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法学研究与法学教育
㈠ 单项选择
1.法学是“是对神和人的事务的认识、关于正义和不正义的科学”,这一观点的提出者是:A
A.乌尔比安 B.亚里士多德
C.伊壁鸠鲁 D.托马斯·阿奎那
4.历史法学派是19世纪兴起的一个法学派别,下列哪个选项代表该学派的观点:B
A.法是一种历史现象,是阶级社会的产物
B.法像语言、风俗、政制一样,是随着民族的成长而成长的
C.法是由事物的性质产生出来的必然关系
D.法是在所有的人中确立的,并得到全人类平等遵守的自然理性
1.法理学与部门法的关系是( A)的关系。
A.一般与特殊 B.整体与局部
C.理论与实际 D.论与史
1
3.在中国,( C )在其《中国法理学发达史论》中最早使用了“法理学”一词。
A.康有为 B.黄宗羲
C.梁启超 D.杨度
第五章 法的概念
㈠ 单项选择
1.法的最终决定因素是( C )。
A.统治阶级意志 B.阶级斗争状况
C.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D.历史传统
3.中国古代把“律”字解释为“均布”,着重体现的含义是( C )。
A.规范 B.刑罚
C.公平 D.正义
4.在我国现代法律制度中,狭义的法律是指( C )。
A.包括宪法、行政法规在内的一切规范性法律文件 B.不包括宪法在内的一切规范性法律文件
2
C.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 D.全国人大制定的基本法律以及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
8.法律创制的主要方式是( B )。
A.民间社会逐渐形成 B.国家制定和认可
C.国家领导人颁布 D.天才人物的创造
10.法在其生效期间是反复适用的,而不是仅适用一次;它所适用的对象是一般的人而不是特定的人。这些都表明了法具有:( D)
A.强制性 B.统一性
C.权威性 D.规范性
12.法与其他社会规范的根本区别在于( D )。
A.规范性 B.物质制约性
C.意志性 D.国家强制性
㈡ 多项选择
1.以下哪些表述是非马克思主义的(ABC )。
3
A.“法律政令者,吏民规矩绳墨 B.“法者,刑法也,所以禁强御暴也”
C.“法是使人们的行为服从规则治理的事业” D.“法律就是取得胜利并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的意志的表现”
2.以下哪些观点不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本质的观点?( ABD )
A.“法是公共意志” B.“法是民族意志”
C.“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D.“法是主权者的意志”
3.法的规范性表现在( ABC )。
A.法对人们如何行为提出了明确的指示
B.法的内容具有一般性和概括性
C.法是反复适用的
D.法表现为权利和义务
4.马克思曾经指出:“对于法律来说,除了我的行为以外,我是根本不存在的,我根本不是法律的对象。”马克思的这句话精辟地说明了( BCD )。
A.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
4
B.人的行为是法的调整对象
C.法的调整对象是社会关系
D.法仅仅调整和约束人的外在行为
7.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基本形式是( BD )。
A.修改 B.制定
C.颁布 D.认可
㈢判断题
1.法的性质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并且受社会因素的影响。(√)
2.任何法都既有阶级性又有社会性。(√ )
4.法由经济基础所决定,只要经济基础没有根本变化,法也不会发生变化。(×)
5.法所体现的意志是由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其他因素不能对这种意志的内容发生重大影响。(×)
6.法具有阶级性,因此法调整的社会关系都是阶级关系、政治关系。(× )
7.各个社会中法的阶级本质是不同的,但它们所执行的公共事务的内容是相同的。( × )
5
8.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凡具有强制力的规范就是法律规范。(×)
9.在阶级社会,一国范围内的法与道德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 )
10.法是一定阶级的意志的表现,但法不是以意志为基础而是以社会为基础的。(×)
11.法是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它只能是对社会现实的承认和对现状的维护。(× )
12.在我国当代法学理论中,狭义上的法律专指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立法程序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
13.法律是一般的概括的规则,可以反复适用,因而具有概括性。(√ )
14.法律的适用范围是以国家主权为界域的。(√ )
15.法的实然与应然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 √ )
