用价值和意义,感受到物理并不难学,有利于巩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有利于学生
掌握学习物理的过程和方法。也为今后学习电功率等知识作了必要准备。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功率的物理意义,能用比较的方法得出功率的概念
(2)知道功率的计算公式和单位,会用公式计算简单的功率问题。
(3)能自己设计实验测量功率
2、过程与方法
组织学生通过“比一比,谁做功更快”的活动,让学生得出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 3 、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类比思维能力和竞争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建立功率的概念
难点:功率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
教具:电子拍板,多媒体课件
学具:刻度尺,体重秤,时间表.
二、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经过一年多的新课程理念的熏陶及半年多物理新教材的学习,已基本领悟了“科学探究”的各主要环节,也有了一定的实验能力及操作能力。本着“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宗旨,创设实际生活情景引导学生观察情景解决问题让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知道比较做功快慢的实际意义;用讨论与交流的学习方法知道比较做功的快慢,建立功率的概念,用阅读的方法获得对功率单位的感性认识,用练习巩固对功率公式的理解,让全体学生全面地投
入学习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建构新知识。
二、说教法
以讨论交流的科学探究方法为主,情景激学、比较、阅读、讲解等方法为辅;设计简单计算功率的活动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关注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因人而异,根据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让他们承担不同的任务,创
造机会鼓励他们发挥所长,获得成功的喜悦,以促进全体学生共同发展。
三、说学法
对于物理学科来说,通过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或者用能有效地激发起问题的事物或现象,驱动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观察和实验、分析和对比,通过交流和讨论,使学生得以评判自己
和他人的解释,不仅扩展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提高质疑、推理和批
判性地思考科学现象的能力。通过真正的“做”科学,学生既学到知识内容,又掌握更深入地运用和探究那些知识所必需的思维方法,使探究能力得以提高,同时形成正确的对待
科学问题的态度。因此,本节课的学法确定为对比讨论法.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承前启后,从生活到物理,引出课题 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提出在实际生活中的许多情景都需比较快慢,水到渠成的提出本节要探究的物理问题――做功的快慢即功率。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以交流讨论的教学方法为主,讲授新课
1、讨论交流比较做功的快慢 通过提供的情景,让学生讨论、交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不同情景中的不同条件。经过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归纳讨论结果,要比较物
体做功的快慢,必须考虑两个因素:一是物体做了多少功,二是物体做功所用去的时间。
比较做功的快慢有两种方法,方法一:完成相同的功比较做功所用的时间,时间越短做
功越快;方法二: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做功的多少,做功多的做功快。
2、建立功率的概念 说出功率的物理意义、功率的概念、功率的公式。讲解: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是由功的单位和时间的单位组合而成的,即:“焦/秒(j/s)”。为纪念瓦特,便用他的名字命名功率的单位,即瓦特,简称瓦,用符号w表示(1j/s=1w)。工
程技术上,常用千瓦(kw)作为功率单位(1kw=1000w)。
(三)内化提高 实际应用
估测上楼功率,根据功率的计算公式判断所需没的物理量和所需的器材,指导学生列出
实验记录表格,并且推出功率的表达式.
