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肉票有全国通用的吗

2023-04-17 来源:汇智旅游网

肉票没有全国通用的,发行的肉票只能在当地使用,本城市发行的肉票,只能在本城市使用,油票、布票、粮票都是这样的。中国供城乡人口购买肉类或肉制品的一种票证。中国对肉肉食品购销实行统一管理及保证肉食品按计划供应所采取的一项措施。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商业部门印发。肉票是购物的凭证,本身不含价值,不许买卖流通。肉票是商品短缺形势下的产物。80年代初期,随着农业和轻纺工业的发展,肉类供应日趋丰富,肉票随之取消。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北大记忆05---粮票肉票

在计划经济年代,买米、面要粮票,买肉要肉票,买布要布票,买家电、缝纫机等要工业品票,各种各样的票琳琅满目不可胜数。农村还可以自己种粮养鸡,对于城镇居民,没有票基本无法生活。当时的粮票还分全国粮票和地方粮票,全国粮票是全国通用的,地方粮票只能在本省用。

我88年入学时,福建省已经完成物价改革,买东西都不要票,这些票成一堆废纸了。志丹师兄告诉我家,在北京全国粮票还有用。我是教师子女,就住在学校里,我妈妈和老师们一说,大家就把家中没用完的全国粮票都送给我,有好几百斤。老师们还发动亲戚朋友找票,其后我每次放假返乡,都能收到几百斤全国粮票,直到北京也停用。

北京粮票和整版邮票一样,在一张薄薄的纸上印了几十张一斤粮票,用针眼缝分隔,使用时一张一张撕下来,制作非常粗糙,要在今天估计谁都可以仿造。而全国粮票单张制作,用纸精良,印刷精美,两相比较真有云泥之别。

北大男生定额是一个月32斤粮票,女生少点好像是28斤。粮票在食堂不能直接使用,要先换成饭票,一斤粮票加两毛可以买一斤面票,加一毛六买一斤米票,加一毛二买一斤粮票。

我们南方人饮食以米为主,普遍食量较小,以我为例,早餐二两粥,午晚各四两米饭或面食,一天最多一斤,偶尔还会下馆子或到老乡家打打牙祭,一个月32斤绰绰有余。而北方同学以面食为主,大一时我下床的太原崔德龙同学,一餐就要3个馒头用掉6两面票,缺口实在是大。

买饭票的时候,我很纳闷怎么还有粮票,因为从没吃过小米和玉米,不知道粮票是买这些用的,也就没有买。后来到食堂看见大家排队买小米粥,我拿出米票大师傅说不行,后面的同学赶快拿出多余的粮票和我换。当时我还很感激那个和我换票的同学,事后想着不对,粮票比米票便宜,我吃亏了。

刚入学时全国粮票是硬通货,第一次和小贩换鸡蛋三斤粮票就可以换一斤鸡蛋,第二次就要五斤了,后来要八斤、12斤。在20斤粮票只能换一斤鸡蛋时,我果断的把手头全部粮票都换成鸡蛋,几个月后北京停止使用粮票,没用出去的同学都窝在手里了。

宿舍楼下卖煎饼果子也收粮票,我用七斤换过一个。煎饼果子名声在外,有个新鲜的鸡蛋还热乎乎的,当时是殿堂级美食,美中不足油条不是现炸凉了太老。还记得卖煎饼果子是个瘦削的小伙子,真没觉得有啥过人之处,最近才知道这小伙竟然先后娶了两个北大女生,比我们励志多了。

刚入学班主任沈毅雄老师组织一次聚餐,请了一个马来西亚归侨老师帮忙做饭,第一次去了菜市场,才知道买猪肉还要肉票。那次买菜还有个趣事,我在老家看到的都是小葱,沈老师买完大葱后叫我买蒜,我说你手上不是拿着还叫我买。

学生没有条件开伙,按理是用不到肉票的,但是我们屋从实验室偷来了一条电阻丝,自制了一个电炉,不时会到菜市场买点肉炖汤改善生活,肉票成了急需解决的难题。

我经常到黄庄老乡家改善伙食和看球赛,他们夫妇都在中科院工作,女儿已经读大学,有个儿子正在读高三,正是最能吃肉的年级,我找他家要了几斤肉票后,实在不好意思再要了。

怎样利用手头这些肉票买到更多的肉?我想起高中时经常赖在集邮协会的柜台,最后搞得营业员不忍心,给我办了张会员卡的经历,这个方法可以用。

我到菜市场肉摊,找准了一个慈眉善眼的大婶,先找她买了一斤肉。那时凭票供应,肉价很便宜,记得才两块九一斤,但一次至少要一张票没得找,我手上的票是一斤的,一次一定得买一斤足。过两周再去,这个大婶当值我才买,买的时候唠唠嗑,就想让大婶能记得。

第三还是第四次再去时,大婶主动给我打了个招呼:“小伙子,又来了。”有戏!我跟大婶商量:“大婶,我票不多,您能不能卖我贵点不要票?”大婶笑了:“俺这可是国营的,没票怎么行?”看着我满脸的失望,大婶不落忍:“这样吧,今天我只剩这块了,要买你要全拿走。”