16.法律创制的惟一方式是制定。(× )
第六章 法的渊源、形式和效力
㈠ 单项选择
8.关于法的溯及力的正确表述是:C
A.新法制定颁布后对旧法是否有 B.新法生效后,原有法律是否有效
6
C.法律溯及既往的效力 D.法律颁布后,对它制定以前所发生的事件和行为是否有效力的问题
9.法的溯及力是指法律颁布后( C )是否适用,适用,则为有溯及力;否则,则没有溯及力。
A、对其生效以后发生的事件 B、对其生效以后的行为
C、对其生效以前发生的事件 D、对其生效以后发生的事件和行为
12.中国的法律只适用于中国领土上的公民,这体现了法律对人效力( A.属人主义 B.属地主义
C.保护主义 D.综合主义
16.根据法律的地位和效力从高到低排列的是:C
A.法律、地方性法规、行政法规 B.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规章
C.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D.宪法、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
17.行政法规的制定主体是:B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国务院
7
)的原则
B C.国务院总理 D.省、自治区、直辖市
19.公法与私法的划分源自:D
A.古中国 B.古希腊
C.古印度 D.古罗马
20.《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84条规走:“外国法人以其注册登记地国家的法律为其本国法,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依其本国法确定。外国法人在我国领域内进行的民事活动,必须符合我国的法律规定”。该条款所体现的是哪一原则?( D )
A.属人原则 B.属地原则
C.保护原则 D.综合原则
21.A国公民汤姆劫持B国航空器,试图进入C国,但在强行驾机飞越D国和中国领空交界处时,油料耗尽,飞机只得迫降在中国领域内。适用中国刑法对汤姆追究刑事责任,依据的是( B )。
A.属人原则 B.属地原则
C.保护原则 D.综合原则
2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
8
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该条款所体现的是以下哪一原则?( A )
A.属人原则 B.属地原则
C.保护原则 D.综合原则
2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4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外国人结婚适用婚姻缔结地法律,离婚适用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法律。”这反映法的( C )效力。
A.对象 B.对事
C.空间 D.时间
24.从1999年11月1日起,对个人在中国境内储蓄机构取得的人民币、外币储蓄存款利息,按20%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某居民2003年4月1日在我国境内某储蓄机构取得1998年4月1日存入的5年期储蓄存款利息5000元,如果该居民被征收了1000元的个人所得税。这样处理,违背了法的效力规则中的( C )。
A.法律优位原则 B.新法优于旧法原则
C.法不溯及既往原则 D.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
㈡ 多项选择
1.以下哪些是当代中国法的形式?(AB)
9
A.宪法 B.行政法规
C.经济法 D.司法判例
2.下列哪些选项是法典编篡的特点?(BC)
A.不改变法的内容 B.可以改变法的内容
C.是国家立法活动 D.不是国有立法活动
11.中国公民甲在日本盗窃了美国公民乙价值2000元人民币的财物,对于此案的甲(AB):
A.日本国可以属地原则为依据适用日本刑法审判 B.中国可以属人原则为依据适用中国刑法追究乙的刑事责任
C.依据中国刑法应当适用中国刑法追求乙的刑事责任
D.依据中国刑法不应当适用中国刑法追求乙的刑事责任
第七章 法的要素
㈠ 单项选择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5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这一规则是(C)。
10
A.规范性规则 B.标准性规则
C.强行性规则 D.构成性规则
2.“在住宅区内机动车车速应限制在每小时20公里以内”这一规则是(A)。
A.规范性规则 B.标准性规则
C.强行性规则 D.构成性规则
4.《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21条第3款规定:“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该规定属于(C)。
A.规范性规则 B.标准性规则
C.授权性规则 D.构成性规则
6.《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这是一个(A)规则。
A.授权性规则 B.义务性规则
C.权义复合规则 D.禁止性规则
