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读书笔记《美的历程》2013020823 黄木子

2023-08-24 来源:汇智旅游网


美学作业 2013020823 黄木子

李泽厚 美的历程 三联书店 2015.6

摘抄:当山顶洞人在尸体旁撒上矿物质的红粉,当他们作出上述种种“装饰品”,这种原始的物态化的活动便正是人类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的开始。它的成熟形态便是原始社会的巫术礼仪,亦即远古图腾活动。(P3)

这样,区别于工具制造和劳动过程,原始人类的意识形态活动,亦即包含着宗教、艺术、审美等等在内的原始巫术礼仪就算真正开始了。所以,如同欧洲洞穴壁画作为原始的审美——艺术,本只是巫术礼仪的表现形态,不可能离开它们独立存在一样;山顶洞人的所谓“装饰”和运用红色,也并非为审美而制作。审美或艺术这时并未独立或分化,它们只是潜藏在这种种原始巫术礼仪等图腾活动之中。(P3--P4)

以“龙”、“凤”为主要图腾标记的东西两大部族联盟,经历了长时期的残酷的战争、掠夺和屠杀,逐渐融合统一。(P6)

龙凤飞舞——也许这就是文明时代来临之前,从旧石器渔猎阶段通过新石器时代的农耕阶段,从母系社会通过父系家长制,直到夏商早期奴隶制门槛前,在中国大地上高高飞扬着的史前期的两面光辉的、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图腾旗帜?(P10)

它们是原始艺术——审美吗?是,又不是。它们只是山顶洞人撒红粉活动(原始巫术礼仪)的延续、发展和进一步符号图像化。它们只是观念意识物态化活动的符号和标记。但是凝冻在、聚集在这种种图像符号形式里的社会意识、亦即原始人们那如醉如狂的情感、观念和心理,恰恰使这种图像形式获有了超模拟的内涵和意义,使原始人们对它的感受取

得了超感觉的性能和价值,也就是自然形式里积淀了社会的价值和内容,感性自然中积淀了人的理性性质,并且在客观形象和主观感受两个方面,都如此。这不是别的,又正是审美意识和艺术创作的萌芽。(P10)

这种原始的审美意识和艺术创作并不是观照或静观,不像后世美学家论美之本性所认为的那样。相反,它们是一种狂烈的活动过程。(P11)

远古图腾歌舞作为巫术礼仪,是有观念内容和情节意义的,而这情节意义就是戏剧和文学的先驱。古代所以把礼乐同列并举,而且把它们直接和政治兴衰联结起来,也反映原始歌舞(乐)和巫术礼仪(礼)在远古是二而一的东西,它们与其氏族、部落的兴衰命运直接相关而不可分割。……到后世,两者才逐渐分化,前者成为“礼”——政刑典章,后者便是“乐”——文学艺术。(P13)

图腾歌舞分化为诗、歌、舞、乐和神话传说,各自取得了独立的性格和不同的发展道路。继神人同一的龙凤图腾之后的,便是以父家长制为社会基础的英雄崇拜和祖先崇拜。……从烛龙、女娲到黄帝、蚩尤到后羿、尧舜,图腾神话由混沌世界进入了英雄时代。作为巫术礼仪的意义内核的原始神话不断人间化和理性化,那种种含混多义不可能作合理解释的原始因素日渐削弱或减少,巫术礼仪、原始图腾逐渐让位于政治和历史。这个过程的彻底完成,要到春秋战国之际。在这之前,原始歌舞的图腾活动仍然是笼罩着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巨大身影。(P13--P14)

原始社会是一个缓慢而漫长的发展过程。它经历了或交叉着不同阶段,其中有相对和平和激烈战争的不同时代。新石器时代的前期的母系氏族社会大概相对说来比较和平安定,其巫术礼仪、原始图腾及其图像化的符号形象也如此。文献资料中的神农略可相当这一时期。(P15)

仰韶型(半坡和庙底沟)和马家窑型的彩陶纹样,其特征恰好是这相对和平稳定的社会氛围的反照。(P15)