那块肉接近三斤重,一个人是吃不完的,和同屋同学分享可真便宜大家了。但是摸了下口袋里的肉票,我拿出一张十块钱:“买,但您得帮我分下。”大婶乐了:“您还蹬鼻子上脸了,我可不会切肉,给您分成两块得了。”回到宿舍,把肉放进饭盆,分两次炖熟了,全宿舍都分享到了。

有次在烧电炉时,楼长大爷上来检查,有个同学喊了声:“老头来了!”我赶快拔掉插头,把电炉踢到衣柜下。张成友同学用浓重的唐山腔问道:“nei个老头?”刚转入我们屋的湛江崔海疆同学听岔了:“奶油老头?”大爷走后,我赶快把电炉拉出来,温度太高已经把柜底烧黑了。

没多久肉票取消了 ,价格一下子涨到一斤五块左右。我和林丰找到了吃羊肉的好地方(后面《学四》篇会详述),也就不再去菜市场买猪肉了,和卖肉大婶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默契仅仅使用了这一次。

那个电炉也完成了历史使命退役了,只在衣柜底留下一片乌黑的烧痕,还有“奶油老头”的称谓。

粮票现在值多钱?我搜藏了一些

全国粮票收藏价格表

(一)全国通用及中国人民通用

票  证  全  称 年代 单位 全   套  面  额 参考价格

1、全国通用粮票 1965 市斤 2两(10枚150元) 20

2、解放区冀南区米票() 35年 市斤 小米,玖两,三联张(3枚联印) 125

3、军用肉票(登迈县) 1965 份 壹份(无图案) 3

4、全国通用粮票 1966 市斤 3、5(2枚) 2

5、全国通用粮票 1966 市斤 0.5、1、3、5,精美,4全 (10套40元) 5

6、军用价购粮票(语录) 1967 市斤 50、100、500、1000,大型4枚8品 28

7、军用语录供给粮票(粗粮) 1967 市斤 50、100、500、1000,大型,4枚8-9品 48

8、军用供给粮票(面粉) 1967 市斤 50、100、500、1000,大型,4枚8-9品 48

9、军用供给粮票(马料) 1967 市斤 50、100,500(3枚8-10品) 36

10、军用布票(全国通用)语录 1968 市尺 壹市尺 15

11、军用价购语录大豆票(闽) 1968 市斤 10、100(2枚套大型语录) 20

12、全国物资预拔订货会语录餐证 1968 餐 共分早中晚三餐,三份不同 5

13、全国物资预拔订货会语录餐证 1968 餐 共分早中晚三餐版票,各6枚版,共三版 20

14、江西省军区机关食堂语录饭菜票 1969 分、两 贰分、五分、壹角、贰角、壹两、叁两共6全 6

15、全国金属预拔订货会议语录餐证 1970 餐 共分不同语录,早、中、晚餐,24枚大全 36

16、中国人民汽油票 1970 公斤 1、10、50带语录,3全,精美 28

17、208信箱卫生所(语录) 1970 产妇买粮食、副食品 、糖、领棉花、布票证明、婴儿出生证明,共不同语录大型5全,并附存根,稀见 35

18、军用供给粮票(面粉) 1971 市斤 50、100、500、1000元,大型4枚 48

19、军用供给粮票(粗粮) 1971 市斤 50、100、500、1000元,大型4枚 48

20、军用供给粮票(粗粮) 1971 市斤 100、500、1000(大型3枚) 25

21、军用供给粮票(马料) 1971 市斤 100 10

22、军用汽机柴油票(带水印) 1971 公斤 1、10、100(大型3枚套) 25

23、军用207工程代粮券(甘肃) 1972 市斤 0.1、0.2、0.5、1(语录4枚套) 20

24、军用六九0七工厂粮票 1972 市斤 0.1、0.2、0.3共5枚套 15

25、军用6414工厂油票 1972 市斤 20、30、50、100(4枚套) 8

26、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粮票 1973 市斤 0.1、0.4、1、5、10,5全8品 55