简单介绍现实生活中常见物体的功率,使学生更进一步的体会到功率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练习巩固加深理解功率的概念,会用公式进行有关功率的计算。
(三)课堂小结 感悟收获:提出问题: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这种启
发、浓缩式的小结把学生的思维推向了高潮,使所学的内容上升到理论的高
六、板书设计
11.4功率
1.物理意义: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
3.公式:功率=功/时间 p=w/t (p=fv)
4.单位:w、 kw、mw
单位换算
估测上数功率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学习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和单位,以及功率的测量.采用与速度类比的方法让学生比较做功的快慢,同时也易理解功率定义,公式,单位.对于估测上楼功率,因测
量的方法不同,得出表达式也不同.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发现.篇二:电功率说课稿
电 功 率
常德市第五中学:李萍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电功率》,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课题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电功率》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第二节的内容,是继电流、电阻、电压、电能之后的又一个电学概念;它既是对电能知识的进一步理解,让学生知道用电器消耗电能有快慢,又为后面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和“安全用电”的学习作理论上的准备;而且它是生活中用电器铭牌上的一个重要指标,在生产和生活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对学生今后体验生活意义重大。
本节教材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电功率的概念、千瓦时的来历、额定功率、电功率的测量原理,教材建议分2个课时完成,我的安排如下:(课件展示)下面我将就第1课时进行说课。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三维并重的教学理念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知识目标: (1)理解电功率是表示消耗电能快慢的物理量。
(2)知道电功率的定义、定义式和单位
(3)认识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
过程目标: (1)自主探究不同的用电器在相同时间内消耗电能的多少,培养学生的实验探
究能力。
(2)通过课堂模式的改变,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又培养与他人
交流、合作的意识;
(3)通过电功率概念的建立过程,促进学生掌握物理研究问题的方法,不仅做
到“学会”更做到“会学”。
情感目标:(1)感受科学就在我们生活中
(2)提高节约用电的意识
3、教学重点
理解电功率的概念,认识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
4、教学难点
电功率概念的建立
二、说教法
本节课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学会学习,感受学习的快乐;以导学案为主线,以引导探究为主要学习方法,配以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穿插实验,情景激疑,组织学生讨论,
展示和交流,引导学生总结和点评,以达成教学目标。目的是使学生不仅要学会书本知识,
更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三、说过程
1、练习检测
将本节课要用到的电能表图片印在导学案上,让学生课前独立完成相关问题(课件展
示),上课第一时间交流答案。
既是复习上节课的主要内容,也是为本节课的实验探究做好必要的知识准备。
2、自主探究
(1)首先(出示甲乙两只灯泡,分别为100w和60w)并提出:你想知道它们在一段时间内消耗多少电能吗? 展示实验器材,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讨论交流,得到最终实验方法,然后选2个小组同时进行演示。教师有意指定小组甲时间1分钟,小组乙时间2分钟,
然后进行实验,得出数据。(课件展示实验设计和数据)
(2)接下来,引导学生将甲乙两组的数据进行比较,思考以下问题:
①哪个灯泡消耗电能多?(乙)
②哪个灯泡亮一些?(甲)
③哪个电能表转得快一些?(甲)
转得快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消耗电能快)
④你能通过分析数据证明你的观点吗?
(引导学生通过简单计算,得出相同时间(1分钟、1秒钟)消耗的电能,即可比较)
消耗电能快慢的理解和比较是学生很难跨越的环节,通过这个实验,学生自主探究,加上问题的引导,思维发生了碰撞,最后有了一个初步的结论:灯泡越亮,电能表转得越快,消耗电能越快,同时也得出了比较快慢的方法,为下一环节建立电功率的概念作好准备。从
而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的思想,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完善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思维。
3、合作互学
有了刚才的实验结论为基础,接下来用问题去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小组讨论,完成电功率概念的建立过程
我们为什么要引入电功率?(引入“电功率”的目的是 。)
怎么表示电功率呢?(电功率的定义是 。)
根据定义,应该如何计算呢?(计算公式: )
它的单位是什么?(公式中各物理量的符号及其单位:)
在问题的层层引导下,学生以前面的实验为基础,自学教材的相关内容,电功率概念的得出也就水到渠成,然后通过讨论得出电功率的计算方法,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此环节是本
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所在,为了让学生不仅“学会”,更要“会学”,所以我采用了自学和小组
合作学习的方式相结合,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也促进了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4、梳理提升
(1)首先,出示常见用电器的铭牌,让学生找出电功率,并试着表达电功率的含义。
(2)千瓦时(俗称“度”),这个单位是怎么来的呢?为什么1kw.h=3.6x106j?
为了让学生自己发现这个问题的答案,我设计了一道习题:
练习1、有一台空调,电功率为1000w,那么它工作1小时消耗多少电能?