仰韶半坡彩陶的特点,是动物形象和动物纹样多,其中尤以鱼纹最普遍,有十余种。据闻一多《说鱼》,鱼在中国语言中具有生殖繁盛的祝福含义。(P16)

其实,仰韶、马家窑的某些几何纹样已比较清晰地表明,它们是由动物形象的写实而逐渐变为抽象化、符号化的。由再现(模拟)到表现(抽象化),由写实到符号化,这正是一个由内容到形式的积淀过程,也正是美作为“有意味的形式”的原始形成过程。(P17)

所以,美在形式而不即是形式。离开形式(自然形体)固然没有美,只有形式(自然形体)也不成其为美。(P27)

但要注意的是,随着岁月的流逝、时代的变迁,这种原来是“有意味的形式”却因其重复的仿制而日益沦为失去这种意味的形式,变为规范化的一般形式美。从而这种特定的审美感情也逐渐变而为一般的形式感。于是,这些几何纹饰又确乎成了各种装饰美、形式美的最早的样板和标本了。(P28)

总之,在这个从再现到表现,从写实到象征,从形到线的历史过程中,人们不自觉地创造了和培育了比较纯粹(线比色要纯粹)的美的形式和审美的形式感。(P29)

因为形式一经摆脱模拟、写实,便使自己取得了独立的性格和前进的道路,它自身的规律和要求便日益起着重要作用,而影响人们的感受和观念。后者又反过来促进前者的发展,使形式的规律更自由地展现,使线的特性更充分地发挥。(P30)

虽同属抽象的几何纹,新石器时代晚期比早期要远为神秘、恐怖。前期比较更生动、活泼、自由、舒畅、开放、流动,后期则更为僵硬、严峻、静止、封闭、惊畏、威吓。(P31)

不过从总的趋向看,陶器纹饰的美学风格由活泼愉快走向沉重神秘,确是走向青铜时代的无可置疑的实证。(P33)

与物质劳动与精神劳动的分离相适应,出现了最初的一批思想家,他们就是巫师,是原始社会的精神领袖。……“唐虞以上”的原始社会还不好说,夏、商、周的“建国受命”建立统治,则总是要依赖这些“巫”、“史”、“尹”来编造、宣传本阶级的幻想和“祯祥”。(P36)

这种“幻想”和“祯祥”,这种“真实的想像”即意识形态的独立的专门生产,以写实图像的形态,表现在青铜器上。(P36)……以饕餮为突出代表的青铜器纹饰,已不同于神异的几何抽象纹饰,它们是远为具体的动物形象,但又确乎已不是去“想像某种真实的东西”,在现实世界并没有对应的这种动物;它们属于“真实的想像”出来的“某种东西”,这种东西是为其统治的利益、需要而想像编造出来的“祯祥”或标记。(P37)

它一方面是恐怖的化身,另方面又是保护的神祇。它对异氏族、部落是威惧恐吓的符号,对本氏族、部落则又具有保护的神力。这种双重性的宗教观念、情感和想像便凝聚在此怪异狞厉的形象之中。(P39--40)……在那看来狞厉可畏的威吓神秘中,积淀着一股深沉的历史力量。它的神秘恐怖正只是与这种无可阻挡的巨大历史力量相结合,才成为美——崇高的。……超人的历史力量与原始宗教神秘观念的结合,也使青铜艺术散发着一种严重的命运气氛,加重了它的神秘狞厉风格。(P40)

远不是任何狰狞神秘都能成为美。恰好相反,后世那些张牙舞爪的各类人、神造型或

动物形象,尽管如何夸耀威吓恐惧,却徒然只显其空虚可笑而已。它们没有青铜艺术这种历史必然的命运力量和人类早期的童年气质。(P41)

与青铜时代同时发达成熟的,是汉字。(P41)

