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旨是关于民间纠纷引起的刑法犯罪案件和过失犯罪案件的刑罚规定以及和解程序的要求。根据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对于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犯罪案件,以及除渎职犯罪外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在五年内曾经故意犯罪的不适用本章规定的程序。当事人和解时,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需审查和解的自愿性和合法性,并主持制作和解协议书。
法律分析
(一)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二)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内曾经故意犯罪的,不适用本章规定的程序。第二百七十八条双方当事人和解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听取当事人和其他有关人员的意见,对和解的自愿性、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主持制作和解协议书。
拓展延伸
交通肇事罪不起诉的法律依据与程序
交通肇事罪不起诉的法律依据与程序主要涉及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九条规定,检察机关对交通肇事罪案件进行审查后,可以决定不起诉。具体程序包括:收集证据、调取相关资料、听取当事人陈述、进行必要的勘验、鉴定等。在决定不起诉前,检察机关会综合考虑案件的证据充分性、社会危害程度、犯罪嫌疑人的悔罪态度等因素。若决定不起诉,检察机关会依法出具不起诉决定书,并通知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这些程序和依据旨在确保公正、合法的处理交通肇事罪案件,维护社会秩序和法律权益。
结语
根据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交通肇事罪不起诉的程序确保了案件的公正性和合法性。在审查后,检察机关会综合考虑证据充分性、社会危害程度和犯罪嫌疑人的悔罪态度等因素,决定是否起诉。这一程序旨在维护社会秩序和法律权益,确保交通肇事罪案件的公正处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二条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一)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
(二)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
(三)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四)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五)严重超载驾驶的;
(六)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
第三条“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具有本解释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和第二款第(一)至(五)项规定的情形之一,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