通过计算,学生会发现,他的答案和1kw.h相等!学生恍然大悟:
如果电功率用 kw 作单位,时间用 h ,则电能单位就是 kw·h 。
另外,我还设计了一道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习题,引导学生熟悉公式的推导和单位的统一。
练习2:1度电能让100w的灯泡工作多少小时?
学生学了电功率的定义之后,还面临很多问题。对单位“瓦特”的理解,在计算时,单
位的统一,公式变形等等。本环节通过观察 表达 推理 运用等手段,引导学生解决了
这些问题,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表达,推理等能力。
5、联系实际
通过本节课开头的实验,学生还留下一个印象,灯泡越亮,消耗电能越快,也就是电功
率越大。如果改变灯泡的电压,它的亮度会变吗?也就是电功率会发生变化吗?
演示实验:取一个“12v,25w”灯泡,用学生电源提供电压,让它在3种情况下发光。
引导学生观察并得出结论:灯泡的电压变了,它的亮度呢?它的电功率变了吗?
由此结论可知,今后我们在指明电功率之前,先要指明 。
再反问学生:灯泡上标的“220v ,25w”是什么电压?什么电功率呢?
答:(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得出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的定义)
讨论交流:用电器在实际工作当中,电压过高和过低对用电器有什么影
响?
此环节以开头实验探究为铺垫,使学生意识到灯泡的亮度与实际功率有关;又通过观察演示实验,认识到实际功率会受实际电压的影响,进而理解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在这里,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知识得到进一步升华与提高,抽象的概念变为具体的现象,学生接
受更容易。
6、 知识运用
这一环节设置了2道习题,目的在于让学生运用知识,达到巩固加深的效果。
四、设计理念:
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张扬个性,展示自我,活跃课堂,在课堂上能让学生说的尽量让学生说,能让学生做的尽量让学生做。通过导学案引进新知识,通过实验发现问题,引出方法,进而建立新的概念等等,通过各种活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总之,让学生在学
习
中
逐
渐
学
会
学
习
,
受
益
终
身
。
篇三:《功率》说课稿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 说课稿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第三节 功率
一.教材分析
《功率》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2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第3节内容。功率是反映力做功快慢的物理量,而功体现了力的作用在空间上的效果积累,同时功又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功率和功的教学既是延伸了前面所学的力的相关知识,又为后面即将学习的能得相关知识做好了铺垫,所以本节课在第七章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高中课程标准》中对《功率》的教学要求为:理解功率的概念,会用功率的公式进行平均功率、瞬时功
率的计算,会分析机车的两种启动模式。
功率的概念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科技之中,其定义、表达式p=w/t、单位等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教材中首先通过两台起重机做功相同,时间不同引入了功率的概念和定义式,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通过对动力机械的分析,讨论了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并说明了物体做功、机器做功的功率等说法实质都是力做功的功率.如:汽车的功率就是牵引力的功率,起重机起吊重物的功率就是钢绳拉力的功率.然后,根据对物体做功的公式和运动学公式导出了功率与速度的关系,既p=fv。再借助“说一说”和“做一做”栏目,提
出了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的概念。最后教材结合例题讨论了汽车两种启动模式的相关问题。
针对上述内容,本节课安排1个学时,并制定了如下的教学三维目标。
二.教学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功率概念及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定义
2、会利用p=w/t,p=fv进行相关的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讨论,体会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知功率在生活中的实际作用,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理解功率的概念,并灵活应用功率的计算公式计算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
2.难点:正确区分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所表示的物理意义,并能够利用相关公式计算
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
四、教学方法
本课整个教学是按照情景导入新课、学生自学、讨论质疑、教师精讲、反馈练习的思路设计的,这种“自学辅导”式教学法,充分体现了“三为主”的原则,即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从而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从学生自学的感性认识出发,到学生讨论质疑的深入,当学生出现疑难问题走头无路的时候,教师精讲,点明主旨,给学生来一个柳暗花明,完成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最后反馈练习,作以小结。
这种教学方法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引入新课
结合具体实例,提出几个与做功快慢有关的问题,引入本课内容。
(学生思考、回答、师生共同评析、让学生体会功率的含义,从而顺利地进入新课的学习环境中。)
2、进行新课
组织学生观察教材中插图,讨论与做功快慢有关的问题,并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采用与
电功率、速度类比的方法引导学生建立起功率的概念。
3、组织学生阅读教材与功率有关的内容,了解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单位及其换算。
4、引导学生阅读“小资料”,了解额定功率是机器的主要技术性能之一,了解机器的
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区别与联系。
5、组织学生讨论“想想议议”,在物理中或生活中,还有哪些场合需要表示一个物理
量变化的快慢?我们是怎样表示的?
