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头痛
中医的治 疗方法主 要包括药 物治疗、 针灸治疗 、按摩治 疗等。通 过口服中 药来治疗 头痛的效 果还是比 较理想的 ,中药治 疗头痛的 常用配方 药有柴胡 配白芍、 天麻配沟 藤。治疗 头痛的同 时,还要 针对病因 进行治疗 ,有利于 头痛更彻 底的恢复 。通过针 灸或按摩 的方式来 治疗头痛 ,主要是 利用对穴 位的刺激 来缓解头 痛的症状 。不管是 中药治疗 头痛,还 是针灸或 按摩治疗 头痛,都 需要在医 生的指导 下进行, 不得擅自 进行治疗 ,以免适 得其反。 采用中医 的方式治 疗头痛时 ,还要配 合饮食和 生活习惯 的调理。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针刺三穴头痛消
头痛是神经系统中的一种常见、多发病,其病理机制至今尚未清楚。中医分为外感头痛和内伤头痛。外感头痛是感受六淫之邪,邪气凝滞,阻抑清阳而致。内伤头痛是由七情内伤导致气血逆乱,瘀阻经络,脑失所养所致。头痛种类很多,发病原因不一,临床辨证分为风寒头痛、风热头痛、风湿头痛、肝阳偏亢、肾气亏虚、气血虚弱、瘀血阻络、痰湿中阻等证型。
治疗要点
1.取穴原则 以手足三阳经及督脉穴位为主,遵循「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的理论取穴。
2.单穴取穴
第一穴:后溪穴,适于风寒、风热、风湿、瘀血阻络等证型。
第二穴:臂三焦穴,为经验穴,适于肝阳偏亢、瘀血阻络等证型。
第三穴:额中穴,为经验穴,适于肾气亏虚、风寒、风热、气血虚弱等证型。
操作方法
操作原则:用毫针治疗。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虚实夹杂者用平补平泻法。
后溪穴:微握拳,虎口朝下,紧贴桌面,后溪穴朝上。皮肤常规消毒,用28号3寸不锈钢毫针,直刺后溪穴2~3寸,并透合谷穴,实证用提插捻转泻法,虚证用烧山火补法捻转,虚实夹杂用平补平泻法捻转。得气后,5~10分钟捻转1次,留针30分钟,每日1次。轻者7天为1疗程,重者2个疗程。
臂三焦穴:为经验穴,令患者取坐位,前臂伏于桌面,尺骨鹰嘴下3寸,尺桡骨之间,即为臂三焦穴。针刺时,皮肤常规消毒,用28号3寸不锈钢毫针,直刺臂三焦穴2~3寸。得气后,实证用提插捻转泻法,虚证用补法捻转,虚实夹杂用平补平泻法捻转。5~10分钟捻转1次,留针30分钟,每日1次。轻者7天为1疗程,重者2个疗程。
额中穴:为经验穴,在前发际正中,与印堂穴连线中点处,皮肤常规消毒,用28号2寸不锈钢毫针,平刺额中穴1~2寸,得气后,实证用提插捻转泻法,虚证用捻转补法,虚实夹杂用平补平泻法捻转。5~10分钟捻转1次,留针30分钟,每日1次。轻者7天为1疗程,重者2个疗程。
病案举例
验案1:偏头痛(风寒入络)
王某,男,64岁,工人。2002年9月16日初诊。
患者诉左侧偏头痛1年余,加重2天。头痛发作时,痛连项背,怕风、畏寒,遇冷加重,口不渴,饮食正常,两便尚调,疼痛呈发作性,2~3小时不治而愈,疼痛重时口服止痛片,多次治疗一直未除根。来诊时,左侧太阳穴处头痛为重,紧缩感,半边头及颈部也有疼痛感。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紧。
证为风寒侵袭,瘀阻络脉,不通则痛。治宜祛风散寒,活血通络,选后溪穴单穴针刺。
令患者取坐位,右前臂平放于桌面,反握拳,虎口朝下,紧贴桌面,后溪穴朝上。穴位皮肤常规消毒,用28号3寸不锈钢毫针,直刺后溪穴2寸许,并透合谷穴,酸、胀、麻、木后,用烧山火补法捻转,轻至中度强度,持续捻转约2分钟,头部左半侧及颈背有热感,头痛即刻缓解。10分钟捻转1次,留针50分钟,此后左侧偏头痛随访6年内一直未反复。
6年后,即2008年6月16日,因开电扇时间过长,又引起左侧偏头痛,用上方重复治疗1次,至今3年余未复发。
按:本案头痛为外感风寒所致,并呈发作性,每遇风寒发病,发病急,病程短。后溪穴为手太阳小肠经穴位,偏头痛部位为其经络循经之处,风寒者以温经祛风散寒治之,故用烧山火补法治疗,针刺后头痛即刻缓解,随访多年未复发,效果显著。
验案2:前额头痛(肝阳上亢,夹杂寒湿入络)
李某,女,62岁,农民,2008年10月8日初诊。