27、江西省军区农业建设师团粮票 1974 市斤 10、50、100(3全拖拉机图,稀少) 80

28、军用布票(全国通用) 1976 市尺 5尺、10尺、汗衫背心3种 10

29、军用布票(全国通用) 1977 市尺 壹市尺、伍市尺、汗衫背心共3种 12

30、中国人民有价证券 1978 元 1分、1角、5角、1元、5元、10元、50元、100元、500元、1000元,计10全 20

31、全国通用粮票(未发行) 1978 市斤 0.5、1、3、5、10,精美,5全 350

32、全国通用粮票(票样) 1978 市斤 0.5、1、3、5、10,精美,5全 360

33、全国通用粮票(未发行) 1978 市斤 0.5、1、3、5,精美,4种不同 90

34、全国通用粮票(未发行) 1978 市斤 1(6品) 2.5

35、军用布票(全国通用) 1978 市尺 壹市尺、伍市尺、汗衫背心3种 10

36、中国金属材料公司钢材票 1979 吨 0.1、1、5、10(精美)4全 8

37、军用布票(全国通用) 1979 市尺 1市尺、汗衫背心 国徽章,齿边2种 8

38、中国人民部队餐券 1980 餐 壹餐(路海空图),精美 10

39、军用布票(全国通用) 1980 市尺 1市尺、5市尺、汗衫背心3枚 10

40、司令部干部粮油供应证 1980 册 内共12个月份米、面、油供应详目 30

41、军用布票(全国通用) 1981 市尺 1市尺、3市尺、5市尺、汗衫背心4枚 14

42、军用供给粮票(大米) 1981 市斤 500,1枚 10

43、军用供给粮票(面粉) 1981 市斤 100、500,2枚 25

44、军用价购粮票 1981 市斤 1000(1枚) 15

45、全国通用粮票(未发行) 1982 市斤 5市斤,2全,精美 60

46、军用布票(全国通用) 1982 市尺 壹市尺、叁市尺、伍市尺、汗衫背心4种 14

47、军用三O六部队代金圆 1982 圆 1、2、5工兵火车图3全 15

48、福州军区语录物资调拨单 1982 张 江西生产建设兵团物资调拨凭单(已实用) 2.5

49、济南军区汽油票 1983 公斤 1、5、10、50,汽车图,精美,4全 10

50、军用布票(全国通用) 1983 市尺 5市尺(汗衫背心),国徽章,齿边,2种 8

51、军用6108工厂资金券 1984 2分、1、2、20、50(构5枚套) 10

52、全国通用柴油票 1985 公斤 50公斤(加长型) 5

53、全国通用高价汽油票 1986 公斤 50公斤(加长型) 6

54、八三四八七部队代粮券 1987 两 贰两、肆两,2种3元,各10枚计20枚 10

55、成都军区计价汽油票 1989 升 5、10、20升(大型)汽车部队专用,3全 8

56、军用国防后勤部汽油票 1989 公里 1、2、3、5、10、20、30、50、100(9枚大全套) 90

57、空军溆浦扬站军用汽油票 1991 公斤 1、5、10飞机、工厂图,精美3全 10

58、军区机关汽油票(新疆) 1995 公斤 10公斤(加长型) 5

59、军用价拔汽油票(新疆) 1996 公斤 5、10(加长型2枚套) 10

60、军用价拔汽油票(新疆) 1996 公斤 5、10(同上乙型、辛型) 10

61、总装备部军事运输汽油票 1999 公里 1、2、3、5、10、20、30、50、100,9枚大全套(盖销章) 50

62、军用粮票(长城图、天安门图) 1997 千克 50(长城图),50、250(天安门图)3枚 60

(三)广西省票证

票  证  全  称 年代 单位 全   套  面  额 参考价格

1、广西省购食油证 1956 市斤 半市斤,精美 2.5

2、广西省布票小全张 1957 市尺 2、1、5(等4枚连张) 15

3、广西钦县商业局结算证 1958 圆 伍圆,精美 2

4、广西省布票小全张 1958 市尺 1、5等3连 10

5、广西僮族自治区购货券 1962 分 1分、2分、5分、10分工农抱穗图4全(特精美) 12

6、广西化肥奖售票 1966 市斤 壹市斤、贰市斤,精美,2全 2.5

7、广西省壮族语录布票 1969 市尺 0.1、0.2、5(3种不同语录) 8

8、柳州市语录奖售化肥票 1972 市斤 1、5、10语录“以粮为钢,全面发展”精美3全 6

9、广西流动人口粮油卡 1973 市斤 50斤、100斤,2全 4

10、广西工种专用粮票 1976 市斤 壹市斤(8.5品) 2

11、从江县语录居民粮油供应证 1977 册 每册12个月份 5

12、广西省壮族语录布票 1972 市尺 0.1、0.5、5(3枚)   3

13、广西通用粮票 1973、1977 市斤 0.1、0.2、0.5、3、5、10等精美,共2套8全 20

14、广西省平南县食品公司肉票 1979、1981、1982 0.1、0.2、0.5、5,国庆节等10全 5

15、宁明华侨职工语录粮油证 1981年,语录“要节约闹”,此81年粮证可能是在粮油供应证中,结束后最近期的唯一一份带语录的证件了,值得收藏 10

16、广西新兴农场定量粮票 1981年、1982年10市斤,2种大型,精美 1.5

17、广西省壮族布票 1983 市尺 0.1、0.2、2(3枚)  1.5

18、广西省壮族布票(小版张) 1983 市尺 0.1、0.2、2(3版各20枚) 12

19、广西壮族自治区布票 1984 市尺 0.2、2、6(3枚) 3

20、广西壮族布票(小版张) 1984 市尺 0.2、2、6(各10枚小版) 15