在早期,青铜饕餮和这些汉字符号(经常铸刻在不易为人所见的器物底部等处)都具严重的神圣含义,根本没考虑到审美,但到春秋战国,它作为审美对象的艺术特性便突出地独立地发展开来了。与此并行,具有某种独立性质的艺术作品和审美意识也要到这时才真正出现。(P44)

甲骨、金文之所以能开创中国书法艺术独立发展的道路,其秘密正在于它们把象形的图画模拟,逐渐变为纯粹化了(即净化)的抽象的线条和结构。这种净化了的线条——书法美,就不是一般的图案花纹的形式美、装饰美,而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意味的形式”。……它不是线条的整齐一律均衡对称的形式美,而是远为多样流动的自由美。(P45)

金文、书法到春秋战国已开始了对美的有意识的追求,整个青铜艺术亦然。审美、艺术日益从巫术与宗教的笼罩下解放出来……作为时代镜子的青铜艺术也就走上了它的没落之途。“如火烈烈”的蛮野恐怖已成过去,理性的、分析的、细纤的、人间的意兴趣味和时代风貌日渐蔓延。作为祭祀的青铜礼器也日益失去其神圣光彩和威吓力量。无论造型或纹饰,青铜器都在变化。(P46)

到战国,世间的征战,车马、戈戟等等,统统以接近生活的写实面貌和比较自由生动、不受拘束的新形式上了青铜器。(P49)

其基本特点是对世间现实生活肯定,对传统宗教束缚的挣脱,是观念、情感、想像的

解放。(P49)

然而,当青铜艺术只能作为表现高度工艺技巧水平的艺术作品时,实际便已到它的终结之处。战国青铜巧则巧矣,确乎可以眩人心目,但如果与前述那种狞厉之美的殷周器物一相比较,则力量之厚薄,气魄之大小,内容之深浅,审美价值之高下,就判然有别。十分清楚,人们更愿欣赏那狞厉神秘的青铜饕餮的崇高美,它们毕竟是那个“如何烈烈”的社会时代精神的美的体现。它们才是青铜艺术的真正典范。(P50)

儒道互补是两千多年来中国思想一条基本线索。(P51)

孔子不是把人的情感、观念、仪式(宗教三要素)引向外在的崇拜对象或神秘境界,相反,而是把这三者引导和消溶在以亲子血缘为基础的世间关系和现实生活之中,使情感不导向异化了的神学大厦和偶像符号,而将其抒发和满足在日常心理—伦理的社会人生中。这也正是中国艺术和审美的重要特征。(P53)

正因为重视的不是认识模拟,而是情感感受,于是,与中国哲学思想相一致,中国美学的着眼点更多不是对象、实体,而是功能、关系、韵律。(P55)

《诗经·国风》中的“民间”恋歌和氏族贵族们的某些咏叹,奠定了中国诗的基础及其以抒情为主的基本美学特征。(P57)

中国文学(包括诗与散文)以抒情胜。然而并非情感的任何抒发表现都能成为艺术。主观情感必须客观化,必须与特定的想像、理解相结合统一,才能构成具有一定普遍必然性的艺术作品,产生相应的感染效果。所谓“比”“兴”正是这种使情感与想像、理解相结合而得到客观化的具体途径。(P59)

对建筑的审美要求达到真正高峰,则要到春秋战国时期。(P63)

“百代皆沿秦制度”。建筑亦然。……中国主要大都是宫殿建筑,即供世上活着的君主们所居住的场所,大概从新石器时代的所谓“大房子”开始,中国的祭拜神灵即在与现实生活紧相联系的世间居住的中心,而不在脱离世俗生活的特别场所。自儒学替代宗教之后,在观念、情感和仪式中,更进一步发展贯彻了这种神人同在的倾向。于是,不是孤立的、摆脱世俗生活、象征超越人间的出世的宗教建筑,而是入世的、与世俗生活环境联在一起的宫殿宗庙建筑,成了中国建筑的代表。……(P65)

中国的这种理性精神还表现在建筑物严格对称结构上,以展现严肃、方正、井井有条(理性)。(P66)