前额、头顶疼痛,伴头晕4~5年,加重1天。4年多来前额、头顶有压迫感,头痛头晕逐渐加重,头晕每日发作,晚上重,头痛每遇劳累、情绪抑郁、感冒诱发加重,西医CT检查未发现异常,血压、血糖、血脂均在正常范围。中西多医治疗,未见显效。昨天因生气,前额头痛,头晕,头顶压迫感,头脑不清亮,饮食、睡眠、大小便均可,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弦。
此为外有风寒湿邪侵及,内有情志所伤,气血逆乱,瘀血阻滞,脑失所养。选额中穴,单穴针刺。
取穴:在印堂穴与前额发际之间,即为额中穴。皮肤常规消毒,用28号1寸半毫针平刺额中穴,酸胀感后,用平补平泻法捻转,轻至中度强度,持续捻转约2分钟,头痛头晕减轻,每10分钟捻转1次,留针1小时,头痛头晕缓解,头脑清亮。第2天复诊,仍有头痛头晕感,但较前均轻,连续治疗5天,后2天改为补法捻转治疗,头痛头晕未再复发,头脑清亮,十分满意。
按:额中穴,属督脉穴,督脉贯脊属阳,主一身阳气,阳气虚,卫外不足,风寒湿邪,乘虚而入,加有情志所伤,气血逆乱,瘀血阻滞,脑失所养,发为本病。经络所过,主病所及 ,针刺额中穴,前额头痛头晕、头脑不清亮等症缓解消失,由此可知,额中穴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祛风除湿之功。
临证心得
头痛尤其是血管性神经性头痛,时发时止,容易反复,顽固而疑难。我们用单穴针刺治疗,获得了满意疗效。通过几十例头痛验案分析,总结了治疗头痛的3个经验穴位,指出了3个穴的应用指征及功用。
在3个经验穴中,其中2个穴是在临床治疗中新发现的穴位,即属手少阳三焦经的臂三焦穴,属督脉经穴中的额中穴。对因风、因寒、因热引起的头痛,针刺后溪穴;对肝肾阴虚,肝阳偏亢或少阳胆火风胜引起的头痛,针刺头痛经验穴臂三焦穴;对前额、头顶或头枕部引起的头痛选用额中穴;对风寒虚证引起的头痛,用烧山火补法治疗,对实证或热证引起的头痛,用泻法捻转,效果良好,根据病情虚实寒热或病程长短,实施补泻手法及巩固治疗次数,可达到长期不复发之效果。
现代研究表明,针灸对头痛患者脑组织的缺血、缺氧,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笔者临床体会,针灸治疗头痛,取穴越多,疗效越不理想,取穴越少,疗效越显著,我们用单穴治疗,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这可能与单穴针刺,力专效宏,信息量集中,调整阴阳气血,激发潜能,促进头痛患者脑组织缺血、缺氧的改善有关。
针刺三穴头痛消
头痛是神经系统中的一种常见、多发病,其病理机制至今尚未清楚。中医分为外感头痛和内伤头痛。外感头痛是感受六淫之邪,邪气凝滞,阻抑清阳而致。内伤头痛是由七情内伤导致气血逆乱,瘀阻经络,脑失所养所致。头痛种类很多,发病原因不一,临床辨证分为风寒头痛、风热头痛、风湿头痛、肝阳偏亢、肾气亏虚、气血虚弱、瘀血阻络、痰湿中阻等证型。
治疗要点
1.取穴原则 以手足三阳经及督脉穴位为主,遵循「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的理论取穴。
2.单穴取穴
第一穴:后溪穴,适于风寒、风热、风湿、瘀血阻络等证型。
第二穴:臂三焦穴,为经验穴,适于肝阳偏亢、瘀血阻络等证型。
第三穴:额中穴,为经验穴,适于肾气亏虚、风寒、风热、气血虚弱等证型。
操作方法
操作原则:用毫针治疗。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虚实夹杂者用平补平泻法。
后溪穴:微握拳,虎口朝下,紧贴桌面,后溪穴朝上。皮肤常规消毒,用28号3寸不锈钢毫针,直刺后溪穴2~3寸,并透合谷穴,实证用提插捻转泻法,虚证用烧山火补法捻转,虚实夹杂用平补平泻法捻转。得气后,5~10分钟捻转1次,留针30分钟,每日1次。轻者7天为1疗程,重者2个疗程。
臂三焦穴:为经验穴,令患者取坐位,前臂伏于桌面,尺骨鹰嘴下3寸,尺桡骨之间,即为臂三焦穴。针刺时,皮肤常规消毒,用28号3寸不锈钢毫针,直刺臂三焦穴2~3寸。得气后,实证用提插捻转泻法,虚证用补法捻转,虚实夹杂用平补平泻法捻转。5~10分钟捻转1次,留针30分钟,每日1次。轻者7天为1疗程,重者2个疗程。