6、师生一起根据对物体做功的公式和运动学公式推导功率p=fv表达式,并说明式中各符号的物理意义。
7、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分析、解答并强调解题的思路及注意的问题。
8、例题讲解和反馈检测
9、布置作业
课后习题1、2、4题篇四:初中物理电功率说课稿
《电功率》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电功率》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二节,是继电流、电阻、电压、电能之后学生学习的又一个电学基本概念。本节内容,既是对电能知识体验的深化和具体化,让学生体验用电器工作时消耗电能快慢与功率的关系,又为本章第三节体验“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体验第五节“电功率和安全用电”作理论上的准备,而且它是生活中用电器铭牌上一个重要
的指标,在生产和生活实际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对学生今后体验生活意义重大。
2.教材内容要点:
第一,电功率的定义、物理意义、单位;
第二,电功率和电压,电流的关系,电功率计算;
第三,理解和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3.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功率的定义、物理意义、单位.。
2.理解电功率和电压,电流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3.能理解和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过程和方法:
1.观察体验电能表铝盘转动快慢跟用电器功率的关系。
2.体验用电器的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的关系。
3.体验观察用电器铭牌并交流对其意义理解的活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观察用电器上的铭牌让学生体会物理与生产,生活的紧密联系。
2、通过实验探究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培养学生尊重事实、探求真理的科学态度。养
成物理与生活时刻相联系的习惯,体验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4.体验课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体验电功率概念。但电能的消耗不比喝水,不是可以看见的实物,所以电功率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让学生将消耗电能的多少和消耗电能的快慢区别开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把对体验电功率物理意义确定为本节课的学生体验学习的难点。
二.学生分析
多数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上进心强,学习态度端正,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缺
乏一定的探索研究问题的能力,需要教师适时引导。
电功率知识与人们的生活密切联系,也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实验的作用,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初中生的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动手实验,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
三、教学方法
教法:以讲授法,探究法为主,辅之以演示法。
学法: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辅之以观察法,讨论法,练习法
创设物理情境让学生参与实验设计,边动手边思考,边讲边练及时巩固。通过动手实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教学过程
.导入.
问:我们家里的电能表上的铝盘有时慢悠悠,有时急匆匆。为什么呢?
铝盘转动快慢与什么有关系?
答:铝盘转动快慢不同,表示消耗的电能快慢不一样。
电能是表示电流所做的功。
出示相关电器图片,问他们电流做功是否相同?在比较,不同用电器在相同时间做功多
少.
1. 家用饭锅和灯泡,在通电时间相同时,哪一个电流做功更快些?
2. 2. 若家用电饭锅和灯泡,都要消耗1度电,那么哪一个消耗电能更快些?
得到答案:电饭锅.
通过教师引导提问:有哪些办法可以比较电流做功的快慢?
可能的答案:①通电时间相同,电流做功多的做功快
②电流做功相同,通电时间短的电流做功快
这样就得出了电功率相关的两个量,w、t及时给出电功率的概念:
1.物理学中用电功率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
定义: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公式:p=w/t
w—消耗的电能 p—电功率 t—所用的时间
单位:瓦,千瓦——(w、kw)
千瓦时的意义:功率为1kw的用电器在1h内所做的功,就是1kw·h。
通过问题抢搭来对重点有一个强调:从公式w=pt中你想到了节能的办法吗?