《离骚》把最为生动鲜艳、只有在原始神话中才能出现的那种无羁而多义的浪漫想像,与最为炽热深沉,只有在理性觉醒时刻才能有的个体人格和情操,最完美地溶化成了有机整体。于是,它开创了中国抒情诗的真正光辉的起点和无可比拟的典范。(P70)

其实,汉文化就是楚文化,楚汉不可分。(P72)

辽阔的现实图景、悠久的历史传统、邈远的神话幻想的结合,在一个琳琅满目五色斑斓的形象系列中,强有力地表现了人对物质世界和自然对象的征服主题。这就是汉代艺术的特征本色。(P81)

人对世界的征服和对琳琅满目的对象,表现在具体形象、图景和意境上,则是力量、运动和速度,它们构成汉代艺术的气势与古拙的基本美学风貌。(P84)

在汉代艺术中,运动、力量、“气势”就是它的本质。(P84)

“气势”与“古拙”在这里是浑然一体的。(P85)

汉代艺术那种蓬勃旺盛的生命,那种整体性的力量和气势,是后代艺术所难以企及的。(P86)

无为而无不为,茂于神明而同有哀乐,不是外在的有限的表面的功业、活动,而是具有无限可能潜在性的精神、格调、风貌,成了这一时期(魏晋)哲学中的无的主题和艺术中的美的典范。(P97)

“言不尽意”、“气韵生动”、“以形写神”是当时确立而影响久远的中国艺术——美学原则。它们的出现离不开人的觉醒的这个主题,是这个“人的主题”的具体审美表现。(P98-99)

如果说,人的主题是封建前期的文艺新内容,那么,文的自觉则是它的新形式。两者的密切适应和结合,形成这一历史时期各种艺术形式的准则。以曹丕为最早标志,它们确乎是魏晋新风。(P99)

所谓“文的自觉”,是一个美学概念,非单指文学而已。其他艺术,特别是绘画与书法,同样从魏晋起,表现着这个自觉。(P103)

如此潇洒不群飘逸自得的魏晋风度却产生在充满动荡、混乱、灾难、血污的社会和时代。因此,有相当多的情况是,表面看来潇洒风流,骨子里却潜藏深埋着巨大的苦恼、恐惧和烦忧。(P105)

不是外在的轩冕荣华、功名学问,而是内在的人格和不委屈以累己的生活,才是正确的人生道路。(P108)

一般说来,宗教艺术首先是特定时代阶级的宗教宣传品,它们是信仰、崇拜,而不是单纯观赏的对象。它们的美的理想和审美形式是为其宗教内容服务的。(P110)

沉重阴郁的故事表现在如此强烈动荡的形式中,正可以体会到它们当时吸引、煽动和麻醉人们去皈依天国的那种巨大的情感力量。(P115)

在艺术上,唐代佛教雕塑中,温柔敦厚关心世事的神情笑貌和君君臣臣各有职守的统治秩序,充分表现了宗教与儒家的同化合流。于是,既有执行“大棒”职能、凶猛吓人连筋肉也凸出的天王、力士,也有执行“胡萝卜”职能、异常和蔼可亲的菩萨、观音,最后是那端居中央、雍容大度、无为而无不为的本尊佛像。(P120)

如果说,北魏的壁画是用对悲惨现实和苦痛牺牲的描述,来求得心灵的喘息和精神的慰安,那么,在隋唐则刚好相反,是以对欢乐和幸福的幻想,来取得心灵的满足和神的恩宠。(P121)

艺术趣味和审美理想的转变,并非艺术本身所能决定,决定它们的归根到底仍然是现实生活。(P121)

哲理的思辨竟在宗教的信仰中找到了丰富的课题,魏晋以来人生悲歌逐渐减少,代之以陶醉在这思辨与信仰相结合的独特意味之中。(P125)

唐宋诗确乎是两种风貌与不同性格,包括唐宋在内的历代诗人都可以各有所偏各有所

好,不仅唐人可以有宋调,宋人可以发唐音,而且有时也很难严格区划。(P131)

