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23:53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08:49
烽火狼烟,河山半壁残,秦淮十里风流散。青楼黯,何须叹?正是男儿驰骋时,羡煞红颜!饮马大江边,请君听阵阵,琵琶轻弹。
剧情从扬州被围,史可法部将韩岑突围求救演起。为求救兵,韩生来找正对白门纠缠不清的保国公朱国弼,一番慷慨陈词虽未能打动醉生梦死的官僚,满腔爱国热忱却听得帘后的白门怦然心跳。于是她乔男装,骑骏马,登门拜会,畅论兴亡。言谈之间,有人善意提醒“当此兵凶战危之际,还是早寻去处为是,否则又是一个陈圆圆”时,白门慨然答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自古红颜多薄命,白门一身已无所顾忌,只是可惜你们这些男儿”,直听得须眉汗颜,从此与韩生结为知音。其后,福王不顾国事方危,醉心选美,白门为免入宫,迫嫁朱国弼,过门始惊托身非人。再以后,国破家亡,筹金自赎,恢复自由之身,几经辗转,又与韩生相逢,谁料朝思暮想之人竟为大清豫王多铎选美而来。面见亲王之日,正韩生受赏之时,白门愤极而笑,自请为其剃发。一刀在手,韩生汗流浃,而白门唯以冷笑置之。多铎若有所感,竟令将其遣还
参考资料:http://post.baidu.com/f?kz=94352984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08:49
找死我了,这个源起是一部名为《秦淮八艳》的八集电视系列剧,每集演一个人,由不同的导演执导,并有不同的主题曲,印象最深的便是史践凡导演执导的“寇白门”那集。
主题曲前的开场白:十里秦淮,这红极一时的仙都乐土,是胭脂染红的,美酒映红的,鲜血染红的。河旁妓家临次,水中火龙灯船。多少公侯名士在此传歌唤月,醉卧红杏,或慷慨陈词,结党明志。清代一个画家画出了最出名的八个青楼女子,于是有了“秦淮八艳”之称。寇白门,就是以其娟娟静美,跌宕风流,豪爽兼古侠士风为世人称道,列为“八艳”之一。
然后是首词意十分贴切的主题曲:烽火狼烟,河山半壁残,秦淮十里风流散。青楼黯,何须叹?正是男儿驰骋时,羡煞红颜!饮马大江边,请君听阵阵,琵琶轻弹。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08:50
烽火狼烟,
河山半壁残,
秦淮十里风流散。
青楼黯,何须叹?
正是男儿驰骋时,
羡煞红颜!
饮马大江边,
请君听阵阵,
琵琶轻弹。
源起是一部名为《秦淮八艳》的八集电视系列剧,每集演一个人,由不同的导演执导,并有不同的主题曲,其中史践凡导演执导的“寇白门”。
主题曲前的开场白:十里秦淮,这红极一时的仙都乐土,是胭脂染红的,美酒映红的,鲜血染红的。河旁妓家临次,水中火龙灯船。多少公侯名士在此传歌唤月,醉卧红杏,或慷慨陈词,结党明志。清代一个画家画出了最出名的八个青楼女子,于是有了“秦淮八艳”之称。寇白门,就是以其娟娟静美,跌宕风流,豪爽兼古侠士风为世人称道,列为“八艳”之一。
然后是首词意十分贴切的主题曲:烽火狼烟,河山半壁残,秦淮十里风流散。青楼黯,何须叹?正是男儿驰骋时,羡煞红颜!饮马大江边,请君听阵阵,琵琶轻弹。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08:50
烽火狼烟,
河山半壁残,
秦淮十里风流散。
青楼黯,
何须叹?
正是男儿驰骋时,
羡煞红颜!