7.《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第17条规定:“全国少数民族应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参照各少数民族的人口数和
11
分布等情况,分配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选出。人口特少的民族,至少应有代表一人。”这是一个(D)规则。
A.授权性规则 B.义务性规则
C.标准性规则 D.规范性规则
8.《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22条规定:“股东应当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股东以货币出资的,应当将货币出资足额存入有限责任公司在银行开设的账户;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应当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转移手续”,这样的规则属于:(A)
A.强行性规则 B.义务性规则
C.指导性规则 D.禁止性规则
11.我国刑法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该条款的内容属于哪种规则?( A )
A.授权性规则 B.义务性规则
C.命令性规则 D.禁止性规则
㈡ 多项选择
1.综合各家关于法律要素的学术,法律要素包括( ABC )。
12
A.法律规则 B.法律原则
C.法律概念 D.法律解释
9.在美国的黑格斯诉帕尔默案中,16周岁的男孩毒死了他的祖父,为的是更快地继承祖父的财产,而那时没有法律规则规定在这种情况下继承人不能继承遗产,我们可以如何处理(ABCD)。
A.按照严格法定原则,没有法律规则规定的这种情况,必须按照一般法律规则让继承人继承遗产 B.剥夺继承人的继承权
C.可以适用“一个人不能从他的不当行为中得利”的法律原则 D. 一般的法律原则在这里与社会伦理不符
12.我国《商标法》规定:“商标使用人应当对其使用商标的商品质量负责。”该规范属于(BCD)。
A.授权性规则 B.义务性规则
C.强行性规则 D.确定性规则
㈢ 判断题
2.法的要素是制定法不可或缺的基本质料,习惯法、判例法中没有要素。( × )
6.法律概念是与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相并列的法的要素。( × )
第八章 法律体系
13
㈠ 单项选择
3.根据一定标准和原则划分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和可称为(C)。
A.法规体系 B.立法体系
C.法律部门 D.法律体系
㈡ 多项选择
2.以下关于法律体系概念叙述正确的有(BCD)。
A.法律体系不仅包括一国正在施行的法律,也包括一国将要制定的法律
B.法律体系包括现行的国内法和被本国承认的国际法
C.法律体系是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组合,呈现为一个体系化、系统化的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D.法律体系的理想化要求是门类齐全、结构严密、内在协调
3.划分部门法的标准有(AB)。
A.法律的调整方法 B.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
C.社会关系法律所调整的机制 D.法律的制定时间
14
5.下列诸项中说法正确的是(ABC)。
A.法律体系中的各部门法是由同类法律规范构成的
B.法律调整对象和法律调整方法都是划分部门法的客观标准
C.一个部门法包括了很多法律规范和具体的法律制度,一个具体的法律制度往往也可以涉及多个部门法
D.环境保护法是保护自然环境的,因此它所调整的对象是自然现象而不是社会关系
7.法律部门划分的原则包括(ACD)。
A.整体性原则 B.规范性原则
C.均衡原则 D.以现行法律为主,兼顾即将制定的法律
第九章 权利和义务
㈠ 单项选择
3.甲京剧团与乙剧院签订合同演出某传统剧目一场,合同约定京剧团主要演员曾某、廖某、潘某出演剧中主要角色,剧院支付人民币1万元。演出当日,曾某在异地演出未能及时赶回,潘某生病在家,没有参加当天的演出,致使大部分观众退票,剧院实际损失1.5 万元。后剧院向法院起诉京剧团,要求赔偿损失。针对此案,下列意见中正确的是(C)。
15
A.在这一事例中,法律关系主体仅为甲京剧团与乙剧院
B.京剧团与剧院的法律关系为保护性法律关系
C.京剧团与剧院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都不是绝对的
D.在这一事例中,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针对的主体是不特定的
㈡ 多项选择
4.(ABC)属于第二性权利。
A.恢复原状 B.停止侵害
C.起诉权 D.缔约权
第十章 法律行为
㈠ 多项选择
2.法律行为的特征是(ABCD)。
A.法律行为是具有社会意义的行为 B.法律行为具有法律性
C.法律行为具有意志D.法律行为是能够为人们的意志所控制的行为
16
3.以下哪些是事实行为(ACD)。
A.先占 B.赠与
C.遗失物的拾得 D.埋藏物的发现
5.以下属于多方行为的是(BCD)。
A.遗嘱 B.赠与
C.代理行为 D.缴纳个人所得税
6.以下属于从行为的是(BC)。