在中国所有艺术门类中,诗歌和书法最为源远流长,历时悠久。书法和诗歌同在唐代达到了无可比拟的高峰,既是这个时期最普及的艺术,又是这个时期最成熟的艺术。正如工艺和赋之于汉,雕塑、骈体之于六朝,绘画、词曲之于宋元,戏曲、小说之于明清一样。它们都分别是一代艺术精神的集中点。唐代书法与诗歌相辅而行,具有同一审美气质。其中与盛唐之音若合符契、共同体现出盛唐风貌的是草书,又特别是狂草。(P138)

盛唐诗歌和书法的审美实质和艺术核心是一种音乐性的美。(P140)

正是这种音乐性的表现力量渗透了盛唐各艺术部类,成为它的美的魂灵,故统称之曰盛唐之音,宜矣。(P140)

如同音乐与诗的关系,舞蹈之于书亦然。……绝句、草书、音乐、舞蹈,这些表现艺术合为一体,构成当时诗书王国美的冠冕,它把中国传统重旋律重感情的“线的艺术”,推上又一个崭新的阶段,反映了世俗知识分子上升阶段的时代精神。而所谓盛唐之音,非它,即此之谓也。(P141)

杜诗、颜字、韩文是影响深远,至今犹然的艺术规范。这如同魏晋时期曹植的诗,二王的字以及由汉赋变来的骈文,成为前期封建社会的楷模典范,作为正统,一直影响到晚唐北宋一样。曹、王、骈体、人物画与杜诗、颜字、古文、山水画是中国封建社会在文艺领域内的两种显然有异的审美风尚、艺术趣味和正统规范。(P142)

李白、张旭等人属于无法可循的一类,杜诗、韩文、颜字属于有法可依的一类。后者提供了后世人们长久学习、遵循、模拟、仿效的美的范本。(P144)

零散感受:

刚摘抄完第七章,字数已过半数,事实上,哪些要摘录哪些不必摘录,是难以取舍的。书中论述的精妙之处、新的观点、文化常识……都是应该做摘录的。我最起码用彩铅和铅笔在书上做了四种不同的标识以示区分。有时候一个小节就可以摘录近五百字。但是为了能让摘录尽可能的全面,尽可能的多涉及几个章节,我不停地用橡皮修改决定要摘抄的句子。后来觉得还是顺其自然的好。

读书真是辛苦的活计,当初听到这种论断时还不以为然,(那时正迷余秋雨,觉得能于一静室之中,和你喜欢的作家对话,追随他思想的足迹,实在是一种幸运的事情。)现在我懂了,作为一个没有什么积累的人,在阅读中会遇到很多不认识或者拿拈不准的字,以前看书过了也就过了,现在会查阅,手机里下载的软件新华大字典确实好用,那么问题就来了。有时候,字的注释里面又会出现三两个生字,如此下来,确乎过于耗费时间。比如,我查“甗”,又在注解中看到了“鬲”,“甑”,“箅”。这还不算,因为生字总是可以立即查到的。书中旁征博引,有一些古人的文艺评论、引用的史料、诗句,我并不能完全领会。一些新观点的阐述论证,也需要回过头来反复斟酌。(或许也说不上新观点,只是于我而言从未见过罢了)但是,确实也有点滴的收获。

首先,要学习的是作者李泽厚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前也有觉得余秋雨严谨,是因为曾发现他再版的作品中会有修改的痕迹。这一次则是从字里行间,遣字造句看出来的。试举一例:“……正由于屈原的作品(包括他名下的作品)……”

其次,还是开阔了视野,get到了许多新的观点或说是作者独到的见解。比如,李先生极为推崇《红楼梦》,认为可与屈子《离骚》相匹配。“《离骚》把最为生动鲜艳、只有在原始神话中才能出现的那种无羁而多义的浪漫想像,与最为炽热深沉,只有在理性觉醒时