答:可以在不改变用电时间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减小用电器的功率,也可以在不减小用
电器功率的情况下,减少用电时间
也可以同时减小用电器的功率和用电时间
3.在这里有必要对千瓦和千瓦时的区别:瓦和千瓦是功率的单位,千瓦时为能量的单位。 由电功率公式 w=pt
如果功率用千瓦,时间用小时为单位
即:w=pt得1kwh=1kw 1h,1kwh的电能可以供一个1kw的用电器工作1h
1焦耳的电能可以供一个1w的用电器工作1s
通过例题,对电功率和电功在做一个强调和巩固。
.额定功率:
通过观察电器铭牌,提出额定电压和额度功率。
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额定功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正常工作时的功率p额 问: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和实际电压、实际功率的区别? 额定电压、额定功率是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对一个用电器来说是固定不变的。功率与额定功率的关系: 当u实= u额,则p实=p额,用电器正常工作 当u实>u额,则p实> p额,用电器容易烧坏 当u实<u额,则p实< p额,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 电功率的测量 在通常情况下,通过电流和电压的测量,来间接得知用电器的电功率。 电功率和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如下: p=uip—电功率—瓦 实际
u—电压 —伏
i— 电流 —安
(五)反馈检测:
1、电流在___________________叫电功率,它是反映电流做功_________的物理量,在国
际单位制中它的单位是_________。
实践活动:
调查你家中的用电器(如下图示)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并了解它们工作时能量是如何转化的?
进行调查充分体现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物理与生活,物理与社会”都是紧密联系的。同时对同学们初步养成节约用电的意识并能合理使用
各种用电器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五、课堂练习
六.板书设计篇五:7.3功率说课稿
《功率》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课题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
“能量”是《课程标准》的科学内容的三大主题之一,充分说明了“能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地位,这节要通过功、功率的教学,为学生了解“能”做铺垫,然后通过动能和势能以及机械能及其转化的内容,使学生认识力学中的功和能的关系。为后续学习内能以及能量转化和能量守恒打基础。课程标准要求知道功率的概念结合实例理解功率的概念,理解功率在实际中的应用。
(二)考纲的要求:
对本节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进行叙述和解
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功率的概念和功率 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结合实例理解功率的概念并用p=w/ t进行解题。
(3)、正确理解公式p=fv的意义,知道什么是瞬时功率,并能用其解决相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
(2)、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理解运动过程中发动机的功率、牵引力和速度之间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
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 1 .理解功率的概念。
2.知道功率的种类及其计算
(五)教学难点 1.功率的表达式p=f·v的物理意义和运用。
2.瞬时功率和平均功率的计算。
二、说教法
(一)、教学方法:讨论分析法,类比方法,分析讨论法等结合
(二)、教法应用:本节教材主要介绍了:功率的定义、计算公式、单位及生活的应用。
就课堂教学而言,主要由五个活动组成。
教学中首先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做功不仅有多有少,而且有快有
慢,进而引出“功率”这一物理量;接着通过与“速度”这一物理量的定义方法的类比,从而引出功率的物理意义,推导出功率的计算公式;在介绍功率的单位瓦特时,可以简单介绍瓦特的生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一些物体功率的介绍,使他们了解一些生活中常见物体的功率,从而增加关于功率大小的感性认识;在前部分的基础上推导p=fv,知道什么是瞬
时功率,并能用其解决相关问题。
(三)重难点的突破:
本节讲述功率的概念,功率公式的应用。功率的概念、功率的物理意义是本
节的重点内容,如果学生能懂得做功快慢表示的是能量转化的快慢,自然能感悟出功率
实际上是描述能量转化快慢的物理量。要使学生确切地理解公式p=fv的
意义,要通过例题的教学,使学生会应用基本公式进行计算,对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有所理解。
瞬时功率的概念学生较难理解,这是难点。学生往往认为,在某瞬时物体没
有位移就没有做功问题,更谈不上功率了。如果学生没有认识到功率是描述能量转化快慢的物理量,这个难点就不易突破,因此,在前面讲清楚功率的物理意义很有必要,它是理
解瞬时功率概念和物理意义的基础。
三、说过程
(一)、复习、引入新课
提问:复习上一节所学习的主要内容,重点是功的概念和功的物理意义。 师:1、
提问:复习上一节所学习的主要内容,重点是功的概念和功的物理意义。
2、创设情景问题交流:
(1)一台甲起重机在1 min内把1吨的货物匀速提升了10m,
另一台乙起重机在30 s内把1吨的货物匀速提升了10m.。
两台起重机哪台做的功多?
