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歌唱》模块
天 长 地 久
授课年级:高一年级
授课时数:一课时
1、在欣赏《友谊地久天长》、《欢乐颂》及音乐剧《回忆》等合唱声乐作品中,感悟友谊、团结的人文精神,并了解相关的主题歌曲、交响合唱以及音乐剧的知识。
2、演唱《友谊地久天长》和《欢乐颂》,实践歌唱技能,能注意不同声部间的协调统一,并知道歌唱发声器官的健康和卫生常识。
3、进行歌唱表演的交流与研究,能客观公正地进行自评与互评,进一步提高演唱水平,全面提高综合艺术表现能力。
4、激发学生对合唱声乐作品的热爱,体验合唱声乐作品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底蕴。
实践歌唱技能;了解主题歌曲、交响合唱以及音乐剧的有关知识。
二声部合唱的谐和、统一。
1、体验性教学方法:欣赏法。
2、实践性教学方法:练习法、表演法。
3、语言性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
4、探究性教学方法:发现法。
丰富的影音资料、电教多媒体设备、钢琴以及相关文字资料等。
过 程 | 学生活动 | 教 师 活 动 | 设计说明 |
导 入 | 1、认真聆听《友谊地久天长》,进一步从听觉上感受电影主题曲中的声乐作品的艺术感染力;2、说出作品的名称。 | 1、播放《友谊地久天长》,蕴造课堂氛围,为课堂教学做好铺垫;2、请学生说出其表现形式。 | 用探究式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好奇心和兴趣。 |
主题歌曲 | 1、了解歌曲《友谊地久天长》;2、知道什么是主题歌曲。 | 1、介绍歌曲《友谊地久天长》;2、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主题歌曲。 | 在了解主题歌曲的基础上,更好地领悟歌曲的思想内涵。 |
感受与比较 | 聆听不同版本的《友谊地久天长》,畅谈各自不同的审美感受和体验。自主探究。 |
播放不同版本的《友谊地久天长》的影像资料。 | 用不同版本的《友谊地久天长》的影像资料,来激发学生不同的审美感受。 |
亲身体验 | 1、随音乐伴奏用“呜”做发声练习;2、随伴奏演唱《友谊地久天长》。 | 1、引导学生用“呜”做发声训练;2、指挥学生演唱《友谊地久天长》。 | 在实践中体验和感受主题歌曲的艺术魅力。 |
发声器官的健康与卫生 | 了解如何保护嗓子。知道声乐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 | 让学生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发声器官。 |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用嗓习惯,知道歌唱是以自己身体的有关器官作为“乐器”来进行“演奏”。指导学生科学地进行演唱。 |
深入感受 | 1、认真聆听《欢乐颂》;2、说出作品的名称。 3、说出作曲家的名称。 | 1、播放《欢乐颂》;2、请学生说出其名称,并说出是谁的作品。 | 用音乐代替语言,以“听”为主线,深入本课的教学。 |
了解交响合唱 | 1、知道什么是交响合唱。2、了解贝多芬。 3、知道合唱艺术美的体现。 | 1、介绍交响合唱。2、介绍贝多芬。3、阐释合唱艺术美的体现。
| 以此为切入点,展开对合唱声乐作品的进一步了解。 |
歌唱实践 |
1、齐声演唱《欢乐颂》。2、简单的二声部合唱。 |
1、指挥学生演唱《欢乐颂》。2、现场排练简单的二声部合唱。可采用多种形式。 | 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合唱声乐作品的艺术魅力。 |
自评与互评 | 畅谈自己与同学在二声部合唱中的表现,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 引导学生对自己和他人做出客观、公正地评价。 | 以发展性的评价,构建和谐课堂氛围,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 |
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 1、欣赏音乐剧《猫》中的唱段《回忆》;2、知道什么是音乐剧。 | 1、通过合唱声乐作品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引导学生领悟音乐剧中的声乐作品对渲染剧情的重要作用。2、演唱《回忆》,渲染情绪。 | 通过对音乐剧中合唱声乐作品的欣赏,进一步领略合唱声乐作品的艺术魅力。 |
理性深入,课堂小结 | 思考:合唱声乐作品的艺术魅力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 引导:如果你想从更深层面了解合唱声乐作品,你一定要在理性思考中挖掘她深厚的文化积淀。请同学在平时注意收集和积累有关合唱声乐作品的有关资料。 | 引导学生把歌唱当作一种文化资产来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