刻才能有的个体人格和情操,最完美地溶化成了有机整体。由是,它开创了中国抒情诗的真正光辉的起点和无可比拟的典范。”(P70)如,“其实,汉文化就是楚文化,楚汉不可分。” (P72)又如,作者比较推崇以理想胜(魏)的宗教雕塑,“因为它比较充分地运用了雕塑这门艺术的种类特性:以静态人体的大致轮廓,表达出高度概括性的令人景仰的对象和理想。” (P127)再如书中引用钱锺书先生《谈艺录》中论唐宋诗区别表述极妙,“诗分唐宋乃风格性分之殊,非朝代之别”、“唐诗多以丰情神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非曰唐诗必出唐人,宋诗必出宋人也”、“夫人秉性,各有偏至,发为声诗,高明者近唐,沈潜者近宋”、“一生之中,少年才气发扬,遂为唐体,晚节思虑深沉,乃染宋调”。(P131)让我想起了当初古代文学史的课堂上,吕老师曾提问:“何为诗的盛唐?”,没能答到点子上。老师说:“因为唐朝是盛世,诗也说繁荣、强盛的。”

再次,要数“知己不足应多读多思”的感悟了。知识总是相通的,总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书中第三章《先秦理性精神》第三节《建筑艺术》专门论述中国古建筑,在此之前,我曾经选修过《建筑规划与名作赏析》,这周四上午的文化通论和下午的美学又都提及了中国古建筑;书中第四章《楚汉浪漫主义》第二节《琳琅满目的世界》谈及汉代艺术对丰富生活场景的刻画时,提及了17世纪荷兰小画派对日常世俗生活的精心描述,而本学期刚结束不久的校选课《十七八世纪欧洲的绘画艺术》中也有关于荷兰小画派“以装饰房屋保留肖像,精美小件为主,适合于市民阶层悬挂室内以装饰居室之用;不表现重大的社会题材,特别注重对生活细节的描绘,迎合市民阶层的审美趣味……”的描述。余秋雨说过,生命的质量需要锻铸,而阅读是锻铸的重要一环。趁着年少,不妨多培养一点兴趣。广而博,专而精。多了解一些总是好的。何不好好经营自己这块自留地,不求他日丰硕甜美的瓜果,但愿享受每日的充实与清欢。书的第五章是《魏晋风度》,第一次看到“魏晋风度”四个字,许还是十来岁时在爸爸论文答辩的教材上吧。依稀记得那是一篇评析《红楼梦》里史湘云性格特征的文章,大概讲了湘云“烧鹿大嚼”、“裀药酣眠”颇具“晋人风味”。(刚刚试着在百度上输入“史湘云魏晋之风”,文题就出来了。是吕启祥先生的《湘云之美与魏

晋风度及其它——兼谈文学批评的方法》。互联网的魅力真是不可细数。)接着,在《遥远的绝响》一文中,粗粗窥得一些故事。 而后,就只读过一些南朝诗人的《拟行路难》了。(诸如“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再之后,读过几篇写七贤的小美文,仅此而已。国考应试作文,太多写屈子,司马子长,李太白,苏东坡之流,对人物短短二百字的评述,我便用肤浅的认知来写柳子厚,嵇康。(还记得其中写嵇康三两句“一双打铁的手,轻抚素琴;一颗高贵的头,守护山阿。风华之年,潇洒刑场;广陵散曲,何人续唱?昨夜的铁砧,已化作漫天的星光,照亮漆黑与迷茫,警醒心灵的去向。”)其实,对魏晋之风的了解就连泛泛都谈不上。书中第七章《盛唐之音》里,提及了朱东润和他的《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独唐杜工部如周公制作,后世莫能拟议”(熬器之语,引自朱东润《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P145)第一次见到朱先生的大名还是初二阅读竞赛的一张考卷,这么些年过去了,对朱先生依旧近乎一无所知,实在是惭愧得很。倘若有过了解,读到此处,便也似遇老友。便也能为对书中字句表述的熟稔而会心一笑。就像看到引用的刘希夷、张若虚的名作,就像看到关于边塞诗、田园诗的分类那样可以会心一笑。书到用时方恨少,李先生的渊博令人赞叹,惊慕之余,便觉得还是应该多读好书充实自己,如此,便可不必再受或可以少受看书不懂的憋屈与难受的滋味了。当然,看书要广,除了文艺评论类的书籍,也应该多把注意力放在原著上,自己品读。“超脱人世的陶潜是宋代苏轼塑造出来的形象。”陶潜,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对文化名人的解读,少不了对其诗词原文的品悟。