21、广西百色市粮票 1989 市斤 大米0.1、0.2、0.5;面粉0.1、0.2、0.5,精美,6全 4

22、广西工业品以工代赈购货券 1991 圆 壹佰圆,桂林山水图,大型精美 4

23、桂林市石油公司汽油(票样) 1998 升 汽车图(精美) 5

(二)地区票证

票  证  全  称 年代 单位 全   套  面  额 参考价格

1、军区粮票 1966 市斤 0.1、0.5、1、2、5(5枚套8-10品)其中一枚(带语录) 35

2、地区布票(大型语录) 1968 市尺 0.1、0.2、0.5、2、5(5枚套) 80

3、地区布票(大型语录) 1969 市尺 0.2、2(2枚) 35

4、地区布票(大型语录) 1970 市尺 0.1、0.2、0.5、1、5(5枚套) 80

5、地区布票(大型语录) 1971 市尺 0.1、1(2枚) 35

6、地区粮票 1973 市斤 0.1、0.2、0.5、1、2.5,计6全,精美 65

7、地区布票(齿边) 1984 市尺 0.1、0.2、0.5、1、5、10(6枚套) 5

8、地区布票(齿边)版票 1984 市尺 0.1(1版各50枚张) 10

9、自治区棉花票(版票) 1984 市斤 0.2、1(50枚) 20

10、地区棉花票 1984 市斤 壹市两、贰市两、1市斤(3枚) 3

11、区石油公司汽柴煤油票1991、92、94年,2KG、5KG、8KG、10KG、20KG等10全20元

12、军区粮票 1996 千克 50、250、500、2500、5000(精美5全) 40

(四) 北京市票证

票  证  全  称 年代 单位 全 套 面 额 参考价格

2、北京市地方粮票 1988 市斤 0.1、0.2(2枚一套) 2

3、北京市粮票 1993 市斤 1(10枚起售) 2

(五)天津市票证

票  证  全  称 年代 单位 全 套 面 额 参考价格

1、天津市地方粮票 1972 市斤 0.1、0.2(2枚) 1

2、天津市地方粮票 1986 公斤 0.5、1、2、5,精美,4全 6

票证制度出现的时间是多少年代到多少年代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初。

1955年10月,以粮食部的名义印制全国通用粮票开始在全国各地使用。至1993年1月1日起,除军用粮票外,粮油票停止发行使用,标志着票证年代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粮票油票肉票别的国家有过吗?

有。

粮票、油票、肉票是中国首先实行的一种购买商品的方式,再后来取得了一定的效益,在东南亚的一些国家也纷纷效仿,在家自己的国家使用粮票、油票、肉票等。

粮票是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国在特定经济时期发放的一种购粮凭证。粮票、食用油票、布票等作为一种实际应用的有价证券,在中国使用达40多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它已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收藏者的新宠。

以前饭票和粮票怎么领取的

除了粮票没有份外,其它票证都有份,按人口统一分配。

要得到粮票要用大米到粮管所去换,但每次只限换三斤。三斤米可换粮票三斤,每斤换钱一毛四分钱。粮票又分为市内用的市票,省内用的省票。还有全国通用的国票,如果要到外省出差探亲的话,必须带上国票。

为什么要实行票证制?归根到底就是就是社会物质财富贫乏。比如有十个人要吃饭,只有九个人的粮食,其中一个人要挨饿。没办法,只好将些粮食用粮票的形式平均分给十个人,让这十个人都有饭吃,但吃不饱饿不着。其它票据也是这样道理。

农民是没有粮票、肉票这些食品票的。因为粮食、肉都是农民生产的,只有非农也叫吃国库粮的人才有权得到这些票据。农民要在城市临时干活得自己带饭,农民要在城期工作,比如说合同工,也没权领粮票。怎么吃饭?得从户口所在地的粮所转粮食,通过粮本在工作单位买饭票领饭吃。

请教大家1个问题

以前的粮票,除了购买粮油面之外。还有不少其他的东西也需要用粮票。 比如当时如果你想到副食店去买1斤饼干。或者要买面条。那也需要粮票的。一句话是主食类的东西都需要粮票才能买得到。否则有钱也不卖给你。再就是你想去当时的饮食店吃个便饭什么的也需要粮票。以前的干部下乡,在农家吃了饭,也会交0.4两的粮票和一角四分钱(或者是一角二分钱,听老人说的记不清了。)一餐。这就说明以前的粮票用处多多。

一种交换的凭证,粮票在中国什么时候废除的?

1993年。

1984 年,在经过两年多的物价改革试验后,深圳市在全国率先取消一切票证,粮食、猪肉、棉布、食油等商品敞开供应,价格放开。深圳人率先过上了不用粮本、粮票的日子。

就在深圳市取消粮票的第二年,即1985 年,国家又取消了长达30 多年的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极大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丰富了城市居民的“米袋子”、“菜篮子”。

城市居民的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一日三餐,副食增多,主食减少,因此,这时基本家家户户粮票都有所盈余。

1993 年,粮油实现敞开供应,粮票已无用武之地,被正式宣告停止使用,长达近40 年的“票证经济”就此落幕,老百姓再也不用为找不到粮票发愁了。

扩展资料:

