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犯过失致人死亡罪是否可以被判缓刑?

2023-11-27 来源:汇智旅游网

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由于疏忽或轻信导致他人死亡的行为。判缓刑的条件包括原本应判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暂缓执行刑法不会再危害社会、不是累犯。根据我国刑法第233条规定,过失致人死亡情节较轻的可以判缓刑。自首可以减轻处罚,根据我国刑法第67条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具体由法院酌情决定,考虑犯罪情节、自首情节、自首的功利性和本质。

法律分析

一、过失致人死亡罪能否判缓刑

失致人死亡罪,是指由于普通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过失致人死亡罪必须是过失,即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他人死亡的危害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他人死亡的危害结果。客观上必须实施了致人死亡的行为,并且已经造成死亡结果,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必须存在因果关系。

法律规定的判缓刑的条件包括以下三个:

1、原应当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行为。

2、根据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如果暂缓执行刑法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

3、不是累犯。

满足了这三个条件,就可以判处缓刑。

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规定:

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过失致人死亡情节较轻,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是可以判缓刑的。

二、自首可以减轻处罚吗

我国《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对自首的犯罪人是从轻还是减轻处罚,由法院酌情决定。

对于自首的量刑,法院在判决时主要还是看具体情况要着重看犯罪人的犯罪情节、自首情节,同时兼顾自首的功利性、自首的本质。

拓展延伸

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刑罚执行方式及相关规定

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因过失行为导致他人死亡的犯罪行为。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刑罚执行方式及相关规定有以下几点。首先,刑法规定了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刑度,一般情况下,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其次,刑法明确了判决缓刑的条件,包括犯罪情节轻微、有悔罪表现、对被害人家属进行了赔偿等。此外,法院还会考虑被告人的个人情况、社会影响等因素来决定是否判缓刑。最后,刑法还规定了对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刑罚执行期限、假释条件等具体规定。总之,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对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刑罚执行方式及相关规定有明确的法律依据。

结语

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由于过失行为导致他人死亡的犯罪行为。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罪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且情节较轻的可判缓刑。而自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犯罪分子的处罚。刑法对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刑罚执行方式及相关规定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因此,在司法实践中,法院会根据案件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公正、合理的方式判决刑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二章 犯罪 第一节 犯罪和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