第四,便是对一些哲理性观点的思考。

(下决心网购这本《美的历程》,说实话是目录中“狞厉的美”吸引了我的眼球。这一节也给了我特别多的感受。) “历史从来不是在温情脉脉的人道牧歌声中进展,相反,它经常要无情地践踏着千万具尸体而前行。战争就是这种最野蛮的手段之一。”(P39)马上就想到二战的累累白骨,人类进步的代价是否太沉重?又想到《藏地密码》的大boss

(决策者唐涛)致力于让人类回归到最原始的愚昧。(当然,他是为了统治全世界,成为少数的智力正常的人,从而登上权利的巅峰。)只是我想,踏着千万具尸体而前行的历史、而前行的人类文明,不乏野蛮、暴力。或许文明就从来不能完全脱离野蛮。似乎可以说是野蛮孕育了文明。(正如书中所说“暴力是文明社会的产婆。”)原始的茹毛饮血,两次世界大战,无数的森森白骨成了历史这辆前进列车的燃料。桌前明亮的台灯为何让我有一种它散发猩红光芒的错觉?舒适的房间又为何仿若弥漫着淡淡的血腥味?当然讨论这种进步是否值得,似乎并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如你所见,历史依旧在前进。在我打下这些文字的间隙,文明依旧在前进。

“人在这里确乎毫无地位和力量,有地位的是这种神秘化的动物变形,它威吓、吞食、压制、践踏着人的身心。但当时社会必须通过这种种血与火的凶残、野蛮、恐怖、威力来开辟自己的道路而向前跨进。用感伤态度便无法理解青铜时代的艺术。”(P40)看到这里,自觉刚刚的感受许是这里提及的感伤态度。所以暗暗告诫自己:在理解任何事物之前,不能抱有主观的情怀。不必武断地做出价值判断。要先清空自己,才能收获更多。(不过依旧觉得动辄杀戮千百俘虏的历史真的很血腥。)当然,如果我是当时的当权者,在胜战中俘获了大批异氏族人,一时无法使之完全臣服,又没有足够的本氏族成员看守他们,屠杀许是最有威吓、震慑、经济、简便的方法。所以,一切的矛盾与冲突大抵皆是源于立场不同。

“当青铜艺术只能作为表现高度工艺技巧水平的艺术作品时,实际便已到它的终结之处。” (P50)其实,不只是青铜艺术如此,其他亦然。当我们过于关注文体、格式、韵律,便限制了文章、诗歌的发展道路,束缚了其艺术生命和自由。当形式的东西被过于强调,其发展终将变得畸形并走向没落。想起了陈望道先生《修辞学发凡》中关于“形式和内容”的表述。陈先生说:“内容形式原是不能截然分开的。……但若并不忘记它们的关联作用,却又未尝不可以把它们分开来说。我们对于它们,当然期望形式能够和内容调和。但是事实上,只有内容形式两并充足的时代能够如此。此外大抵或者偏重内容,或者偏重

形式,有些畸形的状态。不过内容偏重的畸形是一种上升的畸形,形式偏重的畸形却是一种没落的畸形。”虽然陈先生重在阐述语言的形式和内容的关系,但特殊性中体现了普遍性,若用之作为李泽厚先生这里观点的注解,愚以为绝妙。

