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第二课
时说课稿
部编教材小学语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第二课时说课稿
执教内容是部编教材小学语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4课《我要的是葫芦》的第二课时。本组教材围绕“思维方法”这个主题编排了一组能给人以启迪的故事。 一、说教材
本是一个寓言故事,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讲述了一个人种了一棵葫芦,可是在葫芦长蚜虫后不听取邻居的建议,最后葫芦都掉落了的故事。从而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简短的故事里不仅蕴含着中国的化底蕴,即看待问题的眼光和和谐的邻里情。同时还有丰富的语言句式典范,如感叹句“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反问句“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等,这是对语核心素养中的化传承和理解,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具体落实。也是课程标准中“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的具体表现。 二、说学情
本的语言描述浅显易懂,加上第一课时对课的生字词和内容都有大致的了解,所以本节课引导孩子探究葫芦落了的
2016
1 / 4
精品文档
原因就相对容易,但故事隐含的深刻寓意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说理解起有一定的难度,还需要老师着重指导。 三、说目标
基于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个人对教材的理解,考虑到学生的学情,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 借助以往写字的经验,端正地书写“盯、治”等生字。
2. 联系上下,体会种葫芦人的想法,通过朗读体会反问句、陈述句、感叹句的不同语气。
3.知道植物叶子与果实的关系,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其中,联系上下,体会种葫芦人的想法,通过朗读体会反问句、陈述句、感叹句的不同语气,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知道植物叶子与果实的关系,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四、说教法
《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故事性较强,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要尊重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在教学中我设计了情境创设法、朗读感悟法、读写结合法等教学方法,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所增强,也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学生的创造力。同时又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2016
2 / 4
精品文档
五、说学法
语学习的过程是体验和感悟的过程。这一课时的教学中我试图通过引导学生读一读、找一找、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等方法让学生充分阅读,自主探究。 六、 说教学过程
为了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预设了以下教学环节: (一) 复习旧知,质疑激趣
这一环节安排了两个内容,首先在开课伊始出示一道填空练习,通过这道填空练习,回顾了葫芦的可爱,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准备,同时又进行了说话练习,起到了内化语言,积累语言的作用。然后再通过课后第一题“这么可爱的葫芦为什么会一个一个落了”这一问题的抛出,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激发孩子们的探究兴趣。 (二) 探究原因,对话本
这一环节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分了两步展开教学。
第一步抓住课中的关键句:“有几个虫子怕什么”“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让孩子们对比读,体会感叹句、陈述句、反问句的不同语气;通过“盯”和“自言自语”两个词语去品悟种葫芦人对叶子上的虫并不放在心上,感受他“一心只想要葫芦”,不听别人劝告的固执。同时利用形声字的规律等指导学生书写。
2016
3 / 4
精品文档
第二步在孩子们了解了种葫芦人的心理活动后,相机补充葫芦的生长过程的资料,让孩子们懂得叶和果之间是有联系的。
(三) 发展思维,内化语言
在这一环节中我安排了两个语言训练:
1.说一说:如果你是那个人的邻居,你看见叶子上有小蚜虫,你会怎么劝呢?
2.写一写:第二年春天,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他会怎么做呢?
这样内化了课语言,对孩子进行人教育,锻炼学生思维,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为此 七、说板书设计
板书要求简洁明了地展现课的灵魂,抓住课的主要内容,为了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板书设计将以学生课堂生成为准。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设想,在实施过程中会根据生成或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力争扎实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
2016
4 /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