粮票分全国粮票、地方粮票、军用粮票、划拨粮票四种。面额大小不等;粮票中又分大米、面粉、粗粮等。军用粮票还分军用粮票(带钱的)和军用价构粮票(不带钱的)两种。

粮票走入家庭,是一个时代的开始;粮票退出家庭,走入收藏家的家中,又是一个时代的开始。

粮票的出现还要从1953年国家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说起。

1953年,新中国建立初期,国家一穷二白不说,朝鲜战争尙未结束,粮食问题是摆在了党和面前的重大问题。

建国头几年,粮食一律由掌控,以征为主,以市场收购为辅。到了1953年农产品需求迅速增长与供给不足的矛盾加剧,农产品成了稀缺资源,甚至一度引发粮食危机,粮食短缺严重。

一些粮食主产区完不成粮食征购任务,而粮食销售量却不断攀升,京、津两地的面粉不够供应,到了必须实行配售的地步。

如不采取果断措施,我国粮食市场必将出现严重恐荒及混乱局面。其结果必然导致物价全面波动,得工资上涨,波及工业生产,其他一切都会受到影响。

这不利于国计民生,只利于富农及投机商人。严重威胁新生政权和工业化战略的实施。当时主持经济工作的政务院副总理陈云向建议釆用"农村征购,城市配给"的方案,名称叫做"计划收购"、"计划供应",简称"统购统销"。

在这一背景下,1953年,作出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这就是对粮食等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分别公布了《关于粮食统购统销的决议》、《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粮食流通从此进入长达31年的统购统销时期,粮票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粮票的出现,"统购统销"制度的出台,在那个年代是具有积极作用的。历史上,如果遇到灾荒年代,国家无法通过统一调配粮食缓解危机。

甚至连都市的粮食都难以保障,进而造成政权危机。通过统购统销,由国家直接控制农产品资源,大大提高了国家的行动能力,并促进了新中国政权的稳固。在那个年代,确实是"粮食定,则天下定"、"物价稳,则国家稳"。

以至后来,我们国家遇到"大跃进"、"文化大"那样的灾难,这两次大灾难之所以没有出现粮食供应严重的失控局面,应该说,与统购统销制度发挥的积极作用也是密切相关的。

粮票作为那个时代的重要票证。获取的主要途径,由城镇居民凭粮食户口、居民粮食供求本等到指定的国有粮店兑换。

粮食关系与户口紧密挂钩,在人口统计中把由计划供粮的城镇居民划为"非农业户口"。最初的粮票釆用16两制计量,1959年改为10两制计量,从1985起改为公斤制,公斤和市斤并存、混用。

面额有半两、壹两、贰两、伍两、壹市斤、贰市斤、伍市斤、拾市斤、伍拾斤市斤甚至百市斤等。

在那个年代,粮票堪称是"疯狂"。城镇居民迁徙户口时,有一个特殊的关系叫做"粮食关系"。对于拥有城镇户口的居民来说,"粮食关系"与城镇户口同等重要。

如果居民工作调动,从甲地到乙地,除办理转移户口手续外,还必须办理"粮食关系"的转移。没有粮食关系就等于没有饭吃。

那个年代既便手里有钱也是买不到食品的。农民如果家中有病人住院,需由医院出具住院证明,拿原粮(毛粮)到所在乡镇粮理所兑换少量粮票,以解决病人吃饭问题。

1969年下半年,我在连队任司务长,部队训练施工任务繁重,每人每月45斤定量,并且还有40%的粗粮(粗粮有玉米面、高梁米、玉米馇子、小米等);伙食费只有每天0.45元,加之家属来队等因素,伙食很差,只能维持填饱肚子。

部队买粮持军用粮票到指定粮库买粮,在北京我们都在马莲道粮库,一般每月一至两次。粮库按粗细配额供应粮油。

在那个年代,国内的各个城市最繁忙最热闹的要数粮店了。粮店仅次于电影院的热闹场景,每月有那么几天,粮食部门会把粮票发放到粮店,粮店再发给居民。

每逢周末或月底,粮店门前总会排着长长的队伍,家中有小孩的,往往打发孩子先去排队,然后,大人再拎着面袋油瓶赶来替换孩子。买到粮后,再小心翼翼扎紧口袋离去。

由于市场商品的奇缺,那时的票证制度为保障供给、稳定人心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给人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当年人们想买短缺商品时,不仅需要攒钱,而且还要凑够这些必须的票证。由于稀缺,粮票和其它票证一样,粮票有时被人们在黑市上买卖交易,用粮票换鸡蛋或者其它商品,这在80年代几乎成了一个普遍现象。

不过,这样的交易被称之为"投机倒把",是列入打击对象的。轻者行政拘留、没收非法所得,重者判处管制、劳动教养、有期徒刑等。

到 了1985年,情况有了变化,主要是因为国家统购统销有了松动。当年元月,、发布《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规定"粮食、棉花取消统购,改为合同定购。"统购改为定购,统销也逐渐变们可以不用粮票买到议价粮了。

1985年起,粮食部门的工作人员就不再挨户发放粮票了,取而代之的是利用粮食局统一制作的粮票代存卡,在居民购买粮食时,所用粮票直接从卡里扣除。此外,国营粮店开始有了议价粮出售。议价粮,与国家统一定价的平价粮不同,价格可按市场需求上下浮动。