两台起重机哪台做的功快?
思考:你是用什么方法比较它们做功快慢的?
(2)一台甲起重机在30 s内把1吨的货物匀速提升了10m,
另一台乙起重机在30 s内把1吨的货物匀速提升了5m.。
两台起重机哪台做的功多?
两台起重机哪台做的功快?
思考:你是用什么方法比较它们做功快慢的?
学生:做功快慢的比较有两种方式:
(1) 比较完成相同的功所用的时间
(2) 比较在相同的时间内所做的功
说明:对学生提出的各种方案可能有问题或不完整,教师应鼓励学生在交流中补充完善自己的认识。
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类比如“速度”、“加速度”概念的定义方法,体会比值法定义功率概念。
(二)进行新课
一、功率
1.定义:功w与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t的比值叫做功率。 (板书)
2.定义式:p=w/ t (板书)
上式是功率的定义式,也是功率的量度式,p与w、t间无比例关系,做功的快慢由做功的物体本身决定。
3.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板书)
4.单位:(板书)教师请一位同学正确地说出定义式中各个字母所表示的物理量及其
单位。
国际单位:瓦特(w),常用单位:千瓦(kw)或焦耳/秒(j/s)(板书) w→功→单位:焦耳(j)
t→做功所用时间→单位:秒(s)
换算关系:1kw = 1000 w1w=1j/s(板书)
说明:用已知物理量的比值定义新的物理量,是建立物理概念常用的方法。使用该方法能够进一步揭示和表述被探究对象的某些物理性质及变化规律,像我们已经研究过的速度、
加速度等物理量就是用这种方法来定义的。根据这一公式
求出的是平均功率,同时这个公式变形后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求功的方法:w=pt。 特
别提示:①功率的定义式p=w/ t,适用于任何情况下功率的计算。
②此功率表达式用于求某个过程中的平均功率,但如果取时间t足够小,也可以表示瞬
时功率,这与瞬时速度的定义式是一样的。
5. 功率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它的正负的意义与功德正负的意义相同。(板书)
6. 一些常见机械做功功率
(1)汽车发动机5×104 w~15×104 w (2)摩托车约2×103 w
(3)喷气客机约2×108 w (4)人心脏跳动的功率1.5w左右
(5)火箭的发动机约1×1013 w (6)万吨巨轮106w以上
(7)蓝鲸游动的功率可达350kw (8)人的平均功率约1×102 w
(9)优秀运动员短时间内的功率可达1000w
7、对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学习
(1)额定功率:指机器正常工作时的最大输出功率,也就是机器铭牌上的
标称值。
(2)实际功率:指机器工作中实际输出的功率也就是发动机产生的牵引力
做功的功率。
机器不一定都在额定功率下工作。实际功率总是小于或等于额定功率。实际功率如果大
于额定功率容易将机器损坏。
机车起动过程中,发动机的功率指牵引力的功率而不是合外力或阻力的功率。
二、功率与速度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力、位移、时间都与功率相联系,请同学们用学过的
知识推导出功率与速度的关系式;推不出来的同学可以先阅读教
材“功率与速度”部分,然后自己再推导。
学生活动: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推导功率与速度的关系式。
点评:培养学生推理能力。
1、公式p=fv,即力f的功率等于力f和物体运动速度v的乘积。
2、对公式p=fv的认识:
①由于公式w=pl的表示形式适用于f和l在同方向的情况,故p=fv适用f和v同方向。
②当f与v不在一条直线上时,则用它们在一条直线上的分量相乘即:p=fvcosα其中α是 f与v之间的夹角。
③、分析讨论:由v = s / t求出的是物体在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代入公式p=f v求出的功率是f在时间t内的平均功率;如果t取得足够小,则v表示瞬时速度,此时由p=fv求得的功率就是f在该时刻的瞬时功率。即当v为平均速度时,求得的功率就是平均功率,v为瞬时速度时,求得的功率就是瞬时功率。总结: v是平均速度v,p是平均功
率p(f为恒力,且f与v同向) p=fv v是瞬时速度,p是瞬时功率(板书)
由于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相等,故此时平均功率等于瞬时功率。
4、教师:汽车以额定功率在平直公路行驶时,若前方遇到了一段较陡的上坡路段,汽
车司机要做好什么调整,才能确保汽车驶到坡顶?为什么?