A.遗嘱 B.添附
C.担保 D.赠与
第十一章 法律关系
㈠ 单项选择
4.权利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称为:B
A.法律事实 B.法律关系客体
17
C.法律关系 D.法律关系的内容
5.( C )是法律关系主体实际取得权利、承担义务的前提条件。
A.财产权 B.人身权
C.权利能力 D.行为能力
6.凡是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和现象称为:C
A.法律关系主体 B.法律关系客体
C.法律事实 D.法律关系内容
7.法律关系主体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实际取得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能力称为:D
A.法律关系的内容 B.法律事实
C.权利能力 D.行为能力
8.下列有关公民权利能力的表述,那一项是错误的:B
A.权利能力是公民构成法律关系主体的一种资格
B.所有公民的权利能力都是相同的
18
C.公民具有权利能力,并不必然是具有行为能力
D.权利能力也包括公民承担义务的能力或资格
9.( B )是法律规范与法律关系联系的中介。
A.法律主体 B.法律事实
C.法律关系的客体 D.法律关系的内容
㈡ 多项选择
2.在中国,根据各种法律关系的规定能够参与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ABC
A.公民(自然人) B.组织
C.国家 D.动物
3.确定公民有无行为能力的标准是:ABCD
A.能否认识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和后果
B.能否控制自己的行为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C.公民是否达到一定年龄 D.公民神志是否正常
19
5.世界各国一般把本国公民的行为能力划分为:ABC
A.完全行为能力人 B.限制行为能力人
C.无行为能力人 D.不完全行为能力
6.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以下几类:ABCD
A.物 B.人格
C.精神产品 D.行为
7.某甲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了一套价值34万元人民币的商品房,银行每月从某甲的工资存折上扣划1300元,用于偿还银行贷款。某甲和银行之间的这种法律关系属于:CD
A.基本法律关系 B.隶属性法律关系
C.相对法律关系 D.普通法律关系
8.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下列哪些情况可以形成法律关系:BCD
A.刘某因赌博欠吴某1万元
B.某区警方查出存在火灾隐患的企业,有关人员或被拘留或被处以重罚
C.何某为急事赶回家,将已过有效期的身份证涂改,机场安检站不予放行登机
20
D.任某在医院进行肾移植手术
9.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两者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下列有关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相互关系的表述中,哪些说法正确揭示了这一关系?( ACD )
A.权利和义务在法律关系中的地位有主次之分
B.享有权利是为了更好地履行义务
C.权利和义务的存在、发展都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
D.义务的设定目的是为了保障权利的实现
第十二章 法律责任
㈠ 单项选择
5.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下列选项中不能减轻与免除法律责任的是( D )。
A.家住偏僻山区的蒋某把入室抢劫的康某捆绑起来,关押了六小时后,才将蒋某押送到40里外的派出所
B.蒋某偷了一辆价值150元的自行车,十年后被人查出
C.医生李某征得患者王某的同意,锯掉其长有恶性肿瘤的小腿
21
D.高某在与三个青年打架时,拔出刀子将对方一人刺成重伤
㈡ 多项选择
2.下列属于法律责任的构成的是( ABCD )。
A.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 B.责任主体
C.损害后果 D.因果关系
8.责任法定原则是法治原则在法律责任认定和归结问题上的具体运用,下列哪些选项是该原则的要求?( ABCD)
A.法律责任应由法的规范预先规定
B.不允许任何法的类推适用
C.国家不能用今天的法来要求人们昨天的行为
D.没有法律授权的任何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都不能向责任主体认定和归结法的责任
9.下列哪些情况将会导致法律责任?( AD )
A.保安员曲某收5元自行车费,并不给收据
B.姜某向报社写信揭露某纪录片造假,报社没有刊登
22
C.冯某被公共汽车售票员提醒后,仍不给抱小孩的乘客让座,小孩被挤伤
D.某厂要求工人每天至少工作15小时,加班费每小时5元
第十三章 法律程序
㈠ 单项选择
2.程序的对立物是( B )。
A.规范 B.恣意
C.法律关系 D.法律责任
3.( A )是英美法中有关程序的最高准则。