随着居民手头积存的粮票越来越多,粮票渐渐有了新的作用。人们半公开地把它作为一种流通货币交易商品。

在种类繁多的粮票中,1955年由粮食部发行的全国通用粮票,是公认的"硬通货"。按照当时的规定,地方粮票只能在当地使用,如果出差或住院、探亲,要凭证明信到粮食管理部门兑换少量的全国通用粮票。

因为严格的发放制度,通用粮票在地下市场受到追捧。一斤通用粮票在黑市可以卖到两三毛。市场上还出现了用通用粮票换鸡蛋的,锅碗瓢盆等生活用品等问题。

随着市场的发展,这种地下交易越来越公开化,在一些自由市场内,用粮票换物已成为公开的秘密。除了商贩们青睐粮票,一些农民也选择用粮票交易。

80年代末期,农民按照参加集体劳动的"工分",可以分得"口粮"。当口粮不够吃时,农民选择进城,用大米换取粗粮,或者用鸡蛋和农产品与城里人换粮票,以弥补口粮不足的问题。市场上曾出现三斤粮票换一斤鸡蛋,成为自由市场内的潜规则。

对此,国家粮食部、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曾下发通知严厉打击。在当时粮食部门有专车检查,查抄倒卖粮票和粮食的违法行为。

然而,国家的禁令与手段并未起到应有的效果。随着农民粮食收成不断增加,更多的农民把目光投向城市。他们希望用手中的粮食换来更好的生活。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粮票作为计划经济的标志性产物变得愈发另类,于是国家开始调研是否粮票退出市场问题了。

从1993年4月1日起,按照《关于加快粮食流通改革的通知》精神,取消了粮票和油票,实行粮油商品敞开供应。

至此,伴随城镇居民40年历程的粮票、油票等各种票证退出了历史舞台,转而进入了收藏者的藏册。到了1994年,全国各地基本上取消粮票,票证时代彻底终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粮票

哪年国家取消了城镇居民口粮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在一代代人接续奋斗的征程上

我们已走过千山万水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同步推出“历史上的今天”栏目

钩沉那些已然过去的“今天”

启迪新时代的奋斗者今天“仍需跋山涉水”

在新征程上再创荣光

26年前的今天,1993年4月1日,上海放开粮油购销和价格,取消沿用了近40年的粮票、油票。至此,所有的副食品供应票证全部取消。

在很长一个历史时期,按计划凭证供应已成为我国经济生活的一大奇观。从粮票、油票、肉票、鱼票、糖票、烟票、布票,直至火柴票、肥皂票……举凡吃穿用住,几乎无票不在。

1955年9月,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部”名义制定的1955年版的全国通用粮票开始在全国各地发行使用,粮票和购粮证作为“第一票”进入了新中国的票证历史舞台,中国自此拉开了长达近40年的“票证经济”帷幕。

改革开放后,粮食购销不断调整和改革,国家逐步放开了粮食销售价格,各地逐步改变或取消了城镇居民口粮凭证定量供应的办法。到了1994年,全国各地基本取消粮票,票证时代彻底终结。

建国后,粮票在中国什么时候废除?

建国后粮票在1993年的时候废除。

1991年五月的时候,在广东和海南地区实行了粮食购销同价改革,1992年四月一日,通过会议决定了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这个改革。

在1992年的十月,在中国党第十四次人民代表大会上面,确立了我国的经济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后,相继在全国各地开始了开放粮食和其他产品的价格。

并且随即实行了购销同价, 来促进粮食的生产和销量同市场大趋势所接轨,在粮食价格开放了以后,农民们的生产积极性有了大幅度的提升,粮食产量也有着显著的增加。

到了1993年,全国的粮油都开始实现了敞开供应,粮票已经没有了用武之地,至此粮票被宣布正式停用。

扩展资料:

解放初期,市场商品供应不足,为保证群众基本生活的需要,国家决定实行“计划经济”,发放各种商品票证来分配商品。

我国票证包括粮票、肉票、食用油票、布票,甚至还有粪票、尿票等,小小一张票证,囊括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吃喝拉撒。

这些名目繁多的票证,覆盖了全国2500多个市县,堪称世界之最,1953年颁布《关于粮食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实行粮油计划供应,划片、定点、凭证供应办法。

市镇粮食定量供应从1955年8月25日公布施行,文件规定:以杂粮、面粉为主食的地区重体力劳动者每月四十至四十九斤,其平均数不得超过四十四斤。

轻体力劳动者每月二十九至三十九斤,其平均数不得超过三十五斤 。居民粮食供应证由当地粮食局核发,居民用粮向国家指定粮店购买,乘坐火车、轮船的旅客,在车船中用餐,也要凭专门粮票获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粮票

请你谈谈与猪肉票、菜票、烟票、粮票、布票等等等票的往事?

票证这个关系民生简单的问题被居心叵测的人弄成复杂了,也被一些三观不正,不怀好意的人成为了讥讽那个时代的话语。它们有没有想到在新中国建立初期,食品及生活用品是多么的缺短,如果不实行计划供给,那么仅仅有限的生活资源就有可能会被有权势的人占有,计划票证就是让每个人在困难时期能够领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粮食及物品和祖国共度难关,而且计划配给是在特定环境下保证所有人都能够生存下来的首要解决问题的办法!