预测学生的回答可能有:
(2)汽车要换档,才能顺利行驶到达坡顶。
师生共同分析:
(1) 根据p=fv知,汽车以额定功率行驶,因遇上坡路段,汽车所需的牵引力增大了,若要保持行驶速度不变,这是不可能的;加大油门,只会增加发动机的输出功率(超过额定
功率),发动机将因超负荷而过热损坏。
(2) 这是一种正确的操作方式,当司机将发动机的速度档位调低后,速度减小了,
牵引力加大了,只要牵引力足够,汽车便可顺利上坡。
教师根据课堂需要还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进一步讨论,如:
汽车上坡的时候,司机常用换挡的方法来减小速度,为什么?
由p=fv得出结论:
(a)p一定时,f与v成反比
(b)v一定时,f与p成正比
(c)f不变时,p与v成正比
例题: p62
(三)实例探究
☆ 关于功率的计算
[例1]质量m=3 kg的物体,在水平力f=6n的作用下,在光滑水平面上从静止开始
运动,运动时间t=3 s,求:
(1)力f在t=3 s内对物体所做的功。
(2)力f在t=3 s内对物体所做功的平均功率。
(3)在3 s末力f对物体做功的瞬时功率。
解析:物体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
f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求出加速度a=m=2 m/s2,则:
物体在3 s末的速度v=at=6m/s 物体在3 s内的位移s=at2=9 m 1
2
(1)力f做的功w=fs=6×9 j=54 j
w0?v6?6?w=18 (2)力f在3 s内的平均功率p=t(或p?f?f22
w )
(3)3 s末力f的瞬时功率p=fv=6×6 w=36 w
☆关于机车的启动问题
[例2]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60kw,汽车质量为5t,汽车在水平路面上行驶时,
阻力是车重的0.1倍,g取10m/s2,问:
①汽车保持额定功率从静止起动后能达到的最大速度是多少?
②若汽车保持0.5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这一过程能维持多长时间? 解析:①当牵引力f大小等于阻力f时,汽车的加速度a=0,速度达到最大值vm,据公式p=fv,可得出汽车最大速度vm
p额=fv=fvm
vm?pp额??12m/s ff
②汽车做匀加速运动所能维持的时间应该从开始到汽车达到额定功率的时候,设汽车做
匀加速运动时的牵引力为f牵,阻力为f,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牵=f+ma=0.1mg+ma=7500n
当汽车的功率增大到额定功率时,汽车做匀加速过程结束,设这时汽车的速度为v′m,据功率公式p=fv 得:
vmp额f?8 m/s
设汽车能维持匀加速运动的时间为t0,则:
vm′ =at0
得:t0=vm′ /a=16s
(四)课堂总结、点评
让学生概括总结本节的内容,请一个同学根据黑板上总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