“与阮籍一样,陶潜采取的是一种政治性的退避。但只有他,才真正做到了这种退避,宁愿归耕田园,蔑视功名利禄。‘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既轩冕之非荣,岂缊袍之为耻。诚谬会以取拙,且欣然而归止。’不是外在的轩冕荣华、功名学问,而是内在的人格和不委屈以累己的生活,才是正确的人生道路。所以只有他,算是找到了生活快乐和心灵慰安的较为现实的途径。无论人生感叹或政治忧伤,都在对自然和对农居生活的质朴爱恋中得到了安息。陶潜在田园劳动中找到了归宿和寄托。”(P108)内在的人格和不委屈以累己的生活,这也是我所向往的,或是说这是所有人都向往的吧!而何谓“不委屈以累己”?人生之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不委屈以累己,需要自我开解和悦纳生活。悦纳生活,不是逃避矛盾的佯装大度;不是故显淡定的妥协作态;而是不纠结现状的恬静和智慧;是“云在青天水在瓶”的淡然和包容。而要真正做到悦纳生活,又需要强大的内心。这就是作者所说的“内在人格”么?心灵只有不断得以锻铸,才会越来越强大。当然还是要读书,阅读必不可少,吸收前人的智慧,找寻不经意间的共鸣,多读书多思考。(思考真的很重要,看故事看书,自己要学会有辨别力。书的第六章《佛陀世容》第一节《悲惨世界》中讲述了“割肉贸鸽”、“舍身饲虎”、“须达挐好善乐施”和五百强盗剜目这些佛教故事。当我还在感叹尸毗王的仁爱,自觉做不到用自己的生命和一切救一只鸽子;质疑摩诃国小王子是否过于怜惜老虎时,作者解答了我的疑问。他说“其实,老虎又有什么可怜惜的呢?也硬要付出生命和一切,那就不必说人世间的一般牺牲了。连所谓王子、国王都如此‘自我牺牲’,那就不必说一般的老百姓了。这是统治者的自我慰安和欺骗,又是他们撒向人间的鸦片和麻药。它是一种地道的反理性的宗教迷狂,其艺术音调是激昂、狂热、紧张、粗犷的。”很喜欢这种答疑的感觉,就像是在和作者对话一样。诚然,我们不应该被呈现给我们的文字所左右,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大胆质疑。)除此之外,要想“不委屈以累己”,我想最重要

的许是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吧!忙碌了一天,身心俱疲。这时候,若是能得以精神上的滋养,不啻于是一种灵魂的享受,一种全身上下各个毛细血孔都得以舒展的快乐吧。我曾经把不争不求、无为的人生姿态当作标杆,然而我所信奉的不争不求,是因为性子总还算是淡漠,不愿为了些利处做一些太过为难自己的事情;又相信“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也是看中了“夫唯不争,而天下莫能与之争”,“不争而善胜,不争而自来”的。当然,我是无法做到内心真正静如止水的。我的这份心思,也曾经在日记中有所表露,现摘录一段:“素爱庄周,以其物而不物自许,慕其逍遥恬淡甚矣。愚以之为人生舒适之高度良久。向习苏秦说秦,秦嫂前倨后恭,因秦位尊多金而匍匐谢之。吕夫子嗟叹:‘人啊,应奋发图强。’俄而,夫子曰:‘学庄周学至家,安身立命亦可。习至极致,心方真清静欢乐。’以为然。躬省吾身,虽崇老庄,心终难成止水。境不抵,学不至深之故也。及周地固难矣,况乎俗子哉?遂以儒家入世自励。既不安自,遂只顾奋发。唯有图强,方可崛起。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如是我愿。”只是,我想:似乎也不必过分探求何为正确的人生道路、何为舒适的人生高度,也不必过分寻求如何自处之道,“爱所爱,做所做,及所及”,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顺心任性,尽人事知天命,便是一片心晴。

篇幅所限,就不再赘述。书粗粗略略地看完了,而由书中得到的思考还在继续下去。想必以后重读,还会有新的感触吧。重读是必要的,书中精妙非一时所能尽取。书中所提及的那么多大家,引用的那么多文献,也需要亦值得我们继续学习、探究。感谢何老师列出的书单,为我们推荐了这么多涨姿势的好书。

2013020823 黄木子

2015年12月12日星期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