每人每月二两酒票。我家没人喝,用不上,三口人三张票,邻居大叔惦上了!每次酒票给他,忙趋步双手捧接,满脸谗媚!如遇救星,如接圣旨!

每人每月一斤肉票,每次买一斤。还要托人儿买肥些的,母亲多是做红烧肉,放把黄豆,她绝舍不得尝一块儿,尽着让我哥俩吃,我也少小更事了,留着等妈妈一块吃,娘几个推来让去,最后还是进了我们肚子一一那个香!唉!母亲哪!

煤票。记不清定量了,但也是精打细算到每次添火的煤球个数!不然不够用,那年代总停电,还要用煤票买煤油点灯用,结果更紧张!散了的煤未扔了?罪过!和水捏成煤球晒干,碰上淘气孩崽子都给踩成饼了!

每人月供二两糕点二两糖果凭票。记得母亲总买月饼?水果硬糖,大白兔?徐福记?马大姐儿?美的!两三块?烙糊的像煤饼!硬的能当石头使!砸脑袋最低见大包!也吃的香甜有滋味,现在稻香村也不行!

烟倒不要票一一谁抽得起?记得金沙江二毛钱左右?二分钱一把藤藤菜一一空心菜,最少顶一天两顿菜!算算?也有人买、抽,一一论支!

布票家家富俗,不抢手一一钱少,买不起!只有办喜事儿张罗要几张,没法,不买婚事儿办不成!后来,八一年出差杭洲,想买点结婚用床上用品,本地布票不好使一一要么当地,要么军用,也就是全国通用布票。发愁中!同事赠我十尺!那感激的心情!恨不得搂着转仨圈!亲三口!没敢,女同事!但同事言明:如果用了就算送的,万一没用还要还给她!哦!对了!七十年代还有一样不凭票保证供应但平常人家跟本买不着,家俱!凭结婚证!可买:一张写字桌,一套歺桌椅,一个大衣柜,一张大床。

还是八十年代,出差天津。走出火车站,猛想起没带全国粮票!粮票倒是有一一异地不好使!得!饿着吧!议价食品当时巳有一一太贵呀!天无绝人之路!偌大的第二大直辖市竟和刚散会分手的唐山朋友巧遇!侠士一出手,果然不凡!到今儿还感念:真是好哥们!恐怕他俩自己都忘了!一位姓李,一位姓郭。

自行车凭票,手表要票,别想一人一家,是一个单位!要抓 票!百十号人瞪眼抓一个!看运气,本人到今儿都感自豪的唯一一次:车、表没缘,抓了一瓶酒!这运气!好!缝纫机凭一孩化证明一一儿子第一次给我们办的实事儿!

到今儿,煤气一点就着!还懂烟熏火燎生炉子?外卖麻辣烫、麦当劳直喊没吃头,谁还吃二分钱一梱的凉拌藤藤菜?买辆十来万的小 汽车 掏钱那个便当!又谁知那时想买辆委托行旧自行车都心揪着疼?抽烟要买细支的,柔和的,去哪一支支买?不管是有多少不如意、还是放下筷子就骂娘?看年轻人听这些古话儿的表情,还得说:不一样了!

这个问题,我们50、60年代的人是最清楚的,因为我们都属于“票证年代”的人。

◆票证时代

“票证时代”是中国计划经济时期按人口定量发行了粮票、布票等专用购买凭证来购买东西的时代。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国家为了保障供需平衡,对城乡居民的吃穿用等生活必需品,实行计划供应,按人口定量发行了粮票、布票等专用购买凭证,这些凭证通称为“票证”。

票证种类繁多,有粮票、布票、油票、棉花票、肉票……在当年,没有票证,日子都没法过。那时的人们可谓视票证为“命根子”。各式各样的票,成了百姓过日子的基本保障。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市场商品供应有了根本性好转。这段凭票供应的 历史 ——“票证时代”宣告终结。

◆布票故事

那时的布票,每人每年一丈二尺。一丈二尺就是那一身衣服,所以每件衣服都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老二穿老大剩的,老三穿老二剩的。记得那是一九七0年,正是我要结婚的年代。结婚特别需要的就是布票了,要做几身衣服,要做被褥,记得还要做几个包袝等。把全家的布票用了, 还得向亲戚朋友借。我拿上妈妈借到的几丈布票去城里买布料。买布料当时还是要排队的,从早上排到中午,好不容易轮到自己了,一掏包布票不见了。当时那个急呀,马上满身大汗,这可咋办,这可是妈妈借了多少家才借到的。没法,空手回来了,一进门便大哭起来了。妈妈问清情况,安慰自己说,没什么,再想办法。这件事在自己心里纠集了好些天。结婚的当天,自己穿的祅都是借朋友的。

◆票证经济,是特殊 历史 时期的无奈之举。但五花八门的票证,成为我国计划经济向 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 历史 见证,发挥着 历史 的特定作用。

“票证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仅从这一个小小的角度,我们足见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民生巨变。