饮马大江边,
请君听阵阵,
琵琶轻弹。
秦淮八艳之寇白门小记
眼见又要到了甲申三百六十周年,那场大变已经事隔整整六个甲子,想写一点关于南明历史的东西,但有关那段历史人们实在已经说过太多,以致思来想去,最后留在脑海里的却是一个不为多数人知的青楼女子----“秦淮八艳”之一的寇白门。
但凡对历史有些爱好的人,对“秦淮八艳”这一称号多半不会陌生。然而提起这一称号,人们通常想起的总是“冲冠一怒为红颜”的陈圆圆,“桃花扇底送南朝”的李香君,因陈寅恪大师一部别传而声名雀起的柳如是,还有那个至今仍被民间传说让顺治皇帝爱得出了家的董鄂妃的“真身”董小宛。。。。。。对于寇白门,即使听过这名字的人,也往往道不出个所以然来。
对于从少年时便爱好历史的我而言,“寇白门”也是“秦淮八艳”中最后一个知道的名字。
源起是一部名为《秦淮八艳》的八集电视系列剧,每集演一个人,由不同的导演执导,并有不同的主题曲,我只看过其中四集,印象最深的便是史践凡导演执导的“寇白门”那集。
至今仍能清楚地背出主题曲前的开场白:十里秦淮,这红极一时的仙都乐土,是胭脂染红的,美酒映红的,鲜血染红的。河旁妓家临次,水中火龙灯船。多少公侯名士在此传歌唤月,醉卧红杏,或慷慨陈词,结党明志。清代一个画家画出了最出名的八个青楼女子,于是有了“秦淮八艳”之称。寇白门,就是以其娟娟静美,跌宕风流,豪爽兼古侠士风为世人称道,列为“八艳”之一。
然后是首词意十分贴切的主题曲:烽火狼烟,河山半壁残,秦淮十里风流散。青楼黯,何须叹?正是男儿驰骋时,羡煞红颜!饮马大江边,请君听阵阵,琵琶轻弹。
剧情从扬州被围,史可法部将韩岑突围求救演起。为求救兵,韩生来找正对白门纠缠不清的保国公朱国弼,一番慷慨陈词虽未能打动醉生梦死的官僚,满腔爱国热忱却听得帘后的白门怦然心跳。于是她乔男装,骑骏马,登门拜会,畅论兴亡。言谈之间,有人善意提醒“当此兵凶战危之际,还是早寻去处为是,否则又是一个陈圆圆”时,白门慨然答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自古红颜多薄命,白门一身已无所顾忌,只是可惜你们这些男儿”,直听得须眉汗颜,从此与韩生结为知音。其后,福王不顾国事方危,醉心选美,白门为免入宫,迫嫁朱国弼,过门始惊托身非人。再以后,国破家亡,筹金自赎,恢复自由之身,几经辗转,又与韩生相逢,谁料朝思暮想之人竟为大清豫王多铎选美而来。面见亲王之日,正韩生受赏之时,白门愤极而笑,自请为其剃发。一刀在手,韩生汗流浃,而白门唯以冷笑置之。多铎若有所感,竟令将其遣还。。。。。
因为被这个故事所打动,以后每看那段历史时,总会情不自禁地留意“寇白门”这名字,渐渐地,终于对于历史上的那个曾和陈圆圆柳如是一般风云一时的奇女子有了一些了解。
寇白门大约生于崇祯元年,她本名寇湄,但时人多以她的表字“白门”相称呼。
历史上的她,和电视剧中的一样,“娟娟静美,跌宕风流”,一样性格豪爽,喜爱骑马,有男儿之风。而且“能度曲,善画兰,相知拈韵,能吟诗”,歌喉尤其出众,有“寇郑歌喉百啭莺”之誉。只是为人率真,身为青楼女子,“滑易不能竟学”。
记载中的她,却没留下什么轰轰烈烈的的事迹,无论是国事还是爱情方面。最让她出名的事情,说来只有两件。
一是在她十七八岁时嫁给了声名显赫的大明勋臣保国公朱国弼,成亲之夜,朱国弼命五千甲士手执绛纱灯,自钞库街武定桥直至内桥朱府沿途肃立迎接花轿,一路之上照耀有如白昼。场面之盛大,轰动整个南京,咸为掌故流传于巷尾街头。
另一件则是15年清军南下,掳明宗室胁往北京。朱国弼此前早已投降,这时与家眷同被软禁在京,只好靠卖掉家中歌姬婢妾渡日。卖给谁呢?大率是北京城里的满清新贵们。寇白门意识到自己不久也必被列入遣名单,她自幼与江南士大夫相交,耳濡目染,深怀民族大义,当然不甘“落沙吒利之手”,对于那些满清显贵之家,更是一点也不稀罕。于是向朱国弼提出:“公若卖妾,所得不过数百金......若使妾南归,一月之间当得万金以报公。”