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问题导学”课堂教学方法,就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学会积极主动提出问题,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究新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研究身边有价值的生活问题。
依据《数学新课程标准》(20xx年版)和发现教学理论,以及我校课堂教学的传统现状,我校提出“先学后教,以问导学”的教学模式,以“你学到了什么?”,“你的问题是什么?”,“你还有什么补充的?”作为课前三问。在今年上半年,我们在六年级数学课堂率先试点,对六年级的学生综合考虑每位学生原有的水平、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将学生按一定的比例分为A、B两个不同层次,A层次为拓展层次,B层次为基础层次。由于A层次的学生原有知识水平高,学习能力求,我们选择以A层次的学生进行“问题导学”模式的试点。半年课堂改革的试行以来,学生通过“预习----交流------反馈-----评价”这一基本学习模式,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更多的学生在课堂中大胆发言,孩子们也更喜欢数学课了。
一、探索与提练
在小半年的摸索与尝试中,总结了教学经验与困惑,又由于我校师资力量匮乏,不能大量分班进行教学改革。我们于今年下半年,制定了《问题导学的课堂研究实施方案》和三年培养目标。并开始正式在一个常规班进行推广,并逐步普及高年级数学课堂。
经过将近一年的探索与研究,我们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路逐渐清晰。我们以“先学后教,以问导学”作为教学理念,以“你学到了什么?”,“你的问题是什么?”,“你还有什么补充的?”课前三问作为教学主线,在课堂中实行四个环节,以评价为考核依据。
(一)欲学-----相关新知识的预习
欲学,即预习。预习可以降低新授知识的难度,可以在课堂上有目的地听预习时所不能理解的地方。理解了重点和难点,课堂中更能消化当堂的知识。以下为预习四步法:
第一步:读懂,弄清题目的要求,读不懂的可以毫不妥协地问组内的同学或者老师。
第二步:想清,想一想题目怎么做才不会出错,或者重复。
第三步:操作,碰到需要实际动手操作演示的数学题,要动手摆一摆。
第四步:质疑,提出你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为了教会学生预习,我们会在课前发导学案,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有次序地预习,并可以将问题写在导学案上,在第二天的课堂中寻求他人帮助。
(二)质疑-----提出自己在自学中上碰得的问题
学生在自学中碰到的不能解决的问题,在预习的时候填写在导学案中,每二天再在课堂中提出来,可以请班上能解答的学生解答,解决不了,寻求小组进行解决,如再有疑问,最后由老师解答。
在问题导学中小组合作是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指标。小组合作中我们采取四人小组合作方式,老师必须要通过查阅学生档案、测验、平时观察、家访等各种途径,充分认识每位学生个体间的差异,综合考虑每位学生原有的水平、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掌握全班学生的基本情况,将学生按一定的比例分为A、B两个不同层次,A层次为拓展层次,B层次为基础层次,以AABB形式组成一个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组织能力强,学习成绩好的孩子作为组长,全面负责本组内的工作。
(三)导学-----分解新知难点,为学生提供思维方向与思考方法
教师要会创设问题情境,即提出问题,要能形成认知冲突,激起学生解决问题的动机。但必须指出问题情境的创设要紧扣教学内容,要以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但它的核心成分又必须是新的未知的东西,是为了正确掌握新的学习内容和基本技能及解决问题能力所精心设计的,要能为学生提供思维方向与思考方法,使学生们能“跳一跳就摘到桃子”。
(四)尝试-----学生自主尝试解决新知识(在尝试中遇到的问题,学生可以自学教材、同伴互助、请教家长与老师等等)
在进行了课堂学习、合作交流、建立数学模型之后,学生自主完成课堂练习,也可以尝试解决第二轮思考所产生的新疑问,如果自己解决不了仍旧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解决,或者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新问题的解决。
在课堂四环节的进行过程中,评价始终贯穿其中,我们以小组合作为主体评价对象,辅以学生个人评价。对表现优秀的小组和个人进行奖励,发一张拇指卡,奖励一张奖状,免一次作业,都是对学生的一个奖励,保持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二、来年规划
继续以“先学后教,以问导学”作为教学理念,以“你学到了什么?”,“你的问题是什么?”,“你还有什么补充的?”课前三问作为教学主线,在课堂中实行四个环节。虽然其他年级也有个别老师在进行“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摸索,但是不成规格,没有一个定向的评价标准,来年我们将统一标准,在高年级数学课和语文课中普及“问题导学”教学模式。
来年的课堂教学改革重点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小组合作学习能力,期待待学生在自主学习能力这块能有所提高,即能在校自主预习新知识,学会思考,能够提出自己不会的问题。在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发起问题,研究问题,讨论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能够进行问题导学的基本结构,尝试进行四环节教学,希望能有学生会提问。
三、问题与困惑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对学生和教师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它要求学生要有较高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教师要有把握课堂的引导能力和掌控能力。在改革的前进之路中充满着未知与困惑。
1、农村小学的教学现状以传统教学为主,学生的自我掌控能力有限,常规课堂的行为习惯还有待加强,如何能将课堂教学改革与加强课堂行为习惯双管齐下呢?
2、常规教学班级下人数较多,即使小组合作每个学生有在组内展示交流的机会,但有不善言语、学习基础差的学生仍旧会沉默不语,更别提在整个大班级的汇报交流中了,在“问题导学”的以交流展示为主的教学模式中,如何更多地关注学困生,让他们也充满着对学习的兴趣?
3、仍是大班教学为主,知识体系仍以基础为主,发散性思维有但对于A层学生倾斜不够。兼顾不了A层学生。如何在保障基础性教学的前提下又能发散A层学生的思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