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读懂语文要素助力词语教学

2022-12-11 来源:汇智旅游网
读懂语文要素助力词语教学

作者:赖婷婷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下)》 2019年第6期

赖婷婷

摘要:统编语文教材的每个单元、每一课都紧抓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两条主线。将必备的语文知识、基本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按照一定的梯度落实在各个年级段中。《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中指出:“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根据这一标准,笔者提炼出“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词句的意思”这一语文学习要素。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采用直观教学法等方式,帮助他们了解词语的意思,读懂句子,最终读懂课文。

关键词:统编教材;词语教学;第一学段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6-0119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中指出:“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对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了解词语意思”,只要知道指定词语所概括的范围即可。因此,低段词语教学应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用联系上下文理解;也可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料,把学生感到陌生的、抽象的内容变成熟悉的、具体形象的内容。也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来理解词义。综上所述,第一学段词义教学方法如下。

一、设置情境,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语言里最小的,可以自由运用的单位。它具有概括性。例如,一年级下册《树和喜鹊》中,孤单的意思,可引导学生联系前面第一段的句子所建立的语境中理解。“从前,这里只有一棵树,树上只有一个鸟窝,鸟窝里只有一只喜鹊。”重点提醒学生从两个“只有”中理解孤单。也可以与后面的词语“快乐”形成对比理解。

教学片段一:聚焦第一自然段

1. 读文想象,设置情境,交流感受,用对话理解“孤单”

师:小朋友,让我们到森林里看看那一棵树和一只喜鹊吧。(出示第一自然段) 生读第一段。

师:读着,读着,你仿佛听到小树和小鸟的对话了吗?(同桌两人,一人扮演小树,一人扮演喜鹊)。

生(喜鹊):小树,小树,这里只有你一棵树,没有其他小朋友,你感觉怎样?

生:我觉得没有朋友,很孤单。

2. 总结理解“孤单”的方法

师:像通过读懂第一段的句子(相机将第一段句子标红),来理解第二段的词语“孤单”的意思,我们叫“联系上文,读懂词语”(板书:联系上文)。

小朋友,能从第六自然段里找出一个与“孤单”相反的词语吗?请大家齐读第六自然段。

生: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师:大家知道哪个词语与“孤单”相反吗?

生:快乐(相机将“快乐”标红)。

师:同学们真会思考。像这样,通过读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我们叫“理解下文,理解词语。”(板书:联系下文)。今后,如果遇到文中不懂的词语,我们可以用联系上文或者联系下文的方法读懂句子,这样的方法就叫联系上下文。

3. 请同学们带着孤单的心情朗读第一、二自然段。

二、利用直观方法,寻究词语本意

1. 画面呈现

直观教学运用在词语教学中,就是教师将抽象化的词语,通过直观的图片或声音演示,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学生的感情产生共鸣。

课例:在教学二年级上册《雾在哪里》教学“桥梁”一词时,教师利用甲骨文和四张图片表示“梁”的其中两种意思:桥;物体中间隆起长条形状的部分。

师:孩子们,你们读的这些汉字师世界上生命最长的文字,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的,我们班的小朋友都是猜字高手,想不想来猜一猜呀?

生:想。

师:(图片呈现: )谁来猜一猜这个甲骨文会是哪个字?

生:梁。

师:你是怎么才出来的?

生:左边很像三点水,右边下面还有一个“木”

师:你真会猜。孩子们,这个“梁”字原来表示用木料在水上造桥。现在一般指柱子上的长木,所以说桥柱上的梁木可以叫

生:“桥梁”。

师:房子上的梁木叫……

生:房梁。

师:这个“梁”字还可以表示中间高起的部分,鼻子上高起的地方叫生:鼻梁。

师:山脉高起的地方叫……

生:山梁。

2. 视频展示

一些动词或形容词离学生生活经验较远,理解上有难度的词语,可采用视频展示的方法。如二年级下册《雷雨》中“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垂”的理解,教师用一段蜘蛛下垂逃走的视频来让学生感知“垂”的意思:要有线连接物体才叫垂。随后请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见过哪些“垂”的词语。通过视频,学生能正确理解垂字,并说出了“垂发”“垂头丧气”“垂涎三尺”等词语。

3. 语言直观描述

语言直观描述是通过教师语言描述或学生的想象描述,形成具体的形象。这对于培养学生想象力大有好处。

例如,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字词句运用”栏目就有这样的要求:

你见过下面这些词语描写的景象吗?选一两个,和同学说说当时的情景。

云开雾散微风习习冰天雪地风雨交加

云雾缭绕寒风刺骨鹅毛大雪电闪雷鸣

三、联系生活实际,探寻词语本色

联系生活,理解词语是指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的方法,唤醒学生生活体验,再与相关词句建立关联,帮助学生理解难懂的词语。

课例:《黄山奇石》的词语“陡峭”教学

生读师出示句子:

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相机将“陡峭”标红)。

师:大家理解“陡峭”的意思吗?能在课文的图片中圈出“陡峭的山峰”吗?

生圈出。

师:你圈对了,真能干。请你结合图片说一说陡峭的意思。

生:“陡峭”表示山石很直。

师:你在生活中看过或走过陡峭的什么呢?

生:我走过陡峭的楼梯。

生:我爬过陡峭的山路。

通过结合生活实际的方法,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再与后面“翻滚”的云海词句建立关联,帮助学生较深刻地理解“陡峭”一词。

综上所述,统编本教材目标更具体、更明确,指向更清晰,更易于操作。如果我们能依标扣本、聚焦字词、发展语用,字词教学更有效。词语教学依然是低段学生最主要的学习任务之一,如何落到实处,还需一线教师不断探索,让枯燥乏味的词语教学精彩依旧。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灵溪镇第四小学32580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