A.正当法律程序 B.自然正义
C.辩论 D.自治
㈡ 多项选择
5.法律程序对法律行为的调整方式有以下几个方面( A.抑制 B.向导
23
ABCD 。
) C.分工 D.感染
6.正当程序的意义是( ABCD )。
A.权利平等的前提 B.权力制衡的机制
C.解决纠纷效率的保证 D.法律权威的保障
第十四章 法的起源
㈠ 单项选择
2.法的起源的根本原因是( A )。
A.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私有制的产生
C.社会分工的出现 D.氏族公社的瓦解
6.最早依法建立维护代议制和民主制的法律是( C )。
A.奴隶制法律制度 B.封建制法律制度
C.资本主义法律制度 D.社会主义法律制度
7.关于资本主义社会两大法系表述正确的是( D )。
24
A.大陆法系是在普通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B.英美法律在诉讼程序方面倾向于职权主义
C.西班牙法律属于英美法系
D.两大法系的差别在逐渐缩小,但差别还将长期存在
8.下列哪项不属于大陆法系的渊源( B )。
A.《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 B.《自由大宪章》
C.教会法 D.罗马法
㈡ 多项选择
1.法的起源经历了从( A )到( B )再到( C )的过程。
A.习惯 B.习惯法
C.成文法 D.法典
2.原始习惯和法的区别有以下方面( ABCD )。
A.产生方式不同 B.体现本质不同
25
C.适用范围不同 D.实施方式不同
3.关于法律起源一般规律的表述,错误的是(ACD)。
A.由无强制性规范的调整发展为有强制性规范的调整
B.由个别调整逐渐发展为规范性调整
C.由原始社会的习惯发展为习惯法再发展为判例法
D.由公法为主发展为公法和私法并重
6.( A )和( B )属于古代的法律制度。
A.奴隶制法律制度 B.封建制法律制度
C.资本主义法律制度 D.社会主义法律制度
7.源于罗马法,以法国《拿破仑法典》为代表,风行世界各大洲的大陆法系又被称为(A.罗马法系 B.法典法系
C.普通法系 D.民法法系
8.关于普通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AB )。
26
ABD )。
A.普通法是英国在十二世纪后逐渐形成的一种判例法
B.普通法是针对一般人、一般事在全国普遍使用的法律
C.普通法是指中央国家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D.普通法是调整某一社会关系的法律
10.西方社会两大法系的差别有(BD)。
A.阶级本质不同 B.判例的地位不同
C.经济基础不同 D.司法诉讼制度上的差别
第十五章 法律演进与法律发展
㈠ 单项选择
1.关于法律演进与发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在法律演进与发展的模式上,基本上有“进化论”和“建构论”两种法律演进的理论模式
B.在法律演进与发展的道路上,对应于以进化论和建构论为核心的社会发展的本土化和国际化道路,法律演进也有本土化和国际化两种道路选择
C.从法律内容及其价值蕴涵来看,法律的演进与发展体现为从特别注重法律义务附加的优先
27
性到在价值蕴涵上以法律权利优先的法律权利义务的平衡配置
D.法律在演进与发展过程中,其根本的动力在于一个社会内部需求的增长、进化和发展,不需要外部环境因素的外在推动
㈡ 多项选择
1.法律移植的范围包括(BCD)
A.国内法 B.外国的法律
C.国际法律和惯例 D.国外法
2.法律移植的必然性和必要性表现在( ABCD )
A.社会发展和法律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法律移植的必然性
B.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和根本特征决定了法律移植的必然性
C.法律移植是对外开放的应有内容
D.法律移植还是法制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3.法的移植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应该注意下列哪些方面?( ABC A.法律体系的系统性 B.适当的超前性
28
)
C.共体和受体之间存在的共同性 D.时间的先后性
4.公法与私法分离的意义( ABCD )。
A.有利于限制政府权力在民间的不适当干涉
B.有利于明确私权的独立地位
C.有利于确定私人权利和义务的协商性
D.有利于树立权利本位观念
5.当代中国法制改革的基本内容是( ABD )。
A.政法体制改革 B.法律体系重构
C.法律制度改革 D.法律精神的转换
第十六章 法的制定
㈠ 单项选择
1.在我国全国人大审议普通法案由全体代表过( C )通过。
A.全体 B.3/4
29
C.半数 D.2/3
3.立法体制主要是指( A )。
A.依法划分立法权限的体制 B.依法划分法律部门的体制
C.依法划分司法权限的体制 D.国家权力分立与制衡的体制
4.马克思指出:“立法者应该把自己看作一个自然科学家,他不是在制造法律,不是在发明法律,而仅仅是在表述法律。他把精神关系内在规律表现在有意识的现行法律之中。”这段话表明( C )。
A.立法者要像自然科学家一样思维和行动
B.法律是客观的,立法者在立法时不应发挥主观能动性
C.立法要尊重和反映客观规律
D.立法者应该把现行法律看作绝对精神的体现
