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人镜 严圆格 吴雨桦
来源:《现代园艺·下半月园林版》 2015年第5期
赵人镜 严圆格 吴雨桦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北京100083)
摘要:城市道路是经济发展、国民生活以及城市建设所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城市道路绿化在隔绝城市噪音、净化空气、改善城市生活环境、美化景观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如何充分考虑和利用周边的环境因素和各类景观资源,提高道路的整体水平是我们必须要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城市道路;植物配置;景观设计
1 城市道路绿化的基本原则
1.1 功能和性质相适应
城市道路种类多样,配置道路绿化应根据道路的性质、级别、及市政工程设施需要来确定。城市道路绿化主要起到隔绝噪音、净化空气、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的作用,在设计中应结合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在满足规范的同时尽量带给人美的感受。例如:弯道处为不妨碍司机视线,不能种植大灌木或小乔木;行道树不应种植果叶有毒或落果,易对行人造成危险。
1.2 生态配置原则
保证植物配置的生态性要求植物多层立体化配置,乔灌草结合,控制常绿树与落叶树比例,速生树与慢生树结合等,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出最好的绿化效果,增强生态环境效益。
1.3 适地适树原则
尊重植物自身生态习性,才能更好地保证植物群落的稳定性。根据道路所处位置,分析风向、土壤、水文及道路绿地的小气候环境等条件,选择合适的树种,形成稳定的群落环境,逐步增强绿化效果。
1.4保护古树名木
古树名木是国内外稀有的以及具有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及重要科研价值的树木。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历史文化内涵,在道路绿化时应予以保护。
2 城市道路绿化的植物选择
2.1 乔木的选择
选择乔木时要求:(1)株型整齐,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花叶果具有观赏效果,秋色叶植物,冬季观枝干植物更佳。(2)便于养护管理,生命力强,病虫害少,花叶果无不良气味。(3)树木存叶期长,延长观赏期,落叶集中,便于清理。(4)行道树树冠整齐,分枝点高,不妨碍行人通行,枝叶繁茂,能提供荫凉环境。(5)便于大树移植,移植后易成活。(6)具有一定的抗性,适合当地自然环境条件。(7)寿命较长,生长速度适中。
2.2 灌木的选择
选择时应考虑:(1)枝叶繁茂、株形优美,花期长,具有一定的观赏性,侧枝不影响交通。(2)植株无刺或少刺,叶色有季相变化。(3)繁殖容易,便于管理,耐修剪,树形和高矮易于人工控制。(4)具有一定的抗性,适应当地气候环境条件,能耐灰尘和路面辐射。
2.3 地被植物的选择
根据温度、湿度及土壤等气候条件北方地区主要选择冷季型草坪作地被植物;南方地区主要选择暖季型草坪做为地被植物。另外,一些具有观赏价值的低矮花灌木也可作为地被应用。
2.4 草本花卉的选择
般露地花卉以宿根花卉为主,与乔灌草立体搭配,合理配置,1、2年生草本花卉因养护管理较为麻烦,只在重点部位点缀,不宜多用。
3 城市道路的植物配置
3.1 城市环城快速道路的植物配置
城市环城道路主要用于快速通行,安全性成为植物配置首要考虑的问题。在出入口应种植指示性植物;转弯处种植指引行车方向的成行乔木;在主次干道的交叉处,不应种植能遮挡视线的高大植物;绿岛中不宜种植过高的植物,防止遮挡周围车辆情况。
3.2 城市立交桥的植物配置
城市立交桥处交通情况复杂,相对集中,常采用平面、坡面与垂直绿化相互结合的形式。该区域大气污染较为严重,在不影响交通视线的前提下增加绿量,采用多层次科学搭配,同时
疏密有致,使有害物质及时疏散。植物配置多以当地乡土树种为主,搭配灌木、地被合理配置。
3.3 车行道分隔绿化带的植物配置
对于较宽的绿带,植物配置就较为多样化,规则式、自然式皆能满足要求。较为单一的规则式种植为配置等距离单行乔木,其下配置地被植物或草坪;自然式的植物配置更加具有艺术性、丰富性,植物种类多样,姿态各有不同,常绿、落叶的乔木、灌木相映成趣,结合种类多样的地被植物、草坪形成高低错落、层次分明的群落景观,结合各种小品设置,可达到四季有景,景景不同的美丽景观。在较宽的分车道绿带进行植物配置时,需要考虑道路尽头、人行横道,车辆拐弯处的安全性,不种植高大乔木,多种植低矮灌木、地被植物、草坪进行绿化。
3.4 人行道绿化带的植物配置
人行道绿化带起到与嘈杂的车行道分隔的作用,能大大降低各类交通工具产生的噪声影响,同时能够滞留空气中的烟尘,起到净化空气的效果,也为行人提供安全、优美的环境。在宽度适宜的绿带设计时,可以绿色植物作为背景,前面配置花灌木、地被植物或草坪来协调景观,丰富植物层次。在地被植物配置时,可利用野生地被,生命力强、适应性广,可使林下覆盖率更大。在外缘常用修剪型绿篱做分隔。
参考文献
1 杨淑秋,李炳发.道路系统绿化美化[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2 王悦.浅谈城市道路绿化设计中的植物配置[J].林业科技情报,2010(2)
(责任编辑 张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