我是五十年代初出生的人,对于票证时代记忆犹新,这也是一个新中国从一个一穷二白,和百废待新艰苦奋斗创业的年代,物质紧缺,供应不足自然需要公平分配多种物资凭票也就不足奇了,不论猪肉票,粮票,豆付票,盐票,火柴票,火油票等等几十种,都反应了我们新中国的一个奋斗历程,,经过近几十年的艰苦奋斗和改革开放的成果,现在物资丰富了,票证也就成 历史 和文物,,我们更应珍惜当下,不忘我们艰苦奋斗的岁月,更热爱我们的国家人民和党的领袖。更加发奋建设一个更强盛的中国,以上仅为个人观点仅供交流参考。

脸菜色,好不好不知道,现在吃饱饭撑了几天,有人想那时候的日子的,还是饿好,一个目标,吃饱,吃饱后名堂就太多了,哈哈哈复哈哈哈

五六七十年代国家确实困难,原因是建国时间短,还有抗美援朝战争,印度反击战,珍宝岛战役,国家百废待兴,确实是艰难的岁月。

我小时候记得,每家都放票,粮票,粮票有地方粮票和全国粮票,粮票得用粮食换,每斤粮食换一斤粮票,特别是全国粮票,当时特别紧缺,不能随便换。

还有布票,每人每年是21尺半布票,每人一斤棉花票,每人一支线票。

城里人叫非农户,他们吃的粮食是定量,有粮食本,每人每月给多少,是定量的,大人孩子不一样,孩子的定量比较少,学生和劳力给的多。一般细粮能占到粗粮的1/3,还有肉票,油票,豆腐票,蔬菜票等。

那时放票也是英明的选择,因为那时各种物质短缺,放票能使人平均,不管能力大小都能得到,如果不放票的话,那有可能是多的多,少的少,或者有人得不到。

改革开放后,加快了经济建设,南北物资得到流通,使各种物质生产得到了很显著的提高,后来国家决定,取消一切的票证,有自由市场解决。

现在市场上的物质确实丰富,应有尽有,就怕你没钱,有钱啥都能买到,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提高,这也是改革开放的成果,也是 历史 的必然。

二十世纪五六七十年代,那时买肉排长队,买到了需一小时左右。

一般老百姓家庭都是反复排队,常常是一上午才买到肉 ……

因为排到了,看着肉太瘦,于是重新排队,目的就是能买到肥肉,越肥越好啊!

现如今已很少有人买肥肉、吃肥肉啦 …… …… ……

提起票证一头脑,

哪如现在开放好。

二十来岁想结婚,

没有布票扯不到。

新娘需买五件衣,

大约需要四丈票,

每人布票发六尺,

全家不穿买不到。

亲朋好友来援助,

结果嫁衣少一套。

好说歹说劝女友,

有钱无票买不到。

女友通情还达理,

婚后等发新布票。

想起那事多窝囊,

如若现在买几套。

刚解放,中国那时一穷二白,又受自然灾害之苦,多亏了走的是 社会 主义集体化的道路,人人平等,所有生活用品都有组织的按票分发的,每人一份,就是这样我们才撞过来了那个艰苦的年代,如果是无人管,一盘散沙,强势之人多得,弱势群体没有,可以说这个 社会 就坚持不到今天,这才是事实。

我是五零后,对用票证的年代的事,印象很深刻:一家人的肉票,要等父亲回家时拿去买回来,烧好后等他动筷子我们才能享用。那会儿最谗的是肥肉,还有那金的油渣。

那阵每人每月供应半斤肉(有时一斤)。父亲要回家的早上,很早就到肉店排队,要买肥点的、不然做出来的肉菜没油水。家里的烟票酒票,也是父亲的专利,等他回来才去打酒买烟。

六九年我十二岁,家里买米买煤都是我,一月供应百五十斤煤(煤球);先要跑两趟,才挑得回家。后来一挑就能搬回家了。有次上街买米,我把钱装进米口袋,像飞机螺旋桨样甩米口袋,结果走到粮店钱粮都不见了。母亲回来少不了一顿揍,才去借钱粮买米,不然没米煮饭。

读中学时我学会抽烟,却不能用家里的烟票去买,因为没有这么多钱,只好买那些卖高价的零散烟:像大前门黄金叶之类的香烟,卖零的要两三分一支。到当知青,每月家里给我五元至十元钱,烟酒钱都有了,那时最高兴的事是打牙祭后到代销店买烟。人熟了,烟酒票也可免了。

重庆虽说是工业城市,但很多东西也要票,没熟人真的还买不到。就说平时用的肥皂嘛,每人每月供应半块(重庆人说连),一般百姓家真不够。只有找熟人到肥皂厂买肥皂脚子(不成型的边角料)。买大件东西,比如说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还要用工业券。有钱有工业券没熟人,想买这些东西,你得提前半年准备,还看买不买得回来。

那时国家生产力低下,生产资料也不充分,所以居民供给的东西比较匮乏。直到八十年代中后期,重庆居民的粮食才敞开供应,那时我在家里的粮票全被弟弟享用了。现在什么也不用票了,只要你有人民币,啥都买得回来,我们也老了。我还是有点喜欢吃肥肉。

残阳余晖3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