5.不属于法律制定程序的是( D )。
A.审议法律议案 B.表决法律议案
C.公布法律 D.起草法律议案
30
㈡ 多项选择
1.我国立法的基本原则是( ABCD )。
A.法治原则 B.民主原则
C.科学原则 D.宪法原则
2.当今世界立法体制的主要有( ABC )。
A.单一制立法体制 B.复合制立法体制
C.制衡的立法体制 D.我国的立法体制
3.我国现行立法体制的特色是( ABCD )。
A.中央统一领导和一定程度的分权相结合 B.多级并存
C.多类结合 D.由我国的国情所决定
4.立法过程一般可分为( ABCD )。
A.立法准备阶段 B.由法案到法的阶段
C.立法完善阶段 D.法律适用阶段
31
5.由法案到法的阶段一般经过下列程序( ABCD )。
A.提出法案 B.审议法案
C.表决法案 D.公布法
第十七章 法的实施
㈠ 单项选择
3.关于守法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 D )。
A.在我国境内的外国人和无国籍人是守法的主体,但是依法享有外交豁免权的人除外
B.在我国守法的范围是依法制定并生效的所有规范性法律文件,而不包括非规范性法律文件
C.在我国,守法专指依法履行法律义务
D.守法范围直接决定于一个国家法的渊源。
4.下列选项属于狭义的执法的是( C )。
A.某法官审理案件 B.某市政府制定政府规章
C.某交通警察指挥交D.某公司经理依据法律为其员工办理劳动保险
32
5.某食品卫生监督站对食品卫生进行检查监督,对违反《食品卫生法》的张某给予行政处罚,对此说法正确的是(B)。
A.该卫生监督站不能进行行政处罚,因为没有得到政府部门的授权
B.该卫生监督站可以进行行政处罚,它属于法律授权的社会组织
C.该卫生监督站可以进行行政处罚,它属于政府的工作部门
D.该卫生监督站不能进行行政处罚,它不属于执法机关
6.某公安局交警支队对一起交通事故作出了责任认定书,对此案件中交警支队的性质,认识正确的是(C )。
A.不是执法的主体,因此无权作出责任认定
B.需要法律的特别授权才能执法
C.属于政府工作部门的执法
D.需要行政机关的委托才能执法
7.下列属于我国司法主体的是( A )。
A.人民法院 B.税务局
33
C.公安局 D.司法部
8.《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该规定表明( D )。
A.司法主体具有法定性 B.司法活动具有程序性
C.司法权具有权威性 D.司法权行使的独立性
9.司法法治原则要求( A )。
A.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B.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C.司法尽管在司法中要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取得最大的收益
D.司法尽管在办案过程中,按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司法权
㈡ 多项选择
1.在我国守法主体可以分为( ABCD )。
A.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和社会团体 B.企事业组织
C.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34
D.在我国领域内的外国组织、外国人和无国籍人
2.守法的根据和理由主要有以下方面( ABCD )。
A.守法是法的要求也是道德的要求
B.守法是人出于契约式的利益和信用的考虑
C.守法是由于惧怕法的制裁也是出于社会的压力
D.守法是出于心理上的惯性
6.下列符合执法的合法性原则的有( ABC )。
A.执法主体要有法律授权 B.执法内容要有法律依据
C.执法的程序要合法 D.诚实信用
第十八章 法律职业
㈠ 单项选择
1.以下不属于狭义的法律职业从业人员的是( C )。
A.人民法院的审判员 B.检察院主管立案的检察官
35
C.某法学院法学教授 D.某律师事务所主任
2.下列选项不属于法律职业技能的是( D )。
A.职业语言 B.职业思维
C.职业知识 D.职业道德
3.“法的形成和适用是一种艺术,这种法的艺术表现为什么样式,取决于谁是‘艺术家’。”这句话表明(A)。
A.法律职业共同体对法律有重要影响 B.人治优先于法治
C.法治不需要考虑人的因素 D.法律家的思维和普通人的思维是相同的
5.关于律师职业道德,表述正确的是( D )。
A.某律师与当事人进行商业交易以获得案件材料的作品权和传播权
B.某律师收受当事人的礼品以加快案件进度
C.某律师同当事人订立协议以限制自己过错所带来的责任
D.某律师根据争议标的确定报酬
6.关于司法官的职业道德,表述不正确的是( B )。
36
A.只忠诚于法律 B.可以私自单独会见一方当事人
C.不参加任何盈利性社团组织 D.谨慎参加社交活动
㈡ 多项选择
1.下列关于法律职业特征表述正确的有(BC )。
A.某律师因为当事人罪恶深重,在法庭上拒绝为其辩护
B.法律职业有其专门的逻辑
C.法律职业具有严密的准入特征
D.法律职业者在从事法律职业时,应该使用大众语言
3.下列符合律师职业道德的有( BC )。
A.某律师同时在两家律师事务所执业
B.国家机关的现职工作人员不得兼任律师
C.某律师司法考试通过后仍不能独立进行诉讼业务
D.某律师暗示当事人,应该隐瞒某些对自己不利的主要事实
3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