额中穴:为经验穴,在前发际正中,与印堂穴连线中点处,皮肤常规消毒,用28号2寸不锈钢毫针,平刺额中穴1~2寸,得气后,实证用提插捻转泻法,虚证用捻转补法,虚实夹杂用平补平泻法捻转。5~10分钟捻转1次,留针30分钟,每日1次。轻者7天为1疗程,重者2个疗程。
病案举例
验案1:偏头痛(风寒入络)
王某,男,64岁,工人。2002年9月16日初诊。
患者诉左侧偏头痛1年余,加重2天。头痛发作时,痛连项背,怕风、畏寒,遇冷加重,口不渴,饮食正常,两便尚调,疼痛呈发作性,2~3小时不治而愈,疼痛重时口服止痛片,多次治疗一直未除根。来诊时,左侧太阳穴处头痛为重,紧缩感,半边头及颈部也有疼痛感。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紧。
证为风寒侵袭,瘀阻络脉,不通则痛。治宜祛风散寒,活血通络,选后溪穴单穴针刺。
令患者取坐位,右前臂平放于桌面,反握拳,虎口朝下,紧贴桌面,后溪穴朝上。穴位皮肤常规消毒,用28号3寸不锈钢毫针,直刺后溪穴2寸许,并透合谷穴,酸、胀、麻、木后,用烧山火补法捻转,轻至中度强度,持续捻转约2分钟,头部左半侧及颈背有热感,头痛即刻缓解。10分钟捻转1次,留针50分钟,此后左侧偏头痛随访6年内一直未反复。
6年后,即2008年6月16日,因开电扇时间过长,又引起左侧偏头痛,用上方重复治疗1次,至今3年余未复发。
按:本案头痛为外感风寒所致,并呈发作性,每遇风寒发病,发病急,病程短。后溪穴为手太阳小肠经穴位,偏头痛部位为其经络循经之处,风寒者以温经祛风散寒治之,故用烧山火补法治疗,针刺后头痛即刻缓解,随访多年未复发,效果显著。
验案2:前额头痛(肝阳上亢,夹杂寒湿入络)
李某,女,62岁,农民,2008年10月8日初诊。
前额、头顶疼痛,伴头晕4~5年,加重1天。4年多来前额、头顶有压迫感,头痛头晕逐渐加重,头晕每日发作,晚上重,头痛每遇劳累、情绪抑郁、感冒诱发加重,西医CT检查未发现异常,血压、血糖、血脂均在正常范围。中西多医治疗,未见显效。昨天因生气,前额头痛,头晕,头顶压迫感,头脑不清亮,饮食、睡眠、大小便均可,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弦。
此为外有风寒湿邪侵及,内有情志所伤,气血逆乱,瘀血阻滞,脑失所养。选额中穴,单穴针刺。
取穴:在印堂穴与前额发际之间,即为额中穴。皮肤常规消毒,用28号1寸半毫针平刺额中穴,酸胀感后,用平补平泻法捻转,轻至中度强度,持续捻转约2分钟,头痛头晕减轻,每10分钟捻转1次,留针1小时,头痛头晕缓解,头脑清亮。第2天复诊,仍有头痛头晕感,但较前均轻,连续治疗5天,后2天改为补法捻转治疗,头痛头晕未再复发,头脑清亮,十分满意。
按:额中穴,属督脉穴,督脉贯脊属阳,主一身阳气,阳气虚,卫外不足,风寒湿邪,乘虚而入,加有情志所伤,气血逆乱,瘀血阻滞,脑失所养,发为本病。经络所过,主病所及 ,针刺额中穴,前额头痛头晕、头脑不清亮等症缓解消失,由此可知,额中穴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祛风除湿之功。
临证心得
头痛尤其是血管性神经性头痛,时发时止,容易反复,顽固而疑难。我们用单穴针刺治疗,获得了满意疗效。通过几十例头痛验案分析,总结了治疗头痛的3个经验穴位,指出了3个穴的应用指征及功用。
在3个经验穴中,其中2个穴是在临床治疗中新发现的穴位,即属手少阳三焦经的臂三焦穴,属督脉经穴中的额中穴。对因风、因寒、因热引起的头痛,针刺后溪穴;对肝肾阴虚,肝阳偏亢或少阳胆火风胜引起的头痛,针刺头痛经验穴臂三焦穴;对前额、头顶或头枕部引起的头痛选用额中穴;对风寒虚证引起的头痛,用烧山火补法治疗,对实证或热证引起的头痛,用泻法捻转,效果良好,根据病情虚实寒热或病程长短,实施补泻手法及巩固治疗次数,可达到长期不复发之效果。
现代研究表明,针灸对头痛患者脑组织的缺血、缺氧,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笔者临床体会,针灸治疗头痛,取穴越多,疗效越不理想,取穴越少,疗效越显著,我们用单穴治疗,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这可能与单穴针刺,力专效宏,信息量集中,调整阴阳气血,激发潜能,促进头痛患者脑组织缺血、缺氧的改善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