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洋山海关实习已经将近一个月了,感觉总得留下点什么东西作为回忆,毕竟这是其他任何高校的大学生都不可能拥有的一次珍贵实习经历啊。要回想每一天的过程还确实力不从心,其实海关也不过是每天从事重复的工作而已,现在留在脑海中的只能是那星星点点的片段,只希望这些片段能以文字的形式多保留一些时间罢了。
开端
最开始知道自己在洋山海关的时候确实有些意外,倒不是因为路途遥远,而是对这地方已经是故地重游了。曾经大学刚入学就抱着看海的美好愿望屁颠屁颠地坐了两个多小时的龙芦专线来到商务广场,在写着中国海关几个烫金大字的卡口通道前久久驻足,由于心之所向,还上了个洋山专线一路杀过东海大桥来到小洋山这座离海岸线32公里的人造岛,买了门票上去所谓的风景区参观(现在带我的几个海关师傅还没有去过那),结果却大失所望地折返,总结的经验就是上海的海全是黄里带黑的。第二第三次去那则是干老本行志愿者了,最近距离接近洋山海关的是去年下学期期末考试之前,陪同WCO培训班的非洲海关班成员做翻译,不过当时只顾着看新鲜做翻译,直到现在才知道原来自己去的地方是全国的卡口和最先进的H986监控平台……
时隔一年,再次来到洋山海关感觉既熟悉又那么陌生——熟悉的是这些曾经让我作为得瑟资本的照片背景依然如旧,陌生的是当自己真正参与到海关工作中时,接触的业务是那么顺耳而意思却又完全不是书上说的那么回事!第一天与关里科室领导的见面会仍然记忆犹新,查验岗位考虑到照顾女同学而重新更换,几经周折终于将我分配到了保税业务科。科长对我们是关照有加,保税科见面会上具体确定了各人的带教老师和工作岗位,并且科长还多番叮嘱要照顾我们三个“小朋友”(这个称呼叫得我直起鸡皮疙瘩,但是半个多月下来,我竟然也都快习惯做小朋友了),让我们尽快上手多学多问。就这样,我的海关实习之旅来开了序幕。
学习/工作
如果科长知道第一天见面会时她所鼓励我们多学多问会给带教老师甚至全科带来这么多甚至他们都没研究也从没去想过要弄懂的问题的时候,估计她就不会说“多问”两个字了。的确,虽然海关监管课上已经讲得极尽详细,但是我们依然能源源不断地提出各种千奇百怪的问题,还往往会杀他们个措手不及,使得他们不得不放下手头的活花上一两个小时来解释。这里必须提到齐林,称他为十万个为什么丝毫不为过。具体那些“为什么”是从哪来的,就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了。
当然,我的岗位还是极具技术含量的,我总结的业务职能就有加贸备案,现场接单审核,税单打印,保税核查,深加工结转和加贸核销,一直不知道该怎么给这个岗一个统一称呼,暂且就按师傅的意思叫它临港业务吧。洋山保税港区作为我国第一个保税港区,其保税物流的业务量可想而知。而保税业务科加科长就八个人,因此我们实习生三人就占据了资源优势,逐渐将全科的老师(也不知道为什么,反正上海海关的关员都被称为老师,不仅是企业这么称呼他们,他们自己之间也习以为常)都演变为了我们的带教师傅,因此,我个人接触过的业务还涉及了企业管理、税费征缴、备案商品清单审核和单证放行,当然,还得算上理单存档。
现场接单审核作为平日工作的重头,看似简单却深藏玄机。师傅每天审核两三百票单子是家常便饭,但一份进口报关单必须随附一份形式出口报关单这一简单的形式要件就让我们三个讨论研究了好几天还没得出个所以然。至于审核要点就更有乾坤了,除去H20xx提示的项目必须查看之外,贸易方式竟然可以是保税仓库,单证的形式审核、K账册管理和H账册管理的区别、毛重与净重的相关性审核、归类是否正确、报关单与发票和装箱单的比对、总税费的数目等等都是需要注意的对象。现在想来要是没真正审核过几票单子,即使多开两年的海关科技课程也都只是纸上谈兵无济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